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文化歷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文化歷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資源簡介

(共30張PPT)
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
—第二單元 教材分析
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
教師:陳小兵
單元知識結構
本單元主要包括空氣的組成、污染與防治;氧氣;氧氣的性質、用途、實驗室制法等內容。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如下:
性質
實驗室制法
空 氣
二氧化碳
氧氣
氮氣
稀有氣體
用途
性質
用途
性質
用途
空氣污染
污染物
防治方法
《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中教學要求的比較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
教學大綱 課程標準
空氣的成分(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 了解 能說出空氣的成分
空氣的污染和防治 常識性介紹 了解典型的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及危害;初步形成正確、合理地使用化學物質的意識,認識化學在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氧氣的物理性質
氧氣的用途
氧氣的工業制法 了解 知道氧氣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氧氣能跟許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
氧氣的化學性質(碳、硫、磷、鋁等在氧氣里的燃燒) 掌握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掌握 初步學習在實驗室制取氧氣。
催化劑 常識性介紹 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
課程標準中新增加的教學內容
1.認識空氣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
課題1 空氣的成分
教學目標與解讀:
1、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認識空氣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
學生對空氣是比較熟悉的,小學自然課曾用多種方法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它占有體積和重量,它里面含有氧氣等。在此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角度來進一步認識空氣中還含有氮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了解其重要組成物質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性質和用途,并結合氧氣、二氧化碳的學習,認識空氣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
2、了解典型的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及危害;認識化學在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正確、合理地使用化學物質的意識。
通過對空氣污染的防治方法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化學在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愛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重難點分析:
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探究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諝馕廴镜奈:头乐未胧┦墙虒W重點。
通過對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探究,有助于加深學生對 “空氣是一種混合氣體”和“氧氣占空氣體積的1/5”的認識;通過實驗探究可以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因此,空氣成分的測定實驗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剛剛學習化學,對化學儀器的用法、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方法等都比較生疏,在探究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該實驗也是教學的難點。
一.教學基本程序
聯系生活實際,引入新課
1.問題:假如我們沒有了空氣,將會出現什么樣的局面?
2.實驗引入:將針頭套有橡皮帽的注射器的活塞用力拉至50mL處,持續半分鐘;將針頭放入水中,摘下橡皮帽。
研究空氣的組成
1.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做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
2.提出問題:①鐘罩鐘罩內還有氣體嗎?②它能支持燃燒嗎?③紅磷過量的原因?④液面為什么上升1/5?⑤實驗結論?
3.空氣成分研究史。
氮氣和稀有氣體
展示膨化食品和燈泡等,歸納氮氣和稀有氣體的性質和用途
空氣污染
1.展示圖片:揭示空氣污染現狀和危害
2.問題: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及來源?學生自學、總結。
3.展示空氣質量報告
4.學生自己提出防止空氣污染的建議
創新實驗
設計實驗:檢驗蔬菜大棚內白天和晚上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差別
二.課堂活動設計
(一)課堂教學引入
建議1:實驗引入——水槽中加半槽水,放一節燃著的蠟燭,用一空燒杯罩住蠟燭,然后向下壓燒杯直至接觸水槽底部,觀察此時燒杯內的進水情況。(說明:課堂結束可以把蠟燭點燃重復此實驗,讓學生考慮用燃燒蠟燭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是否準確?原因怎樣?)
建議2:實驗引入——如圖所示,把一支50mL的注射器的針頭去掉,用橡皮帽緊套住安針頭處,將活塞用力從0mL處拉到50mL處。
持續半分鐘,體驗這時手受到的力的方向。
再將安橡皮帽的一端浸入盛水的水槽中,
取掉橡皮帽觀察水進入針管的現象。
建議3:問題引入——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離不開的空氣,也擺脫不了空氣。你知道它的組成嗎?
建議4:實事引入——某地農民突然發生群體性關節疼痛、變形,經專家考察是當地非法開礦導致該地區空氣中含鉛物質超標所致。什么樣的空氣能威脅人類,什么樣的空氣適合生物生存?
建議5:廣告引入——“這是最后一瓶潔凈的空氣”,這是中央電視臺一公益廣告。什么樣的空氣是“潔凈”的?空氣是怎樣變得不“潔凈”了?
25
50
25
50
(二)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提出問題:怎樣用實驗的手段證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
討論結束后,讓學生代表發表本組的意見。
在學生發表意見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下面的思路:利用物質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氧氣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用水填充到已被消耗掉氧氣的空氣中,水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
(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氧氣;2、氮氣;3、稀有氣體
(四)保護空氣
提前一周布置學生收集有關空氣污染的資料。上課前一天,老師適當了解學生的收集情況。
課上首先有目的的讓學生展示收集到的資料,使學生對空氣污染有較為全面的、直觀的了解;
課后可以讓學生以文章、圖畫、板報等不同形式展示他們對空氣污染的認識。
課題2 氧氣
教學目標與解讀:
知道氧氣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氧氣能跟許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
通過該部分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夠例舉氧氣與鎂帶、磷、硫、鋁等物質的反應產物及實驗現象,并以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知道這些反應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學生第一次運用實驗方法系統地研究物質的性質,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觀察、記錄、描述實驗現象和分析實驗現象中出現的問題,注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重難點分析: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是教學的重點
氧氣是一種常見的化學物質,教師幫助學生了解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可以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逐步學會從化學的角度認識和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初步形成科學的物質觀和合理利用物質的意識,促進生活的科學化,使學生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意義。
一、教學基本程序
引入
你遇到的哪些變化是由于氧氣引起的?
物理性質
結合生活經驗猜測氧氣有哪些物理性質?
展示一瓶氧氣,并通過自學由學生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教師做硫燃燒實驗,學生觀察,記錄,對比分析硫在空氣和在氧氣中燃燒的不同現象及原因。由學生做碳、鋁等燃燒的實驗,并觀察、記錄、分析和歸納。
用途
學生通過討論,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氧氣的性質,然后評價氧氣的功與過。
化學反應
通過三個變化,引出化學反應、化學性質兩個概念,突出介紹化學反應的特征。同時根據反應的表達式,引出化合反應以及氧化反應的概念。
二.課堂活動設計
(一)木炭燃燒的實驗
課前準備烤羊肉串的漫畫或錄像。讓同學預習本節各個實驗。
看漫畫回憶烤羊肉串的情景,提問烤羊肉串用的燃料是什么?它與空氣中的哪種物質發生的化學反應?為什么要時常的扇兩下?
對比實驗:①木炭在空氣中燃燒;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生成(課上由學生演示)。
學生以最簡潔的方式記錄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也記錄下經過思考得到的結論。然后展示學生的記錄,肯定格式清楚的記錄方式,討論得出的結論。
問題:①把燃著的木炭深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的操作,由上向下慢慢插入,你知道這樣操作的道理嗎?②都是和氧氣發生反應,為什么現象有很大的不同?
物質的化學性質是通過化學反應表現出來的,因此:做實驗——觀察現象——分析現象——得出結論這樣的認識物質性質的方法一定要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學生,此處絕對禁止先給出“氧氣能與木炭反應”的結論,然后再做實驗驗證的做法。另外,實驗過程中特殊的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逐步培養對實驗的觀察能力。
(二)鋁燃燒的實驗
將學生分組,每組準備鋁箔、氧氣(底部有少量水或細沙)、火柴、酒精燈、坩堝鉗各一。另多備幾瓶氧氣。
問題:鋁在空氣中能燃燒嗎?
實驗:在空氣中加熱鋁箔。
問題:鋁箔的紅熱與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猜想:純氧氣可以和許多物質發生反應,能和鋁反應嗎?怎樣驗證?
學生分組實驗
小結:展示成功的實驗,請該組同學講實驗的過程、現象、結論及成功的經驗。展示失敗的實驗,請該組同學講實驗的結論、過程,分析失敗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
失敗的實驗組重做鋁箔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以驗證實驗結論。
問題:該實驗中氧氣瓶中都留有少量的水,通過對實驗的觀察,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沒有火焰,學生接觸到的受熱會紅熱的物質很多,是否發生紅熱現象就是物質在燃燒呢?這是學生做過木炭燃燒實驗后產生的新的疑問。鋁箔在空氣中加熱會紅熱,教師正可以通過實驗現象給學生澄清這個問題。
鋁箔能燃燒是多數學生沒聽說過的事情,由他們親手實現會大大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此外,通過前面幾個實驗,學生基本掌握了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技巧,以及實驗中觀察、記錄、分析現象的方法。鋁箔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沒有危險性,但對操作技巧性要求得更高,因此讓學生動手實驗,是對學生實驗能力的綜合檢測。
氧氣的化學性質教學的說明:
①每一個實驗的教學,教師都應鼓勵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勇于表達。
②鋁在純氧中燃燒實驗所用的氧氣瓶中都應留有少量的水。
③本課題中出現的化學物質,可用化學式表示,以分散難點。
④氧氣的每一條性質實驗都應注意記錄實驗過程、現象和結論,養成記錄實驗、分析實驗的學習習慣。
課題3、制取氧氣
教學目標與解讀:
初步學習在實驗室制取氧氣;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
要使學生從實驗原理、實驗裝置的選擇及氣體收集、驗滿方法等方面,初步學習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進而形成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結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教學,運用探究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
教學中應注意發展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善于合作、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重難點分析:
