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第二單元 教材分析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教師:陳小兵單元知識結構本單元主要包括空氣的組成、污染與防治;氧氣;氧氣的性質、用途、實驗室制法等內容。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如下:性質實驗室制法空 氣二氧化碳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用途性質用途性質用途空氣污染污染物防治方法《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中教學要求的比較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教學大綱 課程標準空氣的成分(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 了解 能說出空氣的成分空氣的污染和防治 常識性介紹 了解典型的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及危害;初步形成正確、合理地使用化學物質的意識,認識化學在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的用途氧氣的工業制法 了解 知道氧氣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氧氣能跟許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氧氣的化學性質(碳、硫、磷、鋁等在氧氣里的燃燒) 掌握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掌握 初步學習在實驗室制取氧氣。催化劑 常識性介紹 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課程標準中新增加的教學內容1.認識空氣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課題1 空氣的成分教學目標與解讀:1、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認識空氣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學生對空氣是比較熟悉的,小學自然課曾用多種方法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它占有體積和重量,它里面含有氧氣等。在此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角度來進一步認識空氣中還含有氮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了解其重要組成物質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性質和用途,并結合氧氣、二氧化碳的學習,認識空氣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2、了解典型的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及危害;認識化學在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正確、合理地使用化學物質的意識。通過對空氣污染的防治方法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化學在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愛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重難點分析: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探究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空氣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是教學重點。通過對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探究,有助于加深學生對 “空氣是一種混合氣體”和“氧氣占空氣體積的1/5”的認識;通過實驗探究可以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因此,空氣成分的測定實驗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剛剛學習化學,對化學儀器的用法、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方法等都比較生疏,在探究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該實驗也是教學的難點。一.教學基本程序聯系生活實際,引入新課1.問題:假如我們沒有了空氣,將會出現什么樣的局面?2.實驗引入:將針頭套有橡皮帽的注射器的活塞用力拉至50mL處,持續半分鐘;將針頭放入水中,摘下橡皮帽。研究空氣的組成1.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做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2.提出問題:①鐘罩鐘罩內還有氣體嗎?②它能支持燃燒嗎?③紅磷過量的原因?④液面為什么上升1/5?⑤實驗結論?3.空氣成分研究史。氮氣和稀有氣體展示膨化食品和燈泡等,歸納氮氣和稀有氣體的性質和用途空氣污染1.展示圖片:揭示空氣污染現狀和危害2.問題: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及來源?學生自學、總結。3.展示空氣質量報告4.學生自己提出防止空氣污染的建議創新實驗設計實驗:檢驗蔬菜大棚內白天和晚上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差別二.課堂活動設計(一)課堂教學引入建議1:實驗引入——水槽中加半槽水,放一節燃著的蠟燭,用一空燒杯罩住蠟燭,然后向下壓燒杯直至接觸水槽底部,觀察此時燒杯內的進水情況。(說明:課堂結束可以把蠟燭點燃重復此實驗,讓學生考慮用燃燒蠟燭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是否準確?原因怎樣?)建議2:實驗引入——如圖所示,把一支50mL的注射器的針頭去掉,用橡皮帽緊套住安針頭處,將活塞用力從0mL處拉到50mL處。持續半分鐘,體驗這時手受到的力的方向。再將安橡皮帽的一端浸入盛水的水槽中,取掉橡皮帽觀察水進入針管的現象。建議3:問題引入——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離不開的空氣,也擺脫不了空氣。你知道它的組成嗎?建議4:實事引入——某地農民突然發生群體性關節疼痛、變形,經專家考察是當地非法開礦導致該地區空氣中含鉛物質超標所致。什么樣的空氣能威脅人類,什么樣的空氣適合生物生存?建議5:廣告引入——“這是最后一瓶潔凈的空氣”,這是中央電視臺一公益廣告。什么樣的空氣是“潔凈”的?空氣是怎樣變得不“潔凈”了?25502550(二)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提出問題:怎樣用實驗的手段證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讓學生代表發表本組的意見。在學生發表意見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下面的思路:利用物質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氧氣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用水填充到已被消耗掉氧氣的空氣中,水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1、氧氣;2、氮氣;3、稀有氣體(四)保護空氣提前一周布置學生收集有關空氣污染的資料。上課前一天,老師適當了解學生的收集情況。課上首先有目的的讓學生展示收集到的資料,使學生對空氣污染有較為全面的、直觀的了解;課后可以讓學生以文章、圖畫、板報等不同形式展示他們對空氣污染的認識。課題2 氧氣教學目標與解讀:知道氧氣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氧氣能跟許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通過該部分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夠例舉氧氣與鎂帶、磷、硫、鋁等物質的反應產物及實驗現象,并以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知道這些反應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學生第一次運用實驗方法系統地研究物質的性質,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觀察、記錄、描述實驗現象和分析實驗現象中出現的問題,注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重難點分析: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是教學的重點氧氣是一種常見的化學物質,教師幫助學生了解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可以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逐步學會從化學的角度認識和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初步形成科學的物質觀和合理利用物質的意識,促進生活的科學化,使學生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意義。一、教學基本程序引入你遇到的哪些變化是由于氧氣引起的?物理性質結合生活經驗猜測氧氣有哪些物理性質?展示一瓶氧氣,并通過自學由學生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教師做硫燃燒實驗,學生觀察,記錄,對比分析硫在空氣和在氧氣中燃燒的不同現象及原因。由學生做碳、鋁等燃燒的實驗,并觀察、記錄、分析和歸納。用途學生通過討論,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氧氣的性質,然后評價氧氣的功與過。化學反應通過三個變化,引出化學反應、化學性質兩個概念,突出介紹化學反應的特征。同時根據反應的表達式,引出化合反應以及氧化反應的概念。二.課堂活動設計(一)木炭燃燒的實驗課前準備烤羊肉串的漫畫或錄像。讓同學預習本節各個實驗。看漫畫回憶烤羊肉串的情景,提問烤羊肉串用的燃料是什么?它與空氣中的哪種物質發生的化學反應?為什么要時常的扇兩下?