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教 案課題:新時代的勞動者授課班級:高中一年級教者:羅瑛課型:授新課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識記:勞動的含義,就業的意義,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勞動者的基本義務,勞動者依法維權的途徑;理解:我國的就業形勢,黨和政府解決就業問題的基本方針,如何樹立正確就業觀;運用:運用所學知識設計切合個人實際的擇業和創業規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從社會的需要和自身的能力方面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增強自身的維權意識和法律知識,做一個新時代的勞動者。教學重點:解決我國就業問題教學難點: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教學方法;講授法 事例論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首先給大家這樣一個信息,在大學校園中每年都會有招聘會,但場面往往很哄動,一個個大學生手中都拿著自己的簡歷,在只招一名公務員的政府機關的攤位前排起了“長龍”,而在另一邊一家招大量工作人員的私營企業的攤位前卻無人問津。師:如果是你,你會作出什么樣的的選擇呢,是去應聘公務員還是去私營企業呢?生1:我會選擇做公務員,因為工作穩定、收入高、福利好、有保障。生2:我會選擇私營企業,因為那里有更多的機會,發展空間大。師:看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考慮和選擇,公務員近年來招生火暴,有人描述說是“本科生一操場,碩士生一禮堂,博士生一走廊“,這一點也不夸張,公務員招聘已經超過了高考成為了我國的“第一考”。上述情況反映出的這種就業觀能否適應時代的要求?在坐的各位幾年后就要走上就業之路,我們如何才能做好一個新時代的勞動者?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探討的問題。推進新課:【板書】新時代的勞動者【板書】一、勞動與就業【過渡】 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院這些另人向往的美麗壯觀的建設都是有勞動人民付出辛勤勞動建造出來的。“萬丈高樓平地起”靠的也是勞動,我們今天吃的、穿的、用的都離不開勞動。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它創造了文明,創造了財富,促進人類的發展,推進了歷史的進程。那究竟什么是勞動呢?我們來看勞動的含義。【板書】1、勞動的含義勞動是勞動者腦力和體力的支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農民種田是勞動,到工地上干一天活也是勞動,教師上課是勞動,而出版一本小說同樣是一種勞動。偉大的哲學家休謨說“正是勞動本身構成了你追求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勞動獲得的享受,很快變得枯燥無聊,索然無味。”另一位大師馬克思也說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會滅亡。這些都說明勞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至關重要。在我國的“八榮八恥”中有這么一條,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所以我們要使熱勞動,勤奮勞動,尊重勞動,保護勞動蔚然成風,努力形成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勞動是勞動者腦力和體力的支出,它是勞動者的一種活動,沒有勞動者,勞動也就是一句空話,也就是說勞動者是生產過程中的主體,在生產力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勞動是個人取得收入獲得生存的謀生手段,是發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的力量,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過渡】勞動是光榮的,人人都應該參加勞動,就業是參加勞動的一種方式,是有勞動能力的人從事勞動,獲取報酬的方式。我們為什么要就業呢?【板書】2、就業的意義我們先來看書上的一則材料,李師傅自從下崗后一直拿著微薄的救濟金在找工作,許多熱心的人也幫他介紹過幾次,可他不是嫌累、嫌工資少、地位低,就是嫌與他那適用面很窄的技術不對口,因此一直沒找到工作。李師傅為什么要找工作要就業,他為什么找不到工作呢?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李師傅為什么要就業,他不勞動行不行。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從個人、國家、社會三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啟發同學回答: 李師傅首先自己要吃的、穿的,說不定還有一大家子需要養活,他需要賺錢吧,也就要就業。所以從個人角度說,勞動者通過就業來取得報酬,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的再生產。等他錢賺多了他可能就開始想,是不是把房子裝修得漂亮點,買輛車子或者去想去的地方旅游。所以說,就業同時有利于實現勞動者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國家角度說,就業是民生之本,有效的勞動就業,可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的發展,人人都就業,沒人失業,國家自然就會更加富強。從人類社會的角度說,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如果造紙廠沒有勞動者就業勞動,木材還是木材,不會變成紙),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運轉,從而使人類社會進步。沒有就業,沒有勞動的發展,我們還處在最原始階段,只能被動的適應自然,而看看我們今天,小車、飛機、地鐵,交通方便多了吧,再看看校園里的一草一木,要是沒經過園林藝術這種勞動,不會如此美觀吧。【深入理解】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是人的最基本權力,它不僅是人謀生的手段,同時也是人融入社會大家庭的基本方式。絕大多數人要靠勞動就業獲得民生之本,通過勞動改變和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講,就業狀況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只有通過擴大就業,廣大人民群眾才能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經濟收入,實現自己的物質利益,不斷改善和提高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人的全面發展。【過渡】就業對勞動者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但是現如今我國有著很多的就業問題,目前在我國要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也不容易。來看看我國的就業形勢。【板書】3、我國就業形勢——嚴峻從勞動供求總量來說,每年城鎮需要就業的人數達到2400萬人,而我國的目前經濟增長所能增加的崗位每年只有800萬個左右,也就是說將近有1600萬個的崗位缺口,當然也不是說這1600萬人就得餓死了,他們當中有些人到了就業年齡還在繼續深造讀書去了,有些人在自主創業。