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晉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知識點匯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晉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知識點匯總

資源簡介










第八章? 認識亞洲
8.1位置、范圍和自然條件
1、亞洲的位置:
亞洲東、南、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西與歐洲相接,西南與非洲為鄰。
2、亞洲的范圍: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 亞洲的分區:亞洲有48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六大區域。
?? 亞洲的面積:陸地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5%。
5、亞洲地勢特點:中部高、四周低。
6、亞洲河流特點:亞洲的河流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亞的錫爾河、阿姆河是兩條著名的內流河,流經干旱地區,注入咸海。
7、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唯一缺少的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8、亞洲季風區內易造成水旱災害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變化。
9、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的特點,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產。
10、亞洲最著名的氣候是季風氣候,有三種類型,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東岸地區。
①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東北平原以及日本北部、朝鮮半島;
②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部和日本南部;
③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印度半島。
11、三種季風氣候分別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①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分為明顯的旱、雨兩季。(印度孟買)
②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冬季低溫少雨,夏季炎熱多雨。? (中國上海)
③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中國北京)
12、三種季風氣候的共同點是:雨熱同期,但夏季風的強弱變化,易造成洪澇、干旱等災害。
不同點是:主要表現在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從氣溫上看,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亞熱帶季風氣候最冷月氣溫在0℃以上,溫帶季風氣候最冷月氣溫在0℃以下。從年降水量上看,熱帶季風氣候最多,亞熱帶季風氣候次之,溫帶季風氣候最少。
13、通過學習亞洲冬季風和夏季風的源地、風向、性質、帶來的影響等差異,明確亞洲季風氣候的特點。①冬季風發源于大陸內部的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多為偏北風,性質寒冷干燥,受其影響亞洲東部、南部地區冬季普遍降水少、氣溫低。②夏季風發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多為偏南風,性質溫暖濕潤,受其影響亞洲東部、南部地區夏季普遍降水多、氣溫高。
14、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一月平均氣溫在-30℃以下,七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較大,而降水量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蒙古烏蘭巴托)
15、歐洲位于東半球的西北部。(半球位置)? 北極圈從歐洲北部穿過,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緯度位置)? 歐洲位于亞歐大陸的西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海陸位置)
16、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是縱貫南北的安第斯山脈,東部高原和平原相間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亞馬孫平原。
17、非洲地跨南北兩半球,赤道橫穿中部,絕大部分地區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
非洲有6種氣候類型,即:熱帶雨林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亞熱帶沙漠和草原氣候。
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以赤道為中軸,呈南北對稱分布。
非洲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基本上是由赤道地區向南北逐漸減少。(非洲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面積較大,約占全洲總面積的1/3,因此干燥區面積廣大)
非洲一月平均氣溫絕大部分地區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氣溫較低在10℃—20℃。非洲七月平均氣溫絕大部分地區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氣溫高達30℃以上。(說明非洲氣溫高)
8.2人口、文化和經濟發展
1、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1年亞洲人口達37.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數的60.7%。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亞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日本的人口均超過1億。(中國、日本位于東亞;印度尼西亞位于東南亞;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位于南亞)
2、東亞、南亞人口密集,其主要原因是本區平原面積廣闊,氣候溫濕,自然條件優越;同時又是人類發祥地之一,居住歷史悠久,農業經濟基礎好。
3、北亞、中亞、西亞人口稀疏,但原因不同,北亞是氣候寒冷,中亞和西亞則是氣候干旱。
4、亞洲生活著1000個左右的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超過了10億。
5、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差異很大,除日本為發達國家外,其余均屬發展中國家。
6、亞洲絕大多數國家經濟落后的原因是:曾長期遭受殖民統治。
7、亞洲“四小龍”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的總稱。
8、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①出口加工國和地區: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 ②農礦原料出口國:蒙古; ③經濟綜合發展國:印度、中國; ④石油輸出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
9、亞洲的三大文化:(共同特點:都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
①華夏文化,發源于黃河中下游地區; ②印度文化,發源于印度河流域; ③阿拉伯文化,發源于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第九章? 認識地區
9.1東南亞——兩洲兩洋的“十字路口”
1、東南亞是聯系亞洲、大洋洲,溝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東南亞的范圍:包括北部的中南半島和南部的馬來群島。