制取氧氣的原理的選擇、儀器連接,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中學化學系統學習三大氣體的制備,為其它實驗的儀器選擇、連接以及實驗等提供一般方法。制取氧氣是學習氣體制備的開始,因此是教學重點。學生沒有儀器連接、藥品選擇方面的知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肯定要遇到困難。
催化劑的概念,也是教學的難點
學生對催化劑的實驗很感興趣,但由于時間的局限,只能就“加快反應速率”進行實驗,而“減慢反應速率”、“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都不能用實驗展示給學生,因此,催化劑的概念教學必然缺乏事實依據,而成為教學的難點。這樣的問題決不能忽視,可以以習題或閱讀資料、課外實驗、課外調查等方式,把問題展現給學生,并由學生自行解決。
一、教學基本程序
(一)結合教材,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常見的三種方法: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氯酸鉀或加熱高錳酸鉀。
(二)老師指導學生做探究二氧化錳催化作用的演示實驗,學生分析二氧化錳的作用。
討論:用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制取氧氣,需要哪些儀器?怎樣連接?怎樣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怎樣檢驗得到的是氧氣?學生演示制取氧氣,老師演示、學生練習收集氧氣的方法。
(三)催化劑及催化作用的探究
做好三個實驗:
1.不加熱過氧化氫溶液時,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
2.加熱過氧化氫溶液時,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
3.不加熱,但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時,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
問題:三個實驗現象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似?分析什么物質放出氧氣?二氧化錳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該實驗對比分析的思想很重要。實驗一說明過氧化氫常溫放置不會放出氧氣;實驗二說明過氧化氫受熱會放出氧氣;實驗三說明實驗中二氧化錳可以代替火的作用,比火的作用更大,而且不被消耗。因此,二氧化錳起到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作用。要想得出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改變,須進一步實驗。建議留在課后,學生自己設計并實施。
說明:同學可能認為:①是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反應產生的氧氣;②二氧化錳加入水中也可放出氧氣。可在課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分離出剩余的黑色固體,烘干,看其質量是否發生了改變。把前面實驗雙氧水用等量的水代替實驗,看木條是否復燃。
(四)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的組裝(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為例)
學生分組,準備分組實驗的如下儀器:試管夾、鐵架臺、試管、燒杯、單孔橡皮塞、導管、集氣瓶、酒精燈。
教學分三個步驟:
第一:教師強調制得的氧氣必須便于收集;
第二:學生分組討論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組裝辦法,充分討論之后,動手組裝。
第三:由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展示自己小組的裝置,并模擬制取氧氣。其他學生可以不斷的提出問題或改正意見,直到裝置完備。(是否在試管口處放置棉花可不做討論內容)裝置的設計關鍵問題在試管口的方向上,學生有催化作用的實驗做先導,往往產生錯誤的想法以為試管口要向上傾斜或豎直向上,用討論的方法分析利弊,最終得出結論,學生會有成功感,而愿意繼續探討下面的問題。
(五)實驗室制取氧氣(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為例)
教師用學生組裝的裝置,演示制取氧氣的全過程,說明每個步驟。然后讓同學觀察并思考:
①如何安排實驗步驟;
②為什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利用了什么原理;
③導管口為什么放一塊棉花?
④用酒精等加熱時注意些什么?
⑤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是否有氣泡產生就開始收集氣體,什么時候收集合理?
⑦收集氣體后,是先將導管從水中撤出還是先移去酒精燈,為什么?
⑧實驗過程中,哪些操作可能產生危險。
⑨(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在氧氣發生前,必須做哪些準備工作?
然后由學生動手,組裝儀器并制取一瓶氧氣。()-精品系列資料 上,下精品資料!
2010-2011學年度九年級化學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檢測題
(滿分:50分 時間:40分鐘)
班級: 姓名: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10小題每小題1分,11~12小題每題2分,共14分)
1、(廣西貴港)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火炬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為解決登頂人員的呼吸困難,應攜帶的物質是( )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水
2、(海南)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氣 C.氮氣 D.氧氣
3、(廣東揭陽)現要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 )
A.木灰 B.硫磺 C.鐵絲 D.紅磷
4、(湖北黃石)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一瓶飲料,放在空氣中,飲料外壁會潮濕,說明空氣中含有( )
A.氮氣 B.氧氣 C.水蒸氣 D.二氧化碳
5、(江蘇常州)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單質、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A.氮氣 蒸餾水 B.生鐵 稀鹽酸
C.氫氣 大理石 D.二氧化碳 空氣
6、(江蘇南通)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碳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白煙 B.干冰在空氣中升華周圍出現白霧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7、(福建三明)下列能源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盡的是 ( )
A.石油 B.天然氣 C.煤 D.太陽能
8、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可以和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如右圖所示,關于三個反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都是化合反應 B.生成物都是固體
C.都需要點燃 D.都要放出熱量
9、下列關于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有黑煙生成 B.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黑色固體生成
C.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瓶壁有水霧出現 D.白磷在氧氣中燃燒,有大量白煙生成
10、對大氣都有嚴重污染的一組有害氣體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
B.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D.氫氣、一氧化碳、硫化氫
11、下列反應中,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的是:( )
A、蠟燭+氧氣二氧化碳+水 B、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C、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 D、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12、現代化學對催化劑的作用機理學沒有完全弄清楚。大多數的情況下,人們認為催化劑與反應物一起參加了化學反應,生成了易分解的中間產物,中間產物分解時,又生成了催化劑本身。已知A、B、C三種不同的物質,將它們混合后產生的兩步反應為A+C→AC;B+AC→A+BC,接照上述理論推斷該反應物的催化劑是 ( )
A、B B、A C、BC D、C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21分)
13、(4分)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符號或物質的名稱
二氧化硫 氯酸鉀
高錳酸鉀 雙氧水
NO2 CuSO4
KCl P2O5
14、(5分)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①高錳酸鉀受熱分解:
②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③用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
④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⑤紅磷與氧氣反應:
15、(5分)如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的實驗裝置。
①盛放在燃燒匙內的物質常用 。
②實驗中看到在集氣瓶內產生 ,燃燒停止一段時間后,鐘罩內水面約占 。
③若實驗后發現測定結果與實際值相差較大,可能的原因是
。
④實驗中燃燒匙上為什么要放紅磷?
16、(5分)某同學對一個儲氣桶內存放的氣體探究如下:收集滿兩瓶氣體,按下圖所示進行實驗,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以甲.乙兩種方式迅速插入,發現木條復燃,木條在甲中燃燒比在乙中更旺。根據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是:該氣體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的性質是
(1) ,
(2)__ _ 。
17、(2分)按順序默寫8~12號元素的名稱及符號: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5分)
18、(6分)黃岡市蔡河中學九(三)班的阮文豪同學想利用火柴、澄清的石灰水和一只干燥的燒杯,探究干燥的白紙燃燒后的產物有哪些,請你幫助他完成下列實驗報告(與探究蠟燭燃燒的產物方法相類似):
猜想燃燒后的生成物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 論
可能含有
可能含有
19、(9分) (廣東肇慶)現有以下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⑤的名稱是 ;取用粉末狀固體必須用到的儀器是 (填序號)。
(2)如果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制氣裝置(即反應裝置)應選儀器 (填序號);收集氧氣的方法有 和 。
(3)如果用過氧化氫溶液分解來制取氧氣,制氣裝置(即反應裝置)最好選用儀器 (填序號);其文字表達式為: 。
(4)比較(2)和(3)兩種制取氧氣的方法,最好選用方法(3)的原因是 。
(5)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氣的儀器裝配好后,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方法為: 。
(6)實驗室里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時,待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應待 時,再收集。實驗結束時應先把導管 ,后熄滅 ,原因是 ;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 放在桌上并蓋上玻璃片。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檢測題 參考答案
1. B
2. C
3. D
4. C
5. C
6. B
7. D
8. B
9. A
10. C
11. D
12. A
13. SO2 KClO3 KMnO4 H2O2
二氧化氮 硫酸銅 氯化鉀 五氧化二磷
14. ①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②氫氣+氧氣水
③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④碳+氧氣二氧化碳
⑤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15. ①紅磷
②大量白煙 鐘罩體積的1/5
③漏氣或紅磷量不足
④紅磷燃燒生成物是固體的五氧化二磷,對實驗影響較小
16. 氧氣或臭氧 密度比空氣大 能支持燃燒(或)助燃
17. 氧O 氟F 氖Ne 鈉Na 鎂Mg
18. 猜想燃燒后的生成物:可能含有水蒸氣 可能含有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點燃干燥的白紙,用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迅速把燒杯倒過來,向燒杯內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
實驗現象: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結 論:白紙燃燒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19. (1)試管 ①
(2)③⑦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3)④⑤⑥ 過氧化氫氧氣+水
(4)雙氧水分解產物沒有污染(或分解產物是水和氧氣),而高錳酸鉀分解產物有污染
(5)將導管插入水中,用手握?。ɑ螯c燃酒精燈微熱)試管,如果導管口有少量氣泡逸出、放開手后能在導管中形成穩定的水柱,則氣密性良好。
(6)先排放出的主要是裝置中的空氣 氣泡均勻冒出 從水槽中取出 酒精燈 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導管進入試管,使其炸裂 正


