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用工具與外匯》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兩種結算方式、信用卡的優點及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意義;知道支票的使用用途;懂得外匯的含義;理解匯率的變化。二、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分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辨別是非和辯證思維能力。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形成積極參與經濟活動的意識;通過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教學,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重點】常見的信用工具及其使用。解決方法:設計體驗場景:商人(教師扮演)與有關的服務人員(學生扮演)之間的交流,逐一解決每個知識點。【教學難點】匯率的計算及變化,我國為什么要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解決方法:師生共同分析實例,教師組織講解,學生參與活動。【教法學法指導】一、教法指導可通過情景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二、學法指導課前完成導學案,課堂體驗、討論等。 【教具學具準備】近期使用的各種信用卡、支票實物,近日來的主要外匯匯率表,多媒體教具。【師生活動設計】活動準備 :全班分為6個學習小組,組長負責小組活動與探究;科代表負責記錄小組活動情況,課畢評出優秀學習小組,其小組成員可獲學分管理課堂表現部分的加分。具體活動:展示信用工具;使用信用工具;正確認識外匯【教學過程設計】【本課導入】情景導人法:商人獨白:大家好!鄙人姓王,人稱王老大。什么事情都不怕。但這幾天我是愁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打算出門做生意,但是又害怕錢帶太多不安全;賺了錢想去旅游、消遣,但是帶現金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想把生意做到國外去吧,又擔心這個錢怎么換算。總之啊,怎一個愁字了得哦?你們能幫我出出主意嗎?我該怎么辦呢?引出:信用工具和外匯【過程設計】活動一:展示信用工具(小組必答)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首先讓同學們展示生活中的信用工具,說說自己的經歷(小組派代表)。活動二:使用信用工具(小組搶答)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扮演銀行服務人員用真誠的心,所了解的知識,給我(老師扮演)這個商人指點迷津。使用信用工具和外匯,我還是不懂,我得去銀行問問。王老大來到銀行咨詢處。與銀行服務人員的對話。(老師和學生扮演)全班其他同學共同參與。王老大:這里有銀行,你好!我想請你幫個忙啊。服務人員:不客氣,請講。王老大:我想到外地去旅游,覺得帶太多現金不消費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你能給我什么建議嗎?服務人員:我建議您使用我們銀行的信用卡。王老大:什么叫信用卡?(邊解釋邊出示相應的課件內容)服務人員:信用卡是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銀行信用卡是銀行對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是轉帳結算的一種工具。它是一張形同身份證大小的塑料卡片,正面印有卡圖、發卡機構的名稱及標識、卡號等,背面有用于記錄相關信息的磁條、持卡人的簽名條等。王老大:那我怎么用這個信用卡啊?服務人員:你可以在發卡銀行指定的消費場所購物和消費,也可以在指定的營業機構存取現金或轉帳。王老大:你能具體介紹一下它的功能和好處嗎?服務人員:使用信用卡可以進行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等內容的操作,同時能為您減少使用現金的麻煩,方便您購物消費,同時也比較安全,再者,還可以簡化在結算過程中的收款手續,節省您的交易費用,給您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王老大:那確實是比較方便。看來信用卡的作用還真是不少啊。那都有哪些信用卡呢?服務人員:信用卡的類型有很多。根據發卡機構,可分為商業機構發行的零售信用卡,如您小孩在學校里使用的校園“一卡通”、有服務業發行的旅游娛樂卡、銀行發行的銀行卡,比如說我們銀行發行的牡丹卡、龍卡、金穗卡和長城卡等。根據發卡對象,可分為公司卡和個人卡,如您可為自己辦理信用卡,也可以為您公司辦理信用卡;根據流通范圍,可分為國際卡和地區卡,如您想去國外旅游的話,也可使用信用卡消費。同時,根據清償方式,可分為“先消費后還款”的貸記卡、“先存款后消費”的借記卡等。王老大:那你給我辦理一張國內卡,同時也給我辦理一張國際卡,我出國的時候可以用。取錢時如果發生吞卡情況,我該怎么辦?服務人員:我還要提醒您:如果您在取款的時候發生吞卡情況,您可以撥打ATM(自動取款機)上載明的銀行客戶服務電話,詢問吞卡的原因。如果是ATM機出了故障,您可以在吞卡后3個工作日內,持您的有效身份證件到所屬銀行網點辦理領卡手續。王老大:如果我不小心丟掉了銀行卡,又該怎么辦?服務員:如果您不小心丟掉了您的銀行卡,請立即到附近發卡行的分支機構辦理掛失手續,把您本人的卡號、密碼、金額等卡上資料告訴銀行。然后,銀行會通知您換領新卡。為了安全、防止卡號被盜用,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您最好不要用出生日期、電話號碼、手機號碼、門牌號碼等容易被別人猜到的數字做密碼。王老大:真的是太謝謝你了,你的服務真是周到。使我這個什么都不懂的大老粗也增強了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能力。同時,我還想咨詢一下:我有個客戶,和我生意往來很密切,但是也有個問題困擾著我們:在年終結算時,我使用現金結算,現金的進出非常麻煩。我想請教的是有沒有什么便捷的轉帳結算的工具?服務人員:我建議您使用轉帳結算的信用工具:支票。王老大:那你給我介紹一下支票的有關情況,好嗎?