東南亞的位置:①緯度位置: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小部分地區位于亞熱帶。②海陸位置:東南亞北靠亞洲,東南接大洋洲,東臨太平洋,西南臨印度洋,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③相對位置: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
東南亞的國家:12個,其中中南半島有7個,馬來群島有5個。
2、位于中南半島的國家有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其中與我國接壤的是緬甸、老撾和越南。位于馬來群島的國家有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和東帝汶,其中與我國隔海相望的是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3、馬六甲海峽地處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太平洋西岸與印度洋、非洲東岸聯系的重要通道。馬六甲海峽沿岸的國家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其中新加坡位于馬六甲海峽的最窄處,交通位置尤其重要。
4、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河流是湄公河。
5、印度尼西亞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77座,占世界活火山數的1/6,有“火山國”之稱。
6、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
7、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為河流為城市提供水資源,沿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農業發達。)
8、馬來群島的多數島嶼,地形崎嶇,山嶺眾多,多火山、地震;平原狹小,多分布于沿海地區。
9、東南亞地處熱帶,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農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馬來群島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農作物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獲。
10、目前,旅游業已成為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重要產業。
柬埔寨吳哥窟。(世界文化遺產)■緬甸仰光佛塔?!鎏﹪鵀澈I?!鲂录悠??!鲈侥舷慢垶?。■馬來西亞的雙子座。
11、東南亞富饒的物產:
糧食作物(水稻); ■熱帶經濟作物(油棕、橡膠、椰子、蕉麻等); ■礦產資源(石油、錫等)。
12、水稻產區主要分布的國家有泰國、緬甸和越南,水稻產區主要分布的地形區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區。
13、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泰國的橡膠生產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生產椰子最多的國家。
14、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約有2000多萬人,占到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近80%。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分別占到總人口的76.7%和25.3%。
9.2西亞——世界的石油寶庫
1、“五海三洲兩洋之地”:?西亞地處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是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門戶是土耳其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口,航運十分繁忙。
3、蘇伊士運河和紅海是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
4、西亞的地形:以高原為主。
5、亞熱帶沙漠草原氣候的特點:夏季高溫炎熱,冬季氣溫稍低,全年干燥少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
4、西亞地區的人們在干旱的環境下,發展了畜牧業和灌溉農業。
5、世界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沙特阿拉伯。
6、西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有“世界石油寶庫”的稱號。
7、西亞所產石油 90% 以上供出口,主要出口到美國、西歐和日本。
8、西亞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重要的產油國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9、波斯灣石油輸往美國、西歐、日本的海上運輸線路:
(1)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西歐和美國?????(大型油輪)
(2)紅? ?!K伊士運河→地中?!辈剂_陀海峽→西歐和美國(小型油輪)
(3)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10、1960年9月14日,由伊拉克等5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11、西亞的主要居民有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和猶太人等。其中阿拉伯人的分布最為廣泛。一般把阿拉伯人占人口多數的國家稱為阿拉伯國家。
12、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這三種宗教都將耶路撒冷奉為圣城。絕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蘭教。
13、西亞長期以來局勢動蕩、戰爭不斷的是因為:
①重要的地理位置;②豐富的石油資源;③緊缺的水資源;④復雜的民族和宗教;⑤領土糾紛等。
9.3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的故鄉
1、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介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占非洲總面積的4/5。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從東南向西北傾斜。
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氣候炎熱。
3、非洲氣候特點:氣溫高,干燥區面積廣,有六種氣候類型,以赤道為中軸線,呈南北對稱分布。
4、熱帶疏林草原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明顯分為干、濕兩季。(馬里-巴馬科)
5、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西起大西洋東岸,東到紅海之濱)。 ②世界上流程最長的河流:尼羅河(發源于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流,流入地中海,全長約6600千米)。 ③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剛過盆地。 ④世界陸地上最長的裂谷帶:東非大裂谷。⑤世界上鋁土礦儲量最多的國家:幾內亞。⑥世界最著名的天然動物園: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位于坦桑尼亞境內)。⑦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非洲(現在有54個獨立國家)。
⑧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
6、撒哈拉以南非洲豐富的資源:
①豐富的礦產資源(黃金、金剛石、銅、鈾、鈷、釩、磷酸鹽等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②豐富的植物資源(森林和草原)(檀木、花梨木)③豐富的動物資源(大猩猩、河馬、非洲象、角馬、斑馬、長頸鹿)
7、贊比亞有世界“銅礦之國”的稱號。南非的黃金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8、撒哈拉以南非洲大約有6億人口,其中90%以上是黑人,這里是黑人的故鄉。?