對比實驗:①木炭在空氣中燃燒;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生成(課上由學生演示)。學生以最簡潔的方式記錄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也記錄下經過思考得到的結論。然后展示學生的記錄,肯定格式清楚的記錄方式,討論得出的結論。問題:①把燃著的木炭深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的操作,由上向下慢慢插入,你知道這樣操作的道理嗎?②都是和氧氣發生反應,為什么現象有很大的不同?物質的化學性質是通過化學反應表現出來的,因此:做實驗——觀察現象——分析現象——得出結論這樣的認識物質性質的方法一定要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學生,此處絕對禁止先給出“氧氣能與木炭反應”的結論,然后再做實驗驗證的做法。另外,實驗過程中特殊的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逐步培養對實驗的觀察能力。(二)鋁燃燒的實驗將學生分組,每組準備鋁箔、氧氣(底部有少量水或細沙)、火柴、酒精燈、坩堝鉗各一。另多備幾瓶氧氣。問題:鋁在空氣中能燃燒嗎?實驗:在空氣中加熱鋁箔。問題:鋁箔的紅熱與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猜想:純氧氣可以和許多物質發生反應,能和鋁反應嗎?怎樣驗證?學生分組實驗小結:展示成功的實驗,請該組同學講實驗的過程、現象、結論及成功的經驗。展示失敗的實驗,請該組同學講實驗的結論、過程,分析失敗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失敗的實驗組重做鋁箔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以驗證實驗結論。問題:該實驗中氧氣瓶中都留有少量的水,通過對實驗的觀察,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沒有火焰,學生接觸到的受熱會紅熱的物質很多,是否發生紅熱現象就是物質在燃燒呢?這是學生做過木炭燃燒實驗后產生的新的疑問。鋁箔在空氣中加熱會紅熱,教師正可以通過實驗現象給學生澄清這個問題。鋁箔能燃燒是多數學生沒聽說過的事情,由他們親手實現會大大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此外,通過前面幾個實驗,學生基本掌握了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技巧,以及實驗中觀察、記錄、分析現象的方法。鋁箔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沒有危險性,但對操作技巧性要求得更高,因此讓學生動手實驗,是對學生實驗能力的綜合檢測。氧氣的化學性質教學的說明:①每一個實驗的教學,教師都應鼓勵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勇于表達。②鋁在純氧中燃燒實驗所用的氧氣瓶中都應留有少量的水。③本課題中出現的化學物質,可用化學式表示,以分散難點。④氧氣的每一條性質實驗都應注意記錄實驗過程、現象和結論,養成記錄實驗、分析實驗的學習習慣。課題3、制取氧氣教學目標與解讀:初步學習在實驗室制取氧氣;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要使學生從實驗原理、實驗裝置的選擇及氣體收集、驗滿方法等方面,初步學習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進而形成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結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教學,運用探究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教學中應注意發展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善于合作、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重難點分析:制取氧氣的原理的選擇、儀器連接,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中學化學系統學習三大氣體的制備,為其它實驗的儀器選擇、連接以及實驗等提供一般方法。制取氧氣是學習氣體制備的開始,因此是教學重點。學生沒有儀器連接、藥品選擇方面的知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肯定要遇到困難。催化劑的概念,也是教學的難點學生對催化劑的實驗很感興趣,但由于時間的局限,只能就“加快反應速率”進行實驗,而“減慢反應速率”、“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都不能用實驗展示給學生,因此,催化劑的概念教學必然缺乏事實依據,而成為教學的難點。這樣的問題決不能忽視,可以以習題或閱讀資料、課外實驗、課外調查等方式,把問題展現給學生,并由學生自行解決。一、教學基本程序(一)結合教材,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常見的三種方法: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氯酸鉀或加熱高錳酸鉀。(二)老師指導學生做探究二氧化錳催化作用的演示實驗,學生分析二氧化錳的作用。討論:用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制取氧氣,需要哪些儀器?怎樣連接?怎樣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怎樣檢驗得到的是氧氣?學生演示制取氧氣,老師演示、學生練習收集氧氣的方法。(三)催化劑及催化作用的探究做好三個實驗:1.不加熱過氧化氫溶液時,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2.加熱過氧化氫溶液時,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3.不加熱,但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時,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問題:三個實驗現象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似?分析什么物質放出氧氣?二氧化錳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該實驗對比分析的思想很重要。實驗一說明過氧化氫常溫放置不會放出氧氣;實驗二說明過氧化氫受熱會放出氧氣;實驗三說明實驗中二氧化錳可以代替火的作用,比火的作用更大,而且不被消耗。因此,二氧化錳起到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作用。要想得出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改變,須進一步實驗。建議留在課后,學生自己設計并實施。說明:同學可能認為:①是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反應產生的氧氣;②二氧化錳加入水中也可放出氧氣。可在課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分離出剩余的黑色固體,烘干,看其質量是否發生了改變。把前面實驗雙氧水用等量的水代替實驗,看木條是否復燃。(四)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的組裝(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為例)學生分組,準備分組實驗的如下儀器:試管夾、鐵架臺、試管、燒杯、單孔橡皮塞、導管、集氣瓶、酒精燈。教學分三個步驟:第一:教師強調制得的氧氣必須便于收集;第二:學生分組討論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組裝辦法,充分討論之后,動手組裝。第三:由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展示自己小組的裝置,并模擬制取氧氣。其他學生可以不斷的提出問題或改正意見,直到裝置完備。(是否在試管口處放置棉花可不做討論內容)裝置的設計關鍵問題在試管口的方向上,學生有催化作用的實驗做先導,往往產生錯誤的想法以為試管口要向上傾斜或豎直向上,用討論的方法分析利弊,最終得出結論,學生會有成功感,而愿意繼續探討下面的問題。(五)實驗室制取氧氣(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為例)教師用學生組裝的裝置,演示制取氧氣的全過程,說明每個步驟。然后讓同學觀察并思考:①如何安排實驗步驟;②為什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利用了什么原理;③導管口為什么放一塊棉花?④用酒精等加熱時注意些什么?⑤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是否有氣泡產生就開始收集氣體,什么時候收集合理?⑦收集氣體后,是先將導管從水中撤出還是先移去酒精燈,為什么?⑧實驗過程中,哪些操作可能產生危險。⑨(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在氧氣發生前,必須做哪些準備工作?然后由學生動手,組裝儀器并制取一瓶氧氣。()-精品系列資料 上,下精品資料!2010-2011學年度九年級化學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檢測題(滿分:50分 時間:40分鐘)班級: 姓名: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10小題每小題1分,11~12小題每題2分,共14分)1、(廣西貴港)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火炬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為解決登頂人員的呼吸困難,應攜帶的物質是(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水2、(海南)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氣 C.氮氣 D.氧氣3、(廣東揭陽)現要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C.鐵絲 D.紅磷4、(湖北黃石)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一瓶飲料,放在空氣中,飲料外壁會潮濕,說明空氣中含有( )A.氮氣 B.氧氣 C.水蒸氣 D.二氧化碳5、(江蘇常州)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單質、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氣 蒸餾水 B.