-精品系列資料 版權所有@(共49張PPT)
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
—第二單元課題3 制取氧氣
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
教師:陳小兵
學習內容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分解反應
氧氣的工業制法 —— 分離液態空氣
一、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學習內容
藥品
反應原理
制取裝置
收集裝置
操作步驟
檢驗方法
驗滿方法
1、藥品
過氧化氫(無色液體)俗名:雙氧水
H2O2
二氧化錳(黑色固體)
MnO2
氯酸鉀(白色粉末)
KClO3
高錳酸鉀 (暗紫色固體)
KMnO4
2、反應原理
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氧氣
?不加熱雙氧水時,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復燃
?不加熱,但在雙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錳時,
是否復燃
二氧化錳(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
二氧化錳是否變化了?
二氧化錳起什么作用?
催化劑
雙氧水分解的文字表達式是什么?
過氧化氫 水 + 氧氣
H2O2 H2O O2
二氧化錳
催化劑
催化劑: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 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 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 。
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起的作用
催化劑應掌握
①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率,這里的“改變”包括加快和減慢兩種含義。
②催化劑的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改變,但是物理性質可能改變。
③催化劑是針對具體反應而言的,如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時,能夠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劑;但二氧化錳不是所有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④在某個化學反應中,可以選擇不同的物質做為催化劑。如雙氧水分解制取氧氣時,既可以選擇二氧化錳做催化劑,也可以選擇氧化鐵做催化劑。
反應原理
過氧化氫 水 + 氧氣
H2O2 H2O O2
氯酸鉀 氯化鉀 + 氧氣
KClO3 KCl O2
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KMnO4 K2MnO4 MnO2 O2
加熱
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加 熱
分解反應
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
分解反應的類型可以用下面的通式簡明地來表示:AB→A+B+……
可以簡稱為“一變多”。
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
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
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氣體的水溶性、氣體的密度。
方法:易溶于水排氣法,根據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氣體純度大。
3、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1(H2O2) 液體藥品發生裝置
試管
灑精燈
鐵架臺
導管
氣體發生裝置(KClO3)
導管
集氣瓶
玻璃片
向上排空氣法
4 、收集方法:
排 水 法:
(1) 適用范圍
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
(2) 優點
① 易于收集到較純的氣體
② 便于觀察氣體是否已經收集滿
向上排空氣法
(1)適用范圍
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不與空氣中任何成分反應的氣體
(2) 優點
操作較為方便,需要驗滿
向下排空氣法
(1)適用范圍
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不與空氣中任何成分反應的氣體
(2) 優點
操作較為方便,需要驗滿
A_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__F_________
試 管
鐵架臺
酒精燈
導 管
集氣瓶
水槽
制備裝置
收集裝置
A
B
C
D
E
F
實驗裝置 2(KMnO4) 固體藥品發生裝置
5、加熱高錳酸鉀操作步驟