9、問題:什么是單一經濟結構?形成這種結構的原因是什么?這種結構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應該怎樣扭轉這種局面?
①許多國家開采一種或幾種礦產,種植一種或幾種經濟作物,作為本國的經濟支柱,這種經濟結構我們把它叫單一經濟結構。②殖民者為了自己的利益,一方面將非洲變成他們的原料產地,一方面又將非洲變成他們商品的傾銷市場。③本區的國家出口初級產品的收入少,而進口的工業制成品和糧食的支出多,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人民生活貧困。④發展多樣性農業、交通運輸業和旅游業,加強鄰國間或區域性經濟合作,努力發展民族經濟。
10、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三大問題:(解決辦法)
①人口問題:應大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加強民族團結,減少部族沖突。
②糧食問題:應當發展多種農業;改進糧食生產技術,提高糧食產量。
③環境問題:應當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
9.4歐洲西部——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區域
1、位置和范圍:
①在世界中的位置: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陸地面積約500多萬平方千米,占歐洲陸地總面積的一半左右。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這里人口稠密,國家眾多,是世界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
②海陸位置: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南隔土耳其海峽與亞洲相望。
③緯度位置:北極圈通過其北部,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小部分地區位于寒帶。
●范圍:
●主要國家: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比利時等
●地形概括: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主要河流:多瑙河、萊茵河。
●氣候特點:最典型的兩種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全年溫和濕潤。
地中海氣候的特點: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干燥。
2、┏?工? ┏?歷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地區。
高 ┃ 業? ┃ 工業結構:以制造業為主。
度 ┃ 方? ┃ 對外貿易:進口燃料、原料和糧食,出口 工業制成品和食品。
發 ┃ 面? ┗ 工業分布:工業中心眾多,分布密集。如 倫敦、巴黎、米蘭、都靈、熱那亞等。
展?┃ 農? ┏?發展水平:農業現代化程度高。
的 ┃ 業? ┃ 地位:農業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較小。
經 ┃ 方? ┃ 結構: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較大。
濟?┗ 面? ┗ 分布:主要的農牧業國家有(英國、法國、荷蘭、丹麥)。
●歐洲西部工業的發達:
①從歷史上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工業中心多,分布密集;
②從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看,是世界工業發達地區之一,德、法、英等國已進入后工業化階段;
③從部門結構看,以制造業為主,從事制造業的人口比例很高;(制造業:是把原料進行加工,制造成各種各樣產品的工業部門)
④從對外貿易水平看,這里生產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歐洲西部畜牧業的發達:(從三方面可以看出)
①飲食結構——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稱牧草為“綠色金子”;
②產值比重——很多國家畜牧業產值比重高于種植業產值比重;
③產品出口——荷蘭、丹麥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國,丹麥的火腿、熏肉、香腸、乳酪是主要的出口產品。
●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因素:
①地理位置因素:中緯大陸西岸; ②地形因素:以平原為主; ③氣候因素:溫帶海洋性氣候。
即: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加上以平原為主的地形,使草場廣布,所以畜牧業發達。
3、歐洲聯盟:(1)產生的時代背景:(2)組織特點:(3)在國際中的地位和作用:(4)成員國的數量:現有27個成員國。(5)成員國的分布:
●歐盟的重要作用:①對成員國的影響——加強了歐洲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和經濟聯系; ②在世界上的地位——在世界經濟領域和國際政治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4、歐洲西部的部分旅游景點:
①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
②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
③意大利羅馬-羅馬古斗獸場;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威尼斯
④希臘雅典-雅典帊臺農神廟
5、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區的瑞士有“世界公園”的美稱。
7、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的地區,多半島、島嶼和內海。
8、多瑙河是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河流。
9.5極地地區——冰封雪裹的世界
