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三課 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全章概述本課從學生最熟悉的實例入手,通過認識政府履行國家職能及其表現來感受和理解政府的作用,真正體味到我們的政府的主要職責是管理與服務;通過政府踐行對人民負責原則感悟到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通過了解公民向政府求助的途徑,深刻理解我們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本章可分為2個框題一、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二、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新課程學習3.1 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新課標要求(一)知識目標1、識記我國政府職能的主要內容;政府履行其職能的作用。2、理解國家性質與國家職能的關系;我國政府職能的主要內容及履行的原因;我國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管理和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3、運用生活中的事例,評議政府履行職責的表現;結合日常生活的事例,感受政府的作用。(二)能力目標1、 從國家行使國家職能的具體事實,判斷其屬于何種職能2、 說明政府履行其職能對我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和作用。(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我國的政府職能的學習,使同學們進一步升華對我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認同。同時,公民也應向政府尋求解決自身困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幫助,這也有助于政府工作的改進。★教學重點、難點政府職能的問題★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教學建議本框題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要運用政治生活的具體事例來幫助理解。★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運用電腦課件展示:1、 國家調整宏觀調控政策,促進經濟發展2、 實施再就業工程,安置下崗職工3、 制定措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教師總結:上述活動,都屬于我國的國家職能。這也是我們要學的內容。(二)進行新課1、 危難之中見“公仆”本色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36頁并播放有關“非典”時期的資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教師點評:1、在“非典”期間,通過政府積極履行其職責,首先,緩解了群眾的恐慌心理,減少了“非典”對人們的工作、生活的消極影響,提高了人民與疫情斗爭的信心與勇氣。通過政府的努力,穩定了市場秩序,保證了“非典”時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2、假如沒有這樣一個政府,“非典”給我國人民生產、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1)如果政府不及時公布疫情、澄清事實,群眾的恐慌心理加劇,會無法正常生產和生活。(2)市場會出現混亂,部分行業、企業會經營困難,進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3)如果不及時進行控制,對“非典”患者及時救助,會使更多的人失去生命。(4)如果疫情得不到及時控制,還會影響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進而影響到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也給西方國家封鎖扼殺中國提供了很好的借口。二、政府的職能1、我國政府的性質教師活動:結合我國的國家性質思考我國的政府性質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教師點評:根據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國的政府必然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職能的實施反映國家性質,我們的國家職能有哪些?2、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歸納學生活動:閱讀、思考、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總結:(1) 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為什么 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還會長期存在,破壞了經濟建設的良好環境和秩序,影響了經濟建設的進程,要使我們集中精力搞建設,一心一意搞發展,必須強化這一職能。怎樣做 第一,嚴密防范和依法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的破壞活動,嚴厲打擊恐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的破壞活動。第二,繼續開展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斗爭。第三,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依法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和黑惡勢力,使社會治安狀況有明顯進步。第四,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把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我國政府為什么履行經濟建設職能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并積極回答教師總結: 我國的根本任務 發展生產力我國的主要矛盾經濟調節怎樣做 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這種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融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們要深刻認識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發展繁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根據以上論斷,在新時期,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這一政府職能也非常重要。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關鍵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是這個意義上,江澤民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具體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科學理論的宣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二是大力發展我國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4)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為什么 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自然環境,構建和諧社會怎樣做 一要加強公共設施建設;二要提高醫療保健水平;三要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四要控制人口增長,促進優生優育;五要保護公共環境,防治污染等。3、政府職能的履行教師提問:政府承擔重要的職能,是不是什么都管?應該怎樣去管?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教師點評:政府承擔著重要的職能,并不意味著政府包辦一切。有些事情政府辦不了,也不該搬。政府只有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辦好,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三、便民利民的政府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38頁,思考、討論幾個探究性問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思考并積極討論。教師點評:1、政府的作用所謂政府的作用,也就是政府通過實施其職能所達到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會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們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而這些,從政府角度講,正是政府的主要職能:管理與服務。因此,政府職能行使的越充分,政府的作用越明顯。我們應該通過對政府作用的理解和感受,真正理解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公民個人,既然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各種服務,就必須接受政府的管理,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這就要求公民個人必須提高公民意識和政治素養。2、公民個人必須提高公民意識和政治素養。首先,要理解政府的性質和職能,深刻感受到我們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相信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其次,要支持政府的工作,尋求政府的幫助,監督政府的行為。(三)課堂總結、點評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我國政府的職能,通過對政府職能的理解與把握,以及對政府職能的履行的了解,感受我們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課余作業學生分組進行社會調查,了解一些單位的工作,從而體會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教學體會本節學習國家職能的有關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密切,因此,教學中要注意雙相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生活現象中包含的政治學道理,學會獨立分析,切忌機械記憶。