但是加上還有一些農村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難度還是很大。從勞動力結構來看,一方面,傳統行業出現大批下崗工人,而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產業、行業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又供不應求。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也不樂觀,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達610萬,比上年增長51萬,增長幅度為9.1%,而就業率低于70%,甚至有人說“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生生失業;上一屆、這一屆、下一屆,屆屆失業”。雖然,有些人還在繼續找工作,有些人是去繼續深造讀書了,但是大學生失業率仍超過12%。【問題】在這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國家有很多的就業問題,形勢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嚴峻。那么是什么造成我們國家就業形勢嚴峻呢?【教師】造成我們國家就業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 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市場都比較大。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基數大,這樣我國每年新增加的勞動力數量也是非常大的。勞動力廉價,所以大量外商在我國沿海地區投資廉價勞動力。第二、 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勞動力素質較低,尤其我們國家對那些高尖端的技術性人才培養的不夠,造成很多崗位的缺失。到2008年,15年以上的人受教育年限僅為8.4年,總人口中大學文憑以上的僅7000萬。盡管我國的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國民的文化水平還是不高。“皮衣之都”的浙江海寧市有2000多家的皮衣生產企業,共擁有日產6萬件皮衣的生產能力,可由于缺少技工,每天至少流失100萬美元的定單。昆山市的一些企業甚至喊出了“28萬年薪年聘高級電焊工,依然良將難求。在這些方面只能靠引進國外人才,所以培養這些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大多數企業對員工都有文憑要求,有些規定要大學文憑。有些軍隊規定參軍還要高中水平呢。所以同學們要多讀點書,對以后還是有好處的。這是造成我就業問題存在的第二個原因。第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我國開始市場經濟還不是很久,所以很多方面可能做得不是很健全。供需雙方不能很好的相互溝通信息,我國農村人口占80%,而勞動力需求大都在大中城市和東部地區,造成供給與需求的分離性和分散性。打個比方,現在新疆某公司需要一名計算機方面的人才,而我們學校有正好有符合要求的這方面人才,但是我們并不知道那邊要人啊。大家可能馬上想到網站、中介機構,我們不一定就正好在應聘期限內點擊了那個網站,而現在的中介機構也不完善,收了費辦事不力的大量存在。所以就業信息收集難度大、傳播速度慢、傳播成本高,導致供求脫節。【過渡】有了問題就應該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你老爸是農民,要你畢業后當農民,你老爸是造紙廠工人,要你畢業后去頂他的職,你愿不愿意。就業沒這么簡單啊。現在面對如此巨大的就業壓力,我們國家和社會怎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作為勞動者我們個人又應該樹立怎樣的就業觀呢?【板書】4、如何解決就業問題解決就業問題需要國家和個人共同努力,首先我們從國家方面看,黨和政府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 首先,要發展經濟,這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源(經濟發展了,自然就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就解決了。)☆ 其次,需要國家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崗位,鼓勵、支持和引導人們就業和再就業。國家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優惠政策,如對于畢業生新辦從事咨詢(法律、會計、稅務)、信息、技術服務的經營單位的,免征2年企業所得稅,從事交通運輸業的第一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二年只征一半。另外,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提供5萬元貸款。所以,國家正一步步想辦法解決就業問題。【過渡】造成我們國家就業問題存在的一個原因是勞動力市場不夠完善,那么我們就應該要完善勞動力市場,努力改善勞動就業與自創業的環境。☆ 再次,就是要完善勞動力市場,努力改善勞動就業環境。完善網絡求職渠道,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廣覆蓋的、多功能的、易操作的、及時的高效率信息市場。并打擊非法中間機構,不斷完善勞動力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過渡】這些是從國家方面著手,那從勞動者自身來看,應該要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繼續來看李師傅的那則材料的第二個問題,他為什么找不到工作?(觀念問題和技術問題)。我們前面說到大學生的就業率不到70%,是不是我國人才過剩啊,當然不是,這只是一種相對過剩,大學畢業生心高氣傲,非高薪工作、管理工作不做,非發達城市不去。導致“有地方沒人去,有人沒地方去”,像新疆、貴州、內蒙古等地區少有大學生愿意去,又苦又累的工作也不愿意干。所以,要從思想上改變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這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每個人都要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專長和條件,樹立自主擇業觀。為什么要樹立自主擇業觀啊,就業是自己的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我用來謀生的手段,我一輩子或長時期的工作,我要喜歡它才行。喜歡我才會去做啊,我才做得好。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生產積極性、創造性自然就提高了。百渡的首席執行官北大才子李彥宏于1991年畢業于北大信息管理專業,23歲去美國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他就是憑著在電腦方面的興趣進行艱苦創業,現在百度已經是我國國產的最大的搜索網站了。動漫“蠟筆小新”的創作者前些天去世,你們當中說不定就有人喜歡動漫設計,將來在大學就學這個,憑著興趣說不定哪天就成功了。☆ 第二,要樹立競爭就業觀。現在的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前面我們講了我國就業形勢嚴峻,市場這塊蛋糕只有這么大,一個職業有很多人競爭,你想去應聘某公司總經理,他也想啊,那靠什么才能競爭贏啊,靠才能,才能哪來,靠學習。因此,要好好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和素質,改變觀念,積極去應對競爭,以適應這個競爭的社會。