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五課 文化創新第二框 文化創新的途徑一、 學習目標知識目標:識記識記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具體方式;理解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把握文化創新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意義,增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二、 重點難點理解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如何在文化創新中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錯誤傾向三、 預習提綱第二框 文化創新的途徑1. 繼承傳統,推陳出新(1) 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2) 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2. 面向世界,博采眾長(1) 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2) 以我為主、為我所用3. 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1) 把握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2) 克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四、 基礎知識梳理(一)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閱讀教材51-52頁材料內容,并思考所提問題。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是什么?1.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文化創作的源泉。所以, ,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 。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創新都要經歷兩條重要的途徑,表現為兩種基本形式:(1)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文化創新既是一個 的過程,又是一個 的過程;(2)既是一個 的過程,又是的過程。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創新,都要經歷這樣的途徑。閱讀教材53頁“文化名人”和虛框內材料內容,并思考這些材料給我們的啟示?2.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著眼于文化的繼承, ,這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在注重實踐的基礎上,在文化繼承當中實現文化創新的要求:(1)一方面, 。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 ,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棄傳統而從頭開始。對于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如果 ,其 ,就會失去根基。(2)另一方面, 。,帶來了 的變化,要求文化 。文化創新,表現在 的努力之中。(二)面向世界,博采眾長3.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實現文化創新,需要 。⑴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 的過程;是在 文化的過程。由此可見,文化多樣性是世界的 ,也是 。閱讀教材54頁“相關鏈接”內容,并思考這些文化活動的啟示?⑵ 在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①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 ,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這就需要有 的態度。不同文化之間,有差異就難免有矛盾、有競爭,但 ,。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只有 ,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創新的成果。閱讀教材54頁內容,并思考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中,應堅持什么原則?②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 。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競爭力,都需要 。要躋身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就必須 ,不斷 。(三)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4.文化創新應克服錯誤傾向和堅持正確方向閱讀教材55頁“三個觀點”內容,并思考這些觀點給我們的啟示?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的關鍵是要把握好 。⑴ 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必須克服的兩種錯誤傾向:那種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的傾向,被稱為;那種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被稱為。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創新的錯誤傾向,必須予以克服,才能保證文化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2)要堅持的正確方向:我們更要立足于 ,著眼于,在 ,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在 ,努力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五、 鞏固練習(一)選擇題二千多年來,中國文化常常要面對其他文化。在文化與文化的相遇中,“見賢思齊”是我們的理念。回答1-2題。1.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見賢思齊”,這就要求我們( )A.用優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B.依照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C.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善于學習和借鑒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2.在文化交流中我們所崇尚的“見賢思齊”與有些人所主張的“外來文化是先進的文化,應該照搬過來”是有本質區別的。二者的對立主要表現在( )①是否保留和發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②能否借鑒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長處③是否承認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④是否承認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中國傳統文化,有悠久的歷史,也有鮮明的個性。京劇是我國戲曲之大成,被稱之為中國的戲劇“國粹”。回答3-4題。3.在演員臉上涂上某種顏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質是京劇的特色。如紅臉表示赤膽忠心,氣性耿直。這一特色( )①是中華民族文化個性和特性的標識②體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③應在實踐中得以繼承和發展④會成為文化交流的障礙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京劇是通過不斷吸收地方戲曲的精粹和其它藝術形式的特長豐富發展起來的。這給我們的啟示是:要維護藝術的長盛不衰,關鍵在于能否( )A.全面吸收各種藝術的特色 B.不斷推陳出新、博采其它藝術精華C.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D.保持傳統藝術不受其他藝術的沖擊要保證文化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必須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以及“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據此回答5一6題。5.“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的共同點在于( )A.前者拒絕創新,后者拒絕交流 B.前者拒絕交流,后者拒絕創新C.尊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但不尊重文化的多樣性D.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6.“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之所以錯誤,這是因為( )A.任何文化創新,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B.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C.文化創新的過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過程 D.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7.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是( )A.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B.為人民群眾服務C.與時俱進地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D.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8.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時,我們必須做到( )①博采眾長 ②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③篩選優劣,辯證吸收 ④奉行拿來主義,全盤吸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表現在( )A.繼承傳統 B.體現時代精神 C.文化獵奇 D.文化外在包裝10.下列觀點體現文化創新途徑的是( )①社會實踐 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③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④博采眾長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外來文化是先進文化,應該照搬過來B.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不相容,應該堅決抵制C.外來文化中有優秀的、落后的部分,應該有選擇的借鑒外來文化D.外來文化均是落后文化12.我們在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應( )A.全盤吸收 B.徹底否定 C.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D.任其自流13.既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有時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的是( )A.文化多樣性 B.文化的融合、借鑒 C.文化的排斥 D.文化之間的競爭14.博采眾長的文化創新應該( )A.堅持不同民族間的交流、借鑒、融合 B.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合作C.創造不同民族文化展開競爭的環境 D.體現時代精神2006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暨兩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活動在曲阜舉行。據此回答15-16題。15.在20世紀末,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時發出了“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的宣言。事實也證明,中國儒家的自然觀、道德觀和政治思想,己成為西方啟蒙運動中“百科全書派”有力的思想武器。這說明( )A.文化來源于社會實踐 B.文化的競爭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C.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可以交流融合 D.大眾傳媒已經成為了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16.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為精神風韻,傾注著對人類自身與發展問題的關心,飽含著對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懷。進人21世紀,我們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也滲透著“和”的文化思想。這說明“和”的傳統思想( )①具有繼承性②具有相對的穩定性③是變化發展的,不可捉摸④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思想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7.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文化部長孫家正在論及文化創新問題時曾指出:“優秀的藝術傳統是中華民族祖先文化創新的積累和結晶,不斷創新是這一傳統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當代中國的藝術創新是中國傳統藝術向現代形態的轉化與重塑……”。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請你談談為了振興中華民族,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應如何進行文化創新?選擇題:D A C B D A C A B D C C A A C A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