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教學設計一、基本說明1模塊: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2年級:高中二年級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屬的章節: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課時5學時數: 45分鐘(教室授課)二、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中華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及其核心。(2)能力目標:從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飽受磨難而更加堅強的發展歷程中感受中華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善于結合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美德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歷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增強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感;②認同愛好和平、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民族優良品格,保持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2、內容分析:(1)本課時內容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課時的內容。(2)本課時主要闡述了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 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尤其重點闡述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3、學情分析:(1)學生在通過學習第六課,看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進一步深入理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2)這一課時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能透過我們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進一步探究其內在的本質,這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需要學生從形象思維能力向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提高分析文化的水平,具有正確看待文化的本領。4、設計思路:(1)依據新課標,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從校園文化生活資源入手,圍繞“改革開放30周年”這一時事,通過“創設情境---問題設置---學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知識,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與播放視頻資料設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從而在合作探究中生成知識。(2)學習方法主要為合作討論法、主動學習法、活動參與法等。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及時間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和考查,以及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教學導入3分鐘 1、創設情境多媒體展示系列圖片(2009年校文化藝術節圖片展)2、問題設置(1)這些節目雖然內容不同,但圍繞哪一個共同的主題而展開?(2)這里涉及的精神與我們前面學習的中華文化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 1、自主思考并發言2、回答主題為“改革開放30周年”3、自主閱讀課本P72專家點評:民族精神4、學生合作討論 通過學生熟悉的校園文化生活資源引入課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從而在分析與感悟中形成新知。 新課教學一、中華民族之魂1.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 多媒體展示(板書)一、中華民族之魂1.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1)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2)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優秀的傳統中華文化之中 1、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新課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合作控究的意識,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的能力。新課教學 7分鐘 1、創設情境多媒體展示CCTV新聞聯播視頻之新聞特寫《改革開放30年》2、問題設置為什么時隔30年,人們觀看改革開放大型主題展覽時依然深受感動? 注明: 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整體奮進的一種精神,它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時代!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回顧改革開放這段特殊的歷史,真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經歷的這段艱苦而偉大的革命歷程。 從重大時事入手,引導學生注意政治學科的特點,關注時事,并學會分析時事。2.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P71)2分鐘 媒體展示(板書)2.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中華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 A.始終是維系中華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B.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 C.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 2)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水遠的精神火炬――以愛國主義為核心 1、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新課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合作控究的意識,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的能力新課教學二、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總25分鐘 新課教學 突破重點1、創設情境多媒體視頻展示《改革開放30年》深圳的變遷2、問題設置⑴從深圳的變遷中我們體會到了一種什么樣的民族精神?⑵如何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學生合作討論并發言2、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新課(學生分為五小組對內涵的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基本內涵進行分析發言,并思考課本所舉的題目。) 設置活動,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并在活動中進行情感體驗。 1.團結統一 多媒體展示(板書)二、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團結統一 1)形成:團結統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發展的實踐(整體意識) 2)反作用: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迸發出強大的力量 思考:P72請你說說“土爾扈特東歸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合作控究的意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其歸納概括能力。 2.愛好和平 2.愛好和平 1)古代:中華民族素來以熱情好客、睦鄰友好、崇尚交流著稱于世,以“禮儀之邦”享譽于史 2)當代: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世界人民的贊譽 思考:P73世紀寶鼎體現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民族品格。結合歷史和現實事例,你能對此作出自己的說明嗎?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合作控究的意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其歸納概括能力。 3.勤勞勇敢 3.勤勞勇敢 1)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 2)勤勞勇敢,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 3)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你能說出有關“勤勞勇敢”、的歌曲或者成語、典故、名言嗎?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合作控究的意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其歸納概括能力。4.自強不息 4.自強不息 1)含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反映了中華民族永無止境的創業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2)地位: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思考:P74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反映自強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你能說出這些典故和名言的來歷,并用它們來說明自強不息的精神嗎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合作控究的意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其歸納概括能力。5.愛國主義 5.愛國主義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A.與其他內涵的關系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 B.地位:a.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b.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思考:P75①我國有許多抒發愛國情懷的詩詞格言。你能說出它們的來歷嗎?你還知道哪些表達愛國情感的名言警句?②愛國主義應該表現在實際行動中。請結合例如中的一點,談談自己打算如何做。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合作控究的意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其歸納概括能力。 學以致用5分鐘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A.提倡理性愛國,反對民族主義情緒 B.愛國主義應該表現在實際行動中 :建設和繁榮祖國;反對侵略,保衛祖國;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國家尊嚴,展現民族風采 思考:P76你認為,不同時期歸來的海外學子身上折射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合作控究的意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其歸納概括能力。 知識回顧 歸納小結 3分鐘 1、多媒體展示本課時知識結構一、中華民族之魂1.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2.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3.民族精神永不泯滅 二、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團結統一 2.愛好和平 3.勤勞勇敢 4.自強不息5.愛國主義2、多媒體展示課本P71圖及魯迅的名言進一步突出本課時《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 學生一起進行小結,并閱讀課本P71圖及魯迅的名言回答:①“中國的脊梁”體現在哪些方面的精神?②魯迅先生的名言強調了什么? 引導學生增強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感;認同愛好和平、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民族優良品格,保持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四.教學小結與反思:這一課時起到銜接的作用,是第六課向第七課過渡的一課時,可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看待文化的能力。但課時內容多,如何引導學生通過探究而生成知識就非常的關鍵,這就要求各環節都非常的緊湊,因而事先一些活動的設計意圖應該讓學生了解,并做一定必要的準備。同時,知識的學習是教學的重頭戲,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同樣不能忽視,這也是思想政治學科的一個特點,因而如何設置情境、設置問題就非常的關鍵,因為這是一個導入,引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生思考和參與,從而在知識的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達到教育教學的目標。在教學中,有些學生表現出對情境的強烈關注,但只停留在表層的感官刺激,而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如何使學生的感情真正升華,這是要特別注意的。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