生鐵 稀鹽酸C.氫氣 大理石 D.二氧化碳 空氣6、(江蘇南通)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碳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白煙 B.干冰在空氣中升華周圍出現白霧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7、(福建三明)下列能源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盡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氣 C.煤 D.太陽能8、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可以和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如右圖所示,關于三個反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都是化合反應 B.生成物都是固體C.都需要點燃 D.都要放出熱量9、下列關于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有黑煙生成 B.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黑色固體生成C.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瓶壁有水霧出現 D.白磷在氧氣中燃燒,有大量白煙生成10、對大氣都有嚴重污染的一組有害氣體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B.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D.氫氣、一氧化碳、硫化氫11、下列反應中,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的是:( )A、蠟燭+氧氣二氧化碳+水 B、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C、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 D、鐵+氧氣四氧化三鐵12、現代化學對催化劑的作用機理學沒有完全弄清楚。大多數的情況下,人們認為催化劑與反應物一起參加了化學反應,生成了易分解的中間產物,中間產物分解時,又生成了催化劑本身。已知A、B、C三種不同的物質,將它們混合后產生的兩步反應為A+C→AC;B+AC→A+BC,接照上述理論推斷該反應物的催化劑是 ( )A、B B、A C、BC D、C二、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21分)13、(4分)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符號或物質的名稱二氧化硫 氯酸鉀高錳酸鉀 雙氧水NO2 CuSO4KCl P2O514、(5分)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①高錳酸鉀受熱分解:②氫氣在空氣中燃燒:③用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④木炭在氧氣中燃燒:⑤紅磷與氧氣反應:15、(5分)如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的實驗裝置。①盛放在燃燒匙內的物質常用 。②實驗中看到在集氣瓶內產生 ,燃燒停止一段時間后,鐘罩內水面約占 。③若實驗后發現測定結果與實際值相差較大,可能的原因是。④實驗中燃燒匙上為什么要放紅磷?16、(5分)某同學對一個儲氣桶內存放的氣體探究如下:收集滿兩瓶氣體,按下圖所示進行實驗,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以甲.乙兩種方式迅速插入,發現木條復燃,木條在甲中燃燒比在乙中更旺。根據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是:該氣體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的性質是(1) ,(2)__ _ 。17、(2分)按順序默寫8~12號元素的名稱及符號: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5分)18、(6分)黃岡市蔡河中學九(三)班的阮文豪同學想利用火柴、澄清的石灰水和一只干燥的燒杯,探究干燥的白紙燃燒后的產物有哪些,請你幫助他完成下列實驗報告(與探究蠟燭燃燒的產物方法相類似):猜想燃燒后的生成物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 論可能含有可能含有19、(9分) (廣東肇慶)現有以下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⑤的名稱是 ;取用粉末狀固體必須用到的儀器是 (填序號)。(2)如果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制氣裝置(即反應裝置)應選儀器 (填序號);收集氧氣的方法有 和 。(3)如果用過氧化氫溶液分解來制取氧氣,制氣裝置(即反應裝置)最好選用儀器 (填序號);其文字表達式為: 。(4)比較(2)和(3)兩種制取氧氣的方法,最好選用方法(3)的原因是 。(5)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氣的儀器裝配好后,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方法為: 。(6)實驗室里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時,待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應待 時,再收集。實驗結束時應先把導管 ,后熄滅 ,原因是 ;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 放在桌上并蓋上玻璃片。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檢測題 參考答案1. B2. C3. D4. C5. C6. B7. D8. B9. A10. C11. D12. A13. SO2 KClO3 KMnO4 H2O2二氧化氮 硫酸銅 氯化鉀 五氧化二磷14. ①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②氫氣+氧氣水③氯酸鉀氯化鉀+氧氣④碳+氧氣二氧化碳⑤磷+氧氣五氧化二磷15. ①紅磷②大量白煙 鐘罩體積的1/5③漏氣或紅磷量不足④紅磷燃燒生成物是固體的五氧化二磷,對實驗影響較小16. 氧氣或臭氧 密度比空氣大 能支持燃燒(或)助燃17. 氧O 氟F 氖Ne 鈉Na 鎂Mg18. 猜想燃燒后的生成物:可能含有水蒸氣 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實驗步驟:點燃干燥的白紙,用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迅速把燒杯倒過來,向燒杯內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實驗現象: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結 論:白紙燃燒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19. (1)試管 ①(2)③⑦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3)④⑤⑥ 過氧化氫氧氣+水(4)雙氧水分解產物沒有污染(或分解產物是水和氧氣),而高錳酸鉀分解產物有污染(5)將導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或點燃酒精燈微熱)試管,如果導管口有少量氣泡逸出、放開手后能在導管中形成穩定的水柱,則氣密性良好。(6)先排放出的主要是裝置中的空氣 氣泡均勻冒出 從水槽中取出 酒精燈 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導管進入試管,使其炸裂 正甲乙-精品系列資料 版權所有@(共49張PPT)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第二單元課題3 制取氧氣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教師:陳小兵學習內容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裝置氣密性的檢查催化劑和催化作用分解反應氧氣的工業制法 —— 分離液態空氣一、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學習內容藥品反應原理制取裝置收集裝置操作步驟檢驗方法驗滿方法1、藥品過氧化氫(無色液體)俗名:雙氧水H2O2二氧化錳(黑色固體)MnO2氯酸鉀(白色粉末)KClO3高錳酸鉀 (暗紫色固體)KMnO42、反應原理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氧氣?不加熱雙氧水時,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復燃?不加熱,但在雙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錳時,是否復燃 二氧化錳(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二氧化錳是否變化了?二氧化錳起什么作用?催化劑雙氧水分解的文字表達式是什么?過氧化氫 水 + 氧氣H2O2 H2O O2二氧化錳催化劑催化劑: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 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 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 。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起的作用催化劑應掌握①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率,這里的“改變”包括加快和減慢兩種含義。②催化劑的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改變,但是物理性質可能改變。③催化劑是針對具體反應而言的,如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時,能夠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劑;但二氧化錳不是所有化學反應的催化劑。④在某個化學反應中,可以選擇不同的物質做為催化劑。如雙氧水分解制取氧氣時,既可以選擇二氧化錳做催化劑,也可以選擇氧化鐵做催化劑。