第一步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把導管的一端浸入水里,兩手緊貼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里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兩手,使它冷卻,導管中就會形成一段水柱。
第二步
將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橡膠塞塞緊試管
藥品要平鋪在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第三步
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儀器裝配原則:先下后上,
先左后右。
注意事項
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藥品中的水分受熱后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試管內導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氣體排出。
③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處應放一團棉花
④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1/3處。
第四步
點燃酒精燈,先將試管均勻受熱后對準試管中的藥品部位加熱
物質加熱原則:先均勻,后集中。
⑤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對準藥品部位加熱;加熱時先要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對準藥品部位加熱
第五步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用排水法集氣時,集氣瓶充滿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導管伸到瓶口處即可;用向上排空氣法集氣時,集氣瓶正放,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氣時,應注意當氣泡從導管口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滿。
第六步
收集完畢,將導管撤離水槽
⑧停止反應時,應先把導管從水槽里拿出,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到試管,導致試管炸裂)
第七步
熄滅酒精燈
5、加熱高錳酸鉀操作步驟







諧音:







注意事項總結
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藥品中的水分受熱后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試管內導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氣體排出。
③藥品要平鋪在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④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1/3處。
⑤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對準藥品部位加熱;加熱時先要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對準藥品部位加熱。
⑥用排水法集氣時,集氣瓶充滿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導管伸到瓶口處即可;用向上排空氣法集氣時,集氣瓶正放,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
注意事項總結
⑦用排水法集氣時,應注意當氣泡從導管口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滿。
⑧停止反應時,應先把導管從水槽里拿出,在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到試管,導致試管炸裂)。
⑨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正放,瓶口處蓋上玻璃片。
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處應放一團棉花。
6、檢驗方法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說明瓶內的氣體使氧氣
7、驗滿方法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
用排水法收集時,當氣泡從瓶口冒出時,說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
二、氧氣的工業制法
工業上生產大量氧氣是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物理變化)
在低溫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轉變為液態空氣,然后蒸發。由于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低,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態氧。
空氣
降溫到-200℃以下
液化
液態空氣
升溫到-196℃
氮氣
液氧
升溫
氧氣
工業制氧流程圖:
三、實驗探究氧氣的性質
1、木炭與氧氣反應
木炭 + 氧氣 二氧化碳 C O2 CO2
加熱
燃燒,放熱,發白光
變渾濁
發紅光
2、鐵絲與氧氣反應
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Fe O2 Fe3O4
加熱
在空氣中與在氧氣中比較
空氣中:發紅光
氧氣中 :
劇烈燃燒,火光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隨堂檢測
1.工業上制取大量氧氣的方法是 ( )
(A)加熱氯酸鉀 (B)加熱高錳酸鉀
(C)分離液態空氣 (D)加熱二氧化錳
2.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B)使生成物質量增加
(C)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D)減慢化學反應速率


3.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藥品的大試管口應 (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傾斜 (D)略向上傾斜
4.實驗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需將導氣管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這個操作應在( )
(A)加熱固體藥品前
(B)與加熱固體藥品同時
(C)開始有氣泡放出時
(D)氣泡連續并均勻放出時


例題:下列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1、氧化汞 → 汞 + 氧氣
2、堿式碳酸銅 → 氧化銅 + 水 + 二氧化碳
3、鐵+硫酸銅 → 硫酸亞鐵 + 銅
4、蠟燭+氧氣 → 水 + 二氧化碳
12
例題:指出下圖中的四處錯誤
加熱氯酸鉀
例題:指出下圖中的四處錯誤
加熱氯酸鉀
1.下列物質中含有氧氣的是( ) (A)二氧化錳 (B)氯酸鉀 (C)空氣 (D)氧化鎂
2.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 ) (A)用火柴去點 (B)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氣體 (C)用鼻子去嗅氣味 (D)用天平稱量
3.下列有關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敘述中,正確的
是 ( ) (A)高錳酸鉀受熱后,也不放出氧氣 (B)要使高錳酸鉀受熱分解放出氧氣,必須加入二氧化錳 (C)二氧化錳是這個反應的生成物 (D)二氧化錳是一切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4.同時加熱下列物質,最易放出氧氣的是( ) (A)純凈的氯酸鉀 (B)純凈的高錳酸鉀 (C)純凈的二氧化錳 (D)過氧化氫溶液
課堂練習二
課堂練習二
5.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藥品的大試管口應 (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傾斜 (D)略向上傾斜
6.實驗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需將導氣管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這個操作應在 ( ) (A)加熱固體藥品前 (B)與加熱固體藥品同時 (C)開始有氣泡放出時 (D)氣泡連續并均勻放出時
7.下列變化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 (A)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B)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C)用高錳酸鉀制氧氣
(D)紅磷燃燒
8.實驗室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所用主要儀器名稱是: 、 、 、 、 、 。
9.實驗室制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加熱至氣體不再產生,試管內固體剩余物有 。改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加熱到沒有氣體產生時,試管內固體剩余物有 。這兩個反應的固體剩余物中都有 ,但它在兩個反應中的作用不一樣,在氯酸鉀分解中它是 ,在高錳酸鉀分解中它是 。
答案
課堂練習答案
1.C 2.B 3.C 4.B 5.C 6.D 7.BC
8.鐵架臺(帶鐵夾) 試管帶單孔橡皮塞 酒精燈(火柴) 水槽 集氣瓶 玻璃片
9.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錳酸鉀和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催化劑 生成物(共20張PPT)
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
—第二單元課題2 氧氣
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
教師:陳小兵
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①在集氣瓶中加少量水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在燃燒匙中裝足量紅磷,夾緊止水夾④點燃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塞緊橡皮塞⑤待集氣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
(1)步驟⑤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為 ;
(2)該實驗得出空氣組成的結論是 ;
(3)該實驗剩余氣體的性質有 ;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 顏色狀態:
◆ 密度:
◆ 溶解性:
◆ 三態轉化:101kPa下
無色無氣味的氣體
比空氣密度略大
不易溶于水
無色氣體
淡藍色液體
淡藍色固體
-183℃
-218℃
氧氣一般貯存在鋼瓶中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氧氣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
注意:氧氣是不可以燃燒的喔
(1)實驗2-2
一般指物質的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腐蝕性、毒性等。
(2) 硫的燃燒(視頻) 實驗2-3
反應物的名稱 反應物的色態 在空氣中燃燒現象 在氧氣中燃燒現象 文字表達式
硫磺
淡黃色固體
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二氧化硫
點燃
硫+氧氣
注:實驗應在通風櫥中進行,防止中毒;集氣瓶中要放些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3)木炭的燃燒(視頻):P:34
反應物的名稱 反應物的色、態 在空氣中燃燒現象 在氧氣中燃燒現象 文字表達式
木炭
黑色固體
發出紅光,
放出熱量,
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
水變渾濁
的氣體
發出白光,
放出熱量,
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
水變渾濁
的氣體.
木炭+氧氣
二氧化碳
點燃
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里燃燒和在氧氣里燃燒的現象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
氧氣的濃度越高,燃燒就越激烈。
想一想
(4)鐵絲的燃燒(視頻):實驗2-4
反應物的名稱 反應物的色、態 在空氣中燃燒現象 在氧氣中燃燒現象 文字表達式
鐵絲
銀白色固體
鐵絲紅熱,不能燃燒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木炭+氧氣
二氧化碳
點燃
①火柴的作用:
②將鐵絲繞成螺旋狀:
③待火柴即將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氧氣瓶中:
④預先在集氣瓶中裝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一薄 層細沙:
引燃鐵絲
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過多的氧氣而使鐵絲不能順利燃燒
防止高溫熔化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⑤ 用砂紙磨掉鐵絲表面的鐵銹
實驗編號 反應前的物質 反應后生成的物質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實驗2-1
實驗2-3
實驗2-4
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
點燃
硫+氧氣   二氧化硫
點燃
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點燃
【思考】上述幾個變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紅磷、
氧氣
硫、
氧氣
鐵、
氧氣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鐵
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
(基本反應類型之一)
反應通式: A + B = AB (多變一)
(1)氯氣 + 氧氣
氯化氫
點燃
(2)氫氣 + 氧氣
點燃

