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酸的化學性質課前自學準備明確課標要求課題 酸的化學性質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 技能 1.學習酸的分類與命名,從電離的觀點了解酸的通性。 2.了解并記住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用它來判斷某金屬與酸能否發生置換反應。 3.掌握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4.了解中和反應以及它在生產、科研中的應用。 過程與 方法 1.通過對鹽酸、稀硫酸化學性質的學習,概括出酸的通性,培養學生的比較、歸納能力。 2.通過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酸的通性的學習,使學生逐漸懂得從個別到一般認識事物的過程,建立個性與共性的辯證關系。 2.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教學重點 酸的通性。教學難點 根據實驗歸納酸的通性。教具準備 稀鹽酸、稀硫酸、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生銹的鐵釘、白色點滴板、試管(若干)等。課前自主學習課前預習 1.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陽離子H+,所以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2.酸與酸堿指示劑的作用: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3.酸溶液能與活潑的金屬反應 (1)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 (2)鎂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HCl=MgCl2+H2↑。 (3)鐵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 4.酸溶液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1)稀硫酸除鐵銹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稀鹽酸除鐵銹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課堂教學展示課堂互動探究新課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酸堿指示劑嗎?它們遇到酸會發生怎樣的顏色變化呢?酸為什么能使它們變色呢?酸還有哪些化學性質呢?進行新課 知識點1酸與指示劑作用【復習回顧】 酸堿指示劑規律總結:酸的化學性質有三點:和指示劑反應、和部分金屬反應、和部分金屬氧化物反應。進行新課 【活動與探究1】請同學們按P54“探究”進行實驗,并作好實驗記錄。 【展示交流】 各組展示實驗現象【提出問題】 稀鹽酸中存在什么微粒? 請大家猜想一下并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是哪種微粒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知識點2 酸溶液與活潑金屬反應【活動與探究2】 有四種金屬分別是鎂、銅、鐵、鋅,現將它們置于稀鹽酸中,反應現象如圖,請說出A、B、C、D各代表的是哪種金屬。 【歸納總結】 要點提示:稀鹽酸不具有揮發性;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小組問題探討:比較鎂、鋅、鐵、銅與酸反應的實驗現象,你有什么發現嗎?對此你是否能初步歸納出金屬的什么性質呢?(與酸反應越劇烈的金屬性質越活潑。金屬活潑程度為鎂>鋅>鐵>銅)進行新課 【結論】 酸能與比較活潑的金屬反應產生氫氣。 【過渡】 酸能與金屬鐵反應,能否與鐵銹反應?知識點3 酸溶液與金屬氧化物反應【活動與探究3】 分別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稀鹽酸和稀硫酸中,觀察現象。 【溫馨提示】 1.稀鹽酸、稀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使用時要十分小心,防止沾到皮膚上; 2.如果不說明用量,液體取1~2 mL為宜。 【交流討論】 剛才同學們在實驗中觀察到實驗現象歸納起來有兩種: 1.開始時觀察到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慢慢變成黃色; 2.開始時觀察到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慢慢變成黃色,當鐵銹消失后,鐵釘表面會冒出氣泡。 【提問】 這是為什么呢? 【回答】 加入的酸量不同! 【討論】 1.利用上述反應清除金屬制品表面的銹時,能否將金屬制品長時間浸在酸中?為什么? 2.氧化銅能與稀硫酸發生化學反應嗎?為什么? 【歸納總結】 實驗證明,氧化銅也能與酸反應。延伸拓展:酸與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反應后,溶液質量都增大。進行新課 請你寫出氧化銅與鹽酸或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歸納酸的性質:CuO+2HCl=CuCl2+H2O CuO+H2SO4 =CuSO4+H2O【結論】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且有水生成。教學板書 第2課時酸的化學性質 1.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2.酸+金屬鹽+氫氣 注:金屬的活動性必須排在氫前面。 如:Zn+H2SO4=ZnSO4+H2↑ 3.酸+金屬氧化物 鹽+水 如:Fe2O3+6HCl =2FeCl3+3H2O課堂小結 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1.