反應原理過氧化氫 水 + 氧氣H2O2 H2O O2氯酸鉀 氯化鉀 + 氧氣KClO3 KCl O2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KMnO4 K2MnO4 MnO2 O2加熱二氧化錳二氧化錳加 熱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分解反應的類型可以用下面的通式簡明地來表示:AB→A+B+……可以簡稱為“一變多”。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氣體的水溶性、氣體的密度。方法:易溶于水排氣法,根據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氣體純度大。3、實驗裝置實驗裝置1(H2O2) 液體藥品發生裝置試管灑精燈鐵架臺導管氣體發生裝置(KClO3)導管集氣瓶玻璃片向上排空氣法4 、收集方法:排 水 法:(1) 適用范圍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2) 優點① 易于收集到較純的氣體② 便于觀察氣體是否已經收集滿向上排空氣法(1)適用范圍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不與空氣中任何成分反應的氣體(2) 優點操作較為方便,需要驗滿向下排空氣法(1)適用范圍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不與空氣中任何成分反應的氣體(2) 優點操作較為方便,需要驗滿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試 管鐵架臺酒精燈導 管集氣瓶水槽制備裝置收集裝置ABCDEF實驗裝置 2(KMnO4) 固體藥品發生裝置5、加熱高錳酸鉀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第一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把導管的一端浸入水里,兩手緊貼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里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兩手,使它冷卻,導管中就會形成一段水柱。第二步將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橡膠塞塞緊試管藥品要平鋪在試管底部,均勻受熱第三步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儀器裝配原則: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注意事項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藥品中的水分受熱后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②試管內導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氣體排出。③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處應放一團棉花④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1/3處。第四步點燃酒精燈,先將試管均勻受熱后對準試管中的藥品部位加熱物質加熱原則:先均勻,后集中。⑤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對準藥品部位加熱;加熱時先要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對準藥品部位加熱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用排水法集氣時,集氣瓶充滿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導管伸到瓶口處即可;用向上排空氣法集氣時,集氣瓶正放,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⑦用排水法集氣時,應注意當氣泡從導管口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滿。第六步收集完畢,將導管撤離水槽⑧停止反應時,應先把導管從水槽里拿出,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到試管,導致試管炸裂)第七步熄滅酒精燈5、加熱高錳酸鉀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諧音:茶莊定點收利息注意事項總結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藥品中的水分受熱后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②試管內導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氣體排出。③藥品要平鋪在試管底部,均勻受熱。④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1/3處。⑤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對準藥品部位加熱;加熱時先要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對準藥品部位加熱。⑥用排水法集氣時,集氣瓶充滿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導管伸到瓶口處即可;用向上排空氣法集氣時,集氣瓶正放,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注意事項總結⑦用排水法集氣時,應注意當氣泡從導管口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滿。⑧停止反應時,應先把導管從水槽里拿出,在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到試管,導致試管炸裂)。⑨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正放,瓶口處蓋上玻璃片。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處應放一團棉花。6、檢驗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說明瓶內的氣體使氧氣7、驗滿方法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用排水法收集時,當氣泡從瓶口冒出時,說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二、氧氣的工業制法工業上生產大量氧氣是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物理變化)在低溫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轉變為液態空氣,然后蒸發。由于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低,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態氧。空氣降溫到-200℃以下液化液態空氣升溫到-196℃氮氣液氧升溫氧氣工業制氧流程圖:三、實驗探究氧氣的性質1、木炭與氧氣反應木炭 + 氧氣 二氧化碳 C O2 CO2加熱燃燒,放熱,發白光變渾濁發紅光2、鐵絲與氧氣反應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Fe O2 Fe3O4加熱在空氣中與在氧氣中比較空氣中:發紅光氧氣中 :劇烈燃燒,火光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隨堂檢測1.工業上制取大量氧氣的方法是 ( )(A)加熱氯酸鉀 (B)加熱高錳酸鉀(C)分離液態空氣 (D)加熱二氧化錳2.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學反應速率(B)使生成物質量增加(C)改變化學反應速率(D)減慢化學反應速率CC3.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藥品的大試管口應 ( )(A)朝下 (B)朝上(C)略向下傾斜 (D)略向上傾斜4.實驗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需將導氣管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這個操作應在( )(A)加熱固體藥品前(B)與加熱固體藥品同時(C)開始有氣泡放出時(D)氣泡連續并均勻放出時CD例題:下列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1、氧化汞 → 汞 + 氧氣2、堿式碳酸銅 → 氧化銅 + 水 + 二氧化碳3、鐵+硫酸銅 → 硫酸亞鐵 + 銅4、蠟燭+氧氣 → 水 + 二氧化碳12例題:指出下圖中的四處錯誤加熱氯酸鉀例題:指出下圖中的四處錯誤加熱氯酸鉀1.下列物質中含有氧氣的是( ) (A)二氧化錳 (B)氯酸鉀 (C)空氣 (D)氧化鎂2.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 ) (A)用火柴去點 (B)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氣體 (C)用鼻子去嗅氣味 (D)用天平稱量3.下列有關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高錳酸鉀受熱后,也不放出氧氣 (B)要使高錳酸鉀受熱分解放出氧氣,必須加入二氧化錳 (C)二氧化錳是這個反應的生成物 (D)二氧化錳是一切化學反應的催化劑4.同時加熱下列物質,最易放出氧氣的是( ) (A)純凈的氯酸鉀 (B)純凈的高錳酸鉀 (C)純凈的二氧化錳 (D)過氧化氫溶液課堂練習二課堂練習二5.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藥品的大試管口應 ( ) (A)朝下 (B)朝上(C)略向下傾斜 (D)略向上傾斜6.實驗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需將導氣管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這個操作應在 ( ) (A)加熱固體藥品前 (B)與加熱固體藥品同時 (C)開始有氣泡放出時 (D)氣泡連續并均勻放出時7.下列變化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 (A)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B)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C)用高錳酸鉀制氧氣(D)紅磷燃燒8.