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時 常見的堿課前自學準備明確課標要求課題 常見的堿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 技能 1.認識氫氧化鈉的吸水性和腐蝕性并了解其用途。 2.認識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歸納酸堿相似化學性質及其原因。 過程與 方法 1.通過對堿性物質的梳理,學習歸納方法,感悟對比、推理及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 2.通過自主探究實驗,培養實驗技能、分析能力及與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辨證地看待物質的利弊,掌握其性質,合理地利用它們。教學重點 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教學難點 堿的化學性質。教具準備 白色點滴板、石蕊試液、酚酞試液、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液、蒸餾水、乙醇等。課前自主學習課前預習 1.NaOH:白色固體,易溶于水,并放熱,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劑,有腐蝕性,俗稱苛性鈉、火堿、燒堿。 2.Ca(OH)2: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俗稱熟石灰、消石灰。 3.Ca(OH)2的制取:CaO+H2O=Ca(OH)2。 4.堿的化學通性 (1)堿與酸堿指示劑的作用:堿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藍,使無色的酚酞溶液變紅。 (2)堿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①NaOH溶液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②Ca(OH)2溶液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課堂教學展示課堂互動探究新課導入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55“氫氧化鈉”內容,回答: 1.為什么氫氧化鈉俗名叫“火堿,燒堿,苛性鈉”? 2.不慎將堿溶液沾到皮膚上如何處理?進行新課 知識點1常見的堿【活動與探究1】 請同學們按P55實驗10-5完成實驗,并作好記錄。 【展示交流】 各組展示實驗現象及分析要點提示:如不慎將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課外拓展:做干燥劑的物質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吸收水分,二是不與被干燥的物質發生反應。常見的干燥劑有濃硫酸、生石灰、固體氫氧化鈉、堿石灰等。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不能干燥CO2、SO2、HCl等氣體,可用來干燥H2、CO、O2等氣體。 進行新課 【歸納總結】 NaOH的性質及用途 1.物理性質:白色固體,易溶解,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 2.化學性質:有強烈的腐蝕性。 3.用途:廣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在生活中除油污如爐具清潔劑中含有NaOH。 【活動與探究2】 請同學們完成教材P55實驗10-6記錄現象并分析原因。 【展示交流】 各組展示實驗現象及分析知識點2堿的化學性質【活動與探究3】請同學們完成教材P56“探究”,作好記錄,并歸納出堿的相似化學性質。 【展示交流】 2.(1)Ca(OH)2+CO2=CaCO3↓+H2O (2)2NaOH+CO2=Na2CO3+H2O 【歸納總結】 堿的相似化學性質 1.使指示劑變色。 2.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 【提出問題】為什么酸、堿都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活動與探究4】請同學們完成教材P57實驗10-7,并作好實驗記錄。 【展示交流】 各組實驗現象規律總結:由于氫氧化鈉易溶于水,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所以通常用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無明顯現象,所以實驗室常用氫氧化鈣溶液檢驗二氧化碳。特別提醒:(1)整個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的電荷總數相等,整個溶液不顯電性。(2)酸、堿、鹽的水溶液能導電,但它們的固體不導電。(3)不是所有溶液都導電,如蔗糖溶液、酒精溶液不導電,因為它們的溶液中只有分子,沒有離子存在。進行新課 1.蒸餾水,乙醇不導電。 2.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都導電。 【歸納總結】 鹽酸能導電是因為HCl溶于水時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H+和Cl-,硫酸能導電是因為H2SO4在水中電離出自由移動的H+和SO2-4,NaOH溶液能導電是因為NaOH在水中電離出自由移動的Na+和OH-。Ca(OH)2溶液能導電是因為Ca(OH)2在水中電離出自由移動的Ca2+和OH-,由此可以看出酸、堿、鹽溶液能導電是因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比較上述物質的電離情況,可看出酸溶液都能電離出相同的H+,堿溶液都能電離出相同的OH-,故它們都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教學板書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探究了幾種常見堿的性質和用途;歸納出了堿的相似化學性質;一起分析了酸、堿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相信大家有所收獲。課堂析疑解難教材習題解答 練習與應用(P59) 1.(1)醋酸檸檬酸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鈣氫氧化鈉 (2)吸收水分潮解二氧化碳碳酸鈉密封 2.(2)C[提示:NaOH水溶液不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而是變藍。] 3.分別取1~2mL未知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通入CO2,出現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石灰水,沒有明顯變化的原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 4.CaO+H2O= Ca(OH)2,Ca(OH)2+CO2=CaCO3↓+H2O。 5.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Ca(OH)2,用石灰漿粉刷墻壁,墻壁上的Ca(OH)2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難溶的CaCO3,所以會結塊變硬。化學方程式為CO2+ Ca(OH)2=CaCO3↓+H2O。