(3)氧化汞
加熱
(4)氧化鈣 + 水
氫氧化鈣
練習:下列哪些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汞 + 氧氣
(5)氫氣 + 氧化銅
加熱
水 + 銅
(6)堿式碳酸銅
加熱
氧化銅 + 水 +二氧化碳
氧化反應:
(非基本反應類型)
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叫氧化反應
緩慢氧化:
進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覺的氧化叫緩慢氧化。
例如:動植物呼吸、食物腐爛、釀酒等
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關系
化學反應
化合反應
氧化反應
1
2
3
4
有氧氣參加的化合反應同時也是氧化反應
你會了嗎
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 色、 味的氣體。相同條件下,它的密度比空氣 ,它 溶于水。木炭在氧氣里燃燒比空氣中更 ,發出 光,放出大量熱量,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叫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 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發出 _____色火焰,生成一種有 氣味的氣體叫 。
綜上所述: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在氧化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
三、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
2.支持燃燒:
醫療、登山、
潛水、航空等
煉鋼、氣割、氣焊、
宇航、液氧炸藥等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合: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長期對壘只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個側面,而更重要的是,兩者通過遷徙、聚合、戰爭、和親、互市等中介形式,實行經濟文化的互補和融合。
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剛勁氣質和歐亞大陸的異質文明,成為中原穩健儒雅的農耕文化的補強劑。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和漢唐時期開辟的絲綢之路,就是農耕文明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結晶。這也保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更新和強大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在先進優裕的農耕文化中,自己反而“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出現農耕化的傾向。如歷史上的匈奴、鮮卑、羌、氐、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先后建立起來的北方政權乃至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雖然保留有本民族的特點,但其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禮樂文化,無一例外是建立在中原農耕文化的基礎之上。這不但進一步充實了農耕文明的內在涵量,同時也促進了中原農耕經濟的周邊擴展和多元交匯。
三、農耕經濟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3.1.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中國文化的延續力。自三代以來,中國的農耕社會,經歷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的考驗,始終未曾走入難以克服的困境,而循環式的復蘇和進步則周而復始,使農業自然經濟得以長期延續。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了中國文化的持續性,保證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使其具有巨大的承受力和凝聚力。如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遼夏金元等歷史時期,是戰亂和分裂較為集中的時候,但農耕經濟始終在發展,農耕文化也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拓展。
3.2.農耕經濟的多元結構造就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農耕經濟的多元成分結構(從縱的方面講,中國農耕經濟的發展,始終保留著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經濟成分。如遠古村社經濟殘余,到宋元明清演變為鄉族經濟,由此產生鄉族組織和宗法觀念。又如三代以來的奴隸制經濟殘余,亦長期并存于農耕經濟之中;從橫的方面講,中國農耕經濟并不以農業為限,而是包括手工業、商業等多方面的經濟成分。士、農、工、商的社會分工由來已久,并時有變換。)造就了中國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春秋戰國是中國農耕經濟的重要轉型期,也是中國思想文化百家爭鳴的興盛時期;
中國文化不僅包容百家學說和不同地區(齊魯、楚、吳越、秦等)的文化精華,而且還長期吸取周邊少數民族的優秀文明。如盛唐時期,胡漢文化相互融合,促進了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昂艉T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元稹:《法曲》),首都長安更是“胡化盛極一時”;
即使對外域文化,中國文化也能敞開其博大的胸懷,揚棄吸收。如對佛教和近代西方文明的揚棄。
施耐庵的《水滸傳》表現出了對人民反抗統治者的深切同情;
4.吳承恩的《西游記》看似荒誕,實際上是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反封建思想的反映,也是勞動人民深受壓迫起而斗爭的反映;
5.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寫大批文人的活動和種種丑態,用以說明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對人的摧殘;
6.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借說鬼狐為名,對科舉、禮教又一重擊。
明清時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是由曹雪芹集畢生心血創作的《紅樓夢》。他以卓絕的藝術天才,深刻沉重的生活經歷,書寫了中國文化走向式微的無克奈何的悲哀。權勢更替、貴族衰敗只是表面的,深層的悲哀是士子心靈的衰敗。
叢書是將多部書合為一編,其中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是中國最大的一部叢書。該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收書3503種,79337卷,裝訂為3600冊,約99700萬字,是18世紀中葉法國狄德羅所編的《百科全書》的44倍,是《大英百科全書》的28倍。若將書頁相接,可繞地球一又三分之一圈。
道德修養的方法
(一)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儒家非常注重道德的自我修養,把修身作為其他一切活動的根本,強調“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歷史上著名的儒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問題。通過長期的理論探索和道德實踐,儒家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養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反身內省。儒家認為,人的道德完善必須靠自己努力來達到,不能依靠別人。孔子為此強調“為仁由己”?;谶@種認識,儒家主張人們在道德修養中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而不能苛求他人,同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鬃拥牡茏釉鴧⒍鴵颂岢隽恕拔崛杖∥嵘怼钡乃枷?,即一個人每天都應該反省自己的三件事: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竭力了?與朋友交往是否有不講信用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已經溫習了?反躬內省思想的實質,就是強調道德修養過程中嚴以律己。應該說,這是道德修養過程中帶有普遍意義的一種方法。
2.主敬(慎獨)。主敬就是指一個人時時刻刻收斂身心,不論有事無事,都謹慎小心,不敢有絲毫的松懈放縱。在儒家看來,這是最重要的修養工夫。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修己以敬”。這種思想在宋明時期得到了理學家的進一步的提倡和發展。二程就提出“人道以敬為本”,強調主敬為道德修養的根本。朱熹在此基礎上更提出:“‘敬’字工夫,乃圣門第一義,徹頭徹尾,不可頃刻間斷”。 此后,該工夫被認為是儒家第一義,其重要性超過了其他任何修養工夫。
據歷史資料所載:宋元之際的理學家許衡曾于饑餓難當,四處無以覓食的情況下,途經一棵結滿果實的梨樹,當同事爭相摘食,許衡卻端坐樹下。有人勸他摘果,他說:“非吾所有,取之不義?!蓖檫M而勸解,四周房屋倒塌,梨主已不服存在,許說:“梨雖無主,難道我自己的心也沒有主嗎?”這里的“主”就是在任何情況下也不容動搖的道德信念,即“君子慎其獨”。
3.存心養性。這是與儒家性善學說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種道德修養方法。在儒學史上,自孟子最早提出人性本善的思想,性善論一直成為儒家人性論的主流。在孟子看來,人的本性中先天地具備了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四種品德的萌芽或端緒,進行道德修養就是要保存與可擴充人性中所固有的這些善端,使之不致被外物引誘而喪失。因而道德修養必須從“存心養性”入手:
一方面,減少物欲,保持人心本有的善端不致因外界物欲的引誘而喪失,已經失去的本心也要重新尋找回來;
另一方面,是不斷培養擴充心中所具有的浩然之氣。孟子的這種“存心養性”的修養方法對歷代儒家的影響很大,如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論,就是對孟子的發展。所謂“致良知”,就是擴充良知,一方面除去心中的自私念頭和不正當欲望,保持善良的心地;另一方面,要在現實生活中接受磨練,身體力行,把心中的善意具體的表現出來,不是停留在口頭說說而已。
4.重學。儒家的道德修養論十分重視道德知識的學習,認為不學習就不能認識和掌握道德知識和原則,道德品質的形成也就根本無從談起??鬃又匾晫W習,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給后世留下了好學的榜樣。
.力行。儒家重視學習,更重視力行。在儒家看來,如果學而不行,不如不學。道德知識需要學習,但決不能停留在學習道德知識上,應該在道德實踐中去鍛煉,把道德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道德品質??鬃犹岢觥熬佑G于言而敏于行”,強調行的重要性。荀子提出“知之不若行之”,認為學的目的在于行,只有力行,才能完成道德修養。
今人習以為常的十進位制,就是中國的一大發明。至遲在商代,我國就已采用了十進位制。從現已發現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中,可以看到當時已能夠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13個數字能記10萬以內的任何自然數。十進位制的記數法,對世界科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當時歐洲使用的是羅馬累計法,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無法進行累加計算。巴比倫是六十進位,瑪雅人是二十進位。正如李約瑟所說:“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不可能出現我們現代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br/>重道輕器一直是中國社會的一個傳統。中國是一個文化政治化傾向非常強烈的國家??梢哉f從古至今,推崇政治,重視作官,鄙視技藝,輕視學問,成為整個國家的時尚??鬃右痪洹皩W而優則仕”,把所有的讀書人都引上了“千里求學為作官”的岐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很多科學巨著無人理睬,甚至成為絕版,《九章算術》在北宋以后,其術已不傳,至明朝時己無人知曉,倒是傳到日本和朝鮮的此書,一直被作為教科書而代代流傳。明末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因與功名無關而很快失傳,在日本卻發展成為“天工學”,用以指導他們的科技發展。李時珍花了整整27年時間,完成了《本草綱目》,沒想到獻給朝廷后,明神宗只批了“書留覽,禮部知道”的字樣就被束之高閣了。
李、杜:李白、杜甫分別以熱情奔放與沉郁頓挫的風格,將唐代乃至整個中國古代詩歌藝術推向高峰。李白的詩歌想象奇特,手法夸張,語言清新,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時稱“詩仙”,代表作有《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將進酒》、《蜀道難》等;杜甫的詩歌風格雄渾、語言精練、敘事嚴謹,深刻反映出大動亂中社會的殘破和人民的苦難,后人稱“詩史”,代表作有《麗人行》、《兵車行》、《北征》、《羌村》、“三吏”、“三別”。
到宋朝,小說稱為“話本”,因為現在所知的宋代通俗小說通常是當時“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話本小說的形式,一般以詩詞起,以詩詞終,中間敘述故事情節。宋刊話本今已無從看到,元刊話本中,有講歷史的《三國志平話》和《大宋宣和遺事》,有講經的《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這三種話本后來演變為三部長篇小說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游記》。至明清,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到巔峰。
6.1.明代“四大奇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游記》和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6.2.清代兩大著名的長篇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紅樓夢》。
張岱年說過:“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也就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見,所謂的文化精神就是推動和指導著人們實踐的思想,也即世界觀和人生觀。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動和指導幾千年中國文化發展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它是民族發展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
一、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
每當歷史上出現外敵入侵時,中華民族都能萬眾一心地抵御外侮;而每當內亂出現時,人們往往又可以在“中華一體”的民族認同基礎上,拋棄前嫌,團結一致,變分為合,化亂為治。這些,與剛健自強、以和為貴的民族文化精神對人們的滋養分不開的。
以和為貴的文化精神還滋養出了崇尚和諧統一的博大胸懷。堅持和而不同的矛盾統一觀,反對片面求同或亂斗一氣;堅持統一,反對分裂。把家庭鄰里的和睦、國家的統一看著天經地義的事情。自西周以來,大一統的觀念就深深扎根中國人的心中,這種政治上的大一統的觀念,實際上是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的民族文化精神熏陶的結果,并進一步成為凝聚全社會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的精神,激勵人們自覺地維護整體利益,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把天、地、人看著一個整體,強調并努力創造三者之間的和諧,并把個人、家庭和國家利益看著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這種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對于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如儒家的修齊治平理論、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維旨趣、墨家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等,都體現了整體利益為上的價值取向。
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而中華民族的孕育、形成和發展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樣,中國文化的定型和成熟也有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期間,作為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諸多主體內容,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起著不同作用,對原有的許多地域文化和不同階層的文化,起著重要的整合功能。如齊魯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三晉文化等等,都是古代中國人在艱苦的實踐中,在特定的地域里,創造出來的有著文化小傳統的文化,后來逐漸形成全社會認同的文化大傳統,即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40張PPT)
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
—第二單元課題1 空氣
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
教師:陳小兵
【學習目標】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2) 、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分—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3)、通過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初步掌握實驗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桌上有一空杯子,大家看看里面有什么東西沒有?如何證明呢?
【新課引入】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打一自然現象)
想一想 :空氣無色無味,不易覺察,你能用一個簡單
的實驗或列舉實例來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
答:1)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向下壓
——集氣瓶內的水無法上升到頂部。
2)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側立
——有氣泡冒出。
3)扁的密實袋開袋后抖動,然后封好
——雙手擠壓,有壓力
4)扇子朝臉扇、樹葉在動 ———有風
5)給車胎打氣 ———漲起來
1.空氣是一種__態的物質,它是___顏色,___氣味。
3.實驗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
閱讀課本P26—P27頁,完成下列問題:
2. 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 通過實驗得出:空氣主要是由 和 組成的。
空氣成分 氧氣 二氧化碳 其他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 78% 0.94%
4.混合物是由 的物質
純凈物是只由 組成