1、北極圈以北的地區稱為北極地區,包括北冰洋絕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大陸的最北部和諸多島嶼。南極圈以南的南極大陸和周圍的海洋合稱南極地區。兩極地區都是地球的高緯度地區,氣候異常寒冷,終年冰天雪地。北極地區的主體是北冰洋,南極地區的主體是南極大陸。
2、格陵蘭島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面積約220萬平方千米,90%的面積常年被冰雪覆蓋。
3、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風雪最頻繁、風力最強的大陸。
4、填表,比較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異同。
范圍 氣候特點 極晝出現的時間 極點代表的方向 主要動物
南極地區 南極圈以南的地區 烈風、干燥和嚴寒 9月23日-12月23日 南 企鵝
北極地區 北極圈以北的地區 寒冷、干燥、風很強 3月21日-6月22日 北 北極熊
5、歸納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環境特征及資源狀況,并加以比較。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
海陸狀況 中間是南極大陸,周圍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圍 中間是北冰洋,周圍是亞、歐、北美三洲的陸地和島嶼
氣候狀況 氣溫低、降水少、風力大 終年冰封,但不如南極冷
資源狀況 礦產,冰川,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環境 主要為礦產資源
代表動物 企鵝 北極熊
??? 6、20世紀以來,有18個國家在南極設立了科學考察站。
7、我國設立的科學考察站有:
①1985年在南極地區的喬治王島建立長城站;
②1989年在南極大陸建立中山站;
③2004年在北極圈內的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地區建立黃河站。
第十章? 認識國家
10.1俄羅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1、俄羅斯聯邦領土包括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地跨亞歐兩大洲,國土遼闊,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陸地面積17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2、俄羅斯人口約1.45億(2002年),有13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族占總人口的83%。
3、俄羅斯的地形:大體以葉尼塞河為界,西部多平原、低山和丘陵,主要有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東部多高原和山地,主要有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
4、俄羅斯的氣候:全國分為四種氣候類型,但大部分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其特點是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5、說出俄羅斯瀕臨的海洋和相鄰的國家。
①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臨波羅的海,西南面有黑海。
②俄羅斯陸上鄰國也較多,西北面是挪威、芬蘭;西面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南面是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東南面是蒙古、中國和朝鮮,共14個鄰國。
6、俄羅斯雄厚的基礎工業:
①發展條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礦產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
②發展水平:能源、機械、鋼鐵、冶金、森林和化工等基礎工業發達,核工業與航天工業居世界領先水平,民用工業較落后。
③部門結構特點:部門齊全。
④分布狀況:主要集中在國土的歐洲部分。
⑤發展趨勢:向東發展。
7、俄羅斯的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的南部,而廣大的西伯利亞北部卻很少有農作物分布。
8、俄羅斯的交通運輸。
①鐵路分布(不平衡):歐洲部分鐵路網稠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鐵路網稀疏,只有橫貫東西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及其支線。
②兩大港口:摩爾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不凍港)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港口)
③主要河流:歐洲部分-伏爾加河(母親河),實現了“五海通航”;亞洲部分-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
9、俄羅斯主要向我國出口和進口的產品種類。
①進口:服裝、皮革制品、鞋、機電產品、紡織品等;
②出口:石油瀝青、原木、鋼鐵、肥料、核反應堆、有機化學品等。
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1、印度共和國位于南亞地區,西北部和東北部與我國相鄰,陸地面積約298萬平方千米。首都新德里。
位置:印度處于北半球和東半球,位于亞洲南部、印度洋北岸,西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相鄰。
2、印度的地形很明顯地分為三部分,西北部為喜馬拉雅山地,中部為恒河平原,南部是以德干高原為主體的印度半島。
3、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有“圣河”之稱。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4、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特點是:全年高溫,分雨季和旱季。
項目 時間 風向 降水特點 水旱災害原因
