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應對地震有辦法地震的形成地震是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當地球內部在運動中積累的能量對地殼產生的巨大壓力超過巖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巖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強烈地震過后往往伴隨著一系列較小的余震。地震的危害由于地面強烈震動引起的地面斷裂、變形、冒水、噴沙和建筑物損壞、倒塌以及對人畜造成的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等。這種由地震引起的破壞,統稱為地震災害。地震引起人體的損傷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建筑物的坍塌、煤氣泄漏、觸電、溺水和火災。其中最多的致傷致死原因是建筑物坍塌。地震前兆歌謠: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亂拱,鴨不下水狗亂咬; 冬眠蛇兒早出洞,鴿子驚飛不回巢;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 家家戶戶細留心,分析識別防范好。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無雨泉水渾,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天變雨要到,水變地要鬧; 建立觀測網,異常快報告。地震前兆歌謠:對地下水異常群眾也總結的好同學們!地震了!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后,全校師生,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人傷亡。葉志平同學們!地震了! 在學校怎樣避震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后,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