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72張PPT。走進南海子麋鹿苑 探究麋鹿的歷史及保護目錄第一部分 前期工作總結第二部分 小組展示匯報第三部分 小組之間互評第四部分 教師總結前期工作總結前期工作總結 各組分派任務第一組任務:古代的麋鹿第二組任務:麋鹿的滅絕第三組任務:麋鹿的回歸第四組任務:麋鹿的保護前期工作總結 實地參觀麋鹿苑麋鹿紀念柱前期工作總結 實地參觀麋鹿苑麋鹿苑博物館前期工作總結 各組完成任務單前期工作總結 各組完成任務單小組展示匯報古代的麋鹿第一組第一小組活動方案組長:吳紫毓組員:宋家寶 高鈺斌 張依楠 陳彥睿 吳紫毓研究任務:古代的麋鹿研究方法:文獻查閱法(查閱書籍、網上資料) 實地考察法、訪談法小組分工:制作課件:宋家寶 照 相:高鈺斌 收集資料:張依楠 陳彥睿 發言代表:吳紫毓小 活 動 謎語:它的頭像馬卻不是馬、 角像鹿卻不是鹿、 蹄像牛卻不是牛、 尾像驢卻也不是驢。 請猜一種動物麋鹿——“四不像”麋鹿的生活環境喜歡在沼澤、灘涂等濕地環境生活。麋鹿的起源起源于距今200多萬年前的黃河流域;幾乎與人類同步。麋鹿的發展——商朝麋鹿角與甲骨文一同出土鹿鹿的甲骨文甲骨文中鹿的記載?畢八虎,允畢獲麋八十 八、兕一、豕三十又二。麋鹿的發展——周朝 周武王在伐紂后,舉行過一次大規模的圍獵,獲獸達10200多頭,其中鹿類8835頭,而麋鹿占鹿類的60%。 ——曹克清:《麋鹿研究》麋鹿的發展——周朝以后野生麋鹿的數量在商周以后迅速減少。麋鹿的發展 《春秋·成公十八年》說:“筑鹿苑”,以供觀賞兼狩獵之用。 麋鹿的發展南海子 南海子,其地勢低洼,平地涌泉,湖泊星羅棋布,河流縱橫,曾是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獵場,又是明、清兩朝皇家苑囿。南海子的由來 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舊為下馬飛放泊,內有按鷹臺。永樂十二年增廣其地,周圍凡一萬八千六百六十丈。中有海子三,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別名南海子。 ——《明一統志》清朝的南苑 乾隆年間還花費了38萬兩白銀,將明代留下的土墻都改建成為磚墻清朝的南苑南苑行圍即事三首,乙亥暮春御筆。 ——乾隆皇帝清朝的南苑 19世紀末,南苑的麋鹿成為這一物種在地球上最后的幸存者。清朝采取各種措施保護以麋鹿為主的珍禽異獸。清朝的南苑 經過200年左右的管理和運作,南苑內環境優美、草木蔥郁、花艷果碩、鳥獸興旺,珍貴的麋鹿也得以迅速增長。據清史記載,僅苑中的麋鹿就達到幾百頭。 麋鹿很早就己成為了我們的好朋友,與我們共同生存在這美好的地球上,它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樂趣! 珍惜他們就是在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啟 示麋 鹿 的 滅 絕 ——第二組組長:岳宇鑫組員:高思遠 李非凡 岳宇鑫 張宇洋 黎想研究任務:麋鹿的滅絕研究方法:文獻查閱法(查閱書籍、網上資料) 實地考察法、訪談法小組分工:制作課件:高思遠 照 相:李非凡 收集資料:岳宇鑫 張宇洋 發言代表:黎想2018年6月2日參觀麋鹿苑博物館,了解麋鹿滅絕的過程。查閱書籍,網上搜索有關“麋鹿的滅絕”的文章 滅絕是指當今世界任何地方都沒有該種的成員存在時,就認定是滅絕即絕種。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IUCN)的物種等級標準:滅絕指在過去的50年中未在野外找到的物種。2野外滅絕1本土滅絕麋鹿的滅絕 麋鹿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濕地鹿類,曾廣泛分布于中國的大江南北。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對濕地破壞嚴重,以及過度的獵殺,使麋鹿逐漸在野外消失。 阿芒·大衛(Armand David)(1826—1900年),36歲時被法國天主教會派到中國來,中文名叫譚征德。他在中國發現了特有的珍稀物種:麋鹿、大熊貓、金絲猴和珙桐等。大熊貓金絲猴珙桐 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秋,法國大衛神父在南苑的圍墻上看到了一種過去從未見過的鹿類。為了得到標本,1866年1月30日他隔著苑墻用20兩紋銀賄賂了看管的士兵,得到了兩張麋鹿的皮和兩個頭骨。 大衛把這些標本寄到了巴黎的自然博物館。經過鑒定,麋鹿是一種新物種,轟動了歐洲。 