雨季 6月-12月 西南季風 降水很多 受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很不穩定,雨水過多
旱季 11月-次年5月 東北季風 降水稀少 成水災,雨水不足成旱災
??? 造成印度干旱災害的原因是西南季風來得晚、退得早、風力不足,雨水就不足,容易造成旱災。
造成印度洪澇災害的原因是西南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太強,雨水就過多,容易造成水災。
5、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棉花、黃麻、茶葉和甘蔗是主要的經濟作物和重要的出口物資。印度政府于20世紀60年代推行“綠色革命”,其主要目的是:緩解糧食問題。
6、印度發展中的工業需從下面三個層次了解:
①在英國殖民者統治期間,以紡織和采礦為主。 ②獨立以后,工業已形成完整體系。
③近年來,軟件制造、航空和空間等工業發展迅速。
7、學習印度人口知識需要知道的三個問題:
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截止2001年3月,有10.27億多人口。
②人口告訴增長帶來的問題。糧食、土地、水資源、環境、住房、醫療衛生、教育、就業等。
③印度政府對待人口問題的國策。把控制人口數量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8、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
①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 ②印度有著燦爛的古文化。
9、印度的民族、語言和宗教:
①印度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全國有幾百個民族和部族,其中較大的民族有10個。
②印度是世界上使用語言最多的國家之一,僅憲法規定可使用的語言就有14種,印地語和英語同為官方語言。
③印度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上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12%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
10、印度主要工業的分布及工業中心:孟買是棉紡織工業中心,加爾各答是麻紡織工業中心,班加羅爾是信息技術中心。
10.3澳大利亞——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1、澳大利亞聯邦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和附近海域的島嶼組成。陸地面積769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1982萬(2003年3月)。首都堪培拉。
2、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
3、澳大利亞的地形明顯分為三部分,東部分布著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是高原。
4、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處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降水量自北、東、南三面向中西部遞減,大部分地區氣候炎熱干燥。
5、世界之最:
■世界著名的大自流盆地是:以北艾爾湖為中心的地區。(澳大利亞)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澳大利亞)
■世界上羊毛生產和輸出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
■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
■世界上最大的獨塊石頭:艾爾斯巨石(位于澳大利亞中部,巨石長3000米,寬約2000米,高300多米,周長約9000米)。
6、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鴯鹋、袋鼠、考拉、鴨嘴獸;澳大利亞特有的植物:桉樹。
7、澳大利亞農牧業的分布:
■粗放牧羊帶分布在西部和東部,這里地勢較高、氣候干燥。
■粗放牧牛帶分布在國土的北部、東北部、中部,因為這里的自然條件是地形多為高原,氣候以熱帶疏林草原氣候為主。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這里地勢低平,氣候優越,利于牧草和農作物的生長。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分布在東南部、西南部,因為這里有低平的地勢,較充足的光、熱、水等優越的自然條件。
8、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國土東南部的沿海地區??芭嗬⑾つ帷⒛珷柋臼侵饕鞘?。
■堪培拉是首都,是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
■悉尼是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全國經濟、交通和貿易中心。
■墨爾本是第二大城市和港口,有“金融首都”之稱。
9、小麥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農作物,產量的3/4用于出口,是世界上小麥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
?? 養羊業是澳大利亞發展最早和最重要的部門,是世界上羊毛生產和輸出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10、澳大利亞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鉛、鎳、銀、鉭、鈾、鋅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
??? 澳大利亞工業以礦業、制造業和建筑業為主。目前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為服務業。
11、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亞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試用大陸漂移學說的觀點解釋一下。
⑴澳大利亞大陸大約在什么時候與其他大陸分離的?
