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經濟生活》考綱解讀-----三(杜爾伯特一中內部使用)七、個人收入的分配(一)分配制度1.生產決定分配-----------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觀必然性(1)這是與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我國生產力水平低,發展不平衡,呈現多層次性,決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樣性。(2)這是由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的。(3)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2.按勞分配及其作用(1)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2)作用3.我國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1)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其分配范圍是個體經濟;分配對象是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個體勞動者收入是合法的,受國家法律保護。(2)按生產要素分配①含義:按生產要素分配就是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受益分配。②具體形式: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③作用: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高考例題(2007年高考文綜全國卷Ⅱ25)某“80 后”業余作家發表一部小說,獲得稿酬1萬元。此作家的稿酬屬于()A.按勞分配所得的收人 B.個體勞動經營所得的收人C.按生產要素分配所得的收人 D.知識創新的獎勵收人(二)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1公平的含義,2社會主義為什么要實現公平收入分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重要體現,它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公平的影響3提高效率、促進公平(1)公平的含義:(是什么)(2)我國堅持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和意義(為什么)(3)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的政策措施(怎么辦)?①分配制度②“兩個合理比重”。 意義 ;當前的措施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強化稅收調節。。。。。高考例題1.(2009江蘇。1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下列體現“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B.調整銀行存貸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D.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2.(2009 天津卷)2009年初,我國政府推出新醫改方案。該方案的目標是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項改革有利于: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調節過高收入C.實現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 D.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優勢互補4.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1)效率的含義(2)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3)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的政策措施(08上海卷。多項選擇)21.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有利于()A.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社會公平B.在全社會形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風尚C.勞動報酬與經濟增長、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相適應D.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08海南卷)4.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選項中具有縮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業最低工資標準 ②個人工薪所得實行超額累進稅率 ③擴大財產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八、國家收入的分配. (一)財政的作用1 .財政與社會公平、人民生活2 、財政與資源合理配置3.財政與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宏觀調控)高考例題(2009年高考政治海南卷4).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社會保障待遇,2009年、2010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每年增長約10%。如果其他條件不變,這一措施將:A.縮小個人和家庭收入差距 B.提高企業吸引力和經濟效益C.刺激消費、促進社會穩定 D.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二)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1.財政收入的構成(1)財政收入就是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2) 財政收入的來源:稅、利、債、費。2.稅收與財政的關系:稅收是財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來源;它是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3.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2.財政支出(1)含義: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2)按財政支出的構成(二)財政收入與支出1 財政支出2.財政支出的構成3.財政收支平衡和財政赤字的含義①收入>支出,財政盈余 ②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狀態,但幾乎不存在③收入<支出,財政赤字 ④財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節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當年的情況)(三)、征稅與納稅1稅收及其種類(1)稅收的含義(本質)(2)稅收的基本特征①稅收的基本特征(稅收的基本特征是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②三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3) 稅收的種類①增值稅 A征稅對象 B納稅人 C作用②個人所得稅 A征稅對象 B納稅人 C特點 D作用高考例題(2009山東卷。28題)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審時度勢,從容應對,對宏觀調控政策進行了及時、靈活的調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減速對我國的影響加深,我國財稅政策進行了適時調整,釋放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強烈信號,并逐步形成“結構性減稅”的基調(結構性減稅是針對特定稅種、基于特定目的而實行的減稅,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1)描述圖9表明的變化,(2分)并依據圖10和材料三闡釋變化的原因。(4分)(2)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別闡明表4中三種稅收政策的調整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8分)(1)變化:2005 -2008年我國稅收入總量不斷增加,2005 - 2007年我國稅收收入增速不斷提高,2008 增速下降。原因:①經濟發展水平是稅收收入的基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趨勢決定著稅收收入的變化趨勢:②稅收政策是影響稅收收入的重要因素。2008年下半年我國稅收政策的調整,影響了稅收收入的增長。(2)①提高出口退稅率,有利于出口保持穩定增長,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②下調個人住房交易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卒,鼓勵住房交易,擴大消費需求;③增值稅全面轉型,有利于鼓勵企業進行設備更新,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擴大投資需求;④稅收政策的調整,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若回答“關注民生、共建和諧杜會、體現科學發展觀”或從其他方面作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4稅收的作用第一,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第二,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第三,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高考例題(2007年高考文綜全國卷Ⅱ26)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通過對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率等的確定,稅收可以:①決定分配方式 ②消除地方保護 ③調節消費行為 ④優化投資結構(D)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依法納稅(1) 納稅人與負稅人的區別與聯系(2).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①納稅人的概念②公民自覺納稅的必要性③違反稅法的表現④增強公民對稅收征管和使用的監督意識高考例題(08上海卷)19.現代稅制在規定納稅人依法承擔義務的同時,也保障納稅人享有相應的權利。以下行為體現納稅人權利的是(BC)A.依法按時向稅務部門繳納營業稅B.依法要求政府部門公開財政支出用途C.就某個征稅行為依法對稅務部門提出質疑D.年收入超12萬元的公民依法主動向稅務部門提交申報表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