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九課 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展生活趣味政治2008年9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作了題為《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http: / / www. / ldhd / 2008-09 / 25 / content_1104997.htm" \t "_self )的發言。 溫家寶強調,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繼續貫徹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順應世界潮流。問題: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中國為什么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思維提示】(1)和平與發展。(2)由我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性質決定的;也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體要求;符合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溫家寶在第63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言政策,有利于維護中國及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基礎知識梳理一、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1.呼喚和平、渴望發展的歷史潮流(1)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2)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2.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1)主要障礙: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的存在。(2)有效途徑: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家新秩序。(3)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內容①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侵犯的權利。②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③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④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4)中國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協商,而不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②經濟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而不應造成貧富懸殊;③文化上相互借鑒,共同繁榮,而不應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維護,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通過對話和協作解決爭端,而不應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二、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1.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1)表現①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②廣大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2)意義①這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②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2.抓住機遇,迎接挑戰(1)國際競爭:①表現:有經濟競爭、文化競爭、軍備競爭、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等。②實質: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2)我國應對國際競爭挑戰的措施①發展才是硬道理,要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增強國家實力。②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跨越式發展,著力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三、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1.決定因素:我國的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3.基本內容(1)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2)基本立場: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3)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助、和平共處。疑難探究整合1.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1)和平與發展問題的含義: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2)主要障礙: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的存在。(3)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家新秩序。(4)中國建立國際新秩序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此,各國應當做到: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②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③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環保上互相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2.世界多極化與國際競爭(1)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美國、歐盟、俄羅斯、中國、日本等大國和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廣大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是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同盟軍。世界多極化意義: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極化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基礎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穩定,發展和國際關系民主化。(2)國際競爭①國際競爭的實質國際競爭表現在各個領域,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②應對措施世界多數國家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我國的應對措施:在世界日趨激烈的斗爭中,我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增強綜合國力,這是我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3.我國的和平發展道路(1)和平發展道路的內涵:中國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創新,采用和平的方式,增加財富,實現自己的發展;是一條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發展自己,又在自己發展中促進世界和平的道路。(2)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原因①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中國人民最希望和平。②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③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④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⑤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辟了正確道路。⑥建立了獨立的和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⑦鍛造了一支在黨的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建立起鞏固的國防。(3)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措施①我國積極參加國際事務,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②我們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繼續同發達國家加強戰略對話和深化合作,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③我們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4)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意義①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政治意義第一,可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有利于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第二,有利于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維護世界的和平,促進共同發展。②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經濟意義第一,拓寬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有利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和質量。第二,可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有利于節約社會勞動,提高經濟效益。