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十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導學案一、考點(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71:小康社會 72: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73[新增]:科學發展觀 74: 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二、考情分析11.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廣東文基,4,2分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財政的作用 福建文綜,39(3),12分三、知識體系:http://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1、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1)總體小康的表現:微觀上,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宏觀上,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加。(2)總體小康的特點: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遠景目標:2、經濟建設的新要求:(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經濟建設的新要求①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會就業更加充分。③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2)全面小康建設過程的特點: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二)又好又快,科學發展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1)重要性:(2)內涵:①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始發展。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③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④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2、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http://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體“一道路”:“一方針”:“三個轉變”:(3)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4)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5)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四、真題再現http://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8海南卷5)二十世紀末,我國基本實現了小康,但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國要實現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是①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結果 ②本世紀頭二十年要實現的奮斗目標③我國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④實現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第三步目標的重要步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9廣東文基卷4)《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簡稱全面小康社會,初步形成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區域城鄉差距明顯縮小。這表明全面小康社會建設①要全面追求經濟的增長速度 ②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④要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http://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3、(09海南卷)8、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推薦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一個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三農問題”是縮小城鄉差距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是實現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前提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奮斗目標 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直接體現A、 B、 C、 D、課堂探究1:歷史表明,經濟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往往會對經濟結構產生“洗牌效應”,為一些產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安徽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實施了“建設文化強省”的發展戰略,將文化產業作為實現崛起的支柱產業之一,著力培育軟實力。2008年以來,全球性金融危機“寒風勁吹”,安徽文化產業卻憑借“厚積薄發”的底氣,搶抓機遇,逆勢而上,成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1)結合材料分析安徽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現實經濟意義。【答案】(1)有利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安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于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的沖擊和影響。有利于提升安徽的綜合實力,實現文化強省和安徽崛起的目標課堂探究2:材料一:我國近年來的消費率和投資率變化情況:注: 消費率,是指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消費部分占整個GDP的比重。投資率通常是指一定時期(年度)內總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目前世界各國消費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平均約為70%。投資率約為30%。材料二:2008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情況:項目 國內生產總值 固定資產投資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社會 城鎮 農村總額(億元) 130619 68402 58436 9966 51043同比增長(%) 10.4 26.3 26.8 23.2 21.4材料三:受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影響, 美國整體經濟迅速出現劇烈震蕩,繼而加劇演變成一場全面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的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沖擊。面對全球金融的局勢,2008年12月8-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著力在保增長上下功夫,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回答:(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2)假如你是政府的主要領導,面對嚴重的世界經濟局勢,你認為應如何“保增長”?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近年的投資率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持續攀升;消費率反而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材料二反映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但投資增長明顯快于消費增長;投資結構上城鎮固定資產增長明顯高于農村投資增長;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拉動。(2)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經濟發展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防止過度投資和低水平擴張現象。③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善投資結構,加大對農村的投入。④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合理進行投資安排,完善投資環境,正確引導投資方向。⑤發揮消費對生產的重要反作用。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消費環境,刺激消費需求,通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⑥加強我國金融體系建設,防范金融風險,保障國家經濟安全。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