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政治:7.2.1《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教案(1)(舊人教版必修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政治:7.2.1《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教案(1)(舊人教版必修4)

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第七課第二節第一框 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理解實現人生價值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所包含的內容;使學生懂得在人生價值的實現中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道理,懂得個人素質包含幾個方面。
2.過程與方法:結合現實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討論、質疑教師出示的新材料,掌握本框的基本觀點,提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一方面能正確對待社會現實,另一方面要珍惜生命,創造條件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教學重點】
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教學難點】
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投影片1:
2006年2月13日中午,新華社快訊:王選去世。
“只要你讀過書、看過報,你就要感謝他,就像你每天用到電燈要感謝愛迪生一樣。”
辭世的當天,社會各界的悼念如潮水一般涌來,網上一夜之間上萬條留言表達各自的哀思。沒有誰去組織,沒有文件要求,那是發自肺腑之聲,那是自覺的行動。
王選是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兩院院士,是杰出的計算機學家、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制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地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讓中國印刷業“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而王選本人被稱為“當代畢昇”。
教師過渡:王選是一個實現人生價值的杰出中國人。當今中國人幾乎都受惠于王選,我們讀書、看報、瀏覽雜志,那上面的文字、圖片都是通過他發明的激光照排系統印上去的。一個真正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一定會受到全社會的愛戴和景仰。王選教授的辭世所引起的震動,再次證明了這個真理。
那么什么是激光照排,王選的人生成功路又是怎樣的?
教師:出示閱讀材料1
激光照排
紙和筆發明之前,中國人把字刻在骨頭和龜板上,后來有了筆,就寫在竹簡和木簡上。紙發明了,人們在紙上寫字,但手寫仍不能使文字大規模復制,后來,雕版印刷出現了,但這種印刷方式消耗人力,造價也昂貴,印出來的東西還常常不清晰。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他把每個漢字做成一個泥的字母,再用這些字母拼成整版的文字,但這種方法在中國一直沒能取代雕版印刷術,直到19世紀中葉,中國又從西方引進了鉛活字印刷技術,這種印刷方法一直主宰了中國印刷業100年,它不僅勞動強度大,排版的效率非常低,且鉛的污染很大,印刷一張普通的報紙就需要150個工人。1985年,王選教授發明了用數學描述的方法對漢字進行分解壓縮鑄字儲存,解決了把漢字輸入計算機壓縮還原技術,極大減少了漢字數據的存儲量,使我國的計算機激光照排得以實現。把一張報紙排版所需的時間從以前的4個小時降到20分鐘,從此,我國的印刷技術告別了火與鉛的時代,迎來了計算機與激光的時代。王選的發明被稱為中國印刷術的第二次革命。
教師:出示閱讀材料2
現代畢昇王選的方正人生:他改變了一個時代
1937年,王選生于上海。
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大學二年級時王選選擇了計算數學專業,投入到計算機硬件研究中。大學選擇專業時,他看到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中把計算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又了解到未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將對國防和航空工業產生巨大影響,便毅然決定攻讀當時冷門的計算數學專業。(王選:我一生中第一個重要的抉擇,是選擇了計算數學,這個幸運跟我當初的抉擇有關。我覺得把自己跟國家最需要的這些事業結合在一起,是選擇了正確的道路。)
1958年畢業留校在無線電系任教。
1961年,從硬件轉向軟件,但不放棄硬件,而是從事軟硬件相結合的研究以探討軟件對未來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影響。(王選:當時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原來我以為自己是懂得計算機的,此時才發現只有了解軟件,才真正懂得計算機。這是我人生的第二個重要決定。軟硬件兩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是我后來能夠承擔激光照排系統研制的決定性因素。這一選擇使我深切地體會到,跨領域研究是取得創新成果的重要因素,就象控制論發明者維納說的那句話:在已經建立起來的學科之間的無人空白區上去耕耘,最能取得豐碩成果。)
