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1高考政治備考:低碳減排 綠色生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1高考政治備考:低碳減排 綠色生活

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11高考政治備考:低碳減排 綠色生活
一、【時事背景】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維護了《聯合國氣候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并就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采取自主減緩行動作出了安排。中國宣布2020年單位GDP碳減排40%-45%。堅持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國策。
2010年6月5日,我們迎來第38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今年的主題確定為“多樣的物種 唯一的星球 共同的未來”,旨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為:“低碳減排 綠色生活”。倡導綠色生活,為低碳減排貢獻力量。倡導綠色生活,使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家庭都成為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自覺節儉消費,崇尚綠色生活,為低碳減排貢獻力量。通過倡導公眾踐行綠色消費,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生活方式指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
(二)我國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或發展低碳經濟的認識)
1、可以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
2、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率,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和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3、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費的碳排放。
4、從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看,落后產能占有很高的比重,就必須加快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需要大力支持和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我國可以實現經濟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5、減少開銷,不僅減輕自身的經濟壓力,也減輕了地球的壓力
6、是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7、這是為了早日實現現階段共同目標的要求
8、從世界經濟發展方向看,為使我國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競爭中增強競爭力,我國要想增強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就必須發展低碳經濟。
9、從我國國情來看,我國面臨著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發展低碳經濟。
(三)怎樣發展低碳經濟
1、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加大科技自主創新力度,提高資源利用率
2、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風能,水能、太陽能、沼氣等
3、倡導公民養成低碳生活方式
4 、高度重視研發工作,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
(四)中學生有何行動(低碳生活方式有哪些?)
1、作業本兩面用
2、出門購物,自己帶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3、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4、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5、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五)命題角度
1、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的道理,說說國家高度重視“低碳經濟”的理由。
2、為什么“低碳經濟”城市發展新概念會被廣為接受?
3、簡要說明我國怎樣發展“低碳經濟”?(如何實現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提出行動目標?)
(1)國家要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和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認真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努力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2)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強科技創新,加強研究和推廣低碳技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綠色經濟。
(4)堅持對外開放,擴大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5)充分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消費模式,建設節約型社會。
4、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回答:你覺得消費者和企業在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方面可有哪些作為
消費者:
(1)轉變消費觀念,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養成良好的消費行為習慣,做理智的消費者。
(2)在“節能減排”上,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增強責任感,積極參加節能減排活動,用實際行動倡導低碳生活方式,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企業:
(3)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瞄準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和發展綠色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
(4)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轉變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生產“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產品。
(5)大力推進科技自主創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想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5、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就我國如何實現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提出合理建議。
(1)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綠色經濟,推進植樹造林,淘汰落后產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經濟質量,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2)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促進能源節約,提高能源利用率。③積極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作用,特別是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導我國能源開發,推動能源的再生和可持續利用,加大對能源開發的政策支持力度。
(3)堅持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提倡綠色消費,提高消費青的環保理念。
(4)堅持對外開放政策,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國際合作和交流。
變式題:從調整產業結構的角度分析怎樣發展“低碳經濟”?