酸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 2.酸能與多種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 3.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課堂析疑解難教材習題解答 練習與應用(P59) 2.(1)B[提示:鹽酸與CaCO3粉末反應產生CO2。] 6.解:設可生產FeSO4的質量為x。 Fe+H2SO4=FeSO4+H2↑98 152 9.8t×20% x解得x=3.04t。 答:可生產FeSO4的質量是3.04t。難題解答 【例1】(知識點2)泉州是白螞蟻的高發地區,白螞蟻會蛀蝕木頭,它分泌的蟻酸是一種酸,還能腐蝕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螞蟻腐蝕的是( ) A.鋼筋 B.銅制品 C.大理石 D.鋁合金 【解析】鋼筋的主要成分是鐵,鋁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鋁。由題中信息可知:白螞蟻分泌的蟻酸是一種酸,根據酸的性質,蟻酸能與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的活潑金屬如鐵、鋁等反應。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與蟻酸反應,故A、C、D選項不符合題意。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排在氫后,故不能與蟻酸反應,不容易被蟻酸腐蝕,選項B正確?!敬鸢浮緽 【例2】(知識點3)用足量的鹽酸浸泡生銹的鐵釘,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①鐵釘上的鐵銹消失②鐵釘上有氣泡產生③溶液呈棕黃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③【解析】生銹的鐵釘中含鐵銹和金屬鐵,因為鹽酸足量,所以鹽酸和鐵銹反應完歸納總結:鹽酸、硫酸等酸具有的化學性質:(1)酸溶液能跟指示劑作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無色酚酞溶液遇酸不變色。(2)酸溶液能與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3)酸溶液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方法點撥:掌握酸的化學性質及反應原理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小組問題探討:你知道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酸?它們有哪些應用或性能?(如醋酸,可食用) 后繼續和鐵反應,所以①②③均正確?!敬鸢浮緿課后反饋總結課后達標檢測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課后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探究與實驗、討論與交流、思考與概括、鞏固與拓展等教學環節,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循序漸進,使學生對酸的化學性質有了系統的認識。教學中注意利用實驗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疑問: 教師點評和總結: PAGE 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教學設計(第2課時)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濃硫酸和濃鹽酸的物理性質;2.知道濃硫酸的特性。3.初步學會稀釋濃硫酸。(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濃硫酸的強腐蝕性和稀釋實驗,學會濃硫酸稀釋的方法,強化實驗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識。(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濃硫酸和濃鹽酸的物理性質及稀釋濃硫酸實驗,培養善于觀察、總結、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逐步樹立認識來源于實踐的觀點。二、教學重點濃硫酸的強腐蝕性。三、教學難點運用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運用比較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四、教學準備教學設備(投影儀,計算機)、紙小、木棍、布、玻璃棒、導管、雙孔橡皮塞、錐形瓶、試管、濃硫酸、濃鹽酸。五、教學過程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引入2分鐘 [引入]: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酸堿指示劑,學會了用自制的指示劑區別生活中的酸和堿,實驗室中我們常用哪些酸? 學生會想到制取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原料――鹽酸和硫酸 通過回憶已知,導人新課。新課講授26分鐘? 這節課我們就來揭開濃鹽酸和濃硫酸的面紗,看他們有哪些性質。[展示]:濃鹽酸和濃硫酸。請兩位同學幫我輕輕搖晃一下這2個試劑瓶,并觀察現象,然后揭開瓶蓋,小心扇聞味道,給同學們描述你所觀察到的現象。[交流討論]:打開濃鹽酸的瓶蓋為什么會產生白霧?說明濃鹽酸具有什么性質?濃硫酸沒有白霧說明濃硫酸具有什么性質?[提問]:有兩瓶裝著鹽酸和硫酸的未貼標簽的試劑瓶,如何簡單將其區分開?[提問]:我們消化不良去看醫生時,醫生通常會提供含一定量稀鹽酸的藥物進行治療,這是為什么?硫酸和鹽酸還有其他很多的用途,大家快速瀏覽書上52頁的表格。 兩位學生角色扮演,為兩種濃酸做自我介紹。