實驗室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所用主要儀器名稱是: 、 、 、 、 、 。9.實驗室制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加熱至氣體不再產生,試管內固體剩余物有 。改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加熱到沒有氣體產生時,試管內固體剩余物有 。這兩個反應的固體剩余物中都有 ,但它在兩個反應中的作用不一樣,在氯酸鉀分解中它是 ,在高錳酸鉀分解中它是 。答案課堂練習答案1.C 2.B 3.C 4.B 5.C 6.D 7.BC8.鐵架臺(帶鐵夾) 試管帶單孔橡皮塞 酒精燈(火柴) 水槽 集氣瓶 玻璃片9.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錳酸鉀和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催化劑 生成物(共20張PPT)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第二單元課題2 氧氣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教師:陳小兵根據要求回答問題:①在集氣瓶中加少量水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在燃燒匙中裝足量紅磷,夾緊止水夾④點燃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塞緊橡皮塞⑤待集氣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1)步驟⑤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為 ;(2)該實驗得出空氣組成的結論是 ;(3)該實驗剩余氣體的性質有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顏色狀態:◆ 密度:◆ 溶解性:◆ 三態轉化:101kPa下無色無氣味的氣體比空氣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無色氣體淡藍色液體淡藍色固體-183℃-218℃氧氣一般貯存在鋼瓶中二、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注意:氧氣是不可以燃燒的喔(1)實驗2-2一般指物質的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腐蝕性、毒性等。(2) 硫的燃燒(視頻) 實驗2-3反應物的名稱 反應物的色態 在空氣中燃燒現象 在氧氣中燃燒現象 文字表達式硫磺淡黃色固體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二氧化硫點燃硫+氧氣注:實驗應在通風櫥中進行,防止中毒;集氣瓶中要放些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3)木炭的燃燒(視頻):P:34反應物的名稱 反應物的色、態 在空氣中燃燒現象 在氧氣中燃燒現象 文字表達式木炭黑色固體發出紅光,放出熱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木炭+氧氣二氧化碳點燃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里燃燒和在氧氣里燃燒的現象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氧氣的濃度越高,燃燒就越激烈。想一想(4)鐵絲的燃燒(視頻):實驗2-4反應物的名稱 反應物的色、態 在空氣中燃燒現象 在氧氣中燃燒現象 文字表達式鐵絲銀白色固體鐵絲紅熱,不能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木炭+氧氣二氧化碳點燃①火柴的作用:②將鐵絲繞成螺旋狀:③待火柴即將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氧氣瓶中:④預先在集氣瓶中裝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一薄 層細沙:引燃鐵絲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過多的氧氣而使鐵絲不能順利燃燒防止高溫熔化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⑤ 用砂紙磨掉鐵絲表面的鐵銹實驗編號 反應前的物質 反應后生成的物質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實驗2-1實驗2-3實驗2-4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點燃硫+氧氣 二氧化硫點燃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點燃【思考】上述幾個變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紅磷、氧氣硫、氧氣鐵、氧氣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鐵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反應通式: A + B = AB (多變一)(1)氯氣 + 氧氣氯化氫點燃(2)氫氣 + 氧氣點燃水(3)氧化汞加熱(4)氧化鈣 + 水氫氧化鈣練習:下列哪些反應屬于化合反應汞 + 氧氣(5)氫氣 + 氧化銅加熱水 + 銅(6)堿式碳酸銅加熱氧化銅 + 水 +二氧化碳氧化反應:(非基本反應類型)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叫氧化反應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覺的氧化叫緩慢氧化。例如:動植物呼吸、食物腐爛、釀酒等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關系化學反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1234有氧氣參加的化合反應同時也是氧化反應你會了嗎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 色、 味的氣體。相同條件下,它的密度比空氣 ,它 溶于水。木炭在氧氣里燃燒比空氣中更 ,發出 光,放出大量熱量,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叫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 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發出 _____色火焰,生成一種有 氣味的氣體叫 。綜上所述: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在氧化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三、氧氣的用途1.供給呼吸:2.支持燃燒:醫療、登山、潛水、航空等煉鋼、氣割、氣焊、宇航、液氧炸藥等(共40張PPT)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第二單元課題1 空氣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教師:陳小兵【學習目標】(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2) 、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分—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3)、通過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初步掌握實驗探究的過程與方法。桌上有一空杯子,大家看看里面有什么東西沒有?如何證明呢?【新課引入】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打一自然現象)想一想 :空氣無色無味,不易覺察,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舉實例來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答:1)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向下壓——集氣瓶內的水無法上升到頂部。2)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側立——有氣泡冒出。3)扁的密實袋開袋后抖動,然后封好——雙手擠壓,有壓力4)扇子朝臉扇、樹葉在動 ———有風5)給車胎打氣 ———漲起來1.空氣是一種__態的物質,它是___顏色,___氣味。3.實驗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閱讀課本P26—P27頁,完成下列問題:2. 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 通過實驗得出:空氣主要是由 和 組成的。空氣成分 氧氣 二氧化碳 其他氣體和雜質體積分數 78% 0.94%4.混合物是由 的物質純凈物是只由 組成氣沒有沒有拉瓦錫氮氣氧氣氮氣21%稀有氣體0.03%0.03%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一種物質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的結論。一、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拉瓦錫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的裝置實驗室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要求:1、所用的紅磷必須過量,過少則氧氣沒有全部消耗完。2、要等集氣瓶冷卻后才能打開彈簧夾。3、裝置的氣密性要好。4、瓶底要加少量水,防止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實驗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2、【實驗2-1】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①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后,水會流入廣口瓶,約占瓶體積的1/5。紅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點燃PO2P2O5【實驗現象】分析: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瓶中氣壓減小.