①運用先進的科技和科學的管理改造和提升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的傳統產業,大力發展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興產業,推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②發展現代農業,特別是生態農業、綠色農業。
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做好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6、從經濟生活角度,請你為我國政府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提出相應的具體政策措施。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
(2)加強科技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綠色經濟。
(4)堅持對外開放,擴大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5)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消費模式,建設節約型社會。
7、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分析我國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
(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國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環境承載能力較弱的國情決定必須合理利用資源和節約資源,節能減排。
(2)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意識。增強珍惜資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有利于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
(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聯系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資源的合理、高效和循環利用,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4)發展具有普遍性,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發展“低碳經濟”是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8、從辯證法的發展的觀點談談對推進低碳生活的建議。
(1)事物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要求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推動事物的發展。(可替換辯證否定觀和辯證法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們堅持創新)多開發節能降耗的新發明、新設備。
(2)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求我們重視量的積累。每個人都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等。
(3)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要走艱難的路。要不斷倡導低碳生活的理念。讓人們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9、運用政治生活知識,簡要分析“節能減排的主要責任在政府”的原因。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利益的捍衛者。當然要承擔起節能減排的責任。
(2)政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肩負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節能減排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3)政府的責任是對人民負責。承擔節能減排的責任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基本原則。
10、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政府為什么提出“到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行動目標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2)政府具有經濟、文化、社會公共服務職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是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體現
(3)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有利于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4)我國是負責任的大國,積極承擔國際責任,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原則,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妥善應對氣候變化,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

二、【創新練習】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今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中國主題在呼應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呵護地球家園國際主題的同時,表明了中國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推行綠色新政的理念和實現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堅強決心。據此回答1—3題。
1.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應該:
①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②依靠科學技術,積極發展清潔能源
③集中安置污染企業,控制污染范圍 ④完善相關法規、政策,落實工作責任制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下列有利于貫徹科學發展觀措施的是:
①增加對氣候變化研究的投入 ②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
③健全必要的管理體系和監督實施機制 4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為推行綠色新政的理念和實現綠色發展,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草案)》。這說明:
①國務院是我國的立法機關 ②國務院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③國家機構堅持民族集中制原則 4國家運用法律手段加強宏觀調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4 D. ④
2010年“六 五”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低碳減排 綠色生活”。據此回答4—6題。
4.為了低碳減排,建筑材料開發商在未來不僅要關注材料的性價比,還要關注材料的碳排放指標。因為:
①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 ②企業生產要考慮到市場的供求關系
③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體 ④供求決定價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近年來,我國建設了一批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為依托的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開展了“創建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等活動,人們的生態文明觀念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這表明:
①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6.為低碳減排和保護環境,國家要對電價進行調整。但由于我國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慣、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差異較大,國家不會用“一刀切”的方式統一全國每個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用電數。這種做法體現了:
①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 4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目前,全球共有17291種已知物種有滅絕危險,其中包括鮮為人知的植物、昆蟲、鳥類和哺乳動物。這僅僅是冰山一角,許多物種甚至在發現前就已經消失。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而人類也正面臨著生存基礎日益缺失的危險。這表明: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 ②規律的存在和發揮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③整體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想問題、辦事請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上海世博園集成了大跨度索膜結構、“陽光谷”自然采光、雨水收集與回用、江水源和地源熱泵調控室溫以及冰蓄冷空調、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透水地面、垃圾氣力輸送、半導體照明、垂直生態綠化幕墻、節能電梯等一大批創新科技。陽光谷如此設計的一大功能是實現雨水收集利用,經過處理后實現再利用。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問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
9.實踐證明,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發展模式,倡導低碳經濟,有利于緩解我國經濟發展的資源約束矛盾、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于減少污染排放、探索環保新道路具有重要意義。這說明:
A.人們改造自然就會破壞生態平衡 B.認識總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
C.任何認識都無真理性可言 D.認識的正確與否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得到檢驗
10.2009年12月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哥本哈根表示,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能源結構煤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難,但仍始終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重要戰略任務。這反映出我國:
①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 ②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 ④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實現低碳經濟,鼓勵居民進行低碳生活,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的嗜好。2009年第一季度全國車市銷量增長最快的是豪華車,其中高檔大排量的寶馬進口車同比增長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運動車SUV同比增長48.8%。國家鼓勵居民購買小排量、經濟適用型的汽車,而且有很多優惠政策。國家這樣做是為了:
A.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
B.減少對高消耗、高排放汽車的消費需求
C.保護部分汽車企業的利益,更好的參與市場競爭 D.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12.隨著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召開,如何降低碳排放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踐行者,是延續全球氣候變暖的的迫切需要。下列屬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①少用紙巾,多用手絹 ②為了方便,電器不使用時也保持通電狀態 ③白天少開或關掉電燈 ④減少使用洗滌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⑤盡量少用塑料袋,自備環保袋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⑤