1894年,永定河洪水沖毀了南苑的部分圍墻,不少麋鹿逃跑了,其中一些被饑民果了腹。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掠走了南苑的麋鹿。不久,麋鹿在中國本土絕滅。 影響動物滅絕的因素······ 麋 鹿 的 回 歸 ——第三組第三小組活動方案組長:史崢琦組員:巴文韜 史崢琦 楊林 謝菁菲 徐姣嬌 郭子旭研究任務:麋鹿的回歸研究方法:文獻查閱法(查閱書籍、網上資料) 實地考察法、訪談法小組分工:制作課件:史崢琦 照 相:巴文韜 徐姣嬌 收集資料:謝菁菲 楊林 郭子旭 發言代表:史崢琦1985年,麋鹿重返故里——麋鹿苑。絕處逢生 英國第十一世貝福特公爵。他自1894年10月至1901年3月,重金收集麋鹿共18頭,飼養在他的莊園——烏邦寺,這里便成了麋鹿僑居海外的第二故鄉。英國烏邦寺莊園重返故里 1956年,倫敦動物學會決定讓闊別中國半個多世紀的麋鹿回歸故土,選出2對麋鹿贈與中國動物學會,飼養在北京動物園里。北京動物園重返故里 1980年前后,我國政府和動物專家一致認識到恢復種群的唯一有效途徑是實施具有規模的重引進工程,進行三方,最終讓麋鹿回歸自然。重返故里 1985年8月24日,20頭麋鹿運到北京麋鹿苑。麋鹿流落海外100年左右后,終于得以重返家園。放養野生麋鹿,為什么會選擇在麋鹿苑呢?重返故里 當時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麋鹿回家和香港問題的解決,是當今中英關系史上的兩件大事。”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同撒切爾夫人討論香港問題;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確定了香港回歸時間。重返故里 中國首次在麋鹿野生原產地——江蘇大豐,建立了自然保護區。1986年8月15日,39頭麋鹿安全運達大豐。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興則麋鹿興 舊中國,天災人禍,國運衰微,在最黑暗、最慘淡的時刻麋鹿流落他鄉; 而如今,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在呈現一派盛世景象的日子里,國寶終于重返家園。麋 鹿 的 保 護 ——第四組第四小組活動方案組長:王新雨組員:黃崴 孟繁茂 李佳成 劉柏序 寧安然 王新雨研究任務:麋鹿的保護研究方法:文獻查閱法(查閱書籍、網上資料) 實地考察法、訪談法小組分工:制作課件:寧安然 照 相:黃葳 收集資料:孟繁茂 李佳成 劉柏序 發言代表:王新雨工業革命以來滅絕的野生動物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又名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麋鹿苑占地約60公頃(900畝),以沼澤、草地為主,是麋鹿較為適宜的棲息地。 為了麋鹿,打出五口深水井,靠抽取幾百米深的地下水來維持濕地環境。 湖北省石首市在內的廣大地區古稱云夢澤,曾經是麋鹿理想的棲息場所。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89年在長江故道的天鵝洲選定了面積約2.3萬畝濕地建立石首市麋鹿濕地自然保護區。重新引進——恢復種群——釋放物種到自然界——使物種在自然界得以恢復 隨著北京嚴重缺水,南海子地區大小湖泊、水道逐漸枯竭,加之居民非法燒磚,挖沙取土,地表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昔日的河湖坑塘遍布垃圾,總量超過2400萬立方米。麋鹿苑周邊環境的變化麋鹿苑周邊環境的變化 根據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以及大興區相關規劃,利用南海子地區原有的皇家苑囿、麋鹿保護區、自然濕地等資源優勢,把南海子公園發展為市級四大郊野公園之一。麋鹿苑周邊環境的變化怎樣保護珍稀動物呢?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周邊的環境;參與環保組織的活動;不隨意喂它們食物。……我們又該如何保護動物呢?小組之間互評教師總結(一)考察探究活動的步驟:1.選擇研究對象,發現問題;2.制定研究方案,開始研究;3.運用研究方法,展開研究;4.形成研究成果,匯報交流。(二)研究方法:文獻查閱法、實地考察法 訪談法……。?下階段的工作 以小組形式設計以“保護珍稀動物”為主題的物化的創意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