實驗原理:在進行該實驗時,為什么進入集氣瓶的水少于1/5?經驗之談1、紅磷量不足(使空氣中氧氣未完全消耗)2、裝置漏氣(導致外面的空氣進入集氣瓶,未能形成氣壓差)3、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氣體受熱膨脹而氣壓變大,沒有氣壓差,所以水不能進入)在進行該實驗時,為什么進入集氣瓶的水大于1/5?經驗之談點燃紅磷后,伸入集氣瓶的動作緩慢,導致一部分空氣受熱逸出可能沒有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一百份體積的空氣3、空氣的組成(體積分數)氧氣(O2)21%氮氣(N2) 78%稀有 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雜質0.03%1、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1)、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會變渾濁【 】。(2)、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 】(3)、盛冰水的杯子從冰箱里拿出,放在常溫空氣中,外壁會潮濕【 】水蒸氣二氧化碳氧氣純凈物可以用專門的化學符號來表示,如: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你怎樣對下列四種物質進行分類:空氣、海水、礦泉水、井水、空氣、豆漿、可樂、奶粉、氧氣、蒸餾水、冰、蒸餾水、五氧化二磷、鐵、四氧化三鐵(空氣、海水、礦泉水、井水、空氣、豆漿、可樂、奶粉)由多種物質組成(1)混合物:(2)純凈物:4、混合物與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氧氣、蒸餾水、冰、蒸餾水、五氧化二磷、鐵、四氧化三鐵)CO2物質分類O2N2我會做了:下列的水屬于純凈物的是【 】A、礦泉水 B、自來水 C、河水 D、浮有冰的水 E、蒸餾水 F、石灰水DE一、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a、可燃物選擇: 。b、現象: , .c、結論:空氣中O2體積約占 ,d、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 ;紅磷產生大量白煙瓶內液面上升至約1/51/5紅磷量不足裝置漏氣未完全冷至室溫【知識小結】空氣成分 氧氣 二氧化碳 其他氣體和雜質體積分數 78% 0.94%氮氣21%稀有氣體0.03%0.03%1、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紅磷燃燒后恢復到室溫,打開彈簧夾,發現進入廣口瓶的水超過廣口瓶容積的1/5。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A、實驗前沒有將彈簧夾夾緊B、裝置可能漏氣C、實驗中所取的紅磷過量D、實驗中所取的紅磷不足ADD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本來是純凈物,但被污染后變成了混合物;B.礦泉水不是一種純凈物;C.空氣中的稀有氣體肯定是純凈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種純凈物;3、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潔凈的空氣 B、鮮橙多飲料C、冰水混合物 D、“快鹿”牛奶3.測定空氣中氧氣所占的體積分數,某同學設計了如右圖實驗,在一個耐熱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塊(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將活塞下壓,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為 ;冷卻至原來溫度時,慢慢松開手,活塞最終將回到刻度 處,由此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B1、氧氣的用途:(1)供給呼吸(2)支持燃燒曾經叫“養氣”二、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2、氮氣的性質和用途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熔沸點低。密度:1.251g/L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用途: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不活潑)化工原料食品充氣包裝冷凍劑超導試驗車保護氣制氮肥氮氣液氮低溫超導(3) 稀有氣體的用途作霓虹燈代替氫氣填充氣球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氦氣是密度最小的氣體之一稀有氣體性質很穩定氙燈稱作“人造小太陽”,在醫學上還可以作為麻醉劑氦氣在原子反應堆中可做冷卻劑氖氣、氪氣、氙氣可用于激光技術在電焊金屬時用氬氣隔絕空氣作保護氣氬氣、氮氣填充的燈泡經久耐用稀有氣體應用氦氣人為的污染源有哪些?你知道污染空氣的物質有那些?1)工業污染。2)生活污染。3)交通污染。4)農業污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氮4、保護空氣(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氫化物 飄塵 煤塵 放射性物質等空氣污染源自然:火山爆發、地 震、森林火災人為來源:煤 石油的燃燒,礦石冶煉,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等(2).三大環境問題(1)、酸雨:二氧化硫(SO2)等(2)、溫室效應:二氧化碳(CO2)等(3)、臭氧空洞:氟氯烴等高硫煤二氧化硫亞硫酸硫酸酸雨酸雨對建筑物的腐蝕酸雨對森林的破壞溫室效應197919811983198519871989臭氧空洞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外層/散逸層極光產生占大氣總質量的90%,天氣現象多發生在這層臭氧層飛機飛行反射無線電波流星現象向宇宙空間過渡的層次高度(KM)燃料燃燒飛沙走石尾氣排放經驗之談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盡量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改變燃料結構,使用清潔能源。治理:5、開發新能源(太陽能、氫能、風能、地熱等)1、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或燃燒時進行脫S處理)2、改進燃料結構,安裝凈化裝置,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4、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3、減少工業廢氣排放,對廢氣進行回收凈化再利用等。6、政府部門合理規劃、制定標準、加強監測。8月25日黃岡市空氣質量日報:空氣污染指數為72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空氣質量級別為Ⅱ級預計明日空氣污染指數為58至78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 空氣質量級別為Ⅱ級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練一練根據要求回答問題:①在集氣瓶中加少量水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在燃燒匙中裝足量紅磷,夾緊止水夾④點燃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塞緊橡皮塞⑤待集氣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1)步驟④中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2)步驟⑤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為 ;(3)該實驗得出空氣組成的結論是 ;(4)該實驗剩余氣體的性質有 ;(5)實驗后集氣瓶中水少于1/5,,誤差產生的原因可能是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第三課第一框 消費及其類型導學案一、明確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和理解影響消費的因素;了解消費類型的三種分類,特別是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的異同;了解消費結構變化的趨勢以及恩格爾系數變化的意義。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高度,學會從多角度去分析影響消費的因素。了解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可以增強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對自己家庭消費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二、教學重難點:影響消費的因素 消費結構 恩格爾系數三、教學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四、自主學習 互動探究立足基礎1、消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 和 。(1)居民的收入對消費的影響收入對消費的影響層次較為復雜,我們必須講清楚三個方面:第一,人們當前收入水平對消費的影響。第二,居民消費與未來收入水平的關系。第三,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會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分析這三個收入的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情境創設,深入探究:情境一:【李伯心癢了】李伯原來在一家企業上班,效益不太好,后來下崗了,今年,李伯抓住商機,自己辦了一個小公司,手頭上漸漸寬裕,看著別人住上了高樓大廈,再看看自己的小舊房,李哥的心熱了。李伯為什么心癢了? 情境二:【李伯心涼了】但數數口袋里的錢,李伯有些猶豫。買房要幾十萬,把錢都花在房上,一旦公司受金融危機沖擊出現問題,自己的收入沒保障了,而孩子還要上大學,老人身體還不好,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還是暫時別買吧。李伯為什么心又涼了?情境三:【李伯決定買房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商品房市場變冷,商品房價格比平時降低了許多,李伯一家決定抓住機會買新房。促使李伯決定買房的直接因素是什么?