其他同學認真觀察,如實的把觀察到的現象填入課本表中學生交流討論后總結出:打開濃鹽酸的瓶蓋產生白霧是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生成鹽酸小液滴的緣故,說明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濃硫酸沒有白霧說明濃硫酸不具有揮發性。學生根據其物理性質說出很多種區分方法:輕輕搖晃觀察液體是否黏稠、打開瓶蓋看其是否出現白霧、聞其是否有氣味、打開蓋放置看其前后質量變化等。學生查閱課本52頁表格了解到胃液中含有鹽酸,認真閱讀,思考,了解硫酸和鹽酸的用途 實物展示,引導學生觀察,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強調注意安全措施,培養學生實驗過程的安全意識。角色扮演、學以致用,加深學生對兩種酸物理性質,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兩種酸在生活中用途的印象。 大家對濃硫酸應該略有耳聞,除了上述性質,你還了解哪些特殊的性質?[表演]:請兩位同學協助表演“‘白水’寫黑字”、“水滴布穿”等趣味實驗,其他同學仔細觀察。[提問]: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你受到哪些啟發?[小結]:以上實驗均說明了濃硫酸的強腐蝕性,她能奪取紙張、木材、布料甚至皮膚等由含碳、氫、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組成的物質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我們把這一特性叫作“脫水性”。[過渡]:剛才我們觀察到的硫酸是98%的濃硫酸,而平時使用的硫酸通常是稀硫酸,怎樣把濃硫酸變成稀硫酸呢?[演示]:教材第52頁實驗10-4 讓學生觸摸燒杯的外壁,感受溫度的改變,同時體會:同體積的濃硫酸和水的質量大小[思考]:如果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交流討論]: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濺在皮膚或者衣物上會有什么結果?應該怎么處理?說明濃硫酸具有什么性質? 學生講述自己所了解到的有關濃硫酸的資料,最多的是濃硫酸的腐蝕性。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生填寫教材第53頁的表格,然后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發表自己受到哪些啟發。在教師指導下總結出濃硫酸的強腐蝕性和脫水性,明確濃硫酸的強腐蝕性和脫水性是化學性質。 學生會說:“容易,只需加點水就可以了。”觀察正確的稀釋操作方法,用手觸摸燒杯壁,概括總結現象——燒杯壁溫度升高,得出結論:濃硫酸稀釋放熱。學生觀看教材圖10-6,理解稀釋規則: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加,不斷攪。 ?閱讀教材,了解處理方法。利用已有知識思考、討論總結歸納應急方案。 趣味實驗將學生注意力轉移至課堂。協助實驗能規范學生實驗操作同時提高實驗技能。學生目睹濃硫酸腐蝕性,再次意識到使用濃硫酸要特別小心!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大膽猜想,再通過錯誤操作,強化正確操作的必要性,學生從濃硫酸的腐蝕性中認識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可貴,同時學會處理應急傷害的方法。課堂小結2分鐘 反思與小結:通過濃硫酸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體會和想法?還有哪些疑問?1.濃酸的物理性質2.濃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脫水性、腐蝕性、溶解放熱? 第2課時 酸的化學性質課標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學習酸的分類與命名,從電離的觀點了解酸的通性。(2)了解并記住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用它來判斷某金屬與酸能否發生置換反應。(3)掌握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4)了解中和反應以及它在生產、科研中的應用。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鹽酸、稀鹽酸化學性質的學習,概括出酸的通性,培養學生的比較、歸納能力。(2)通過對金屬活動順序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酸的通性的學習,使學生逐漸懂得從個別到一般認識事物的過程,建立個性與共性的辯證關系。(2)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教學重點】酸的通性。【教學難點】根據實驗歸納酸的通性。【教具準備】稀鹽酸、稀硫酸、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生銹的鐵釘、白色點滴板、試管(若干)等。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一次媽媽在做飯,小麗在幫媽媽做涼拌紫蘿卜絲時,倒入食醋后,發現紫蘿卜絲變成了紅色,這是怎么回事呢? 【交流回答】紫蘿卜中含有一種植物色素,它遇到酸性溶液能變成紅色。【復習回顧】酸堿指示劑【活動與探究1】請同學們按P54“探究”進行實驗,并作好實驗記錄。【展示交流】各組展示實驗現象 【提出問題】稀鹽酸中存在什么微粒?請大家猜想一下并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是哪種微粒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活動與探究2】有四種金屬分別是鎂、銅、鐵、鋅,現將它們置于稀鹽酸中,反應現象如圖,請說出A、B、C、D各代表的是哪種金屬。【歸納總結】【結論】酸能與比較活潑的金屬反應產生氫氣。【過渡】酸能與金屬鐵反應,能否與鐵銹反應?