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第一框 體味文化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文化的含義、文化的特征以及文化的形式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和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增強學生培養文化素養的意識和自覺性(2)懂得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學習,將來為增強綜合國力貢獻力量二、學習重難點1、什么是文化?文化具有哪些表現形式?2、怎樣理解文化的社會作用?三、知識準備1、什么是文化?它包括哪兩個方面?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____及其產品。文化既包括____、____、____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____。2、如何理解“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____所創造、為人有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有了____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____的產物。3、文化的實質是什么?文化的力量表現在哪些方面?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不僅表現在____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4、文化的形式有哪些?什么是文化活動?文化具有非常的形式,如思想、理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屬于文化;人們進行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四、學習內容(一)、體味文化1、文化萬花筒(1)文化形式:多種多樣(2)文化現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3)文化特色:不同區域的文化各有特色。2、文化是什么課堂探究:西雙版納的植物王國屬于文化現象(1)文化的概念①②③特別提醒:第一: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而人們游山玩水則屬于文化活動。第二:“文化”一詞在實際運用中具有多義性,把握“文化”的含義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廣義的“文化”是對人類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及其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統稱,用來區分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和區分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和人的活動。這種廣義的“文化”概念與“文明”的含義相近。例如,考古學中講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通常就是這種廣義的文化。②狹義的“文化”專指文學藝術和科學知識,或指人們受教育的程度。③我們所講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種廣義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種狹義的“文化”。知識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這一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科學性、時代性、民族性、開放性、群眾性、創新性。◇意識形態:是關于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種系統化的思想觀念體系。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同階級具有不同的意識形態。非意識形態文化(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一般沒有階級性,但具有民族性、區域性、多樣性。◇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觀點。◇人生觀:主要是指人們對人生問題的總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義、目的、態度和理想等。◇價值觀:主要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有無價值以及價值大小的一種認識和評價。課堂探究: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發形成(2)文化的特點①從文化與人類社會的關系來看②從文化與人們個體的關系來看③從物質載體與精神文化的關系來看知識拓展:◇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現象概括起來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物質現象,一類是精神現象。其中物質是基礎,精神現象必須以物質現象為載體。而文化在本質上屬于精神現象,因此,各種各樣的文化現象都離不開物質活動和物質載體。課堂探究: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長劑3、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形式有哪些①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形式② 文化的分類從表現形式來看:分為精神活動和精神產品從文化形態上看:有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中華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從文化性質上看,有先進與落后、健康有益與腐朽沒落之分。(2)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①文化對個人成長的作用②文化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特別提示:第一: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在向物質力量轉化時,是通過社會實踐實現的。第二:文化對社會和人的活動產生的作用具有雙重性,即不同性質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化劑,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會把人們引向歧途。第三: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所以它對社會、經濟和政治只能是影響作用,而不能是決定作用。五、學習小結文化現象文化的含義文化的形式知識聯系文化的實質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提示:文化在個人成長中的作用也就是第二課中將要講的文化對人的影響和塑造作用,與第二框題中所講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反作用是一致的,因此須將前后知識聯系起來把握)六、達標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我們講文化生活,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下列屬于文化的是 ( )①全球正面臨糧食和能源雙重危機 ②科學發展觀 ③電視劇《士兵突擊》④溫家寶出席第63屆聯合國大會 ⑤千年古樹 ⑥ 到鳥巢觀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 D.②③⑥2、下列屬于文化的是 ( )①物質資料生產方式 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③中國古代四大發明④中日之間關于釣魚島主權歸屬的爭端 ⑤千年古樹 ⑥園林雕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3、某邊遠山村,長期以來由于交通不便,難以脫貧。2005年在國家財政的扶持下,修通了村級公路。