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五課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生活趣味政治申紀蘭,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當有人問她,能連續當選一至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靠的是什么 她認真地說:“靠的是說老實話.要不是人民信任我,要不是有人民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大會制度,我這個普通農民怎么能當選這么多屆人大代表 ”“我是農民代表,我要為農民代言.我要了解他們的愿望,反映他們的困難和心聲.”“當選一屆人大代表已經不容易,我能連任十一屆,這里面都是人民對我的希望.”申紀蘭為什么要為農民代言,為什么要了解他們的要求和愿望,反映他們的困難和心聲 [提示]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權力。基礎知識梳理一、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1.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1)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廣大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人大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務,并由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具體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力。(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①性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②地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它監督。③職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3)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它是本行政區域內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2.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2)人大代表的產生與任期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五年。(3)人大代表的權利包括審議權、表決權、質詢權、和提案權。(4)人大代表的義務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參加行使國家的權力。②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③密切聯系群眾,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接受人民監督。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我國的政體: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我國政體的組織活動原則:民主集中制具體表現在:(1)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2)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3)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地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內容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②人民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③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④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等等。疑難探究整合1.全面認識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關的法律地位①性質: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它監督。③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全國人大的部分職權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以便更好地發揮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2)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①立法權,即制定法律的權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省、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②決定權是憲法賦予各級人大和縣級以上各級人大常委會依照法定的程序決定國家和社會或本行政區域內重大事項的權力。③任免權是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相關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及其他組成人員進行選舉、任命、罷免、撤職等權力。④監督權是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一府兩院"工作的權力。(3)人民代表的產生及其職責①產生: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都由民主選舉產生。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有兩種:縣級、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間接選舉產生。②職責: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在民主的基礎上選舉代謄: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由國家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2.正確把握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議會制的不同(1)二者的經濟基礎不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為維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議會制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是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工具。(2)階級本質不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為維護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服務,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西方議會制是由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是為資產階級的利益服務的,其實質是資產階級專政。(3)行使權力的主體不同人民代表大會是通過選舉產生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其權力的主體是人民。西方議會制是協調資產階級內部利益關系的場所。議員不對選民負責,不受選民監督,選民無權撤換議員,議員都是資產階級及其代理人。因此,其權力的主體是資產階級。(4)組織和活動原則不同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人大是我國的權力機關,集中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其他國家機關都是在人大的基礎上產生的,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兩方議會制一般是按三權分立的原則組織起來的立法、行政、司法各種權力互相互制衡,以便調和平衡資產階級內部不同集團的利益,維護資產階統治。3.我國人民的代表大會制度易混易錯知識總結⑴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但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是間接的,是由人民選出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⑵要區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構成了我國國家權力機關的完整體系。⑶我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才能行使國家立法權,省、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訂地方性法規,但不是各級人大都有立法權。國務院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制定有關行政法規,但不是立法機關。⑷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和其他國家機關: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其他國家機關包括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軍事機關等。⑸人大和“一府兩院"之間是領導和被領導、監督和被監督的關系,而不是相互領導、相互監督的關系⑹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三者是統一的。人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人大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人大代表來自人民,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服務。⑺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有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兩種方式。⑻區分人大代表的權利、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和公民的政治權利。人大代表的權利有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公民的政治權利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⑼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一個國家的政體總是體現國家的階級性質,為維護國家性質服務。⑽法院、檢察院分別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但仍要受人大監督,對人大負責;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也要接受黨的領導。