6500萬年前
⑵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獨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這對生物的進化會產生什么影響?
較早于其他大陸分離,會減緩生物進化的速度,如果這些動物又沒有生存的天敵,就能夠生存至今。
⑶實際上,長期處于孤立狀態的大陸,不僅僅是澳大利亞大陸,還有南極大陸。為什么澳大利亞大陸有那么多特有生物,而南極大陸卻很少呢?
南極大陸位于地球的南端,由于位置在地球的最南,氣候寒冷,環境惡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發展,因此生存至今的特有生物很少。
10.4日本——東亞的群島國家
1、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是一個群島國家,南北之間相距約2400千米,陸地面積37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1.27億(2003年2月),是個地狹人稠的國家。首都東京。
2、日本境內多山,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平原狹窄,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因此日本有“地震之邦”的稱號。富士山海拔3776米,為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3、日本領土主要由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北海道島四大島組成,其中最大的島嶼是本州島。與日本隔海相望的國家有:俄羅斯、朝鮮、韓國、中國。
4、日本是季風氣候。多臺風。
5、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地震多發生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因為這里是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帶。
日本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6、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當遇到地震時,你采取什么辦法減輕地震的危害?
我認為:如果來得及就跑到周圍沒有建筑的空曠的地方蹲下或坐下,等待地震停止后再到更安全的地方。如果在家中房間里來不及跑出,就盡量躲避在較結實的家具、床鋪下面,或者躲到跨度小的廚房、衛生間或墻角,以防房頂塌下砸住。如果在教室里就躲到課桌、講桌下面或墻角。如果被廢墟壓住,短時間內就呼救,長時間就盡量少喊叫,以保存體力,然后用手敲擊物品發出響聲,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7、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品進口國。
原因:日本的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嚴重不足。
日本的石油主要來自西亞地區、東南亞地區。
日本煤炭主要來自中國、東南亞各國、澳大利亞、拉美各國、加拿大和美國等國,鐵礦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巴西等國。
8、問題:日本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約占國土面積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為什么還要大量進口木材呢?
為了保護本國的森林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不被破壞。
9、高度發達的經濟:
⑴日本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日本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工農業現代化程度很高。鋼鐵、電子等工業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
⑵日本發展工業經濟的有利條件。勞動力資源豐富,島國多優良港灣。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大力發展海洋運輸。
⑶日本主要的工業部門。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等。
⑷日本工業分布的特點。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與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⑸日本主要的農作物和農業生產的特點。水稻是日本主要的農作物,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很高。
⑹日本最重要的工業區的特點。京濱工業區是日本最大、發展最快的工業區。它以東京為核心,向東到千葉,向西南到川崎和橫濱,沿著東京港綿延100多千米。
⑺日本是典型的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10、日本和英國都是島國,沿海都分布有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工業區,說出兩國工業這樣分布的原因。
①海岸線曲折,多港灣,便于海上運輸。②便于原料的輸入和產品的輸出。
③可以接近原料地,便于產品就近加工,同時也接近了消費市場即外貿輸出港,這樣也可以節省運輸費用。
④沿海地區地勢低平,農業相對發達,物產豐富,人口集中,可以提供豐富的勞動力。
11、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國度:
⑴日本早期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⑵當代日本文化既有濃厚的民族傳統,又有鮮明的現代氣息,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國度。⑶日本還大量汲取歐美文化。
10.5美國——移民為主的國家
1、美國的領土組成、面積、人口和首都。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是聯邦制國家,領土由北美洲中部的本土、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組成,陸地面積930多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居世界第四位。人口2.90億(2003年),首都華盛頓。
2、從緯度位置看,美國本土絕大部分位于北溫帶,熱量充足。
?? 從海陸位置看,美國本土三面臨海,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瀕墨西哥灣。沿海多優良港口,海上航運便利。
3、美國的地形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由幾列平行的山脈組成;中部是廣闊的平原,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東部是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大西洋沿岸有狹長的平原。
4、密西西比河全長6000多千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僅次于尼羅河、亞馬孫河、長江,居世界第四位。
5、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6、美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和亞熱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7、美國本土礦產資源的分布:
美國平原廣闊,有利于發展種植業和交通事業。美國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發展工業。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航運、灌溉和發電提供了有利條件。