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該村興辦起“農家樂”旅游業,不少城里人來這里休閑,欣賞當地人粗獷豪放的山歌,品嘗別具風味的山間野菜和農家小吃,住儉樸幽靜的農家小院,盡情地享受這里古樸自然地生活。旅游業的興起不僅使該村迅速脫貧致富,同時也使村民們感受到了更多來自都市的信息。該村的“農家樂”旅游對于城里人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主要在于 ( )A.方便的交通條件 B.熱情周到的服務 C.濃厚的鄉土文化 D.優美的田園風光4、下列屬于文化活動的是 ( )A.全黨開展學習和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活動 B.神州七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在太空漫步C.學生收看《開學第一課》“知識守護生命” D.汶川地震災區的學校災后重建工作順利進行5、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這主要是因為 ( )A.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的轉化為物質力量B.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C.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只對國家和社會產生影響D.文化一旦產生,就會推動社會歷史發展6、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著身邊來往的人和物,享受著都市的文明生活,這身邊的一切,都是一種潛在的文化。這說明 ( )A.文化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B.文化與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C.文化與文明是同一的 D.文化是一種潛在的精神生活7、青藏高原的文化之美無處不在。譬如帳篷這一供藏族同胞棲身的特殊“居所”,便帶有高原特有的神秘和深厚的藏傳佛教及民俗文化的色彩。這說明 ( )A.生活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活 B.文化包括純自然的景觀C.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D.不同區域的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色8、文化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一個詞語,然而“熟知并非真知”,下列對文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文化是人類特有的,是人與生俱來的B.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因為文化只能是意識形態的部分C.人類的精神活動屬于文化范疇,而精神活動的產品屬于其他范疇D.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9、(2008年高考政治試題,廣東卷,17)冼星海在抗日戰爭時期創作了《黃河大合唱》等名曲,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表明 ( )A.文化的發展與社會實踐同步 B.文化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C.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創造的主體是知識分子10、(2009天津文綜卷)某校開展了以“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主題的讀書活動。開展這項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其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有利于引導學生把握人生道理、實踐人生追求。這是因為 ( )①文化能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 ②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③有文化知識才會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為精神力量能轉化為物質力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材料一 《黃河大合唱》是我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作品。它誕生于抗爭時期,在當時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堪稱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史詩,是中國靈魂的怒吼!它雄壯豪邁的旋律,寓意深刻的歌詞弘揚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頑強奮斗的民族精神,極大的激勵了中華兒女的斗志。就如同一篇好的文學作品能振奮人心一樣,《黃河大合唱》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喚醒了千千萬萬人民的靈魂,它激勵著人們團結起來,一同消滅日本鬼子,重建我們美好的家園。材料二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全國各地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大合唱《長征組歌》在全國各地唱響。已傳唱了半個世紀的《長征組歌》,是繼《黃河大合唱》后又一唱響世界的紅色經典,是我國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作品,被選為20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它以恢弘的氣勢,表現出強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將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文化生活第一課——第一框——導學案答案二、知識的準備1、精神活動 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 非意識形態 2、人 人類社會 社會實踐3、個人的成長 4、信念 信仰 道德 教育 科學 文學 藝術三、學習內容(一)體味文化課堂探究:錯誤。因為:文化是人所創造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植物王國是純自然的,不包含人的創造成分,不能叫文化。(1)文化的概念 ①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②文化有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之分。課堂探究: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前半句“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正確,但后半句“而是后天自發形成”錯誤,因為文化素養是逐步培養出來的。(2)文化的特點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②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是逐步培養出來的 ③精神文化離不開物質載體,需要物質載體來表現。課堂探究:錯誤。因為文化有先進、落后之分,先進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長劑,落后文化阻礙人的發展。六、達標檢測(一)選擇題答案1D 2D 注: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之為文化。3C 4C 5B 6A 7D 8D 9C 10B(二)非選擇題答案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黃河大合唱》和《長征組歌》都是優秀的文藝作品,能夠感染和激勵我們奪取革命的勝利。這些優秀的作品以及在革命戰爭時期所形成的長征精神和抗戰精神,同樣也能夠鼓舞和激勵我們奪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1. 無時不在2.無處不在3.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文化是個人的一種修養意識形態部分非意識形態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