【活動與探究3】分別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稀鹽酸和稀硫酸中,觀察現象。【溫馨提示】1.稀鹽酸、稀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使用時要十分小心,防止沾到皮膚上;2.如果不說明用量,液體取1~2mL為宜。【交流討論】剛才同學們在實驗中觀察到實驗現象歸納起來有兩種:1.開始時觀察到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慢慢變成黃色;2.開始時觀察到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慢慢變成黃色,當鐵銹消失后,鐵釘表面會冒出氣泡。【提問】這是為什么呢?【回答】加入的酸量不同!【討論】1.利用上述反應清除金屬制品表面的銹時,能否將金屬制品長時間浸在酸中?為什么?2.氧化銅能與稀硫酸發生化學反應嗎?為什么?【歸納總結】實驗證明,氧化銅也能與酸反應。請你寫出氧化銅與鹽酸或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歸納酸的性質:Cu0 + 2HC1 = CuC12 +H20 Cu0 + H2S04 = CuS04 +H20 【結論】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且有水生成。【課堂小結】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1.酸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2.酸能與多種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3.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 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探究與實驗、討論與交流、思考與概括、鞏固與拓展等教學環節,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循序漸進,使學生對酸的化學性質有了系統的認識。教學中注意利用實驗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共32張PPT)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第2課時 酸的化學性質第十單元 酸和堿酸的化學性質工人師傅在電焊時,通常先用稀鹽酸或稀硫酸對焊接面進行清洗,以使焊接后的接頭更牢固。為什么用稀鹽酸、稀硫酸清洗而不用水清洗呢?1知識點酸與金屬反應 與稀鹽酸反應 與稀硫酸反應鎂 現象 反應非常劇烈,產生氣泡 反應非常劇烈,產生氣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Mg+2HCl== MgCl2+H2↑ Mg+H2SO4== MgSO4+H2↑鋅 現象 反應速度適中,產生氣泡 反應速度適中,產生氣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Zn+2HCl== ZnCl2+H2↑ Zn+H2SO4== ZnSO4+H2↑鐵 現象 反應比較慢,產生氣泡 反應比較慢,產生氣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HCl== FeCl2+H2↑ Fe+H2SO4== FeSO4+H2↑銅 現象 不反應 不反應【例1】泉州是白螞蟻的高發地區,白螞蟻會蛀蝕木頭,它分泌的蟻酸是一種酸,還能腐蝕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螞蟻腐蝕的是( )A.鋼筋 B.銅制品 C.大理石 D.鋁合金B導引:鋼筋的主要成分是鐵,鋁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鋁。由題中信息可知:白螞蟻分泌的蟻酸是一種酸,根據酸的性質,蟻酸能與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的活潑金屬如鐵、鋁等反應。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與蟻酸反應,故A、C、D選項不符合題意。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排在氫后,故不能與蟻酸反應,不容易被蟻酸腐蝕,選項B正確。AB2知識點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視頻播放】鹽酸除鐵銹問 題(一)填寫有關實驗現象: 現象 化學方程式鐵銹鹽酸 Fe2O3+6HCl== 2FeCl3+3H2O鐵銹硫酸 Fe2O3+3H2SO4== Fe2(SO4)3+3H2O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Fe2O3+3H2SO4== Fe2(SO4)3+3H2OFe2O3+6HCl== 2FeCl3+3H2OCuO+H2SO4== CuSO4+H2O【例2】用足量的鹽酸浸泡生銹的鐵釘,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①鐵釘上的鐵銹消失 ②鐵釘上有氣泡產生 ③溶液呈棕黃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③D導引:生銹的鐵釘中含鐵銹(主要成分:Fe2O3)和金屬鐵,因為鹽酸足量,所以鹽酸和鐵銹反應完后會繼續和鐵反應,Fe2O3與稀鹽酸反應過程中可觀察到鐵銹逐漸消失,溶液變黃,所以①②③均正確。3.【中考·上海】除鐵銹的試劑是( )A.氯化鈉溶液 B.稀鹽酸 C.氫氧化鈉溶液 D.水B4.【中考·淄博】用稀鹽酸除去鐵銹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A.FeO+2HCl===FeCl2+H2OB.FeO+2HCl===FeCl3+H2OC.Fe2O3+6HCl===2FeCl2+3H2OD.Fe2O3+6HCl===2FeCl3+3H2OD5.