規律總結: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時,酸根的寫法是在對應氧化物的基礎上加一個氧原子,如CO2——CO2-3,SO2——SO2-3,SO3——SO2-4。歸納總結:堿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1)堿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2)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難題解答 【例】 (知識點1)物質的性質決定其保存方法。固體氫氧化鈉具有以下性質:①白色固體;②有腐蝕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由此可知,氫氧化鈉固體必須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析】 由于固體氫氧化鈉在空氣中易吸收水蒸氣而潮解,且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所以固體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以防止其變質,因此相關的性質主要是潮解及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答案】D課后反饋總結課后達標檢測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課后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關于堿的化學性質,有些化學反應學生已經學過,如堿與指示劑的反應,堿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教學中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引導學生回憶類推,并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歸納與總結,從而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疑問: 教師點評和總結: PAGE 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教學設計(第3課時)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常見氫氧化鈉、氫氧化鈣主要的物理性質和用途。2.認識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腐蝕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項。3.探究CO2和NaOH的反應。(二)過程與方法1.運用實驗、觀察等方法進行探究,并比較、歸納和概括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2.能應用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解釋或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的探究,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二、教學重點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與用途以及堿的相似化學性質。三、教學難點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與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四、教學準備教學設備(投影儀,計算機)、試管、膠頭滴管、點滴板、燒杯、軟塑料瓶、橡皮塞、分液漏斗、燒杯、NaOH、Ca(OH)2固體及溶液,稀硫酸、稀鹽酸、二氧化碳氣體五、教學過程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引入2分鐘 [提問]:誰吃過未成熟的柿子,有什么感覺?知道為什么嗎?[講解]:這是因為柿子里含有堿性物質。[追問]:誰還品嘗過類似澀味的物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類堿性物質——常見的堿。 吃過的學生回答:澀味。議論產生澀味的原因。學生搶答:松花蛋、堿面、肥皂泡濺到嘴里也有這樣的味道等等。 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新課講授26分鐘 研究物質的性質一般先從物理性質入手,請大家注意觀察,認真思考。[展示]:表面皿中的氫氧化鈉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提問]:誰能描述一下你所觀察到的物理性質?[展示]:固體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試劑瓶標簽[提問]:認真觀察,你發現固體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還有什么共性?[追問]:因為固體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強腐蝕性,它們俗稱什么?[溫馨提示]:使用時要注意安全。[提問]:觀察表面皿中的固體氫氧化鈉、氫氧化鈣,你發現了什么?[追問]:這個現象叫做“潮解”,這說明了氫氧化鈉固體具有什么性質?是什么變化?利用這個性質有何用途?[實驗]:將一藥匙的氫氧化鈉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加入3ml水中振蕩,并觸摸試管壁。[小結]:氫氧化鈉易溶于水,溶解放熱,水溶液有滑膩感,氫氧化鈣微溶于水。 學生充滿好奇感的認真觀察。派代表描述氫氧化鈉為白色片狀固體,氫氧化鈣為白色粉末狀固體。學生仔細閱讀兩種物質的標簽,對比后總結出兩種物質都有強腐蝕性。學生閱讀課本知道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氫氧化鈣俗稱消石灰、熟石灰。氫氧化鈉表面逐漸變潮,少量已經溶解了,形成了溶液附著與固體表面。學生思考后回答:吸水性,屬于物理變化。利用這個性質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學生親身體驗到氫氧化鈉溶于水,感覺試管壁發燙,說明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而氫氧化鈣形成了懸濁液。 采用對比的方法,充分把握物質的異同。通過閱讀標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及安全實驗的操作意識。親自實驗,感受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 常見堿的有哪些化學性質?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提問]:你還記得紫色石蕊試液和酚酞試液遇到NaOH、Ca(OH)2溶液顯示什么顏色嗎?[提問]:如何檢驗二氧化碳氣體?[追問]:將CO2通入NaOH溶液中,能觀察到什么現象?[探究]:氫氧化鈉是否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請各小組討論設計方案,并用實驗證明CO2和NaOH確實發生了反應[小結]:對一些反應不明顯的實驗可以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質或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變化來設計方案。