1963年決定鍛煉英語聽力,連續二年多,每天半小時的收聽使我反映速度明顯加快。但“收聽敵臺廣播”后來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了我的一條“罪行”,雖然帶來不少麻煩,但對我當時了解外國的先進技術起了很好的作用。(王選:決定鍛煉英語聽力,是為了加快英文閱讀速度,這是我人生的第三個重要抉擇。一般的科技人員不大習慣查閱外國科技文獻,而我則大量地看外國文獻,了解國外在這方面的最新研究動向和發展方向,這就很容易判斷國內比我早開始做這個項目的幾家采用的技術路線是否正確,為我們放棄模擬方式,選擇數字化技術提供了保證。)
1975年,國家提出“748工程”,即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科學研究攻關,分三個子項目:漢字通信、漢字情報檢索和漢字精密照排。
1976年,僅是北京大學一名普通助教的王選,提出攻研漢字精密照排,直接跨過當時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版系統,美國流行第三代照版系統。許多人不相信、不理解,說王選是"夢想一步登天",非常幸運的是王選得到了有關主管領導的支持,后來甚至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都批示給予支持。(王選:我于1976年夏做出了一生中第四個重要抉擇:跳過第二、三代照排機,直接研制當時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這實際上選擇了技術上的跨越。)
1979年正當王選的研制工作進行到關鍵時刻,改革開放的大門打開了,“748工程”立即受到了“引進風”和“出國潮”的“內外夾擊”,“當時我仿佛一下子被打暈了”。首先面臨的是外國廠商的競爭。他們的排版軟件和終端的功能還很差,但硬件可靠。與此同時,北大教師開始熱衷兩件事:出國進修和評職稱,人員出現流失。(王選:這種內外交困使我再次面臨人生的第五次抉擇,是臨陣退縮,還是決戰市場?我毅然選擇了后者。因為我對自己的設計方法充滿信心,也被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為國爭光的想法所激勵。我們決定加緊研制,大家不分晝夜地苦干。)
1979年7月27日輸出報版樣張,標志硬件系統成功。
1980年2月22日,當時任管委會副主任的江澤民同志于給中央寫信,反對引進,主張支持北大等單位完成先進的系統,信中特別提到了國內研制的這一系統“解決了漢字縮小和放大不變形的問題,有幾項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來在國內推廣,在具備一定條件以后,還可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1980年9月15日年第一本用國產激光照排系統排出的樣書《伍毫之劍》誕生,這是中國在告別鉛字的歷程中排出的第一本書。“北大方正”誕生。
1980年10月20日方毅副總理向中央做了報告:“這是可喜的成就,印刷術從火與鉛的時代過渡到計算機與激光的時代,建議予以支持,請鄧副主席批示”。小平同志于10月25日作了“應加支持”的批示。
1981年,王選主持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原理性樣機華光I型。
1982年至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開始接踵而至。面對這些榮譽,王選說“我一直有一種‘負債心理’,覺得還未形成產業,國家投資尚未收回,這種‘負債心理’促使我們不斷進取,他又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并推出了華光Ⅲ型機、Ⅳ型機到方正93系統共五代產品,以及方正彩色出版系統。1987年,《經濟日報》成為我國第一家勇試華光Ⅲ型機的報紙,第二年,經濟日報社印刷廠賣掉了全部鉛字,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徹底廢除了中文鉛字的印刷廠。1989年,華光Ⅳ型機開始在國內新聞出版、印刷業推廣普及,這年年底,所有來華的研制和銷售照排系統的外國公司全部退出中國內地市場,《人民日報》在引進美國HTS照排系統后一直無法使用,1990年全部改用華光系統,使《人民日報》通過衛星向全國22個城市傳送版面,平均兩分鐘就能傳完一版,HTS公司宣布徹底破產。到1993年,國內99%的報社和95%以上的書刊印刷廠采用了國產系統和國外80%的中文電子排版系統市場。這就是那場被稱為“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印刷技術革命。
1991年至1994年,王選領導北大方正不斷抓住機遇,用創新技術引導市場,又引發了報業和印刷業三次技術革新:告別報紙傳真機,直接推廣以頁面描述語言為基礎的遠程傳版新技術(1991年開始),致使我國報紙的質量和發行量大大提高;告別傳統的電子分色機階段,直接研制開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統(1992年開始),引起一場彩色出版技術革新;告別紙和筆,采用采編流程管理的電腦一體化解決方案(1994年開始)。
“王老師發明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技術,改變了科技的進程,甚至改變了一個時代。”
1993年王選作出了一生中第六個重要抉擇:退出科研第一線,全力扶持年輕人,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氛圍,使之產生更多的新思想、新方案、新成果。他說:“今后看我貢獻的大小,主要看培養出多少年輕人。”
──改編自《王選:把生命的潛能發揮到了極致》等眾多文章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材料并透過材料談談人生價值實現的要素?