13.材料一 按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原則,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發達國家承擔量化減排義務,但是,從表現的情況看,發達國家的減排遠未達到要求,中國猛烈抨擊了美歐日減排不力。發展中國家無需承擔這種義務。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近來紛紛宣布采取自由行動,如:中國承諾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主張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
材料二 2010年6月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和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了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切實把節能減排作為加強宏觀調控、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本著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大的氣力,做更大的努力,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1)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說明中國的氣候外交政策的理論依據。
(2)根據材料二,從經濟生活角度,請你為消費者、企業在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
14.(24分) 材料一: 目前,低碳時代已經到來。為發展低碳經濟,我國提出以下舉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制定國家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先試點示范,后總結推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開發低碳技術、產品;積極運用政策手段,推進低碳制度創新與法律體系建設。同時,通過廣泛的宣傳動員,進一步倡導企業和公民開展綠色生產、綠色經營、綠色消費,實踐低碳生活方式。
材料二: 2010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
閱讀上述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材料一,請從國家、企業和消費者三個方面就如何發展低碳經濟提出你的建議。(16分)
(2)怎樣的價格才是公平合理的房價 (4分)
(3)政府“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有哪些經濟意義?(4分)
15、2009年12月7日—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者哥本哈根召開,這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引發了人們對低碳經濟的熱議。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突出的特點也是強調環保低碳。為此,某中學高三(4)班的同學以“環保低碳,我們在行動”為主題,開展綜合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走訪、上網、咨詢、查閱等途徑獲得如下信息。
低碳經濟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1)請你從《經濟生活》角度為我國政府發展低碳經濟提出相應建議。
【參考答案】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認真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努力實現節能減排目標。②加強科技創新,加強研究和推廣低碳技術。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綠色經濟。
④堅持對外開放,擴大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⑤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消費模式,建設節約型社會
低碳社會
為實現低碳社會,中國做出巨大努力——2009年9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四中全會公報明確指出:要更加注重推進結構調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創新,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2009年11月26日,中國政府正式對外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在長達6個月的時間內倡導實現“低碳世博”。
(2)請結合材料分析我國黨和政府作出上述決定的政治依據。
【參考答案】①政治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黨科學執政的必然要求。 ②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提出生態文明,建設低碳社會是黨的性質、宗旨的體現和堅持“三個代表”和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③提出生態文明,建設低碳社會也是我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和履行經濟、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必然要求。
低碳生活
低碳經濟模式及低碳社會狀態是透過低碳的行為反映出人類的精神和思想,進而滲透到人們的低碳生活中。低碳生活,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
(3)請運用唯物辯證法與《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談談我們青少年能為推進低碳生活做些什么
【參考答案】①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社會和個人產生深刻影響。應對氣候變化要求,青少年要倡導低碳生活的理念,讓環保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②永恒發展原理和辯證否定觀,要求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堅持文化創新。我們應當創新思想觀念,創新生活方式,推動事物的發展。 ③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要求我們重視量的積累。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我們應當營造低碳文化氛圍,從點滴小事做起,實現向低碳生活的轉變。
16、(2010年高考·天津卷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很多企業面對低碳經濟的發展機遇摩拳擦掌,卻面臨資金、技術等困難。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成本高,周期長、見效慢,而且少數發達國家還壟斷著低碳經濟的核低碳經濟不僅成本高、周期長、見效慢,而且少數發達國家還壟斷著低碳經濟的核心技術,不愿意轉讓。為推動企業走低碳發展之路,國家強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則政投入力度,落實研發投入低扣所得稅政策,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鼓勵國際合作等,從而堅定了企業發展的信心。
低碳商品上市初期,價格往往會高于同類非低碳商品,但最終其價格會下降。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有關知識,闡釋低碳商品價格下降的必然性。(9分)
【參考答案】(1)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決定。價格以價值為基礎。
(2)商品生產者通過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等手段降低個別勞動時間,客觀上促進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降低單位商品價值量,因而價格會下降。
(3)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時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的表現。低碳商品供給增加,使價格下降。
17、(2010年高考·天津卷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很多企業面對低碳經濟的發展機遇摩拳擦掌,卻面臨資金、技術等困難。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成本高,周期長、見效慢,而且少數發達國家還壟斷著低碳經濟的核低碳經濟不僅成本高、周期長、見效慢,而且少數發達國家還壟斷著低碳經濟的核心技術,不愿意轉讓。為推動企業走低碳發展之路,國家強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則政投入力度,落實研發投入低扣所得稅政策,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鼓勵國際合作等,從而堅定了企業發展的信心。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企業面對低碳經濟發展趨勢應怎樣實現自身發展。(12分)
【參考答案】(1)企業要利用國家宏觀調控的優惠政策,贏得發展機遇。(2)企業需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在生產經營中注重節能減排。(3)企業要加強自主創新,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形成競爭優勢。(4)企業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對外開放水平。(5)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18、(2010高考·北京卷39)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斷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在利潤的驅使下,進行大規模的商品生產,導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劇增,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一些學者建議政府依據企業生產過程中燃燒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量,對其征收碳稅,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運用《經濟學常識》中的相關知識,分析市場在調節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問題,并說明學者建議政府征收碳稅的經濟學道理。(8分)
【參考答案】①在市場經濟中,由于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許多企業為了自身利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導致環境問題。(或大氣保溫作用增強) ②政府通過征收碳稅,增加碳排放企業的生產成本,激勵企業生產向低碳方向發展,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
19、(2010年高考·安徽卷38)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某校高三(1)班同學以“走進世博,聚焦世博”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查閱、上網等途徑收集資料,組織課堂討論,發表看法:
乙同學:上海世博會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貫穿于上海世博會方方面面。如世博會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導體照明(LED),既不減少亮度又節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管的建筑和裝飾大量采用了節能環保產品;安徽將利用世博會推廣發展低碳經濟的招商項目,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請你結合乙同學的發言,運用經濟生活常識說說發展低碳經濟對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積極影響。(8分)
【參考答案】有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有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有利于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20.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科技是關鍵,我國既要立足國內自主研發,也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消化吸收引進再創新。
(1)閱讀上述材料,我們會得到哪些唯物辯證法的哲學啟示?