[拓展應用]:根據氫氧化鈉的性質,實驗室應當如何保存?為什么?[學以致用]:硫酸廠排放的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硫,為了周圍居民的安全,利用我們已知的化學知識幫居民解決這個問題。 了解探究的內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回憶舊知:兩種溶液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變紅 將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入NaOH溶液中無明顯現象。 學生借鑒之前學過的一些實驗的設計思路和方法,發揮創新思維, 設計各種形式的實驗裝置。歸納、小結,以便更好地掌握設計實驗方案的思路和方法。應當密閉保存,因為既能吸收空氣中水蒸氣而潮解,又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學生談論,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CO2和NaOH反應的探究欲望,學生展示方案,體驗成功的喜悅。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 [提問]:你能總結一下常見堿的相似性質嗎?[追問]:堿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提問]:常見的堿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1.堿能與酸堿指示劑作用2.堿能與非金屬氧化物作用生成鹽和水學生思考回答:不同的堿在溶液中都能產生相同的OH-。學生交流討論并回答。 將性質以列表的形式進行總結,一目了然。課堂小結2分鐘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酸有些相似的化學性質,堿也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為什么呢?[實驗]:鹽酸、硫酸溶液、蒸餾水、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導電性實驗。[提問]:哪些液體可以導電呢?為什么有些液體可以導電,有些液體不能導電?為什么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溫馨提示]:注意觀察圖10-10離子的位置并不是整齊排列的。 積極思考,討論交流。溶液導電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學生總結歸納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氫離子,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氫氧根離子,所以堿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指導學生從物質的組成結構分析物質的性質,為后面學習酸堿中和反應作鋪墊。 [盤點收獲]: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知識?掌握了什么學習方法?明確了哪些道理? 學生從知識、方法、道理三方面跟大家分享本節課的收獲。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 一、常見的堿的性質1.物理性質2.化學性質:(1)堿能與酸堿指示劑作用(2)堿能與非金屬氧化物作用生成鹽和水二、堿的用途1.氫氧化鈉用途:2.氫氧化鈣用途: 第3課時 常見的堿課標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氫氧化鈉的吸水性和腐蝕性并了解其用途。(2)認識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歸納酸堿相似化學性質及其原因。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堿性物質的梳理,學習歸納方法,感悟對比、推理及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2)通過自主探究實驗,培養實驗技能、分析能力及與他人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辨證地看待物質的利弊,掌握其性質,合理地利用它們。【教學重點】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教學難點】堿的化學性質。【教具準備】白色點滴板、石蕊試液、酚酞試液、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液、蒸餾水、乙醇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55“氫氧化鈉”內容,回答:1.為什么氫氧化鈉俗名叫“火堿,燒堿,苛性鈉” ?2.不慎將堿溶液沾到皮膚上如何處理?【活動與探究1】請同學們按P55實驗10-5完成實驗,并作好記錄。【展示交流】各組展示實驗現象及分析【歸納總結】Na0H的性質及用途1.物理性質:白色固體,易溶解,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2.化學性質:有強烈的腐蝕性。3.用途:廣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在生活中除油污如爐具清潔劑中含有Na0H。 【活動與探究2】請同學們完成教材P55實驗10-6記錄現象并分析原因。【展示交流】各組展示實驗現象及分析【活動與探究3】請同學們完成教材P56“探究”,作好記錄,并歸納出堿的相似化學性質。 【展示交流】2.(1)Ca(0H)2 +C02=CaC03↓+H20 (2)2Na0H +C02 =Na2C03 +H20 【歸納總結】堿的相似化學性質1.使指示劑變色。2.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提出問題】為什么酸、堿都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活動與探究4】請同學們完成教材P57實驗10-7,并作好實驗記錄。【展示交流】各組實驗現象1.蒸餾水,乙醇不導電。2.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都導電。【歸納總結】鹽酸能導電是因為HC1溶于水時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H+和C1-,硫酸能導電是因為H2SO4在水中電離出自由移動H+和S042-,Na0H溶液能導電是因為Na0H在水中電離出自由移動的Na+和0H-。Ca(0H)2溶液能導電是因為Ca(0H)2在水中電離出自由移動的Ca2+和0H-,由此可以看出酸、堿、鹽溶液能導電是因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比較上述物質的電離情況,可看出酸溶液都能電離出相同的H+,堿溶液都能電離出相同的氫氧根離子,故它們都有相似的化學性質。【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探究了幾種常見堿的性質和用途;歸納出了堿的相似化學性質;一起分析了酸、堿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相信大家有所收獲。