沒有
沒有
拉瓦錫
氮氣
氧氣
氮氣
21%
稀有氣體
0.03%
0.03%
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
一種物質
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的結論。
一、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拉瓦錫
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的裝置
實驗室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
實驗要求:
1、所用的紅磷必須過量,過少則氧氣沒有全部消耗完。
2、要等集氣瓶冷卻后才能打開彈簧夾。
3、裝置的氣密性要好。
4、瓶底要加少量水,防止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實驗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2、【實驗2-1】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①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后,水會流入廣口瓶,約占瓶體積的1/5。
紅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
點燃
P
O2
P2O5
【實驗現象】
分析:
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瓶中氣壓減小.
實驗原理:
在進行該實驗時,為什么進入集氣瓶的水少于1/5?
經驗之談
1、紅磷量不足(使空氣中氧氣未完全消耗)
2、裝置漏氣(導致外面的空氣進入集氣瓶,未能形成氣壓差)
3、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氣體受熱膨脹而氣壓變大,沒有氣壓差,所以水不能進入)
在進行該實驗時,為什么進入集氣瓶的水大于1/5?
經驗之談
點燃紅磷后,伸入集氣瓶的動作緩慢,導致一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可能沒有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一百份體積的空氣
3、空氣的組成(體積分數)
氧氣(O2)
21%
氮氣(N2) 78%
稀有 氣體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氣體雜質
0.03%
1、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
(1)、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會變渾濁【 】。
(2)、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 】
(3)、盛冰水的杯子從冰箱里拿出,放在常溫空氣中,外壁會潮濕【 】
水蒸氣
二氧化碳
氧氣
純凈物可以用專門的化學符號來表示,如: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
你怎樣對下列四種物質進行分類:空氣、海水、礦泉水、井水、空氣、豆漿、可樂、奶粉、氧氣、蒸餾水、冰、蒸餾水、五氧化二磷、鐵、四氧化三鐵
(空氣、海水、礦泉水、井水、
空氣、豆漿、可樂、奶粉)
由多種物質組成
(1)混合物:
(2)純凈物:
4、混合物與純凈物
由一種物質組成
(氧氣、蒸餾水、冰、蒸餾水、
五氧化二磷、鐵、四氧化三鐵)
CO2
物質分類
O2
N2
我會做了:
下列的水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礦泉水 B、自來水 C、河水 D、浮有冰的水 E、蒸餾水 F、石灰水
DE
一、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a、可燃物選擇: 。
b、現象: ,      .
c、結論:空氣中O2體積約占 ,
d、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   ;    ??;
紅磷
產生大量白煙
瓶內液面上升至約1/5
1/5
紅磷量不足
裝置漏氣
未完全冷至室溫
【知識小結】
空氣成分 氧氣 二氧化碳 其他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 78% 0.94%
氮氣
21%
稀有氣體
0.03%
0.03%
1、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紅磷燃燒后恢復到室溫,打開彈簧夾,發現進入廣口瓶的水超過廣口瓶容積的1/5。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實驗前沒有將彈簧夾夾緊
B、裝置可能漏氣
C、實驗中所取的紅磷過量
D、實驗中所取的紅磷不足
A
D
D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空氣本來是純凈物,但被污染后變成了混合物;
B.礦泉水不是一種純凈物;
C.空氣中的稀有氣體肯定是純凈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種純凈物;
3、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
A、潔凈的空氣 B、鮮橙多飲料
C、冰水混合物 D、“快鹿”牛奶
3.測定空氣中氧氣所占的體積分數,某同學設計了如右圖實驗,在一個耐熱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塊(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將活塞下壓,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為 ;冷卻至原來溫度時,慢慢松開手,活塞最終將回到刻度 處,由此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B
1、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
(2)支持燃燒
曾經叫“養氣”
二、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2、氮氣的性質和用途
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熔沸點低。密度:1.251g/L
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
用途: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不活潑)
化工原料
食品充氣包裝
冷凍劑
超導試驗車
保護氣
制氮肥
氮氣
液氮低溫超導
(3) 稀有氣體的用途
作霓虹燈
代替氫氣填充氣球
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氦氣是密度最小的氣體之一
稀有氣體性質很穩定
氙燈稱作“人造小太陽”,在醫學上還可以作為麻醉劑
氦氣在原子反應堆中可做冷卻劑
氖氣、氪氣、氙氣可用于激光技術
在電焊金屬時用氬氣隔絕空氣作保護氣
氬氣、氮氣填充的燈泡經久耐用
稀有氣體應用
氦氣
人為的污染源有哪些?你知道污染空氣的物質有那些?
1)工業污染。
2)生活污染。
3)交通污染。
4)農業污染。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硫化氫、二氧化氮
4、保護空氣
(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氫化物 飄塵 煤塵 放射性物質等
空氣
污染源
自然:火山爆發、地   震、森林火災
人為
來源:煤 石油的燃燒,礦石冶煉,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等
(2).三大環境問題
(1)、酸雨:二氧化硫(SO2)等
(2)、溫室效應:二氧化碳(CO2)等
(3)、臭氧空洞:氟氯烴等
高硫煤
二氧化硫
亞硫酸
硫酸
酸雨
酸雨對建筑物的腐蝕
酸雨對森林的破壞
溫室效應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臭氧空洞
對流層
平流層
中間層
電離層
外層/散逸層
極光產生
占大氣總質量的90%,天氣現象多發生在這層
臭氧層
飛機飛行
反射無線電波
流星現象
向宇宙空間過渡的層次
高度(KM)
燃料燃燒
飛沙走石
尾氣排放
經驗之談
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盡量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
改變燃料結構,使用清潔能源。
治理:
5、開發新能源(太陽能、氫能、風能、地熱等)
1、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或燃燒時進行脫S處理)
2、改進燃料結構,安裝凈化裝置,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4、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3、減少工業廢氣排放,對廢氣進行回收凈化再利用等。
6、政府部門合理規劃、制定標準、加強監測。
8月25日黃岡市空氣質量日報:
空氣污染指數為72
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
空氣質量級別為Ⅱ級
預計明日空氣污染指數為58至78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 空氣質量級別為Ⅱ級
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
練一練
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①在集氣瓶中加少量水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在燃燒匙中裝足量紅磷,夾緊止水夾④點燃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塞緊橡皮塞⑤待集氣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
(1)步驟④中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2)步驟⑤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為 ;
(3)該實驗得出空氣組成的結論是 ;
(4)該實驗剩余氣體的性質有 ;
(5)實驗后集氣瓶中水少于1/5,,誤差產生的原
因可能是 ;(共33張PPT)
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
—第二單元復習課件
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
教師:陳小兵
1、空氣
空氣
N2(78%)、稀有氣體(0.94%)
CO2(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0.03%)
O2(21%)
知識網絡
成分:
污染及防治
污染物
防治措施
污染的危害
成分測定實驗
裝置、藥品
現象、結論
實驗成功的關鍵
主要有煙塵和有害氣體兩大類
SO2、CO、 NO2
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造成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壞,形成酸雨
1、加強大氣質量的監測
2、對化石燃料進行脫硫、脫氮處理;工廠廢氣、汽車尾氣處理后再排放
3、努力開發新能源,提倡使用清潔能源
4積極植樹造林種草
想一想:在進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中,什么情況下實驗結果小于1/5?
實驗有何現象
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冷卻后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約占集氣瓶內空氣總體積的1/5
結論:
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什么情況下大于1/5呢?
集氣瓶內剩余氣體主要是什么氣體,有何性質?
思考:
1、能否用木炭、硫、鐵絲、鎂代替紅磷?為什么?
2、要使實驗成功,對藥品的選擇應滿足什么要求?
①能在空氣中燃燒
②只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③燃燒產物最好不是氣體。
實驗有何現象
想一想: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還有沒有其他裝置?
白磷

