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學案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識記 :(1)矛盾的含義 (2)矛盾同一性、斗爭性的含義 (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義理解:(1)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2)矛盾普遍性原理(3)矛盾特殊性是區別不同事物、區分事物發展不同階段的根據(4)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運用:⑴聯系實例,分析矛盾含義和矛盾普遍性含義,理解世界是矛盾的世界,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⑵聯系生活實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義及方法論意義⑶列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具體事例,分析說明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二、知識結構矛盾的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同一性的含義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 斗爭性的含義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含義矛盾的普遍性方法論含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 表現方法論相互聯結矛盾普遍性和 關系特殊性的關系 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方法論三、知識要點(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1、矛盾的含義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⑴區別:①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它有兩方面含義:矛盾的斗爭性,② 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而斗爭性則是絕對的、無條件的。⑵聯系:(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意義⑴原理:⑵方法論:正確對待矛盾。①②4、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論意義⑴矛盾特殊性的含義:⑵矛盾特殊性的表現:⑶把握矛盾特殊性的意義: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另一方面,⑵由于事物范圍的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要求⑴原理:⑵方法論:四、知識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從這句古語里,我們可以體會到( )①事物是對立統一的 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③看問題要堅持兩分法 ④事物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2、福樓拜說:“世界上沒有兩粒相同的砂子,沒有兩只相同的蒼蠅,沒有兩雙相同的手掌,沒有兩個相同的鼻子。”從哲學上看,這是因為( )A.世界上的事物各不相同 B.世界充滿了矛盾C.每個事物的具體矛盾各不相同 D.矛盾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3、唐代詩人顧況曾寫道:“冬青樹上掛凌霄,歲晏花凋樹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這首詩蘊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規律具有客觀性 ④事物的變化發展雜亂無章,毫無秩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下列關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 B.沒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區分是相對的 D.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凝固不變的5、醫生讓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絕吃蘋果、桔子、香蕉,并且喊:“我要吃水果。”這一病人的錯誤在于( )A.否認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區別 B.忽視了共性和個性的轉化C.夸大了共性與個性的聯系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離開個性而存在6、瓦斯作為威脅煤礦安全的“第一殺手”,令人不寒而栗。山西晉城煤業集團經過多年努力變害為寶,不僅降低了煤礦中瓦斯的含量,還將抽取出的瓦斯加以利用,使它成為清潔、方便的能源。這表明( )A.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B.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源泉C.矛盾的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 D.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積極的能動作用7、南北朝時的詩人王籍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則認為“一鳥不鳴山更幽”,黃庭堅說王安石的修改是“點金成鐵”。從哲學上看,王安石的錯誤在于( )A.只見對立,不見統一 B.只見統一,不見對立C.只見相互依存,不見相互轉化 D.只見相互轉化,不見相互依存8、哲學上講的“一分為二”與“合二為一”,體現了事物矛盾雙方( )A.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C.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D.既相互區別又相互排斥(二)不定項選擇題1、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指出:“差異就是矛盾”。“矛盾是普遍的、絕對的,存在于事物發展的一切過程中,又貫串于一切過程的始終。”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雙方的斗爭性與同一性都是無條件的C.具體矛盾是無法改變的 D.矛盾的存在是無條件的2、2005年第12期《半月談》載文指出,中醫藥和西醫藥治病思路迥然有異。西藥大多是抑制劑,在人體內充當“殺手”角色,如殺病毒,殺腫瘤細胞等;中藥是生物功能的調節劑。西藥多是單靶點,哪里有病哪里治;中藥卻是多靶點,靠復方或單味藥中的多種成分治病。這說明( )A.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和多樣性 B.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有其特點 D.中醫藥比西醫藥優越3、2005年9月14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開幕式上強調,要尊重發展模式的多樣性,推動發展經驗的交流。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實際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是各國實現發展的關鍵。這一認識體現了( )A.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B.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 D.矛盾是指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4、2005年9月19日《人民日報》載文強調,社會化大生產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共同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資本主義也有計劃;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表明( )A.同類事物具有共同的屬性與特征 B.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C.任何事物都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D.共性與個性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三)簡答題背景材料:“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共雷”,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種聲音談不上動聽,一種味道不上佳肴,一種顏色構不成絢麗,一種事物形不成豐富。辨題:萬物莫不相異,任何兩個事物不可能有共同之處。(1)“萬物莫不相異”的說法是正確的,它體現了矛盾特殊性的道理。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方面各有其特點,世界上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事物,背景材料也正說明了這一點。(2)“任何兩個事物不可能有共同之處”的說法是錯誤的,它忽視了矛盾的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和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處。(3)由此可見,題中觀點由一個正確的前提,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