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政治:7.3.1《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教案(1)(舊人教版必修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政治:7.3.1《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教案(1)(舊人教版必修4)

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第七課第三節第一框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識記:理想的含義、類型;
理解:懂得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重要作用。結合實例說明應自覺地把自己個人的理想融于崇高的社會理想之中。
[能力方面]
使學生提高抽象思維能力、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覺悟方面]
引導學生自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教學重點
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指導作用。
教學難點
1.理想的分類。
2.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指導作用。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曾經有位哲學家這樣說過:人是為理想而生活的,沒有理想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沒有生機,沒有歡樂;失去理想的青年,像是失去了舵的航船,只能在生活的大海中漂泊、游蕩,永遠達不到光輝的彼岸。由此可見,理想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講,特別是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什么是理想?理想對人生、社會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們看一段資料,理想在當代工人的杰出代表──許振超身上是怎樣體現的。
(多媒體顯示)
[講授新課]
一、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板書)
1.理想的含義(板書)
教師:談談什么是理想?
學生: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設想、最求和向往。
教師:結合理想的含義,分析理想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學生:第一,理想具有明確的指向性。(板書)
教師:既然理想是一個目標,它就有明確的指向性,即指向的是未來,而不是現在和過去,它排斥過去和現在。從這個意義上講,理想既不是對過去的追憶,也不等同于客觀現實。
教師:還有什么特點?
學生:第二,理想具有可能實現性。(板書)
教師:理想總是對未來的一種有根據的、合理的設想或希望,所以它是有可能實現的,因而它不同于幻想、空想,幻想與空想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例如:人們幻想只干活不吃飯,幻想發明永遠運動而不需要補充能量的永動機,莫爾幻想的烏托邦的理想社會等,這些是不是理想呢?
學生:不是,因為這些想法都不合規律,不符合客觀實際。
教師:對,理想一般來講總是符合客觀規律的設想。下面我們再來看看理想的第三個特點。
第三,理想的實現需要一個奮斗的過程。(板書)
要實現理想必須通過艱苦奮斗。縱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成功的人士,其理想的實現都是經過艱苦奮斗獲得的,沒有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理想就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就會等同于幻想和空想了。
以上我們共同學習、討論了理想的含義,知道了什么是理想。那么,人為什么要有理想?人們為什么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呢?
學生甲:人是有思想的人。
學生乙:人做事情都受思想的支配。
……
教師:很好。其實,用我們將來要學的知識解釋就非常好明白了,即人的行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人們在行動、做事情之前,總是要根據已知的事實,在自己的頭腦里構造出準備加以實現的理想的藍圖,作為確定自己行要達到的目標。用同學們的話講,就是人的思想支配行動。
接下來,我想聽聽同學們有什么理想?咱們互相說一說,彼此分享一下,從而促使我們大家共同進步。
學生甲:我想考一個名牌大學,而且考一個好專業,將來生活條件好。
學生乙:我想將來報考軍校,當一名軍事指揮官,為祖國的國防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
學生丙:我想當美食家,嘗遍天下美食,不枉走過一生。
學生丁:我沒有什么太高的理想,我只想平平安安幸福的生活。
學生戊:我想當一名作家,用自己的文學作品去影響人。
學生己:我想做一名醫生,救死扶傷,能夠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達到挽救生命、造福蒼生的目的。
……
教師:非常好。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標,在此,我預祝大家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夢想成真。這些想法都可以成為理想,同時,它們又有很大的區別,下面,咱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理想的分類問題。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看看教材對理想是怎樣分類的。
2.理想的類型(板書)
(多媒體顯示)
學生:理想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屬于不同的類型。
1)按性質劃分:科學理想與非科學理想、崇高理想與庸俗理想(板書)
教師:怎樣區分科學理想與非科學理想、崇高理想與庸俗理想呢?區分它們的標準是什么呢?