足量白磷
電阻絲
白磷
思考
按下圖給出的條件進行實驗,你能觀察到
什么現象,為什么
能和水反應生成酸,如:CO2+H2O==H2CO3)
(提示某些非金屬氧化物
A
B
過量燃著的紅磷
含有紫色石蕊的水溶液
如圖所示,等體積的甲乙兩集氣瓶內充滿空氣,燃燒匙內分別盛有過量的紅磷和碳,點燃使其充分反應,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出的現象的是:
A、甲瓶沒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B、甲、乙兩瓶均有水流入
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沒有水流入
D、甲、乙兩瓶均無水流入
練習:
2、氧氣
性質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制法
工業制法
實驗室法
反應原理
實驗裝置
發生裝置
收集裝置
氣體驗證
用途
知識網絡
化合反應
基本類型
不是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它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點燃
點燃
點燃
2Mg + O2 === 2MgO
3Fe + 2O2 === Fe3O4
4Al + 3O2 === 2Al2O3
C + O2 === CO2
4P + 5O2 === 2P2O5
S + O2 === SO2
2CO + O2 === 2CO2
2H2 + O2 === 2H2O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1、與金屬的反應
2、與非金屬的反應
3、與有機物的反應
CH4+2O2 ===CO2+2H2O
C2H5OH+3O2 === 2CO2+3H2O
點燃
點燃
氧化反應
1、有關氧氣的物理性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氧氣不易溶于水 B.固體氧是無色的
C.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D.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的密度
2、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作燃料
B.氧氣能跟所有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的氧氣而生存
D.帶火星的木條一定能在含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復燃
B
C
4.裝滿氧氣的集氣瓶如圖所示,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以甲、乙兩種方式迅速插入,觀察到木條復燃并在甲中燃燒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實驗說明了氧氣具有的性質是 (1)
(2)
氧氣能支持燃燒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紅磷點燃后伸入氧氣中產生大量白霧
B、鐵絲伸入氧氣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藍紫色火焰
D、氧化反應未必是化合反應,而化合反應必定是氧化反應
C
2、氧氣
性質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制法
工業制法
實驗室法
反應原理
實驗裝置
發生裝置
收集裝置
氣體驗證
用途
知識網絡
單質
現象
方程式