【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板書設計教學反思關于堿的化學性質,有些化學反應學生已經學過,如堿與指示劑的反應,堿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教學中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引導學生回憶類推,并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歸納與總結,從而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共52張PPT)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第3課時 常見的堿第十單元 酸和堿常見的堿介紹明代愛國將領于謙寫的《石灰吟》從化學角度看,你知道這首詩中包含了哪些化學反應嗎?1知識點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投影展示】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實驗探究1】探究氫氧化鈉的物理性質 用鑷子夾取3小塊氫氧化鈉進行實驗(切勿用手拿)實驗 現象 分析觀察NaOH的顏色、狀態 白色塊狀固體 將NaOH固體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會兒 表面漸濕 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水分將NaOH固體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試管中,并用手輕輕觸碰試管外壁 試管外壁發熱 溶解時放出大量熱【實驗探究2】氫氧化鈉的腐蝕性 將一支洗凈的雞爪放在盛有約20%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放置約20 min后取出,觀察雞爪的變化。洗凈的雞爪歸納:氫氧化鈉具有強烈腐蝕性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放置一段時間后的雞爪NaOH的性質及用途1.物理性質:白色固體,易溶解,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2.特性:有強烈的腐蝕性,易潮解。3.用途:廣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在生活中除油污如爐具清潔劑中含有NaOH。 【實驗探究3】在蒸發皿中放兩小塊生石灰,加少量水,觀察現象。現象:生石灰接觸水變成粉末,放出大量的熱,使水沸騰。反應方程式是:CaO+H2O Ca(OH)2生石灰 熟石灰 氫氧化鈣[Ca(OH)2] (1)俗名:熟石灰、消石灰(2)物理性質 現象顏色、狀態 白色、粉末狀固體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微溶于水(3)氫氧化鈣的制備 CaO+H2O=Ca(OH)2 生石灰 熟石灰 反應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工業上通過高溫煅燒石灰石生產生石灰:CaCO3 CaO+CO2↑氧化鈣俗稱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劑。【例1】下列選項中物質的化學名稱、俗名、化學式完全一致的是( )A.冰、干冰、CO2 B.氫氧化鈣、消石灰、Ca(OH)2C.氧化鈣、熟石灰、CaO D.氫氧化鈉、燒堿、Na2CO3C導引:干冰不是冰,是固態二氧化碳;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氫氧化鈉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例2】下列對氫氧化鈉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溶解時吸收大量的熱B.具有強烈的腐蝕性C.固體氫氧化鈉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D.固體氫氧化鈉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A導引:本題考查的是氫氧化鈉的特性,氫氧化鈉是白色晶體,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所以A錯;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曝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解,所以氫氧化鈉可以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方法規律:解決此類問題可運用口訣法。氫氧化鈉的特性與俗名:白色易溶并放熱,吸水潮解味道 澀;由于腐蝕有俗名,火堿、燒堿、苛性鈉。1.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堿或堿溶液的是( )A.乙醇 B.氫氧化鉀C.澄清石灰水 D.濃氨水A2.【改編?仙桃】“苛性鈉、燒堿、火堿、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六種物質的俗稱中所代表的物質只有( )A.6種 B.3種 C.4種 D.2種BC2知識點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4】探究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1)如圖所示,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實驗,并觀察現象。1.堿與酸堿指示劑的作用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無色酚酞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變藍 變紅氫氧化鈣溶液 變藍 變紅(2)【思考】①冬天園林工人用石灰漿將樹干底部刷白。②用石灰沙漿砌磚抹墻很牢固。③裝石灰水的試劑瓶用的時間長了以后瓶壁上有一層白色的膜。④回憶檢驗二氧化碳。上述事實中涉及的物質和化學性質有哪些?2.堿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1)Ca(OH)2 +CO2=== CaCO3↓+H2O (2)2NaOH +CO2 ===Na2CO3 +H2O【視頻播放】酸堿的導電性酸在溶液中都能電離出氫離子; 堿在溶液中都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例3】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是常見的堿,下 列關于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 B.都能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 C.它們的溶液都能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D.它們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氣體D導引:氫氧化鈣可作建筑材料,氫氧化鈉不能作建筑材料;氫氧化鈉易潮解,可作氣體的干燥劑,氫氧化鈣不能作干燥劑;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常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而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無明顯現象,不能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實驗中常用它來吸收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液都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硫反應,因此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氣體。