學生發言:略
教師把同學發言中講到的成功的關鍵詞提示在黑板上,并對成功要素引導分類,指出王選的成功表明,人生價值的實現既要有良好的社會條件,又要依靠個人的主觀努力。
第二節 人生價值的實現(板書)
一、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板書)
1.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板書)
(1)要以一定的生產力為基礎(板書)
教師:出示投影片2
1975年,研制精密照排系統的機遇降臨到我們頭上,按照過去養成的習慣,首先要了解清楚國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動向,短期內我閱讀了大量的資料,從而于1975年得出下述結論:數字式存儲將占統治地位。假如當時國產計算機硬盤容量很大,我大概不會努力探索新的途徑了,正是由于落后才迫使我們另覓新路,這是一種社會需求的壓力。
1976年時國外尚無激光照排機的商品,但國內在高精度傳真機研制方面已積累了多年經驗,激光掃描分辨率高和幅面寬等突出優點強烈地吸引了我,但逐線掃描,不能改變光點直徑和掃描后不能停頓的特點又使控制器的設計難度很大。“需要”和“矛盾”正好促使新方法的產生,逐段形成點陣、逐段緩沖、四路平行輸出等方案就是被逼出來的。這些困難找到了解決辦法后,才于1976年夏決定跳過二代機、三代機,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并得以實現。
──選自《王選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教師:請同學結合以上材料,討論實現人生價值與當時生產力水平的關系?
學生:略
教師:跳過二代機、三代機,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取得世界領先地位是王選人生價值成功的主要所在。王選開創了一個漢字的新時代,今天所有電子媒體上能夠順利使用中文,都與他所開創的事業密切相關。它體現了人所特有的勞動創造力是人生價值的源泉,王選開始從事漢字激光照排研究時,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前無古人的事業。這不但要求科學家個人具有廣博的科學知識功底,更有敢于在別人不曾走過的原野里獨辟蹊徑的勇氣。在今天的世界上,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在這個呼喚創新的季節我們紀念王選更有著特別的意義。時代呼喚杰出科學家,呼喚真正的自主創新。學習王選的精神,就是要將中國的科技事業尤其是自主創新事業推向前進,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興國更需后來人,我們期待著更多像王選、吳文俊、袁隆平、黃昆這樣的杰出科學家不斷涌現出來。這樣,我們的事業就能蒸蒸日上,我們的民族就能永葆生機與活力。
王選的事例表明成功是對過去生產力的超越,但我們還必須明白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是上代人創造的物質成果,對下代人來說,又是繼續進行價值創造的前提條件。因此,一個社會有著怎樣的生產力水平,便制約著這個社會人們的人生價值的實現水平。王選的創造性想法,是建立在他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對國內外狀況細致調查分析上的,例如在研究中“首先要了解清楚國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動向”、“鍛煉英語聽力,大量地看外國文獻,了解國外在這方面的最新研究動向和發展方向”、“國內在高精度傳真機研制方面已積累了多年經驗,激光掃描分辨率高和幅面寬等突出優點強烈地吸引了我”、“跳過二代機、三代機”、但不是跳過所有激光照排技術……一切偉大科學成就,是對當時生產力的超越但又都是建立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之上的,也是由于當時的社會提供了必要的實踐工具和手段才有可能產生的。
這一切均說明,人生價值的實現除了個人的主觀努力外,還要以一定社會的生產力為基礎。
(2)要有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條件(板書)
歷史上的許多有志之士,他們雖有非凡的才能,但終因社會條件的限制,缺乏客觀條件而含恨終生。常常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教師:出示投影片3
王選論鄧稼先與奧本海默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奧本海默是美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楊振寧與鄧稼先是北平崇德中學和西南聯大的同學,美國留學期間兩人又曾同屋;楊振寧與奧本海默曾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共事過七年,該所當時只有五位物理教授。楊振寧對這兩位中國和美國原子彈的功臣很了解,說他們兩人的性格和為人截然不同。對于奧本海默,楊振寧在“鄧稼先”一文中評論道:“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的人物,鋒芒畢露。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德國格丁根鎮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寫的自傳中說,研究生奧本海默常常在別人做學術報告時(包括玻恩做學術報告時),打斷報告,走上講臺拿起粉筆說‘這可以用底下的辦法做得更好,……’。我認識奧本海默時,他已經四十多歲,已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打斷別人的報告,使演講者難堪的事仍不時出現,不過比起以前要少一些”。對于鄧稼先,楊振寧在上文中說:“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鐘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實的人。他誠真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我想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領導許許多多各階層工作者為中華民族作了歷史性貢獻的原因: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因此楊振寧得出很值得深思的結論:“鄧稼先如果是美國人,不可能成功地領導美國原子彈工程;奧本海默如果是中國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領導中國原子彈工程。”