發光放熱,有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2Mg+O2==2MgO
點燃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3Fe+2O2===Fe3O4
點燃

空氣中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S+O2==SO2
點燃

放出熱量,產生大量白煙,黃色火焰
4P+5O2==2P2O5
點燃
工業制法:
實驗室制法:
分離液態空氣法
原理?
2H2O2 === 2H2O + O2↑
2KMnO4 == K2MnO4+MnO2+O2↑
2KClO3 === 2KCl +3O2↑
MnO2

MnO2

(物理變化)
(原理: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
某同學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錯把高錳酸鉀當作二氧化錳加入氯酸鉀內,其結果與只加入氯酸鉀相比,正確的是( )
A.反應速率不變 B.生成氧氣的質量不變
C.反應速率加快,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
D.反應速率加快,生成氧氣的質量不變
C
選用下列裝置組合成制氧氣的裝置:
1、用H2O2制取氧氣應選用:
2、用KMnO4制取氧氣應選用:
練一練:
A
B
B
A
反應物都是固體
反應需要加熱
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
固液不加熱型
固固加熱型
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小結:
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的裝置
試驗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裝置、操作注意事項: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氧氣的驗滿:

檢驗: 。
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實驗室制法:
2H2O2==== 2H2O + O2
MnO2
注意問題:
如何檢查此裝置的氣密性?
長頸漏斗的末端必須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末端逸出,所以必須液封。
與上一裝置相比此裝置的優點
氣體的收集方法:
排水法
  氣體難溶于水
向上排空氣法
  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發生反應
向下排空氣法
  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發生反應
練一練:
1、NO是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體內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NO難溶于水,通常條件下極易與氧氣反應。實驗室收集NO的裝置是
B
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過程如下,正確順序是:( )
①給試管加熱;②熄滅酒精燈;③檢查氣密性;④把高錳酸鉀裝入試管,在試管口堵一小團棉花,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從水中取出導管。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3、某無毒氣體密度約是空氣的5/9,且極難溶于水,那么收集該氣體所用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氣法;②向下排空氣法; ③排水法。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①②③均可
C
B
(1)記住空氣的組成,學會用簡單的儀器設計實驗驗證氧氣占空氣的體積比。
(2)能正確歸納氧氣的性質,熟練進行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和收集的操作。
(3)學習探究氣體制取的方法。
學完本節,同學們有何收獲!
1、請按要求舉出一例:
(1)、反應物的量不同,反應產物也不同:_______;
(2)、反應物的濃度不同,反應現象也不同______;
(3)、化學反應中使用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率____。
2、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
(1)紙張在空氣中燃燒_____;(2)空氣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原料____;(3)酥脆餅干在空氣中放置逐漸變軟_____;(4)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上有一層白色物質_______。
3、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要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 )
A.木炭 B.硫磺 C.鐵絲 D.紅磷
氧氣
氮氣
水蒸氣
二氧化碳
D
4、現有下列A、B、C、D、E五種實驗裝置:
根據題意,將裝置的序號填入下列空格中。
氨氣極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加熱固體硫酸銨和固體熟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應用 裝置,收集氨氣最好用 裝置。
A
E
A
B
C
D
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保靖县| 琼海市| 海阳市| 宁夏| 关岭| 德昌县| 集安市| 洛宁县| 若尔盖县| 密云县| 墨江| 普宁市| 南宁市| 浦城县| 手机| 岳阳县| 容城县| 仙桃市| 中方县| 正定县| 兴国县| 贵定县| 张家口市| 寿光市| 清苑县| 乌兰浩特市| 镇安县| 紫金县| 无为县| 衡东县| 措美县| 噶尔县| 孝感市| 镇江市| 孝感市| 永济市| 九江县| 门头沟区| 湖北省|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