8、美國具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一直居世界首位。
9、美國的糧食總產量約占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5,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10、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
乳畜帶分布在東北部地區,這里氣候比較冷濕,適宜牧草生長,所以便于發展畜牧業,又因這里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奶制品的需求量大,所以發展了乳肉畜牧業。
玉米帶分布在中部,這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熱量較充足。
11、問題:①美國農業的機械化和專門化有什么好處?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等。
②美國農業地區生產專門化的好處是什么?因為不同的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熱、水、肥等自然條件不同,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種植與之相適應的農作物,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可大規模進行機械化生產,廣泛使用高新技術,形成規模經濟效益等。
③美國的農業提供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是什么?經驗: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大力發展科技農業。教訓:在發展農業生產時,要注意環境保護。
12、移民是遷往國外和其他地區永久定居的人;當一個國家內的大多數人口為移民時,這個國家才可以稱為移民國家。
13、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對全球的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美國以生活高消費、資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為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的消費特點。
14、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15、美國有眾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最著名的是位于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
10.6巴西——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1、巴西聯邦共和國位于南美洲東部,瀕臨大西洋,陸地面積有850多萬平方千米,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首都巴西利亞。
2、巴西的地形主要由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兩部分組成。
3、世界之最: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
■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熱帶雨林區:亞馬孫熱帶雨林。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位于西南邊境的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資修建)
4、伊瓜蘇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交界處,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
5、巴西熱帶面積廣大,大部分地區在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緯度位置)
6、森林的作用:
¤為人類提供木材、果品、藥品、工藝盆景等;¤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維持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與繁衍?!韬B水源,保護淡水資源; ¤凈化和過濾大氣中的各種污染物,改善大氣質量; ¤調節全球氣候; ¤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制造新鮮空氣; ¤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防風固沙。
?? 說說你能為森林做些什么?
¤向身邊的人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森林的行列中。 ¤把廢紙回收,不亂丟,不燒。 ¤不用一次性筷子、紙杯。 ¤節約和不浪費木制的東西。 ¤參加植樹和保護森林的活動。
7、橡膠樹原產于亞馬孫熱帶雨林區,后來被引種到東南亞等地。
8、巴西約有1.7億人,占南美洲人口總數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9、巴西居民的種族組成非常復雜。白人占54%,黑白混血種人占39.9%,黑人占5.4%,黃種人占0.5%,印第安人占0.2%。
10、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點:
●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
●亞馬孫平原人口和城市稀少的主要原因是:這里是熱帶雨林氣候,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氣候悶熱潮濕,病菌極易孳生,不適宜人類生存。
11、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園主要分布在東南部。
12、巴西工業集中于東南沿海的原因:
這里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里是人口密集區,勞動力多;市場廣大;交通便利,尤其海上交通便利;工業基礎雄厚;歷史悠久;信息流通快;對外貿易方便等。
13、巴西農作物的分布地區:
①橡膠分布在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區。
②咖啡、大豆分布在東南部接近沿海的地方(沿海地帶是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地方,所以農作物靠近內陸;而且這里正好是巴拉那河流經的地方,海拔較高)。
③甘蔗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海拔較低,沿海種植甘蔗對環境也好)。
14、巴西有3/4的工業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圣保羅是最大的工業中心和城市。
15、巴西經濟水平:“發展中”,但發展速度很快。
巴西經濟結構:(二戰前)單一的農礦產品出口國 →(二戰后)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擁有采礦、鋼鐵、飛機制造、汽車、造船、食品等工業部門。
世界地理之最……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萬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其次亞速海和渤海
鹽度最高的海:紅海,也是最年輕的海 鹽度最低的海:波羅的海
島嶼最多的海:愛琴海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溫最高的,錳結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運最繁忙的洋:大西洋(為什么?)