學生:科學與非科學,從哲學上講是指是否符合客觀現實、是否符合客觀規律。在理想上就體現為,凡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理想,就是科學的理想。凡是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或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理想,就是非科學的理想。
教師:非常好。同學們能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對有些問題進行分析,說明同學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和提高,也是同學們哲學學得比較好的表現。
學生:所謂崇高,就是出發點不能只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應該站得比較高。具體說,崇高理想的出發點是為了祖國、人民的利益乃至人類的利益。庸俗的理想,則是從個人或小家庭狹隘私利和眼前利益出發,片面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和腐朽的生活方式。所以,理想的出發點差異就是區分崇高理想與庸俗理想的標準。
教師:同學分析得非常好。我需要補充的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有理想,應該指的是崇高的、科學的理想。
教師:有這樣一段話,讀后非常耐人尋味,即“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
(多媒體顯示)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
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
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
教師:這是哪位哲人說的嗎?不是,她是一位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的人生感悟與追求,她就是優秀青年志愿者──馮艾。別人問她為什么當志愿者?她回答說:“想做點實實在在的事,幫幫山里的孩子們。”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馮艾的理想,有何感悟?
學生:我覺得馮老師的理想既普通又崇高,她的追求不是從個人的狹隘的私利出發,而是想到他人,想為他人做點事情,盡點社會責任,關愛他人,奉獻社會。所以是屬于崇高的理想。
教師:好。崇高的理想不一定就是指那些特宏觀的,而且可以體現得非常具體。除了從這一角度分析之外,還可以從其他角度進行分析。下面在探討一下按照內容劃分的理想。
2)按理想的內容劃分:社會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板書)
(多媒體顯示)
社會理想:人們對未來社會制度和社會面貌的預見和期望。
道德理想:人們對做人的標準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職業理想:人們對未來工作的向往和追求。
生活理想:人們對未來的吃、穿、住、用、行、愛情、婚姻、家庭的具體目標的追求。
教師:剛才有的同學談了自己的理想,同學們的理想大部分屬于生活理想和職業理想的范疇。
我所要強調的是,社會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這四種理想中,它們的地位并不是平行的、并列的,而是有所區別的,有一定的層次性。其中,社會理想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它貫穿于其它理想之中,又是一個人全部理想的歸宿和基礎。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青年人要有理想”,主要指的是科學的、崇高的、社會理想。
科學、崇高的社會理想總是同國家的前途、人類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而圍繞“我”字談理想,這樣的理想就像掛在天邊的云霞,終將因為無可依附而成為飛逝的流星,轉瞬即逝,沒有生命力。
3)按奮斗時間長短劃分:遠大理想和具體理想。(板書)
教師: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設想、追求和向往。因此,這里就有一個實現時間長短的問題。我們把那種需要長時間地艱苦奮斗和努力才能夠實現的理想稱之為遠大的理想,而為了實現這個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我們又必須把其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的目標,我們稱之為具體的理想。二者的關系為:
(多媒體顯示)
教師:以上我們共同分析了理想的含義以及理想的分類,不知道同學們注意到沒有,剛才同學們談自己的理想的時候,我們的理想既有相同的地方,同時又有很大的差異性。而且,不同年齡段的人的理想有自己的特點,同一年齡段的人又有一定的共性。同學們請思考思考,為什么不同時代人的理想會不同,有一定的差異性呢?
學生:這是由不同時代的人的歷史特點決定。
教師:為什么由不同時代的歷史特點決定的呢?要說清這個問題,必須會分析理想的實質。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理想的實質。
從理想的含義中我們知道,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合理的、有根據的設想,既然它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設想,那它就屬于人們的意識的范疇,即社會意識。而社會意識從根本上是由社會存在所決定的,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和其它社會條件的產物,都要隨著經濟關系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它不可能脫離社會當時的社會現實。如過去我們對幸福的理解是吃穿不愁,現在則不僅吃穿不愁,而且要吃得好,穿的俏,吃出文化,穿出品位來。什么原因?社會條件變了,我們的理想的標準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3.理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板書)
1)理想是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時代性)
教師:理想屬于社會意識,它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和其它社會關系的產物。”其中主要是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比如,原始社會的人們為什么不能提出看電視的生活理想?根本原因在于當時沒有這樣的經濟條件。可見,理想的形成具有時代性。離開一定的社會經濟關系談理想,只能是“空想”。
2)理想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而變化。(變化性)
教師:經濟關系作為社會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由它所決定的理想,也是變化的。
(多媒體顯示)
我國人民生活理想的變化
70年代:“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
80年代:“三機一箱”(電視機、洗衣機、收錄機、冰箱)
90年代:電話、空調、組合音響等
現在:手機、mp3、汽車、住房等
3)在階級社會,理想具有階級性。(階級性)
教師:不同階級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以其理想具有明顯的階級的烙印。
教師:理想屬于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同時,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又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而且,社會意識的反作用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科學的、進步的理想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非科學的、庸俗的理想則會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重大的阻礙作用。那么,崇高的理想對人生、社會的發展會起什么樣的作用呢?