情境四:【李伯犯難了】商品房市場上的房子很多,可真要找到自己中意的房子還真是件難事,李伯一家轉了好多小區,究竟在哪買房子好呢?買個什么房型的?多大面積的呢?李伯一家又犯難了!李伯犯難的原因有哪些?情境五:【李伯決定了】李伯買房后,周圍的很多人都很羨慕他,都感嘆,不知什么時候自己才能住上寬敞明亮的大房子。李伯環顧左鄰右舍,他的心沉甸甸的,他開始意識到……他決心……李伯意識到了什么?他決定做什么? 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于 的收入,而且受未來收入 的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 的大小有密切的聯系。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 ;反之,收入差距縮小,會使總體消費水平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 的穩定增長,增加 。(2)商品價格高低對消費的影響物價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 。一般說來,物價上漲,人們的購買力普遍 ,會減少對商品的消費量。(3)商品的 、 、 、 、 等也能成為影響消費的因素。2、消費按不同的標準劃分會有不同的類型。(1)消費按照產品類型不同,可以分為 消費和 消費。前者消費的是 ,后者消費的是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消費可以分為 的消費、 消費和 消費。3、按照消費的目的,生活消費可以分成 消費、 消費和 消費。3、(1)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 。它會隨著 的發展和 的變化而變化,變化的方向由 需要到 需要再到 需要。(2) 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限制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系數減小,表明人們生活水平 ,消費結構 。五、鞏固練習:20世紀70年代,擁有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是很多人的夢想,如今很多人又做起了轎車夢。據此回答第下列兩題:1、汽車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早富起來的一些人用現金購車,愛車族中的一些人貸款購車,還有一批人在持幣觀望,他們期待著汽車價格大幅度下跌,而占人口大多數的普通百姓則是望車興嘆,連夢也不敢做。下列對這一現象認識正確的是①從消費方式上看,這些購車的人可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和貸款消費②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影響著人們當前的消費水平③物價水平是影響人們購買能力和消費選擇的重要因素④人們的收入差別過大會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人們的汽車夢能否實現,取決于A.人們的收入水平和汽車價格 B.國家的汽車、交通、稅收配套政策C.汽車的質量、性能、售后服務 D.人們的消費觀念3、2004年4月23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大學生負債消費其實是一種預期消費。對自己的未來收入比較有把握,覺得預支一點也無妨。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收入有把握而負債消費,這說明A.居民消費水平取決于當前的收入 B.居民消費水平受未來收入水平的影響C.物價水平的高低決定人們的消費水平 D.消費者享有消費自由4、隨著學校招生的不斷擴大,教育已成為家庭消費的熱點,按照消費目的分,接受教育屬于A.精神生活消費 B.生存資料消費 C.發展資料消費 D.享受資料消費5、信貸消費在深圳火熱,與深圳居民收入水平和對未來的經濟狀況抱有信心有關。據統計,1980年至2000年,深圳市GDP年均遞增30.3%,2004年GDP達3422.8億元,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居第一位,深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27596元,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材料說明,信貸消費在深圳火熱A.主要由居民的消費信心決定 B.主要由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決定C.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響 D.主要由物價水平決定6、過去人們經常光顧食品商店、日用品商店,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把興趣逐漸轉向書店、花木店、圖書館。特別是農村,過去最擔心的是吃飯,現在最重要的是送子女上學、學習致富技術等。材料表明A、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資料消費將被發展資料消費取B、發展資料的消費包括物資消費、精神消費和勞務消費C、當今社會大多數人已具備享受性消費的條件D、享受資料包括生存資料和發展資料兩個部分7、明朝唐寅有一首《無題》詩:“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七字都變更,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首詩反映了作者A、職業發了重大變化 B、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高C、當年的消費以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為主,而今以生存資料為主D、現在的消費結構和生活方式更加有利于身心愉悅和全面發展 8、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奉行的是“量入為出”的持家之道,攢點錢還要計劃者花,借錢過日子心里不舒服。現在實行借貸消費,住房、高檔耐用消費品可以通過貸款購買,即“花明天的錢,園今天的夢”對這種消費觀的正確認識是①符合時代消費方向,應該成為每一個消費者追求的目標 ②否定了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應該加強對這一消費群體的教育 ③在預期收入穩定或允許的條件下,應大力提倡和鼓勵④在買方市場條件下,應當鼓勵這種消費觀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9、從銀行借錢置電腦、購汽車、買住房、“花明天的錢,園今天的夢”,消費信貸以成為當今的熱門話題但人們當代提倡“量入為出”,崇尚“無債一身輕”,因而消費信貸“步履蹣跚”。這其中的主要原因:A、市場上的有效供給不足 B、信貸消費是一種不良風尚C、人們的消費觀念有待于更新 D、居民收入不高,還應勤儉節約10、2005年4月30日《市場報》報道,最后一個階段,在投資增長大幅回落,進出口貿易順差逐漸縮小的情況下,消費對于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凸顯,采取得力措施促進消費增長,是當前經濟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這些年我國消費率呈逐年下降之勢,要促進消費增長,根本措施是A.轉變消費觀念,鼓勵超前消費 B.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中,增加居民收入C.大幅降低商品價格,提高居民消費能力 D.壓縮生產,保持供需平衡11、家庭消費“早起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按消費的目的進行分類,家庭消費可分為A、有形商品消費、勞務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B、生存資料消費、有形商品消費、勞務消費C、生存資料消費 、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D、物質資料消費、精神文化消費、勞務資料消費12、20世紀70年代,擁有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是很多人的夢想,如今很多人又做起了轎車夢。早富起來的一些人用現金購車;愛車族中的一些人甚至貸款購車;還有一批人在持幣觀望,他們期待著汽車價格大幅度下跌;而大多數的普通百姓則是望車興嘆,連夢也不敢做。下列對這一現象的認識,正確的是①從消費方式上看,這些購車的人可分為現金消費和貸款消費;②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影響著人們當前的消費水平;③價格是影響人們購買能力和消費選擇的重要因素;④人們收入差別過大會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居民消費是不斷變化的。人們通常所說的“三大件”的變化就是生動的事例。在20世紀50—60年代,“三大件”是指縫紉機、手表和自行車。以后“三大件”逐漸演變為彩色電視機、冰箱和洗衣機;電話、空調和計算機;轎車、房子和旅游。回答13-15題。13.從消費內容來看,縫紉機、手表和自行車的消費屬于A.物質生活消費 B.精神文化生活消費C.勞務消費 D.享受資料消費14.與彩色電視機相比,旅游商品屬于A.物質商品 B.耐用消費品 C.服務商品 D.專用商品15.決定居民消費從低級逐步向較高層次發展的根本因素是A.對外開放程度 B.經濟發展水平 C.財政收入狀況 D.通貨膨脹水平13、20世紀70年代,我國老百姓將手表、自行車、縫紉機,視為“三大件”。跨入80年代,新的“三大件”-彩電、冰箱和洗衣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進入90年代,空調、電腦和電話又成為新家庭生活消費的“三大件”。那么面對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21世紀,有人說“三大件”應該是私人住宅、私家轎車和現代化的通訊設備,但更多的人認為,今天消費者的消費趨向多元化,委難在對“三大件”作出一致的判定。(1)通過家庭消費“三大件”的歷史變遷,可以看出我國居民的生活消費發生了哪些變化?(2)聯系我國改革開放的實際,說明家庭生活消費“三大件”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3張PPT)備戰2011年黃岡市化學中考同步創新課件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第二單元復習課件學校:黃岡市蔡河中學教師:陳小兵1、空氣空氣N2(78%)、稀有氣體(0.94%)CO2(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0.03%)O2(21%)知識網絡成分:污染及防治污染物防治措施污染的危害成分測定實驗裝置、藥品現象、結論實驗成功的關鍵主要有煙塵和有害氣體兩大類SO2、CO、 NO2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造成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壞,形成酸雨1、加強大氣質量的監測2、對化石燃料進行脫硫、脫氮處理;工廠廢氣、汽車尾氣處理后再排放3、努力開發新能源,提倡使用清潔能源4積極植樹造林種草想一想:在進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中,什么情況下實驗結果小于1/5?