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必修3第四課第一框《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設計(原創) ──全國第四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優質課評比一等獎作品教學目標通過本框題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的特點,懂得傳統文化具有雙重作用,辯證的看待傳統文化。教學重點傳統文化的在今天的特點,辯證看待傳統文化。教學難點傳統文化作用的雙重性。教學思路通過回顧第三課關于文化的多樣性的知識引出傳統節日的由來,切入傳統文化的話題。通過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繪畫、傳統戲曲的介紹,總結出中國核心傳統思想──“和合”思想。由此思想過渡到古代“大同世界”之政治理想。由此理想與當今世界的差距,引出中國當前倡導的建立“和諧世界”的理念。通過讓學生分析“和諧世界”的理念和古代“大同世界”之政治理想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概括出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特點,體現出傳統文化的時代特色。由中國現代版的標志聯想到傳統標志,引出長城,得出傳統文化具有鮮明民族特征的結論。由長城是國家的墻到城市的墻、家庭的墻、單位的墻,引出中國傳統的“墻文化”。請同學分析墻文化的作用,概括出傳統文化的作用具有雙重性,得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后,通過探究孔子的觀點“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活動,讓學生切實體驗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教具的使用電腦課件、黑板、粉筆。在教具的使用中,運用對比法,中國孩子和伊拉克孩子之間的對照。運用留空法,讓學生填上適當的語句表達他們此刻的想法。運用聲音與圖像的配合。運用傳統戲曲和現代歌曲的對照。材料的使用材料豐富但主題一致,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附材料京劇《捉放曹》錄音、《我的中國心》錄音。相片若干。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