4.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看教材,思考崇高理想的這種促進作用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學生甲:周恩來總理的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正是這種崇高的理想,促使著周總理為了人民的事業奮斗一生,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以及社會主義中國在初期建設的巨大成功。
學生乙:在新中國即將解放前夕的重慶,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勇士們,曾寫下了這樣一首詩:“……今天,我們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愿把這牢底坐穿!”支持他們信仰的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江竹筠為了保守黨的機密,忍受敵人用竹簽子扎穿它的十個手指頭所帶來的痛苦,同樣靠的是崇高的社會理想。他們倚靠崇高的社會理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1)崇高理想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理想的動力作用)(板書)
教師:同學們思考一下,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理想”作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會是什么樣子?
學生:會導致民族分裂、國家衰敗,國將不國。例如前蘇聯、前南聯盟和前捷克就是最好的例證。“人心齊、泰山移”,要把各民族團結起來,只有靠崇高的理想。
教師:所以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為什么我們過去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
2)崇高的理想是我國民族團結、共同奮斗的精神力量。(理想的凝聚作用)(板書)
(多媒體顯示)
長征組歌《過雪山草地》
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更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教師:同學們,當年紅軍戰士為什么能夠在那么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爬雪山過草地取得長征的勝利呢?
學生:憑借的就是崇高理想這一精神支柱。
教師:2005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舞蹈《千手觀音》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靈。但是就是這樣一段精美絕倫的舞蹈,領舞卻是一位聾啞人──邰麗華。為什么邰麗華能夠克服困難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呢?下面咱們來看一段資料。
學生:她有一個理想──殘疾人也有生命的價值,希望用她的意志和智慧,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
教師:對。一個人,每天都會同困難打交道。有的人知難而進;有的人知難而退。什么原因?有了理想這個精神支柱,就會知難而進。相反,缺乏這個精神支柱,就會知難而退。
3)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的激勵作用)(板書)
教師:有人說,理想不能當飯吃,有沒有理想無所謂。大家討論一下,應該怎樣看待這一說法?
學生:當然不對。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將沒有前進的動力,就會失去生命的方向,一生將會碌碌無為,一事無成。一個失去理想的青年,就像失去彩屏的鳳凰──沒有生命花,沒有青春蕊。因此,理想雖不專屬青年人,但對青年人尤為重要。青年人只有樹立了遠大的理想,才能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4)崇高理想對青年具有特殊意義。(理想的特殊作用)(板書)
課堂小結
教師:好,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學習了理想的有關知識,知道了什么是理想,理想有哪些類型,理想屬于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并且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反作用。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努力樹立崇高的、科學的社會理想。
板書設計
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
1.理想的含義
第一,理想具有明確的指向性
第二,理想具有可能實現性
第三,理想的實現需要一個奮斗的過程
2.理想的類型
1)按性質劃分:科學理想與非科學理想、崇高理想與庸俗理想
2)按理想的內容劃分:社會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
3)按奮斗時間長短劃分:遠大理想和具體理想
3.理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1)理想是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時代性)
2)理想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而變化(變化性)
3)在階級社會,理想具有階級性(階級性)
4.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1)崇高理想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理想的動力作用)
2)崇高的理想是我國民族團結、共同奮斗的精神力量(理想的凝聚作用)
3)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的激勵作用)
4)崇高理想對青年具有特殊意義(理想的特殊作用)
第七課第三節第二框樹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教學目標
一、知識
1、了解人類追求社會理想的過程和共產主義理想的產生;
2、理解共產主義理想是人類最崇高、最進步、最科學的理想,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
3、運用相關知識把實現崇高理想與現階段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結合起來。
二、能力
1、培養學生從具體事例和材料中概括出一般結論的能力;
2、引導學生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尋找事物內在聯系的能力;
3、培養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創設價值取向情境,通過設問和學生參與,感受作為一個青年人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社會理想;
2、教師提供相關素材,出示背景資料,探討人類追求社會理想的過程和共產主義理想的產生;
3、引入討論: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如何才能實現?從而發現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
回憶舊知識
1、理想的含義──理想是指人生的奮斗目標
2、理想的分類
①按性質分:科學與非科學、崇高與庸俗
②按內容分:
社會理想、道德理想
職業理想、生活理想
社會理想──最根本、主要作用、基礎、歸宿
③按奮斗的時間分:遠大理想與具體理想
3、我們通常所說:“青年人應該有理想”是指什么?──是指具有科學、崇高的社會理想
思考:作為一個青年人,你的社會理想是什么?
