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復習學案一、知識點概括1、聯系的含義: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2、聯系的普遍性原理 P54(1)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2)方法論: 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3)運用范圍:凡涉及“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關系到、、、、”“有利于、、、有利于、、、”3、聯系的客觀性原理P55(1)原理內容:P55。聯系是客觀的,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方法論:①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②聯系是客觀的,但人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注意: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見P55)4、聯系的多樣性原理(1)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2)方法論: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5、整體和部分關系原理P57---58(1)內容:① 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區別的。含義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②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部分離不開整體;整體離不開部分;關鍵的部分可以決定整體的功能。注意:在兩者的關系中特別要重視這些內容: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整體是由部分構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份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2)方法論: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5、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1)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2)系統的基本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3)如何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4)系統優化的方法論要求:用綜合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事物二、練習(一)、單項選擇:1、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熱帶地區的一種青蛙,在原有的生態環境中與其他生物“和平共處”,但“入侵”夏威夷大島后卻打破了那里的生態平衡,可以說明這個事例的哲學道理是①聯系是普遍的,因而具體事物在聯系系統中的作用是確定不變的②聯系是普遍的,但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特殊的可變的③聯系是普遍的,因而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絕對的無條件的④聯系是普遍的,但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相對的無條件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6廣東).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導致其身邊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統的相應變化,可能兩周后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表明A.事物的聯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聯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3、下列成語中與“見微知著”蘊涵相同哲理的是A.一葉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觀天 D.管中窺豹4、近年來,科學研究一再證明,世界各地不斷爆發的惡性傳染性疾病,絕大多數是因動物攜帶的病菌通過多種渠道傳人人體造成的。這給我們的警示是A.聯系是普遍的 B.人最終能戰勝自然C.要尊重聯系的多樣性,做到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自身的主觀條件D.人在聯系的客觀性面前是無能為力的5、 2005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業和農村始終是難點和重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離不開農村經濟的發展,這是因為A.部分比整體更重要 B.部分制約整體,整體不能脫離部分而存在C.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體功能之和 D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6、旨在解決地球的溫室效應問題,歐洲宇航局的“金星快車”探測器在2005年11月9日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始了對金星的探測。人類對金星的探測,從哲學上表明A.人類要研究金星與地球之間的內在聯系 B.人類的正確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C.客觀規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D.客觀條件制約著人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國家環保總局負責人指出,外來物種危害已成為嚴重的生態問題,必須加強預防和控制。7、外來物種離開原生長地,由于天敵減少,在適宜的生態和氣候條件下瘋狂生長,危及本地物種的生存,導致物種的消滅和滅絕。這說明()A.有些事物之間有聯系,有些事物之間不存在聯系B.事物聯系的條件不同,其引起的聯系的狀態也就不同C.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D.聯系不僅存在于事物之間,而且存在于事物的內部8、外來物種的危害問題給予我們的啟示是()A必須杜絕外來物種的引進,保護本地生物物種B.必須承認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C.必須注意事物聯系的條件性,創造有利于事物發展的條件,限制其不利條件D.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應無條件地吸收外來物種9、外國的一位心理學家說:“我 + 我們 = 完全的我。”從世界觀意義上看,其蘊涵的哲理是()A.部分離不開整體,部分在整體中才有意義B.人生價值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得到充分實現C.個人只有融人社會,才能改造主觀世界 D.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10、2005年6月2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能源資源問題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全面做好能源資源工作,促進形成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建設能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胡錦濤還強調,既要做好開源工作,又要做好節約工作。“既要做好開源工作,又要做好節約工作”的思路體現的辯證法道理是()A物質決定意識,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B.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C.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 D.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11、下列說法中,與“牽一發而動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著不慎,全盤皆輸C.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D.天下難事,必作于易12.(不定項)在人類文明史上,物種引進曾經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生活,像今天中國餐桌上的土豆、玉米、番茄等無不是引進的結果。但是,外來物種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不斷制造許多災難性后果,例如植物殺手“一枝黃花”的瘋狂肆虐,對其他植物形成極大威脅。對此,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A事物之間存在著復雜多樣的聯系 B.外部條件對事物發展起決定性作用C.事物總是具有二重性 D.發展是曲折的13.(不定項)我國古代教育家在《慕賢》中指出:“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人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這一論斷主要說明()A客觀條件影響著人的發展 B.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C.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D.規律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14(不定項).前不久;30個總投資達1 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因其環保評價沒有達到要求而被國家環保總局根據中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有關規定叫停,引起社會強烈反應,被人們稱之為“環保風暴”。這些被停建項目的申報及管理單位,沒有正確處理()A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 B量變與質變的關系C.單位利益與國家利益 D.整體與部分的關系15.(不定項)((人民日報》報道,科學通過監測發現,由于人類不當和無限制地科考活動,導致南北兩極氣候變暖,從而影響了海洋生物圈。從辯證法的角度看,上述事實說明…A.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聯系 B.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C.事物之間的聯系是人們創造的 D.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于我們正確認識事物有重要意義二、簡答:1、一個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在于文化,在于品牌。蘇東坡的故鄉四川省眉山市,實施以“文化為靈魂、生態為特色、長壽為品牌”的旅游產業發展,注重旅游開發通俗化、生活化、人性化,把“虛”的文化變成“實”的商品,新開發文化旅游商品達300多種。原來的經濟基礎薄弱市實現了GDP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外貿出口和工業產銷率四項指標的全省第一名。用聯系的觀點分析眉山市怎樣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答:(1)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四川眉山的發展,是從橫向重視文化、生態、長壽之間的聯系,從縱向把悠久歷史的文化資源開發為旅游商品,拓展了經濟發展空間。(2)聯系具有客觀性,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眉山地區開拓思路,把當地資源與發展旅游緊密結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2、江蘇省某市多年來堅持“以青山綠水為本,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治市方略,以生態建設帶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該市原有的工業基礎薄弱,如果走傳統的經濟發展道路,不但難以趕上發達地區,而且會造成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市委、市政府經過調查研究、認真分析,認為本地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豐富,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因此,他們因地制宜從發展生態經濟入手,建設生態經濟示范區。在建設生態建設離不開環境保護和治理,該市在環境保護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搬遷有色金屬企業,治理老企業污染,從而為生態經濟的良性發展“鋪平道路”。目前,該市境內森林覆蓋率達到57.1%,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成為著名的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1)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分析,該市是怎樣實施“以青山綠水為本,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治市方略的?(2)從辯證的唯物論角度分析,該市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做法對我們有何啟示?答:(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人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市不沿襲傳統經濟發展道路,也不盲目照搬其他地區做法,而是因地制宜走富有本地特色的發展道路。②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要求人們在工作中把一般要求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該市在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中,抓好示范,面上推廣點面結合,相互促進。③事物是相互聯系的,要求人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該市高度重視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結合,既講經濟效益也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每點2分,共6分,若用辯證法其他原理,言之有理也給分)(2)①要承認自然界(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2分)②在改造自然發展經濟過程中,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要尊重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自然,保護自然,促進自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分)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