第四,有利于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和應對經濟全球化的能力。經典例題分析考查知識點 我國的外交政策n【例1】(2008·寧夏·39)閱讀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雖然中國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當于美國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對全球氣候變暖和中國國內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及能源緊張情況,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胡錦濤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中國將全力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并提出了堅持合作應對、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公約主導地位、堅持科技創新等四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建議。胡錦濤主席向國際社會所作的莊嚴承諾以及提出的建議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的?【嘗試解題】(1)氣候變暖問題關系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并全力機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與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2)“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主張既積極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減排要求,又充分考慮了中國的國情,體現了中國政府在對外活動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3)面對氣候變暖問題,中國政府所提的四點建議體現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外交政策新理念。【思路點撥】該題以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背景,考查我國的外交政策。回答該題關鍵是要認真分析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找出與我國外交政策的結合點。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變式訓練】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項外交工作積極開展,同各國的交流合作廣泛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據此回答:決定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因素是我國的A.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 B.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C.國家職能和國家機構 D.國家力量和國家安全【解析】本題以黨的十七大報告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的我國外交政策的理解。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長期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我國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選A;B、C、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答案】A考查知識點 決定國際關系的因素及我國的外交政策【例2】(2008·全國卷Ⅱ·39)抗日戰爭爆發后,蘇聯援華物資通過西北陸路運到中國。英美物資通過香港、越南和1938年開通的滇緬公路運到中國。威廉·凱寧在《飛越駝峰》一書中指出:“從這方面看,中國維持戰爭的能力完全變成了一個供應問題。”1942年3月,中國和美國合作,開辟了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至中國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線——駝峰航線。3年中,中、美通過這條航線,將大量物資空運到中國境內.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駝峰航線”增進了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但新中國建立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由于意識形態等原因,美國政府采取敵視中國的政策。l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兩圓關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政府采取既接觸又遏制的對華政策,從而使中美關系一直處于既相互尊重與合作、又相互制約的復雜狀態。運用所學的政治常識回答:中美關系的曲折變化說明了什么 依據我國的外交政策,你認為應怎樣處理當前復雜的中美關系 【嘗試解題】(1)國際關系的內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國際關系是發展變化的。國家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2)在中美關系中努力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同美國的合作關系,努力化解分歧.推進中美建設性臺作關系發展。(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給分;如考生只是簡單答出我國外交政策的五條基本內容.可以酌情給分。)【思路點撥】本題結合抗日戰爭歷史資料,以中美關系等角度為切入點。回答該題時,首先要從材料中概括出中美國家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觀點,然后依據我國的外交政策知識,提出處理當前復雜的中美關系的方法和思路,注意從多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本題結合考查考生調動和應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與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變式訓練】2008年新年前夕,胡錦濤主席發表了題為《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的新年賀詞。胡錦濤主席在賀詞中重申: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繼續致力于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維護世界和平穩定。這體現了①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仍然存在 ②中國積極致力于建設國際新秩序 ③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維護國際秩序是中國外交的基本出發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材料體現不出,④說法錯誤,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是我國外交的基本出發點;故選C。【答案】C知識點 3 世界多極化【例3】(2007年·全國II·35)近年來,美國奉行的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的戰略頻頻受挫,歐盟一體化進程加快,俄羅斯、英國、中國等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大國之間出現了既合作又競爭的態勢。所有這些表明A.世界格局繼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B.強權政治已經退出歷史舞臺C.當今世界已經是一個多極世界D.反對霸權主義失去了現實基礎【嘗試解題】A【思路點撥】美國單邊主義戰略頻頻受挫,歐盟、俄羅斯、中國等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說明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A符合題意。B、C、D表述錯誤,不能入選。【變式訓練】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A.走向緩和 B.全球和平C.走向緊張 D.動蕩不安【解析】由課本知識我們知道,當今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選A項。C、D兩項明顯錯誤;B項不準確,全球和平的實現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答案】A智能優化訓練基礎達標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同時,世界仍然很不安寧。據此回答1—2題:1. 和平之所以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因為①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②維護和平將給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③和平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④和平是人類追求的理想目標,和平具有現實的可能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B本題以十七大報告作為背景材料考查對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原因的認識。①②④分別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和平的重要性,符合題意;③說法錯誤,南北發展不平衡應該是發展問題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解決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是A.新殖民主義的存在B.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存在C.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存在D.恐怖主義【解析】C AD不是解決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B錯誤,應該是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的存在;解決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存在。2008年8月26日 ,朝鮮稱美國未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的國家名單上刪除,朝鮮已停止其核設施去功能化進程,并考慮采取重新恢復寧邊核設施的措施,同時通知了六方會談的有關各方。