實驗有何現象 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冷卻后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約占集氣瓶內空氣總體積的1/5結論: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什么情況下大于1/5呢?集氣瓶內剩余氣體主要是什么氣體,有何性質?思考:1、能否用木炭、硫、鐵絲、鎂代替紅磷?為什么?2、要使實驗成功,對藥品的選擇應滿足什么要求?①能在空氣中燃燒②只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③燃燒產物最好不是氣體。實驗有何現象 想一想: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還有沒有其他裝置?白磷水足量白磷電阻絲白磷思考按下圖給出的條件進行實驗,你能觀察到什么現象,為什么 能和水反應生成酸,如:CO2+H2O==H2CO3)(提示某些非金屬氧化物AB過量燃著的紅磷含有紫色石蕊的水溶液如圖所示,等體積的甲乙兩集氣瓶內充滿空氣,燃燒匙內分別盛有過量的紅磷和碳,點燃使其充分反應,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出的現象的是:A、甲瓶沒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B、甲、乙兩瓶均有水流入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沒有水流入D、甲、乙兩瓶均無水流入練習:2、氧氣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制法工業制法實驗室法反應原理實驗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氣體驗證用途知識網絡化合反應基本類型不是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它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點燃點燃點燃2Mg + O2 === 2MgO3Fe + 2O2 === Fe3O44Al + 3O2 === 2Al2O3C + O2 === CO24P + 5O2 === 2P2O5S + O2 === SO22CO + O2 === 2CO22H2 + O2 === 2H2O點燃點燃點燃點燃點燃1、與金屬的反應2、與非金屬的反應3、與有機物的反應CH4+2O2 ===CO2+2H2OC2H5OH+3O2 === 2CO2+3H2O點燃點燃氧化反應1、有關氧氣的物理性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氧氣不易溶于水 B.固體氧是無色的C.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D.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的密度2、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作燃料B.氧氣能跟所有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的氧氣而生存D.帶火星的木條一定能在含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復燃BC4.裝滿氧氣的集氣瓶如圖所示,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以甲、乙兩種方式迅速插入,觀察到木條復燃并在甲中燃燒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實驗說明了氧氣具有的性質是 (1)(2)氧氣能支持燃燒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紅磷點燃后伸入氧氣中產生大量白霧B、鐵絲伸入氧氣中火星四射C、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藍紫色火焰D、氧化反應未必是化合反應,而化合反應必定是氧化反應C2、氧氣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制法工業制法實驗室法反應原理實驗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氣體驗證用途知識網絡單質現象方程式鎂發光放熱,有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2Mg+O2==2MgO點燃鐵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3Fe+2O2===Fe3O4點燃硫空氣中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S+O2==SO2點燃磷放出熱量,產生大量白煙,黃色火焰4P+5O2==2P2O5點燃工業制法:實驗室制法: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2H2O2 === 2H2O + O2↑2KMnO4 == K2MnO4+MnO2+O2↑2KClO3 === 2KCl +3O2↑MnO2△MnO2△(物理變化)(原理: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某同學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錯把高錳酸鉀當作二氧化錳加入氯酸鉀內,其結果與只加入氯酸鉀相比,正確的是( )A.反應速率不變 B.生成氧氣的質量不變C.反應速率加快,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D.反應速率加快,生成氧氣的質量不變C選用下列裝置組合成制氧氣的裝置:1、用H2O2制取氧氣應選用:2、用KMnO4制取氧氣應選用:練一練:ABBA反應物都是固體反應需要加熱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固液不加熱型固固加熱型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小結: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的裝置試驗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裝置、操作注意事項: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氣體排出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氧氣的驗滿:,檢驗: 。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實驗室制法:2H2O2==== 2H2O + O2MnO2注意問題:如何檢查此裝置的氣密性?長頸漏斗的末端必須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末端逸出,所以必須液封。與上一裝置相比此裝置的優點 氣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 氣體難溶于水向上排空氣法 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發生反應向下排空氣法 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發生反應練一練:1、NO是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體內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NO難溶于水,通常條件下極易與氧氣反應。實驗室收集NO的裝置是B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過程如下,正確順序是:( )①給試管加熱;②熄滅酒精燈;③檢查氣密性;④把高錳酸鉀裝入試管,在試管口堵一小團棉花,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從水中取出導管。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3、某無毒氣體密度約是空氣的5/9,且極難溶于水,那么收集該氣體所用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氣法;②向下排空氣法; ③排水法。A.①或② B.①或③C.②或③ D.①②③均可CB(1)記住空氣的組成,學會用簡單的儀器設計實驗驗證氧氣占空氣的體積比。(2)能正確歸納氧氣的性質,熟練進行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和收集的操作。(3)學習探究氣體制取的方法。學完本節,同學們有何收獲!1、請按要求舉出一例:(1)、反應物的量不同,反應產物也不同:_______;(2)、反應物的濃度不同,反應現象也不同______;(3)、化學反應中使用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率____。2、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1)紙張在空氣中燃燒_____;(2)空氣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原料____;(3)酥脆餅干在空氣中放置逐漸變軟_____;(4)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上有一層白色物質_______。3、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要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硫磺 C.鐵絲 D.紅磷氧氣氮氣水蒸氣二氧化碳D4、現有下列A、B、C、D、E五種實驗裝置:根據題意,將裝置的序號填入下列空格中。氨氣極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加熱固體硫酸銨和固體熟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應用 裝置,收集氨氣最好用 裝置。AEABCD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