①啟示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根據事物之間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在全球氣候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與低碳經濟相關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人類應該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②啟示我們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提高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人類根據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角度需求可持續的發展,提高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③啟示我們既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也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最大發揮,同時注意結構優化,使整體功能最大發揮。發展低碳經濟既要從全局觀、系統論的角度出發,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入手,也要從產業鏈入手尋求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④啟示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明確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促進新事物成長。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我們應明確發展低碳經濟階段性特征,努力促進新事物成長。
⑤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啟示我們既要重視內因的作用,也要重視外因的作用,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發展低碳技術,立足于國內自主研發,也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⑥啟示我們要堅持適度原則、重視量的積累,不失時機的促成飛躍。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啟示我們堅信前途是光明的,準備走曲折的路。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低碳經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
⑦啟示我們堅持矛盾分析法,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我們既要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入手,也要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考慮,抓住科技這個制約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實現科學發展。
(2)有人認為:低碳經濟是“生態文明”、“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戰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禮德”與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價值通道。請結合價值觀的知識,分析發展低碳經濟的原因。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人類在共同關注地球家園的基礎上,共同提出發展低碳經濟的理性認識,功在當今、利在后代。
②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正確的價值觀應該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發展低碳經濟是一種正確的價值取向,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也符合全體人類的根本利益。
③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導向作用、對人生選擇人生道路同樣具有導向作用。我們應該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低碳經濟觀念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實現低碳生產、低碳消費。
【參考答案】
1.C 2.A 3.D 4.A 5.C 6.A 7.B 8.D 9.D 10 A 11 B 12 D
13.(1)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著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氣候變化等國際化問題上,我國本著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指導下,自主地決定我國的態度和對策,積極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對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②主權國家作為國際社會平等的成員,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應積極履行相應的義務。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上都應盡自己的職責,發展中國家應積極主動減排。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系列全球性問題,影響到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④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利益相悖是沖突分歧的根源。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各國有著共同的利益,所以要共同應對;同時在減排問題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因存在利益沖突而分歧很大。
(2)消費者:①轉變消費觀念,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理智的消費者。在“節能減排”上,增強節能環保意識,增強消費者的責任感,積極參加節能減排活動,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②保護環境,綠色消費,轉變消費方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生態文明,提高生活質量。
企業:①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實現企業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生產“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產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②樹立正確的生產經營戰略,利用發展低碳經濟契機,循環利用資源,創立企業的自主品牌,利用培育產業機遇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開發適銷對路的環保產品,生產環境友好型與資源節約型的產品。提升企業競爭力。③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環境。④加強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长海县| 宜良县| 黄骅市| 宁南县| 团风县| 德保县| 宁南县| 三都| 三穗县| 凤山市| 民丰县| 类乌齐县| 阿拉尔市| 昆明市| 贵阳市| 庆元县| 紫云| 荥阳市| 皮山县| 新干县| 平昌县| 吉安县| 确山县| 五台县| 临朐县| 通城县| 林州市| 宁强县| 溧阳市| 句容市| 麻城市| 巫溪县| 永丰县| 临城县| 安丘市| 黔东| 宿松县| 三亚市| 宽城|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