回答3—5題。3.朝核問題是當今世界的一大熱點,也是中國周邊重要的安全因素之一。為了和平解決這一問題,中國進行了積極的外交斡旋,成功主辦了朝核問題多輪會談并繼續發揮重要作用。這表明①中國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②國際社會意識形態的斗爭已經終結③中國主張和平解決國際政治沖突問題④中國的國際地位在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D中國進行了積極的外交斡旋,成功主辦了朝核問題多輪會談并繼續發揮重要作用,表明了選項①③④,國際社會意識形態的斗爭并沒有終結,故②項說法錯誤。4.中國作為東道主,愿與其他各方合作,努力推動對話進程向前發展,共同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我國政府的態度體現了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B.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C.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D.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解析】C A、B說法正確,但與題意無關;D說法錯誤;該題明顯體現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故選C。5.為了解決朝核問題,中國積極通過外交斡旋,凸現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這說明我國的外交政策是①維護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利益 ②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③由國家關系原則決定的 ④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D該題考查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內容及其決定因素,①③說法錯誤,故選D。6.(2008·重慶·35)近年來,我國領導人頻繁出訪拉美、非洲、中東地區、我國與阿拉伯國家、非洲、太平洋島國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建立多種合作論壇。至2007年底,我國參加了120多個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材料體現的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是①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②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③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 ④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B本題考查學生對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的記憶和理解,②不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應排除,選B。7.長期以來,我們在周邊堅持大小國家平等相待,堅持和平解決爭端,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我們與東盟建設自由貿易區,促進互利共榮的經濟融合,謀求共同發展與繁榮。我們推進上海合作組織,倡導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我們尊重周邊國家的不同文化、宗教和歷史背景,推動多種文明和平共處。我們將本著積極穩妥的精神,與周邊國家一道,繼續沿著這個方向作出努力。該材料是如何體現我國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一主張的?【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我國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一主張的理解。我國的主張包括五各方面,聯系材料,結合教材論述,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四個方面作答。【參考答案】(1)政治上:各國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材料中“長期以來,……我們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是政治上的體現。(2)經濟上: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貧富懸殊。材料中的“我們與東盟……謀求共同發展與繁榮”是經濟上的體現。(3)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的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材料中“尊重周邊國家的不同文化……推動多種文明和平共處”是文化上的體現。(4)安全上:各國應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材料中“我們推進……新安全觀”是安全上的體現。8.材料一2007年5月25日,美國國防部公布2007年度《中國軍事力量年度報告》,刻意夸大了中國軍力和軍費開支,繼續散布“中國威脅論”,嚴重違反國際關系準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材料二美國2007財政年度國防開支總額為5 129億美元,與2006年相比,增長了214億美元。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里,美國軍費增長了58%,在全球軍費開支中所占份額也從36%攀升至47%。材料三 國務院提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批準的國防預算為4 177.69億元,約為572.29億美元,占全國財政支出預算略有下降。(1)結合所學知識,聯系材料二、三,駁斥材料一中美方報告“中國威脅論”的錯誤性。(2)面對這種局面,中國該怎么辦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理解。第一問,駁斥中國威脅論的觀點,從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我國的外交政策以及外交實踐三個角度回答。第二問,從參加國際事務、加強友好合作、反對霸權強權三個角度回答。【參考答案】(1)①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中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實行防御性國防政策。②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為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進行必要的國防建設是任何主權國家的職責。③中國外交政策的實踐證明,中國是促進亞太地區及世界和平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從材料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國防預算要小得多,威脅世界和平的不是中國。美方報告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是完全錯誤的。(2)中國要繼續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①我國積極參加國際事務,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②我們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繼續同發達國家加強戰略對話和深化合作,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③我們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能力提升2008年7月7日,八國集團峰會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町舉行。在三天的會期內,與會者討論了非洲發展、氣候變化、世界經濟、能源和糧食安全、貿易、金融體系發展以及國際安全領域的一些問題。回答9—10題。9.對話會議涉及的內容說明A.維護世界和平任重道遠B.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的唯一主題C.應加強南北對話,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D.只要建立國際新秩序,就能逐步解決南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解析】C對話的內容主要談及世界的發展問題,故排除A,B項中的“唯一”說法錯誤,D項中的“只要…就…”說法太絕對。10.海外媒體普遍認為,盡管中國不是八國集團成員,但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正在改變世界秩序,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討論世界經濟將沒有多大意義。可見中國①已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②經濟實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③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 ④和八國集團利益一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B ①④說法明顯錯誤,不選。材料體現了②③,故選B。11.2008年新年前夕,胡錦濤主席發表了題為《共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新年賀詞。進一步向世界闡明:中國崛起的性質是和平的,中國崛起的方式是和平的,中國崛起的目的是為了和平。回答11——12題。11.中國崛起的方式是和平的,中國崛起的目的是為了和平。這說明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②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的基本目標之一③堅持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④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A中國崛起的方式是和平的,中國崛起的目的是為了和平。很明顯地體現了①②兩個觀點,③④兩選項雖然正確,但不符合題意。12.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實現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下列符合這一表述的有①同世界各國建立結盟關系 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實現發展 ③堅持對外開放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④通過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解析】D該題主要考查中國應該如何走和平發展的道路,①項說法錯誤。