──選自《王選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教師:請同學思考王選講得這個故事對一個人價值的實現有什么啟示?
學生:發言略
教師歸納:
中國與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很不相同,美國社會在某種程度上是崇尚以個人為中心的。這個材料說明了一個道理,人的發展、品格形成依賴于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科學和文化發展水平,同時人生價值的實現也離不開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條件。人們創造力的利用和發揮也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如生存條件、工作條件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持等。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為我們實現人生價值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我們再回頭看王選的成功也表明這個道理。在做人生第一個重要抉擇時。他認為,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事業和前途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奉獻社會。正是這樣一種崇高的信念,激勵他面對各種困難百折不撓、矢志不渝。他以助教身份領銜國家“748”工程研究是始終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得到中共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王選自己也曾說過青少年時代所受的教育為我日后成才打下扎實基礎,科學研究時我們趕上了科技發展的春天。
教師:出示投影片4
我是新中國培養的科技人員和教師,1954年抱著科技報國的志向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56年,在黨中央“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下,我選擇了計算數學作為專業方向。
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好似一股春風,送來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春天。當時北京大學從事激光照排項目的人員,在科學大會春風和黨的一系列政策的感召下,大家鍥而不舍地投入科研攻關,立志要把科研成果轉化成商品。
“七四八工程”得到了黨的三代領導人的關懷。1974年8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立項,因此得名。1980年,鄧小平同志在北大關于“七四八工程”的一份報告中親筆批示要求予以支持。同一年,當時任國家進出口委員會負責人的江澤民同志在一封長達三頁的親筆信中,指示有關部門集中力量支持北大的這一項目。北大方正發展過程中的每個關鍵時刻,我們都能感受到黨的正確方針的重要作用。
──王選報告《我們趕上了科技發展的春天》
(教師過渡)但是,客觀條件的有利與不利總是相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請同學分析下面一則材料。
教師:出示投影片5
材料一:有一位父親酗酒、賭博、不管家,家里很窮。他有兩個兒子,從小與他生活在一起,一個兒子開始也學壞,后因偷盜入獄;另一個兒子卻很爭氣,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后記者采訪這兩位兒子時,問起造成他們現狀的原因時,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說了一句:“誰讓我攤上了這樣一個爸爸。”
材料二:一個人的一生中會碰到很多機會,但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多方面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對社會需求(包括未來需求)的敏感,對技術發展方向的正確判斷,一絲不茍和鍥而不舍的精神,都有助于把握機遇,取得成功。
──選自《王選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問:結合兩則材料談談它給我們的啟示。
學生:發言略
教師:客觀條件對個人成長、人生價值實現的起著非常大的影響,但人生價值的實現常常關鍵還在于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2.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板書)
良好而必要的客觀條件,為人們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基本保證,而對客觀條件的認識和利用則需依靠主觀努力,而主觀努力的程度如何,則取決于個人素質的高低。
(1)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板書)
教師:出示投影片6
王選:我能取得成就的個人原因
1.青少年時代注意培養良好的品德,先要做個好人,才能成就事業。青少年時代注意培養良好的品德,懂得要為別人考慮,要以身作則。愛因斯坦說得好:“只有為別人活著才是有價值的。”
2.扎實的數學基礎。
3.30歲以前具備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的知識和具體實踐。
4.長期在第一線拼命干活。
5.20多歲時,開始鍛煉英語聽力,從而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大量閱讀國外文獻。
6.對所在領域的發展趨勢有較好的洞察力,從而能夠正確選題。
7.選定目標后能鍥而不舍地長期拼搏,同時適應飛速發展的軟硬件條件,不斷求變,不斷創新,不斷更新換代,做到執著而不僵化。
8.自信而不自負,認識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團隊,尤其是提拔優秀的年輕人。
(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
教師:請同學結合以上談談實現人生價值都需要具體提高哪些素質及其重要意義?