服務人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也就是說,您只要在我們銀行開立支票存款帳戶的,我們銀行就會給您空白支票簿,您可以在您存款數量內簽發支票。我們銀行會按照您在票面上簽注的金額付款給持票人。王老大:那我如果開設了支票存款帳戶的,是否可以支付給我的員工和客戶?服務人員:當然可以。王老大:那支票有哪些種類?服務人員:是的,在我們國家,現在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一律記名,不準流通轉讓,也不許簽發遠期支票。也就是說,您在簽發支票的時候,必須要簽上您自己的姓名,同時,支票是不準轉讓的,受款人是誰,領款的時候也只能是他。同時,憑支票結算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定。但是,這兩種支票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轉帳支票主要是用于同城結算,付款單位開出支票后,收款單位憑此票到銀行把這筆錢轉人自己的帳戶。也就是說,轉帳支票是只能用做轉帳,不可憑轉帳支票領取現金。現金支票是由付款單位開出,收款人憑票到銀行支取現金。拿到現金支票,不得將它作為轉帳支票使用,也不能直接用它購物。王老大:我的員工和客戶拿到現金支票后還要注意些什么?服務人員:拿到現金支票,要妥善保管,不得折疊;查驗金額的大小寫是否一致,單位書寫是否正確;在支票的有效期內,到銀行支取現金;支票如果被銀行退回,要盡快向出票單位索換。(出示幻燈片,展示兩張支票)王老大:真的非常感謝你,同時也使我深有感觸。看來在市場經濟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我們任何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應該了解有關轉帳結算工具的相關情況,使自己能更好、更有效地參與經濟活動,做個有經濟頭腦的人。現在,我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顧慮,也輕松了許多,感覺真的是好極了。相信我的生意一定會越做越大,總有一天,會把生意做到國際市場上去。不過,我如果真的做了跨國生意,那我還得忙,還得焦心,還得學習呢!還得了解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還得掌握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信息,還得懂得有關外匯和匯率的相關知識。師:(講析)通過剛才王老大和廣大同學的參與幫忙,我們順利地了解了有關信用卡、支票等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的相關情況。在最后,王老大還有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什么是外匯和匯率。這就需要我們學習下面的內容,然后幫助王老大更好地做生意。活動三:正確認識外匯(小組抽簽回答與討論)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更廣泛更頻繁地和外國人做生意,同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出國旅游、留學等,以上這些環節都需要使用外匯。小組抽簽,問題:1什么是外匯和匯率?2怎樣理解匯率的變化?生答略。(幻燈片展示外幣圖片和近日人民幣外匯牌價)3、選擇題假如某年某日100美元可以兌換成827元人民幣,某年某日100美元可兌換成830元人民幣,這說明A..人民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升高B.人民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C.人民幣匯率穩中有降,外匯匯率略有升高D.人民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下降生答略。師: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紛紛要求人民幣升值,我們國家態度應該怎樣?人民幣升值對我們經濟有何影響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其利弊(前三組談利,后三組談弊),然后回答。學生討論,并派代表發言。 生答略。教師歸納總結師: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這對我國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所以 .我國宣布保持人民幣幣值的基本穩定,是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作出的正確決定。是對自己和對世界負責的表現。【教學反饋與評價】選擇題1.支票是人們在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這里的支票是A.辦理同城轉帳結算的有價支付憑證B.由收款單位簽發的一種有價票據C.由出票人簽發,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D.是現實的貨幣,可以在市場上自由流通2.信用卡的使用體現著銀行的一項業務活動。這項業務活動是A.發行股票 B.發行債券 C.轉帳結算 D.調節利率3.各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往往會在匯率上表現出來,如美元對日元的匯率,近年來就一直在1美元合80140日元之間波動。這表明A一國貨幣的價格是由他國貨幣的價值決定的B.匯率反映兩國貨幣之間的比價關系C一國貨幣的價值由他國貨幣的價格決定D.匯率反映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是了解了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以及外匯和匯率的相關知識,培養的就是大家的經濟活動的參與能力。希望大家能關心身邊的經濟現象,關心我們國家的經濟決策,做一個關心經濟的有經濟頭腦的人。科代表總結小組表現情況。【活動探究】社會調查:在經濟活動中,人們使用信用工具的情況(是否使用、使用頻率、為什么使用、如何使用、使用效果、銀行在此過程中有何收益,提出我們的建議以及我們對此前景的預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