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思 想 政 治》2010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說明對2009年稿的修訂說明根據我省今年規范辦學的形勢和要求,考慮到中學實際教學課時減少的情況,并權衡了某些考點對學生的學習價值,我們對09年考試說明的條目做了一些精簡和修訂,對能級做了適當調整:《經濟生活》修訂了19條、《政治生活》修訂了20條、《哲學與生活》修訂了18條(含刪減、合并、修改表述、新增等),例題替換了9道。修訂后的《思想政治2010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說明》發排稿另發。下面表格是按3個考試模塊標出的修訂情況與修訂理由。請領導審閱。杜文艷 2009年9月18日1.思想政治1(經濟生活)一、生活與消費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 A貨幣的概念、本質 A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 B紙幣的含義及發行規律 A信用卡的含義和功能 A 信用卡的功能 A 減少教學內容外匯和匯率 A 外匯和匯率的含義 A 要求更加明確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C供求關系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B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B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B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B價值規律的內容及表現形式 C B 修訂后的教材降低了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和生產經營的影響 B收入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對消費水平的影響 A消費的類型 A消費結構的變化與恩格爾系數 B 消費結構的含義與恩格爾系數 B 要求更加明確消費心理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A 刪除 減少教學內容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理智的消費者 C二、生產、勞動與經營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B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A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 B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 A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實行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B企業的含義 A公司的含義 A 刪除 掌握該概念無實際意義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 A勞動的意義和就業的作用 A 就業的作用 A 背“勞動的意義”無實際意義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C勞動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權利 A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C 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的途徑 C 要求更加明確儲蓄存款的種類 A我國的商業銀行及主要業務 B股票的特點 A 刪除 與考點“比較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等投資理財方式的異同”要求重復國債、金融債券及企業債券的特點 A 刪除 與考點“比較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等投資理財方式的異同”要求重復商業保險的含義和種類 A 刪除 與考點“比較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等投資理財方式的異同”要求重復比較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等投資理財方式的異同 C三、收入與分配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要求 A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A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B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現和意義 B我國財政的作用 B財政收入的來源 A財政支出的種類 A 刪除 減少教學內容財政收支平衡、財政赤字的基本含義 A稅收的含義 A稅收的基本特征 B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B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積極作用 B規范市場秩序的意義和措施 B 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 B 無需掌握“規范市場秩序的意義”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A我國宏觀調控的含義、主要目標和手段 B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A 刪除 這部分內容無需記憶樹立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B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B 將一點拆為兩點,更加突出科學發展觀內容,要求也更加明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 C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主要表現及其影響 A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基本原則 A 刪除 識記了對學生生活無意義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A 刪除 無實質性內容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B 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B 更加突出“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系2.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國家的本質 A 國家的根本屬性 表述更準確我國的國家性質及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 B我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B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 A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B公民要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 C民主選舉的幾種方式 A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選舉權 A 刪除 減少教學內容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 B A 降低教學要求我國農村、城市實行基層民主自治的組織 A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性質和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 A 明確教學要求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監督權的渠道和方式 A 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監督權的合法渠道 表述簡潔與教材同正確行使公民的監督權 C 公民正確行使監督權的要求 C 1、減少教學內容;2、使語言表述更合理。二、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 B對人民負責是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B 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B 使表述簡潔和規范化我國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的途徑 A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 A依靠民主和法制,加強對政府權力的監督 B 刪除 1、在第一單元已經包含了民主監督的內容;2、減少教學內容。三、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職權 A人大代表的職權 A人民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A 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含義 A 減少教學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 B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A 減少教學內容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B 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含義 A 1、減少教學內容;2、降低教學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 A 刪除 該內容學生在初中學習過程中,已熟練掌握我國的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 A 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 A 表述更加嚴謹人民政協的性質和職能 A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其相互關系 B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堅實基礎和重要意義 B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堅實基礎和優越性 B 與教材表述保持一致C 珍惜、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C 依據教育部規定和形勢需要而增加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內容 A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 B 刪除 減少教學內容四、當代國際社會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及基本權利和義務 A聯合國的宗旨、原則和作用 B 聯合國的作用 A 1、減少教學內容;2、降低教學要求我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和作用 A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B在國際關系中,我國必須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C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A 刪除 減少教學內容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 A 刪除 減少教學內容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 A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的外交政策 A 我國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 1、使表述更加簡潔;2、教材本身闡述就比較簡單。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B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使表述更加簡潔3.思想政治4(生活與哲學)一、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A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A 表述更加規范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A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A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方面的內容(刪除) A 哲學的基本問題 A 知道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即可,無需深入知道其具體內容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B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 A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A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刪除) A 刪除 說法欠科學,死記硬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刪除) A 刪除 哲學史內容,死記硬背,離學生生活較遠二、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世界的物質性物質和運動的關系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規律的含義及其客觀性與普遍性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刪除) 刪除 與下一考點內容有重復之處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本質及作用 B 合并后更簡潔意識的作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實踐的基本含義、特點 實踐的基本含義、特點 A 合并后更簡潔實踐的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真理的含義,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 真理的含義 A 與下一考點內容有重復之處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三、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 A聯系的含義 B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及其指導意義 B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C發展的普遍性(刪除) A 刪除 作為考點意義不大發展的實質 B事物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量變、質變的含義(刪除) A 刪除 突出“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及指導意義”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C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A 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A 簡潔明了便于操作矛盾的含義 B矛盾的普遍性 A矛盾的特殊性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 B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及其重要意義 B 刪除 突出“堅持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的運用,能級高的下調可以包含此條堅持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 C辯證否定的含義及實質 B堅持辯證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C四、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測試內容 測試要求 調整的內容 調整的要求 調整的理由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 B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刪除) A 刪除 1、此處知識點與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有一定的重復,死記硬背的內容較多。2、減少教學內容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刪除) B 刪除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刪除) A 刪除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刪除) A 刪除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刪除) A 刪除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刪除) B 刪除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刪除) C 刪除人的價值及其評價 B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 B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B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C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