面積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最長的海峽:莫桑比克海峽
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也是最寬的海峽
最曲折的海峽:麥哲倫海峽 船只通過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
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墨西哥灣,幾內亞灣其次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萬平方公里).?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560萬平方公里).其次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其次大自流盆地(最大的自流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內陸盆地)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其次長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
最低的洼地:死海;吐魯番盆地第4,死谷第7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其次維多利亞沙漠,阿拉伯沙漠
最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干沙漠
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其次科羅拉多大峽谷
最長的裂谷帶:東非大裂谷(長6000公里).
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也是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流域面積中剛果河,密西西比其次
最長的內流河:伏爾加河,也是流域面積最廣的內流河,長度中錫爾河,阿姆河其次
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指干流):多瑙河(9),其次尼羅河,贊比西河,萊茵河,湄公河(6)
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其次坦噶尼喀湖,里海
最大的淡水湖:蘇比利爾湖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最高的氣溫記錄: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中,達58℃
最低氣溫記錄:南極洲東方站,-88.3℃ 風速最大的地方:南極巨大谷口地區19米/秒
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東北的乞拉朋齊,26461毫米
降水最少的地方: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年降水量0.5毫米
最典型的季風區: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 地震最頻繁的國家:日本,平均每天4次
最大的水電站:巴西與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電站1260千瓦,2009年后,三峽成為第一
鐵礦儲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其次巴西,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美國
鋁土儲量最多的國家:幾內亞,其次澳大利亞,巴西,牙買加
銅礦儲量最多的國家:智利,其次美國,贊比亞
錫礦儲量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其次中國,馬來西亞,泰國,產錫最多:馬來西亞
黃金儲量最多的國家:南非,1.65萬噸,其次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
黃金產量最多的國家:南非,年產500噸以上,其次俄羅斯,加拿大,巴西
白銀產量最多的國家:墨西哥,年1000噸以上,其次俄羅斯,加拿大
金剛石儲量最多國家:剛果(金),其次博茨瓦納,澳大利亞
海拔最高:南極洲 海拔最低:歐洲 跨緯度最多:亞洲 最熱:非洲 山脈最多:亞洲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中國、尼泊爾邊界)海拔8848米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國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萬平方千米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非洲)6671千米
流量最大的河流:亞巴遜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萬立方米,占全球入海流量的1/5
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南美洲)700萬立方千米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美國、加拿大邊界)8.24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歐洲)37.1萬平方千米 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1620米
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南美洲)560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亞洲)300萬平方千米
陸地最低點:死海(亞洲西部)-392米
熱極:巴士拉(伊拉克)58.8℃(1991年)
冷極:南極極點附近-89.2℃(1983年)
雨極:乞拉朋齊(印度)26416毫米(1961年)
旱極:阿塔卡拉沙漠(智利北部)連續91年無雨(1845年—1936年)
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非洲)337萬平方千米 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美洲)1.5萬千米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亞洲)8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北美洲)217.56萬平方千米






PAGE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安阳县| 彰武县| 桦川县| 同德县| 阿尔山市| 精河县| 鄂托克前旗| 恭城| 陕西省| 巴林右旗| 上蔡县| 汾阳市| 南部县| 拜泉县| 长白| 连云港市| 离岛区| 林口县| 金门县| 罗源县| 兴安县| 阆中市| 旬邑县| 务川| 英吉沙县| 房产| 博爱县| 原阳县| 沭阳县| 霸州市| 哈密市| 孟津县| 六盘水市| 金阳县| 阿城市| 牡丹江市| 伊川县| 广州市| 天等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