3.2 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新課標要求(一)知識目標1、識記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政府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方法。2、理解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政府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方法;理解求助有門,投訴有道。3、列舉生活中接觸到的事例,探究政府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及對人民負責的基本原則。(二)能力目標3、 能夠從政府的具體行為中,領會其工作的基本原則。4、 能夠闡明在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如何處理。(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我國政府責任 的學習,使同學們進一步升華對我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認同。同時,公民也應向政府尋求解決自身困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幫助,這也有助于政府工作的改進。★教學重點、難點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教學難點政府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方法★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教學建議本框題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與上節政府的職能密切相連,因此在教學中要運用政治生活的具體事例和上節政府行使職能的具體事例來幫助理解。★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上節課,主要學習了政府的職能是什么以及行使職能的重要作用。我們的政府在不停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能,職能的行使說明了我們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也說明了我們的政府在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二)進行新課2、 解讀一個市長的承諾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39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教師點評:1、市長最關注的是政府要搞好公共服務。市長的各項承諾意味著作為政府應該更多地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2、正是因為有了市長的承諾,才會使更多的人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使更多的人解決了飲水困難、交通不便的狀況;使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等。3、市長承諾的目的是政府要切實履行職責,增強服務職能。通過職能的行使是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的服務,使人民真正感受到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這樣公開承諾,一方面,有利于廣大市民更多地了解我們的政府,相信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從而積極支持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使政府的職能履行情況置于群眾監督之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從而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40頁中南海新華門影壁,思考:毛澤東手寫“為人民服務”用意是什么?學生積極回答: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宗旨,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二、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教師活動:對人民負責是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和工作宗旨。從理論上講,這一原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的憲法規定和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政府活動中的體現,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本質的要求。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國家機構的工作人員都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要求做到以下三點。1、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公職人員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思想,為人民謀利益。政府公職人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必須深入群眾,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損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教師活動:請大家列舉實例什么本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是如何為人民服務的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并踴躍發言。教師點評:檢驗政府是否堅持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關鍵是看其有沒有深入群眾,體察民情;是否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有沒有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做法,損害了人民的利益,有沒有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像登封市公安局長任長霞嫉惡如仇,頂住壓力,不畏恐嚇,端掉幾個涉黑犯罪團伙,維護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正是 堅持為人民服務態度的體現。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為人民服務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到行動中。要真抓實干,把各項工作一步一步落實好,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研究、解決人民群眾生活、生產的緊迫問題上,努力是政府的工作經得起實踐和群眾的檢驗。教師活動:近年來,某些地方,政府為撈“政績”,搞了很多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請你談談對“形象工程”的看法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并踴躍發言教師點評:這些“形象工程”第一,增加了政府財政的開支,勞民傷財;第二,搞“形象工程”撈的是所謂的“政績”,而不是著力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影響了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第三,會助長某些公職人員弄虛作假的不良作風,滋長了腐敗。5、 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全部奮斗的最高目標。我們必須最充分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會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教師活動:如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并積極回答教師 點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政府要通過各種途徑,利用各種群眾組織、社會團體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對待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對待群眾的來信來訪,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另一方面,還要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三、求助有門 投訴有道教師活動: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遇到困難,自己的合法權益還可能受到侵害,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獲得幫助呢?學生活動:積極討論并回答。教師總結:一方面,可以從單位、社會團體等方面得到幫助,另一方面,也可以求助于政府,學會向政府求助或投訴 。作為政府,要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服務意識,杜絕一些不良現象,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多種途徑。教材42頁就提到了幾種方式與途徑。請大家了解幾種方式的特點和優點,當我們遇到困難或自己合法利益受侵害是我們就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和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也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斷改進工作。(三)課堂總結、點評本節聯系大量生活實際,讓我們感受到我們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是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政府,并了解了尋求幫助的一些途徑與方式,使我們學會向政府求助。★課余作業學生分組進行社會調查,了解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有沒有踐行對人民負責原則?是如何踐行的?★教學體會本節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密切,因此,教學中要注意雙相互動,讓學生深入實際了解情況,聯系現實生活體會教材的政治學道理。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