導入新課:
啟發事例之一:
出示圖片:(學生辨認)馬丁·路德·金
介紹生平:
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國著名黑人領袖,1929年1月15日出生于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15歲時,金以優異成績進入摩爾豪斯學院攻讀社會學,后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迅速,強大的政治、軍事力量使它登上了“自由世界”盟主的交椅,可國內黑人卻在經濟和政治上受到歧視與壓迫。為爭取社會平等與正義,金立志作一名牧師,于是先后就讀于克拉澤神學院和波士頓大學,于1955年獲神學博士學位后,到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基督教教堂作牧師。
馬丁·路德·金積極參加和領導了美國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運動。1955年12月,蒙哥馬利市警察當局以違反公共汽車座位隔離條令為由,逮捕了黑人婦女羅莎·帕克斯。金遂同幾位黑人積極分子組織起“蒙哥馬利市政改進協會”,號召全市近5萬名黑人對公共汽車公司進行長達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決取消地方運輸工具上的座位隔離。這是美國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斗爭勝利,從而揭開了持續10余年的民權運動的序幕,也使金鍛煉成民權運動的領袖。
1963年8月23日,金率領一支龐大的游行隊伍向首都華盛頓進軍,為全美國的黑人爭取人權。他在林肯紀念堂前向25萬人發表了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渴望黑人獲得平等和自由,引起巨大的反響。
馬丁·路德·金一生坎坷不平,曾多次被捕或遭行刺;他也贏得了很高的贊譽,1964年,金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車旅館中被人暗殺,終年39歲。他的遇刺觸發了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巨大風暴,在全美及全世界引起了極大反響。美國政府確定從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為“全國紀念日”。從1987年起金的誕辰被定為聯合國紀念日之一。
附:《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演講稿(節選)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州的紅色山崗上,昔日奴隸的兒子能夠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同席而坐,親如手足。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一個非正義和壓迫的熱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會改造成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小女兒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皮膚的顏色,而是以品格的優劣作為評判標準的國家里。
……
啟發事例之二:
出示圖片:(學生辨認)納爾遜·曼德拉
辨認提示:音樂聲起──《光輝歲月》(Beyond樂隊)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在它生命里仿佛帶點唏噓/
黑色剪給他的意義/是一生奉獻膚色斗爭中/
年月把擁有變作失去/疲倦的雙眼帶著希望/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問誰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膚色的界線/愿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
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他沒有分開每種色彩/
年月把擁有變作失去/疲倦的雙眼帶著希望/
介紹生平:
納爾遜·曼德拉(1918—現在),生于南非特蘭斯凱一個部落酋長家庭。獲法學學士學位。1952年至1956年在約翰內斯堡當開業律師。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長子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但他表示:“決不愿以酋長身份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于民族解放事業”。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曼德拉1944年參加主張非暴力斗爭的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先后任非國大執委、全國副主席。他成功地組織并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準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1961年,他領導罷工運動,抗議和抵制白人種族主義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國”;此后轉入地下武裝斗爭,被任命為非國大領導的軍事組織“民族之矛”的總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獄,當時他年僅43歲,南非政府以“煽動”罪和“非法越境”罪判處他5年監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企圖以暴力推翻政府”,改判為無期徒刑。
在獄中長達27個春秋,他備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終未改變反對種族主義、建立一個平等、自由的新南非的堅強信念。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
1991年7月當選非國大主席。1994年4月,非國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大選中獲勝。同年5月,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1993年10月,諾貝爾和平委員會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為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所作出的貢獻。
談一談:
1、作為一個青年人,你的社會理想是什么?