【中考·南通】將紅色的銅絲置于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表面變黑。將變黑的銅絲插入盛有稀硫酸的試管中一段時間。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銅絲表面變黑,質量增加B.變黑的銅絲插入稀硫酸,表面恢復紅色C.變黑的銅絲插入稀硫酸,銅絲質量不變D.變黑的銅絲插入稀硫酸,溶液質量增加C鐵銹逐漸消失,溶液變成黃色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他又將鋁片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奇怪的是開始無明顯現象,過一段時間后才看到有氣泡冒出,試用學過的知識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Al+6HCl===2AlCl3+3H2↑Al2O3+6HCl===2AlCl3+3H2O3知識點酸的通性1.酸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2.酸能與多種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3.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7.【中考·青島】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其本質原因是( )A.都能與指示劑作用 B.都能解離出酸根離子C.溶液中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 D.都含有氫元素C8.向盛有下列物質的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最后能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A.氧化銅 B.氧化鐵C.鎂粉 D.紫色石蕊溶液C9.【中考?廣西】利用以下裝置對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1)標號為①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2)實驗Ⅰ中,在點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變紅的是________(填“a”或“b”)。使用點滴板的優點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管a節約藥品(或便于觀察實驗現象等)(3)實驗Ⅱ中,為了驗證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離子,試劑X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4)實驗Ⅲ中,在儀器①、②中均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儀器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2O3+3H2SO4===Fe2(SO4)3+3H2O澄清石灰水紅色固體逐漸消失溶液逐漸變成黃色1.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2.酸+金屬 鹽+氫氣注:金屬的活動性必須排在氫前面如:Zn+H2SO4 === ZnSO4+H2↑3.酸+金屬氧化物 鹽+水如:Fe2O3+6HCl=== 2FeCl3+3H2O10.下列關于鹽酸的用途,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 )A.與鋅反應制取氫氣B.除去金屬表面的銹斑C.與大理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D.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C易錯點: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反應逐漸終止。11.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用鹽酸除鐵銹時,鐵銹逐漸溶解,溶液變成淺綠色B.鐵與稀硫酸反應時有氣泡產生,溶液變成黃色C.將銅片放入稀硫酸中,銅片溶解,形成藍色溶液D.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時,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藍色溶液D易錯點:用鹽酸除鐵銹時,鐵銹溶解,溶液變成黃色;鐵與稀硫酸反應時,鐵的表面有氣泡產生,形成淺綠色溶液;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后,因此將銅片放入稀硫酸中不發生反應,無明顯現象;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反應現象為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2.廁所用清潔劑中含有鹽酸,如果不慎灑到大理石的地面上,會發生嘶嘶聲,并有氣體產生。這種氣體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氫氣 D.氧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2酸的化學性質.ppt 初三化學實驗濃硫酸稀釋的錯誤操作_標清.flv 濃硫酸中加水的滑稽實驗_標清.flv 濃硫酸溶于水的熱現象:稀釋濃硫酸的正確操作_標清.flv 濃硫酸的腐蝕性_標清.flv 鹽酸、硫酸的顏色、氣味、狀態和揮發性_標清.flv 鹽酸除鐵銹.wmv 第2課時酸的化學性質(導學案).doc 第2課時酸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doc 第2課時酸的化學性質(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