⑾注意區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前者是我國的政體,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后者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自治制度。經典例題分析考查知識點 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例1】(2008·全國Ⅰ·34)W市人大常委會向市民公開征集未來5年立法項目與建議草案,10天內共收到市民意見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議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議被采納。這表明①w市人大常委會在立法活動中堅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則②人大常委會在立法活動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眾的意見③地方人大常委會具有制定地方法規的權力④人民群眾在立法活動中享有提案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嘗試解題】A【思路點撥】本題以人大常委會立法的過程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人大常委會向市民公開征集立法項目與建議,征求人民群眾的意見,體現了民主集中制原則,行使了人大的立法權。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權,④表述不科學,應選A。【變式訓練】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這部法律將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上述材料體現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A.最高立法權 B.任免權 C.監督權 D.立法權【解析】本題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的認識,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行使全國人大的部分職權,上述材料表明,全國人大常委行使立法權,但不是最高立法權。【答案】D考查知識點 人大代表的產生及權利【例2】(2008·上海·17)人民代表是人民權力的受托者,這種受托性質表明A.人民代表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B.人民代表直接行使國家權力C.人民代表擁有國家權力的“最終控制權”D.人民代表必須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表達者【嘗試解題】BD【思路點撥】人大代表的產生有兩種方式: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故A錯誤;C本身錯誤,不符合事實,故不選;只有B、D符合題意。【變式訓練】在三位農民工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之前,農民工已開始走進一些地方人大,行使代表的權利,履行代表的義務。2007年11月20日,剛剛以高票當選江蘇省江陰市人大代表的楊進激動地說:“這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這句話體現了,作為一名人大代表①享有無限的權利 ②要密切聯系群眾,經常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 ③其權利來自人民,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④享有立法權、決定權等權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①說法錯誤,人大代表沒有立法權,故④說法錯誤。②、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答案】C知識點3 國家權力機關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例3】(2008·四川·34)《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總則中明確規定,各級人大黨委會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行使監督職權:對本級政府、法院和檢察院的工作實施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大與政府、法院、檢察院的關系是①既監督又支持的關系 ②權利相互制衡的關系③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④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嘗試解題】B【思路點撥】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實施監督”、“促進”,由此可知人大與政府、法院、檢察院的關系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既監督又支持的關系,②④說法錯誤。【變式訓練】根據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代表審議和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委員討論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國務院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仔細研究和認真修改。《政府工作報告》被修改33處,其中比較重要的修改有12處。這說明A.國務院要對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負責和報告工作B.全國人大與國務院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C.政協委員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協商D.全國政協與國務院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全國人大的職權。題干中全國人大審議并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是全國人大行使決定權的表現,故選C。A、D兩項很容易排除。B項比較容易混淆,全國人大的監督權主要表現在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和對“一府兩院”的工作進行監督,B與材料不符,故排除。【答案】C智能優化訓練基礎達標2009年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據此回答1-4題。1.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③人民代表大會 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而它又分為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之分,所以①②③切合題意。④錯誤,它將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混為一談。答案:A2.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進行了認真審議,根據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國務院對報告進行修改后獲得通過。上述材料體現了全國人大的①最高立法權 ②最高任免權 ③最高決定權 ④最高監督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緊扣關鍵詞“審議”和“通過”,這充分說明了全國人大在行使最高決定權和最高監督權。答案:C3.會議分別聽取了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這表明 ①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②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是全國人大的職能部門③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必須向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④全國人大行使監督權A.①③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結合材料,對選項逐一分析可知,②表述錯誤,①③④切合題意。故選C項。答案:C4.參加會議的2900多名人大代表,通過認真審議,分別對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報告提出了意見,國務院及其他機關認真作了修改。這說明A.人大代表享有質詢杈B.人民代表享有決定杈C.人大代表享有審議權D.人民代表來自人民,受人民監督解析:本題以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有關人太代表權利知識的理解。根據料提供的信息,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故選C項。決定權是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A,D項與題干的主旨不符,都不能人選。答案:C5.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體現這一原則的有①人民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②在人民代表大會的活動中,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③人民代表大會、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應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領導④地方國家機構服從中央的領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主集中制的理解。③混淆了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的關系,故錯誤,排除。答案:C6.200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實施兩周年。正確行使憲法賦予的監督職權.做到既不失職、又不越權.至關重要。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權是指①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②監督“一府兩院”工作的權力③決定國家和社會各項重大事務的權力④對相關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及其組成人員進行選舉、任命、罷免、撤職等權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人大監督權的認識。①②③④都是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但只有①②是人大行使監督權的表現,③是人大行使決定權的表現,④是人大行使任免權的表現,均不符合題意。答案:A7.有人認為,“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權力是由全體人民直接行使的。”你是如何認識的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人民如何行使國家權力的理解。