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1、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民族文化的差異性。(2)闡述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表現,分析文化多樣性存在的意義。(3)理解國際文化事務中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2、能力目標(1)通過介紹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2)通過分析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其表現,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觀念。二、學習重難點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確認文化多樣性的價值。2、理解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和原則;樹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觀念。三、知識準備(一)異彩紛呈 交相輝映1、民族節日——文化多樣性的基本形式之一(1)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 、 、 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特別積淀。(2)慶祝民族節日,是 的集中展示,也是 的集中表達。(3)透過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及習俗,我們可以領略 。2、文化遺產——文化多樣性的基本形式之二(1)地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 的重要標志。(2)意義:不僅對于研究 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 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3)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以 的方式確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并給予保護。(二)透視文化的多樣性1、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其表現(1)含義:是指 。(2)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可見諸于 等各個方面。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之間 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和 。(3)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 ,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三)尊重文化多樣性1、態度:既要 ,又要 。不同民族之間,應該 ,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 、 文化的多樣性。2、必要性:(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 內在要求;(2)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的必然要求。3、原則和意義(1)原則:民族平等原則;各國文化一律平等原則(2)具體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 、 、 。(3)意義: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世界各國人民才能 、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 , 。4、學習內容1、從不同的民族節日中你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2、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有什么關系?3、世界遺產和文化遺產有哪些不同?4、保護文化遺產有哪些重要的意義?五、學習小結學習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總體上重點把握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文化多樣性主要表現為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二是文化多樣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三是文化多樣性是文化繁榮的前提。既要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規律,又要認識到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反對排斥異文化和盲目崇拜異文化的錯誤傾向。6、達標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提起節日,中國人想到的是春節、端午節、清明節等,而大多數西方人想到的卻是圣誕節、復活節等節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節日,這是因為 ( )①不同的民族節日蘊涵著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節日包含著一個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內涵 ③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987年12月,故宮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5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故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事實說明 ( )A.傳統文化是深受各國歡迎的文化B.文化遺產是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C.保護文化遺產是聯合國的責任D.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獨自占有和享用的3、中國的京劇、書法、武術大放異彩,俄羅斯的芭蕾舞折服全球,意大利的歌劇、奧地利的音樂、美國的迪斯尼卡通藝術等享譽世界,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大花園”。世界文化“大花園”的形成表明( )①不同民族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相互尊重,促進了文化的多樣性 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是有差異的 ③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④只有藝術才是最正確的文化形式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2008廣東卷20)我國城市建設中“南方北方一個樣,大城小城一個樣,城里城外一個樣”,這種“千城一面”現象 ( )A.體現了當代世界建筑文化的發展趨勢 B.是批判繼承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結果C.不符合人們對城市建筑文化多樣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設統一規劃的需要5、俗話說“入鄉隨俗”。它主要體現了 ( )A.世界文化五彩繽紛的景象 B.民族文化的多樣性C.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 D.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6、在進行文化比較時,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能堅持文化中心主義。所謂文化中心主義就是以自己的文化為標準來評價其他文化,并認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確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錯誤的傾向。反對文化中心主義 ( )①是承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②有利于世界各國人民互相尊重、共同發展 ③是承認各國文化具有優劣的表現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2009廣東單科)《三字經》的英譯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加以推廣。這表明( )A.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C.中國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響 D.文體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8、(2007年高考基本能力測試,山東卷)電影《刮痧》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中國許姓老人到美國探親,他發現孫子發高燒,因不識藥瓶上的英文,無法給孫子吃藥,只能采用中國傳統的治療方法——刮痧。當其孫子不慎摔傷被送往醫院救治時,美國醫生發現孩子背部有刮痕,認為是受家庭暴力虐待所致。許家因此被告了法庭,于是引發了一場“虐待兒童”的官司。最后,這種治療方法得到法庭的理解,消除了誤會。根據這則故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中西醫乃至中西文化存在差異B.不同的國家,不但有著不同的法律制度與社會管理機制,還存在不同的思維方式C.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D.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9、(2008海南卷14)“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2008年8月8日開幕的北京奧運會將成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節日。北京奧運會將通過各種方式展現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體現奧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這是因為 ( )①尊重文化差異是繁榮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③各國都遵循各種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2008山東卷21)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世界文化盛會。假如你是一位奧運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應當 ( )①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做各國文化的弘揚者、建設者 ③尊重各國文化之間的差異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針對文化的多樣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一觀點說明的是什么道理?知識拓展文化遺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的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以各種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代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起居、實物、手工制品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及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故 宮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宮殿建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兩旁對稱地分布著許多宏偉華麗的殿宇。這些宮殿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三大殿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整個建筑莊嚴、壯麗、雄偉,象征皇帝的至高無上。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后妃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俗稱“三宮六院”,坤寧宮北面是小巧別致的御花園。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世界遺產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http: / / baike. / view / 10718.htm )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 ( http: / / baike. / view / 53593.htm ),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狹義的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 ( http: / / baike. / view / 14389.htm )”、“世界自然遺產 ( http: / / baike. / view / 358421.htm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 http: / / baike. / view / 2112735.htm )”和“文化景觀 ( http: / / baike. / view / 41025.htm )”四類。廣義概念,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 ( http: / / baike. / view / 40711.htm )、自然遺產 ( http: / / baike. / view / 185633.htm )、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 ( http: / / baike. / view / 11090.htm ))、文化景觀遺產。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69.htm )舉行了第十七屆會議,會上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 http: / / baike. / view / 20671.htm )》。參考答案知識準備(一)1、(1)風土人情 宗教信仰 道德倫理(2)民族文化 民族情感(3)不同文化的韻味2、(1)歷史文化成就(2)歷史文明的演進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3)名錄(二)1、(1)相對于世界文化的總體,我們所說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具體體現。(2)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民居建筑、風俗習慣、體育運動、服飾、飲食2、(2)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質 特色和個性 (3) 共性和普遍規律 共性和普遍規律 (三)1、認同本民族文化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尊重 共同維護、促進2、發展本民族文化的3、(2)尊重差異 理解個性 和睦相處(3)相互尊重、共同發展 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學習內容1、民族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文化生活的長期積淀,是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的表現,蘊涵著民族生活中的歷史痕跡、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透過不同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可以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2、(1)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性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性。(2)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個性: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個性: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又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1)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以及含有文化和自然兩方面因素的遺產。(2)并非各國所有的文化遺產都能成為世界遺產。世界遺產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通過一定程序,以名錄的方式確立,并予以保護。(3)研究文化遺產與世界遺產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遺產可以明確人類文明演進的進程,并展示世界為變化的多樣性,確立并保護世界遺產對于加強國際合作,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重大意義。4、文化遺產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種積淀,保護文化遺產就是對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一種認同,對于傳承文明、建設先進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達標檢測選擇題1----5 CBCCC 6-----10 CBCCD非選擇題(1)對待文化的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間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3分)(2)“各美其美”說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的文化。(2分)(3)“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認文化的多樣性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2分)(4)“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說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繁榮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保持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會更加豐富多彩。(3分)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