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高一政治教學案2——23第九課 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展第一框: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1、 溫故知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008年5月6日至10日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0年再次訪問日本。在經歷2006年10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訪華的“破冰之旅”、2007年4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日的“融冰之旅”以及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2007年12月底訪華的“迎春之旅”之后,中日關系已經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胡錦濤主席此次對日本的“暖春之旅”,將進一步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夯實兩國戰略互惠關系,促進兩國關系長期、穩定發展。請用國際社會的有關知識分析中日關系發生從“冰凍”到“破冰”、“融冰”“迎春”“暖春”變化的原因?二、學習目標識記:當代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知道危及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理解: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運用:關注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三、學習過程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一)呼喚和平、渴望發展的歷史潮流1. 與 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一個是 ,一個是 或者說發展問題。2.和平問題。(1)含義: 。 (2)和平問題的重要性: 。 (3)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的表現: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3.發展問題 (1)含義: 。 (2)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經濟特征: 。 (3)發展面臨嚴峻形勢: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第五: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 (二)維護和平、促進進步發展的有效途徑1. 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是: 。2.為了和平與發展,必須堅持地反對 和 ,改變 ,建立以 為基礎的 。3.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 合作探究一:請舉例說明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具有現實的可能性。請你選擇:和平之所以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因為( )①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②維護和平將給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 ③ 和平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 ④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和平具有現實的可能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請你判斷1.當代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2.為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必須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合作探究二:結合課本100頁,回答,中國提出這些主張表明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四、請你畫出知識樹和平問題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發展問題:五、當堂訓練1.作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情況最復雜、交戰最為激烈的地區沖突,中東問題一向是聯合國關注的焦點。中東問題的存在表明( )A. 地區沖突是解決和平問題的主要障礙B.當前國際形勢的總趨勢是總體緊張。局部緩和C.世界仍很不安寧,威脅世界和平的隱患依然存在D.戰后世界維持了總體和平局面2.在世界各國人民的強烈呼吁下,許多國家紛紛削減常規武器或核武器,其中美俄兩國決定在2012年12月前,各自將本國核彈頭削減至170——2200枚。這表明( )A.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將不復存在B.軍事力量已不再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C.要和平成為時代的主流D.戰爭現象已消除3.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及解決的途徑是( )A.東西發展不平衡,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B.世界貿易條件惡化 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C.世界環境日益惡化 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D.南北發展不平衡 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4.胡錦濤同志指出,為建立一個更加和平、穩定、繁榮的21世紀,世界各國應該在經濟上開展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實現各國和地區的均衡發展;文化上要維護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社會制度和不同發展道路的國家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和諧共處。這表明( )A.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條件B.發展經濟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基礎C.中國主張在世界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D.世界各國應首先考慮本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5.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出版的一本書的序言中寫道,他希望新世紀美國人都能實現“美國夢”,能確保美國在一個和平、自由和繁榮的世界繼續發揮作用他為“美國夢”作了清楚的注釋:美國現在是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級大國,要抓住這個機會去建立起它在全球的霸權地位,使21世紀成為由美國主導和支配的“美國世紀”。上述材料說明( )A.世界已由美國控制B.美國地位提高,實力大增C.世界需要建立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新秩序D.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嚴重障礙六、生活鏈接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請結合所學的政治生活知識分析影響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有哪些?第八課《走進國際社會》學案溫故知新:(1)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的民族政策,也是我國的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它適合我國國情,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使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BCBCD1.(1)①主權是構成國家的最重要因素,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權。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國政府有權對其進行管轄。圖謀“加入聯合國”是挑戰國家主權、分裂國家的行為,是不得人心的。②聯合國是由主權國家構成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臺灣不是一個主權國家,沒有資格以任何名義加入由主權國家組成的聯合國。圖謀“加入聯合國”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剜的公然挑戰,是注定要失敗的。www.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