在解答時,注意一點,就是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但是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參考答案:(1)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權力是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2)我國全體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是間接的,即廣大人民通過選舉人民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國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務。人民代表才是國家權力的接行使者,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因此題中觀點是片面的。8.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近3000名代表中,各方面人士都占一定比例。其中除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人民解放軍、民主黨派和元黨派人士、少數民族的代表外,我國還首次在不斷壯大的農民工隊伍中產生了全國人大代表;除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外,臺灣省還將選舉代表13名。他們不僅選舉出了最高國家領導人,還審議、表決了“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廣大人民群眾還通過手機短信、博客等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結合材料回答:(1)以上材料體現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2)分析說明為什么要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解析:本題以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認識。對第一問,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努力做到材料與要點的有機結合。第二問從歷史、必要性、重要性及實踐四個角度分析。參考答案: (1)①人大代表來自各條戰線,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這體現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真實性。②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最高國家領導人,審議、表決“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享有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全國人大代表的產生說明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人大代表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④設置暢通渠道讓人民廣泛參與政治,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在不斷地完善、發展。(2) ①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由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顯示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特點。③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鞏固和完善,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國家統業和民族團結。④實踐證明是適合我國政體的好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民能力提升9.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有三名農民工代表——朱雪芹、胡小燕和康厚明,自大會開幕以來,他們一直是媒體聚焦的重點。農民工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進入國家權力機關,其意義深遠,表現在1 這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要求②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權利的廣泛性③這標志著中國社會正不斷進步④這將會推動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農民工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是人大制度的要求,是我國社會不斷進步,民主政治不斷發展的表現。也將推動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體現了社會主義主體的廣泛性而不是權利的廣泛性。故選答案: C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奮斗的結果和歷史的選擇。回答10—12題。10.下列關于人民民主專政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關系認識正確的有①前者是國體,后者是政體 ②前者反映后者,后者決定前者③前者和后者的本質都是人民當家作主④前者是國家政權機關,后者是國家權力機關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解析:“關系”,包括區別與聯系兩個方面,①體現了人民民主專政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區別,③體現了兩者的聯系,故選D項。②④說法錯誤,運用排除法,A、B、C都不能入選。答案:D1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因為這一制度A.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B.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活動原則C.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D.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解析: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必須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同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它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真正保證了人民群眾參與國家管理。故選A項,B和C項分別說明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活動原則、與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不能入選。D項說法錯誤。答案:A1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具有無比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①它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②它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全民性③它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④它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并非全民作主,故②錯誤,排除。答案:B13.某省有一位全國人大代表,為方便同選民的溝通,設立了自己的全國人大代表聯系點,并且通過電視廣告向選民征集議案,這種做法在國內尚屬首次。簡要談談你對人大代表強化同選民溝通的認識。解析:本題以國人大代表設立聯系點為材料,考查學生對人大代表強化同選民溝通的認識。回答本題要立足于人大代表和選民的關系,從三個角度:人大代表的權利、人大代表的義務及公民的政治權利。參考答案:(1)強化同選民的溝通便于人人代表更好地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如提案權等。(2)強化同選民的溝通便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如主動密切聯系群眾,經常聽意見和要求。(3)強化與選民的溝通有助于公民行使監督權。14.材料一:2008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大會期間收到的各項議案中,“關注民生”成為最大的亮點,百姓們普遍關心的,如子女上學、看病難、住房難等問題,成為代表們議論和關注的焦點。材料二:在會議期間,全國人大對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進行審議,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審查和批準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等。請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說明什么問題 (2)上述材料揭示了人大代表的哪些權利 你認為人大代表如何才能做到反映百姓心聲、為老百姓辦事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第一問概括出人民代表和人民的關系、全國人人的職權;第二問結合材料結合人民代表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來回答。【參考答案】(1)材料一說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材料二:說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最高決定權和監督權。(2)①人大代表的審議、表決、提案權。②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權力。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聯系,聽取意見和要求,為人民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探究創新15.“博客”是“網絡日志”的音譯,它是一種新興的網絡交流方式。人大代表在人民網上開“博客”,成為今年“兩會”的一大看點。有的代表在“博客”上發表參政議政的體會,公布自己的議案、提案、廣泛征集網友意見。人民網“兩會博客”開通不到一天,就巳發表文章250多篇,網民評論400多條,頁面訪問量突破10萬人次。⑴人大代表在網上開“博客”說明了什么道理 ⑵假如體是寸名“博客”,請你就所關心的有關政治文明建設的一個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解析:本題以人大代表開“博客”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對人大代表權利與義務的理解。關于第(1)問主要從人大代表這樣做的原因以及意義回答。關于第(2)問是一個開放式題型,只要哦言之有理即可。參考答案: (1)人大代表要密切與群眾的聯系。通過在網上開“博客”這一新的網絡交流方式,可以進一步強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同時也有利于更好地對人民負責、為人民務,自覺接受人民監督。(2)不設具體答案。只要能確定一個主題.并合理運用知識提出建議即可。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