B(1)圖中的物質屬于堿的是____________;(2)可作食品干燥劑的是______________,其反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Ca(OH)2→CaCO3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CaO+H2O===Ca(OH)2CaOCa(OH)2+CO2===CaCO3↓+H2O密封NaOH易吸收空氣中的H2O和CO2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2)熟石灰是常見的堿,在生產中有很多用途。①由生石灰制取熟石灰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石灰砂漿抹墻,墻面逐漸變得堅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③除上述用途外,再舉出一個應用熟石灰的實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長期存放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會形成一層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洗滌該試劑瓶時應用________洗,該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2HCl===CaCl2+H2O+CO2↑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稀鹽酸常見的堿物理性質化學性質NaOH:俗名:苛性鈉、火堿、燒堿;極易溶于水,在空氣中極易潮解,有強腐蝕性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微溶于水、有腐蝕性,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與指示劑作用:石蕊+堿 藍色,酚酞+堿 紅色堿+非金屬氧化物 鹽+水 酸堿溶液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 酸溶液中有相同的H+;堿溶液中有相同的OH-9.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A.CaO→Ca(OH)2 B.CO→CaCO3C.SO3→Na2SO4 D.MgO→MgSO4B易錯點:對物質的化學性質不熟悉,不能靈活運用物質間的轉化關系。A中CaO能與水反應一步轉化為Ca(OH)2;B中CO不能一步轉化為CaCO3,只有CO2能與Ca(OH)2反應一步轉化為CaCO3;C中SO3能與NaOH反應一步轉化為Na2SO4;D中MgO能與H2SO4反應一步轉化為MgSO4。10.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是常見的堿,下列關于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A.都具有腐蝕性B.都能用來檢驗二氧化碳C.可用無色酚酞試液來區分它們D.都不能用作建筑材料A易錯點:本題易錯,錯誤原因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是強堿,都有腐蝕性,故A正確;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無明顯現象,而氫氧化鈣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有白色渾濁出現,因此實驗室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用氫氧化鈣溶液,不能用氫氧化鈉溶液,但是除去二氧化碳氣體常用氫氧化鈉溶液,故B錯誤;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是堿,溶液都顯堿性,都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因此不能用無色酚酞試液來區分它們,故C錯誤;氫氧化鈣常用作建筑材料,而氫氧化鈉不能,故D錯誤。1.填空題(1)生活中的一些物質中含有酸和堿,如食醋中含有________,檸檬中含有________ ,除銹劑中含有________,石灰水中含有__________,爐具清潔劑中含有____________。醋酸檸檬酸鹽酸氫氧化鈣氫氧化鈉(2)固體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容易__________而使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這種現象叫做________;同時吸收空氣中的___________而變質,生成________,因此,氫氧化鈉固體必須________ 保存。吸收水分潮解二氧化碳碳酸鈉密封2.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室放出大量的熱B.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D.能去除油污,可做爐具清潔劑C3.怎樣鑒別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分別取1~2 mL未知溶液于試管中,分別通入CO2氣體,出現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澄清石灰水,無明顯現象的原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合理即可)4.在某些食品的包裝袋內,有一個裝有白色顆粒狀固體的小紙袋,上面寫著“干燥劑,主要成分為生石灰” 。為什么生石灰能作干燥劑?如果將小紙袋拿出來放在空氣中,經過一段時間后,會發現紙袋內的白色顆粒黏在一起成為塊狀。這是為什么?試 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生石灰易吸水而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生石灰能作干燥劑;氫氧化鈣在空氣中能夠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白色固體碳酸鈣,所以過一段時間后,會發現紙袋內的白色顆粒黏在一起;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3.用石灰漿粉刷墻壁,干燥后墻面就變硬了。這是為什么?請你用化學原理解釋這一現象,并用化學方程式說明。石灰漿主要成分是Ca(OH)2,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CaCO3,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3常見的堿.ppt 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_標清.flv 初三化學試驗物質的導電性._標清.flv 第3課時常見的堿(導學案).doc 第3課時常見的堿(教學設計).doc 第3課時常見的堿(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