學生:發言略(老師把關鍵詞提示在黑板)
教師歸納:
我們說的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這些素質相互聯系,是人的全面發展中缺一不可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實現人生價值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于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的重要性,王選曾說,在做人生第一個重要抉擇時。他認為,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事業和前途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奉獻社會;“小學5年級獲得的品德優秀生獎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獲獎,也是永生難忘的一個獎勵,我由此懂得了團隊精神和人品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他強調說:“要想做好學問,先要做個好人。認識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團隊,千方百計地為優秀的年輕人創造條件,使他們脫穎而出,是我能夠獲得最高科技獎的原因之一。”
關于科學文化素質從第二條到第七條體現的非常充分。第八條自信而不自負,認識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團隊,尤其是提拔優秀的年輕人是王選良好心理素質的體現。關于身體素質,王選年輕時,由于高負荷的緊張工作,長時間的體力透支,得過幾次大病,體質很差。他曾經“心情壞到極點”,“一度也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在病中,王選相識太極拳。并戀上太極拳,對身體恢復起了非常好的作用。九十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學全校運動會的入場式上,在雄壯的進行曲中,當年眾人眼里的“病鬼”,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在“北大方正”隊伍的最前列。這讓我們體會到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知易行難,實現人生價值,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上,這既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出發點,又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落腳點。
(2)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發揮聰明才智(板書)
教師:出示投影片7
今天北大方正似乎很紅火,被人稱為“既有名,又有利”。但1978年-1984年這段期間內,風向并不是這樣的。搞理論、寫文章很時興,因為提職主要靠論文,致力于商品化則很不容易被接受。由于我們以“對社會的實際貢獻”為目標,所以堅信自己的道路,頂風度過了這段困難時期。
一個人要想作出一些成績,除了有過硬的技術本領,敏銳的市場頭腦外,還要有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毅力。二十多年前,我是處在創造高峰、并工作在第一線的小人物。我提出跳過第二、三代照排機,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時,很多人不相信中國能跨越。我想起巨型計算機之父西蒙 克雷曾經說過,在他未成名時,當他提出某個新思想時,別人總會說“Can't do”(做不成),而對此最好的回答是“Do it yourself”(你自己動手做)。所以我從1976到1993這18年中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段工作。我深深體會到,獻身于科學技術就沒有權力再像普通人那樣活法,必然會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樂趣,但也會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樂趣。在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的過程中,有時冥思苦想,幾周睡不好覺,忽然一天半夜靈機一動,想出絕招,使問題迎刃而解,這種愉快和享受是難以形容的。居里夫人說過,“科學的探討研究,其本身就會有至美,其本身給人的愉快就是酬報”。獲獎固然高興,但更使人激動的是看到用戶在大規模地使用方正系統:海外的華文報社每天用方正系統出版600多頁各類報紙;上海文匯新民集團800臺PC機聯成網絡,采用方正報業一體化解決方案,系統高效地運行……自己研究的成果被廣泛采用,這種成就感是金錢所買不來的,這就是最大的酬報。
──選自《中國學者心中的科學、人文》云南教育出版社
教師:結合以上材料,談談它給我們在人生道路實現價值有什么啟示?