2、你希望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中?(用詞組概括)
教師歸納:
那將是一個沒有饑饉、沒有戰亂、沒有強權的社會。
介紹“空想社會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也叫烏托邦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以前出現的帶有空想性質的社會主義學說。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而出現。最早見于16世紀英國的托馬斯·莫爾所著《烏托邦》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康帕內拉的《太陽城》。19世紀初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開始顯露,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因而盛行。以法國的圣西門、傅利葉和英國的歐文為主要代表。
他們尖銳批評資本主義制度,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的種種弊病進行分析,力圖找出資本主義罪惡的根源;提出了未來社會的一些積極主張和設想,首次將社會主義作為新生產體系提出,論證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組織和勞動生產率將優越于資本主義;并預見到共產主義社會的一些特點,如消滅城鄉對立,消滅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國家的消亡及婦女解放等。
但是空想社會主義不能闡明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本質,未能發現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找不到能成為社會創造者的社會力量。它是一種不成熟的理論,是和當時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階級狀況相適應的。
介紹“科學社會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是在批判空想社會主義的空想性和繼承其科學性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科學性不僅在于他批判地繼承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而且通過社會主義革命的實踐,總結了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教訓,經過了實踐的檢驗與驗證。
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科學在于它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發展規律的科學,即關于無產階級所進行的斗爭的性質、條件以及由此產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學。無產階級所進行的斗爭的性質,就是要使自己從資本主義奴役下解放出來,徹底埋葬雇傭勞動制度;無產階級所進行的斗爭的條件,就是要使自己獲得徹底解放,必須消滅階級剝削、階級壓迫和階級差別,消滅產生階級的生產資料私有制;無產階級所進行的斗爭的一般目的即最終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
回憶:人類社會演進的歷史
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其初級階段)
教師提問:共產主義社會什么樣?
一、物質產品、精神財富極為豐富,人們的共產主義覺悟極大提高
二、生產資料的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
三、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四、三大差別徹底消滅(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城鄉差別、工農差別)
五、階級徹底消滅,政黨、國家最終自行消亡
教師歸納:
所以說共產主義理想是我們的最高理想,是人類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國際歌》音樂聲起──出示歌詞)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奴隸們起來起來!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
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板書:
7-3-2樹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1、人類對理想的追求
(1)古人追求的社會理想
(2)共產主義理想的產生
(3)共產主義理想是人類最崇高、最進步、最科學的理想
想一想: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如何才能實現?
回憶:量變質變辯證關系
教師歸納:
要重視量的積累──即首先實現共同理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回憶:三步走戰略
背景資料: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根據鄧小平提出的設想,大會確定了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二十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分析:小康→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
經過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努力奮斗,特別是經過九十年代以來的加速發展,到1995年,我國經濟提前實現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在此基礎上,黨中央進一步提出:到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和諧社會建設作出全面規劃──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黨中央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基于對國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由經濟、政治、文化的三位一體,擴展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四位一體,中國共產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也在達到新的高度。
板書:
2、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系
(1)共同理想是實現最高理想的基礎
(2)共同理想的實現以最高理想為根本方向
課后作業:
請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憧憬三十年后的祖國面貌,設想一下那時的你在做什么。(一千字左右)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北流市| 高雄市| 阿克陶县| 泗洪县| 平陆县| 拜泉县| 洪江市| 桐梓县| 如皋市| 永兴县| 成武县| 临邑县| 五河县| 石河子市| 外汇| 宣汉县| 安吉县| 清河县| 荔浦县| 四子王旗| 平凉市| 伊春市| 白玉县| 屯留县| 常宁市| 白玉县| 仁布县| 永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陇川县| 新疆| 荃湾区| 怀宁县| 南郑县| 秭归县| 宣化县| 肇庆市| 平陆县| SHOW|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