13.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我們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和諧世界理念”,貫穿于2007年中國外交的每一頁日志。這個充滿東方智慧的名詞頻頻出現在重大國際場合,他所闡述的國際關系新理念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引起共鳴。(1)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國在構建和諧世界中發揮怎樣的重要作用?(2)運用我國外交政策的知識,說明“和諧世界新理念”與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關系。【解析】該題以“和諧世界新理念”為背景,考查我國在構建和諧世界中的作用發揮,以及該理念與我國外交政策的關系。第一問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只要能與“和諧世界”的構建聯系起來均可給分,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第二問需要對社會時政比較了解,知道“和諧世界新理念”的相關知識,然后再與課本的相關知識結合。考核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既要準確遷移教材所學知識,又要貫徹落實《初中思想品德課、高中思想政治課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導意見》。【參考答案】 【答案】(1)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防實力。②作為主權國家,在行使權利的同時,要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等義務。③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的合理的國家利益,并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④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的關系。⑤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2)①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和諧世界”新理念的目標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是對我國外交政策宗旨的繼承和升華。②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和諧世界”新理念的主張是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內容的集中體現。14.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兩千多年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來華進行“迎春之旅”。溫家寶總理與福田首相就東海問題達成四點共識.一致認辦,妥善解決東海問題符合中日雙方利益,應盡早就解決辦法達成一致,使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說明中日在東海問題上達成共識的原因。【解析】該題以中日兩國關系的發展為背景,考查中日在東海問題上達成共識的原因。解答本題,思考的角度一定要廣泛,既有國際關系的影響因素,又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還要從我國的外交政策角度考慮。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的能力,比較好的做到了教材知識與社會熱點的有機結合。【參考答案】 (1)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問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中日兩國在東海問題七達成共識,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日雙方在東海問題上達成共識,順應了時代要求,有利于維護地區穩定。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3)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日就東海問題達成共識,是我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體現。(也可從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角度回答)探究創新15.2008年9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1835號決議,重申安理會此前通過的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決議,要求伊朗立即予以全面執行。決議重申安理會自2006年以來通過的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決議,要求伊朗立即全部履行決議中所規定的各項義務,并執行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對伊朗提出的各項要求。 決議還強調將繼續遵循制裁與接觸相結合的雙軌策略,致力于通過談判早日解決伊朗核問題。(1)伊朗核問題這一重大國際事件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同學們打算圍繞這一事件,選取一個角度進行課題研究,請你幫助他們寫出完整的選題。選題:從伊朗核問題看理由:(2)討論中,同學們認為,解決伊朗核問題的關鍵是伊朗和國際社會需要建立互信,而中,俄、美、歐已提出了解決伊朗核問題一攬子方案,這為解決伊朗核問題提供了新的機會。結合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請你為正確解決伊朗核問題提出幾條建議。(3)簡要說明我國政府在伊朗核問題上提出上述主張的依據。【解析】該題以伊朗核問題為背景,考查伊朗核問題的解決及我國的外交政策的相關知識。本題具有開放性、研究性,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第一問答案不唯一,要根據教材和題目的材料以及現實生活實際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參考答案】(1)①選題可以是:從伊朗核問題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前景,從伊朗核問題看國際關系的分離聚合,從伊朗核問題看國際關系中的敏感問題或焦點問題等。②理由即選題的重要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①在聯合國的框架內解決伊朗核問題,《聯合國憲章》規定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因此要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有關方面必須順及伊朗對自身安全及經濟和能源需求問題的關切。②以和平方式解決伊朗核問題,不得對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③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積極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制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3)①根據伊朗核問題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②主張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基本目標。政治課上,教師向同學們講述了下面這個案例,并組織同學們展開探究。材料一:近來,伊朗核問題爭端日漸升級。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2007年1月11日表示,他不會被西方國家的“大驚小怪”所嚇倒。他在伊朗阿巴斯港視察時說:“不幸的是,一伙欺凌弱小者要剝奪其他國家合法的、天然的權利。伊朗民族不會被這些霸權和他們的叫囂所嚇倒。”材料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中方一貫支持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反對核武器擴散,不希望中東地區出現新的動蕩,并堅持通過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談判方式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劉建超表示,我們希望決議得到認真執行,同時認為制裁不是目的,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方呼吁有關各方繼續進行全方位的外交努力,推動盡快恢復談判,尋求長期、全面的解決辦法。中方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1)伊朗核問題這一重大國際事件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同學們打算圍繞這一事件,選取一個角度進行課題研究,請你幫助他們寫出完整的課題:“從伊朗核問題看 ”,并簡單寫出選題的理由。(8分)(2)簡要說明我國政府在伊朗核問題的主張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12分) 44、(17分)【解析提示】本題第(1)問屬于綜合探究試題,要求寫出完整的選題,解答此小問可以圍繞伊朗核問題談各方面的影響,比如與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與國際關系等,然后圍繞選題簡要寫出依據。第(2)問探究我國政府主張的依據,即我國的外交政策,要注意將材料與所學知識相結合。【參考答案】(1)課題:從伊朗核問題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2分。選題具有現實意義即可得分)理由: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伊朗核問題說明總體和平,局部動蕩是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世界人民面臨著爭取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艱巨任務。(3分)②西方國家的態度說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新秩序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3分)(2)①反對核武器擴散,堅持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體現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②根據伊朗核問題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③中方呼吁各方通過外交努力,以談判方式和平解決問題體現了我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每點3分,共9分。)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