學生:發言略
教師歸納:偉大出于平凡,平凡孕育著偉大。平凡變成偉大,需要奮斗與堅守。要奮斗就會有艱辛,而艱辛又孕育了新發展。只要埋頭實干,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行行都可以出狀元”。人生價值要在“做”中實現。
(教師過渡)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道路上,誰都希望道路平直,少出挫折,獲得成功,但在通往勝利、成功的征途中又往往遇到挫折、失敗。
(3)要有百折不撓、不怕失敗的頑強奮斗精神(板書)
教師:出示投影片8
1975年,那個時候,王選已病了十年,沒有根本好轉,每月只領40多元勞保工資。身為助教的王選決定跨過第二代和第三代照排系統,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的方案被國家“748”工程選中。王選后來回憶說,可惜的是當時他是一個小助教,一點名氣都沒有,盡管拿到了國家的748項目,然而圍繞王選和激光照排的各種嘲諷和懷疑就一直沒有停息過。當時,基本上是相信的人極少,所以就把王選諷刺成為玩弄騙人的數學游戲,說他想搞第四代,別人還想搞第八代。就在這一片質疑聲中,王選的實驗室在北大的這棟老樓里誕生了。時間大概是1975年的5月份。此后從那個時候開始,王選的腳步就再也沒有停下來過。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后,王選所帶領的研發小組終于成功研制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從1975年到1993年,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從研制到投入廣泛應用的18年里,身體病痛纏身的王選甚至沒有休息過一天。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艱辛,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九死一生”。是藏僧取經,九九八十一難關。各種各樣的難關數不勝數。
──2004年6月30日科技日報
教師:面對失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和選擇,請同學試舉幾個類似事例,讓我們共同感受和學習一種成功者的精神──百折不撓、不怕失敗。
學生:發言略
教師:王選用頑強拼搏把生命的潛能發揮到了極致,讓我們明白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王選成功成名后,他的一些對怎樣看待成功成名的名言,給人頗多啟發。
教師:出示投影片9
小時候起,我們就受到“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教育,對于一個正處于興旺時期的高新技術企業,則要警惕“成功是失敗之母”:今天的巨大成功中常常隱藏著潛在危機,也即未來的“失敗之母”。
──王選
一個人老在電視上露面,說明這個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結束了。在第一線努力做貢獻的,哪有時間去電視臺做采訪。所以1992年前電視臺采訪我,我基本上都拒絕了。
──王選
我也有一句話形容自己:“我是一個曾經作出過貢獻,今天高峰已過,趕不上新技術發展的計算機專家。”
──王選
1993年王選作出了一生中第六個重要抉擇:退出科研第一線,全力扶持年輕人,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氛圍,使之產生更多的新思想、新方案、新成果。他說:“今后看我貢獻的大小,主要看培養出多少年輕人。”
教師:王選的這種清醒認識也許正是他不只能獲得一次成功,而是能持續十八年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給每一個成功者要保持繼續成功深刻啟迪。
課堂小結:王選的人生成功經歷告訴我們在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中,主客觀條件是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的。在尊重客觀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素質。
知識小結:
課后作業:
收集一位你敬佩的成功者的事跡,并分析他(她)取得成績的原因有哪些,并與周圍同學相互交流心得。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兴隆县| 河源市| 茌平县| 烟台市| 贡嘎县| 广灵县| 泉州市| 镇沅| 开原市| 金门县| 临安市| 胶南市| 鹿邑县| 时尚| 阳西县| 九江市| 宝应县| 东丽区| 綦江县| 徐州市| 万山特区| 资溪县| 小金县| 股票| 长丰县| 柳州市| 祁连县| 九台市| 徐州市| 定结县| 绍兴县| 梓潼县| 凉山| 临潭县| 永定县| 景宁| 河西区| 应城市| 仲巴县|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