現在在我國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和素質的途徑還很單一,主要通過讀書、上學。☆ 第三,樹立職業平等觀。有一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就是因為報名人數太多而造成系統癱瘓,一個只招5個人的崗位竟然有3881人去搶,也就是平均770多個人中才錄取一個,公務員已從鐵飯碗變成金飯碗。古時候,在我國重農輕商,職業有高低貴賤之分,而現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像在四川某大學畢業的羅福歡,鞋業界的潮頭人物,在全國擁有80多家的羅記擦鞋加盟店。其實他畢業后完全可以加入白領的行列,可是他感興趣的不是白領而是擦鞋,于是他開始8年的擦鞋生涯,終于成為鞋業界的龍頭老大了。所以說我們要樹立職業平等觀,不管將來上不上大學,不管從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同樣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后,就是要樹立多種方式的就業觀。現代市場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就業形成多樣化。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選擇正當職業,實現就業。像可以通過職業介紹所,媒體廣告,網上人才招聘會等等方式,靈活的實現就業。靈活就業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8小時工作制,非全日制、臨時就業、季節性就業逐漸出現,自主創業也是一種就業。【過渡】總之,有黨和政府的幫助,再加上個人的努力,相信每個人都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滿意的工作,就業形勢就會好起來。但是走上崗位的勞動者經常會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這些糾紛要么是因為用人單位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要么是因為勞動者沒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義務而造成的,那么勞動者享有哪些權利和義務,怎樣維權。接下來,我們來看到本節課的第二個大問題“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板書】二、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教師】 我們先看到書上第47頁的材料,小張的母親病了,小張四年來未休過探親假,這次他向單位提出休假探親,單位不批準他休假探親。小張共得工廠既有刺耳的噪聲,又有刺眼的電焊強光。工人向廠長要求發放勞動衛生防護用品,改善勞動條件,遭廠長拒絕。單位只給部分資格老的職工辦理社會保險,小張等不再其中。【問題】材料中,小張哪些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板書】1、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學生】☆ 單位侵犯了小張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問題] ☆ 勞動者除了這些權利,還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學生] 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的其他權利.【知識拓展】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是統一的。任何權利的實現總要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沒有權利就無所謂義務,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我國勞動者依法履行的基本義務,它包括完成勞動任務(教師要按時來上課)。提高職業技能,在勞動過程中學習。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教師不可以體罰學生等)。自覺地履行勞動者的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利的基礎。【問題】下面我們就到第二個問題,小張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板書】2、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途徑【學生】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小張應該通過正當、法的途徑進行維權。投訴、協調、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教師] 投訴,也就是通過電話、信訪、上訪等形式,向各級工會組織和勞動監察機構投訴、舉報。也可以通過媒體提供的輿論陣地,促成爭議的合理解決。同樣可以選擇協商的方式進行維權,即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這樣可以及時化解矛盾。除了投訴和協商,還也可以申請調解。也就是在企業設立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按照自愿、合法原則進行調解,促成爭議雙方達成諒解協議,從而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同樣他還可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就是在各級政府設立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主持下,按照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調解、裁決。如果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不服的話,最后他還可以向法院起訴,提起訴訟,就是法院“打官司”。我國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它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依據,所以要與用人單位簽定勞動合同,明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不然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就沒有依據保護自己的權益。如與用人單位簽定工作八小時,他讓我干十小時,我當然不干,除非有加班費。我們要增強自己的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能采取非法的手段加以報復。5、課堂小結勞動使人偉大,就業維持生存,在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除了靠黨和政府外,勞動者自己要改變思想觀念,提高技術水平和文化知識,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這節課的重點就在這里,了解就業形勢,解決就業問題,作為大學生,我們是潛在的就業者,我們應該怎樣做,改變思想觀念,提高技術水平和文化知識,。就業了還要注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的勞動者。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