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文化生活》易錯知識點判斷一、文化與生活1、西雙版納的植物王國屬于文化現象。(注意:錯。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是一種文化)2、經濟是基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意味著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注意:錯。經濟是基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但并不意味著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3、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發形成。(注意:錯。文化素養也不是后天自發形成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文化素養的形成,離不開生活、實踐和教育。)4、處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注意:錯。處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養,但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過程。)5、有文化就意味著文化程度高。(注意:錯。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6、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是文化程度。(注意: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7、社會文化和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8、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所以任何文化的發展對社會的發展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注意:錯。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只有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起到重大的阻礙的作用。)9、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永久不變的影響。(注意:錯。是深遠持久的影響;文化對人的影響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11、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長劑。(注意:錯。先進的、健康的才能成為個人成長的催長劑。)二、文化傳承與創新12、民族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注意:錯。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注意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對應的內容不能顛倒。)13、九寨溝為世界自然遺產,黃山為文化與自然遺產,廬山為文化景觀遺產,昆曲和古琴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14、世界文化全球化趨勢的出現,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注意:錯。沒有民族的文化就無所謂世界文化。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15、在世界文化出現全球化趨勢的今天,對那些失傳的古老民族文化,沒有必要進行搶救和保護,應當順其自然地讓它們被歷史淘汰。(注意:錯。獨特文化傳統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礎,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見證,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16、世界文化就是各國文化的總和。(注意:錯。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17、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18、處理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原則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注意:錯。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處理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原則: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19、大眾傳媒的發展將會促使舊的傳媒的消失。(注意:錯。大眾傳媒另已成為文化傳播的的主要手段,新的傳媒的出現,并不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20、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手段。(注意: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商貿、人口遷徙、教育,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大眾傳媒。途徑和手段不要混淆)21、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22、互聯網是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傳播渠道多、方法靈活、意義豐富、反饋及(注意:錯。人際傳播: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傳播渠道多、方法靈活、意義豐富、反饋及時。注意各種文化傳播方式的特點)23、傳統思想,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注意:錯。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傳統思想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24、傳統建筑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注意:錯。傳統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傳統文藝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5、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是一成不變的。(注意:錯。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它在世代相傳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體內涵又能因時而變)26、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27、發展是繼承的必要前提,繼承是發展的必然要求。(注意:錯。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28、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這就是文化傳承。29、文化繼承就是文化發展(注意:錯。繼承和發展強調的內容、要求和地位不同。)30、就文化自身的傳承而言,社會制度的更替、科學技術和思想運動,都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注意:錯。社會制度的更替是影響文化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文化自身的因素)31、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性、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32、文化創新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離開社會實踐。(注意:錯。這個觀點錯。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也是根本途徑)33、文化創新的淵源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意:錯。文化創新的淵源是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中的一切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文化創新的源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34、文化創新的積極作用就是不斷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注意:不科學。文化創新還有另一個積極作用,即文化創新能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35、發展先進文化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注意:錯。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36、文化創新來自作者的靈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注意:錯。文化創新來源于社會實踐,不是作者的靈感;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37、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繼承傳統,推陳出新與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注意:錯,這是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社會實踐。)38、文化創新注意的問題主要是交流、融合。(注意:錯。文化創新注意的問題主要是繼承傳統,又體現時代精神。)39、文化創新表現為時代精神注入傳統文化的努力之中。(注意:錯。文化創新表現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之中。)40、文化創新來自作者的靈感、想象力、創造力,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注意:錯。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創造來自基層。)41、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42、“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的傾向;“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43、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注意: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推動教育信息化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全民學習、終身學習。)三、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44、隋唐,古代中華文化高速發展,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注意: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逐漸形成了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雛形;秦朝促進了統一的民族文化的發展,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隋唐,古代中華文化高速發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外域文化,進入氣度恢弘的全盛時代)45、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于漢字和史學典籍的延續。(注意: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還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46、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是漢字與史學典籍。(注意:錯。是漢字,不是文字。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47、隨著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和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巨大沖擊,中華文化經歷了衰微的過程48、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注意:錯。包容性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49、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注意:錯。二者強調的方向不同)50、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51、中華文化是中國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區文化都是相同的。(注意:錯。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52吳越文化的特點:流動和開放性強、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的特點:內斂性強,熱情奔放;滇黔文化較吳越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征。53、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注意:錯。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有認同感和歸屬感。)54、中華文化就是中國各民族的文化。(注意:錯。不能這樣認為,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55、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56、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精神紐帶、精神動力、精神支柱),永不泯滅(貫穿中華民族發展全歷程)57、自強不息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注意:錯。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奠定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自強不息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58、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所以,中華民族精神是不變的。(注意:錯。民族精神會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59、中華民族精神的全部內涵可歸納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注意:錯。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60、愛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注意:錯。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61、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注意: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62、愛國就必然愛社會主義(注意:錯。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63、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已成為現代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64、經濟建設是我國當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動都要圍繞經濟建設展開,弘揚民族精神會影響經濟建設的。(注意:錯。弘揚民族精神不會影響經濟建設,反而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65、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須抵制外來文化的影響。(注意:錯。兩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注意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外來腐朽文化的影響。)四、發展先進文化66、文化生活出現多樣化的原因:文化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斑斕色彩(注意:錯。文化生活多樣化的原因: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文化市場的發育和完善。)67、流行文化代表著主流文化,就是經典文化。(注意:錯。流行文化并不代表著主流文化,經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經典。)68、文化生活存在的問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注意:錯。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是其中的原因之一)69、傳統習俗屬于落后文化(注意:錯。二者有區別)70、我國堅決抵制,依法取締“法輪功”,體現了我們嚴厲打擊落后文化的決心。(注意:錯。“法輪功”是腐朽文化,腐朽文化與落后文化是不同的。)71、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72、馬克思主義的傳入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開始了發展先進文化的歷程73、在文化建設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會妨礙文化多樣性的發展(注意:錯。文化多樣性的發展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74、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注意:錯。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意義: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建設和諧文化根本上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7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引領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幟。(注意:錯。馬克思主義是引領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幟。)76、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注意: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深入……。)77、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為目標。(注意: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也是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即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培育“四有公民”。)7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根深葉茂的土壤:億萬人民參加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79、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注意: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80、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是一回事(注意:錯。二者有區別)見《備考》P12481、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82、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國家的事情,與個人無關(注意: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根深葉茂的土壤:億萬人民參加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而且個人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意義)83、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內容是一成不變的(注意: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總要隨時代的發展而被賦予新的內涵。84、精神文明建設規定著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建設的靈魂。(注意:錯。思想道德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思想道德建設規定著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建設的靈魂。)85、我國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86、市場經濟是以市場主體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原動力的經濟,所以,現代市場經濟運行不需要誠實守信(注意:錯。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87、學生階段主要是提高知識文化修養,思想道德建設是以后的事。(注意:錯。這觀點錯。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促進知識文化修養。)88、知識文化修養高的人,思想道德修養也高,反之亦然(注意,錯。二者有著密切聯系,但不能成正比)89、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高理想是共產主義理想。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