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框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一、學習目標——明確方向,有的放矢1、知識與能力方面知道不同的選舉方式既有各自的優點,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了解公民參與民主選舉的重要性。學會理論知識和實際材料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2、情感態度價值觀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權利,增強主人翁責任感。二、重點難點——抓住關鍵,突破重點不同的選舉方式的優點和局限性三、認知探究——夯實基礎,探究提高【基礎提示】1.比較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直 接 選 舉 間 接 選 舉優 點局限性適用范圍2. 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的比較有 利 方 面 弊 端 方 面等額選舉差額選舉3.公民參與民主選舉的意義及應有的態度、方式。【探究提高】1.教材p16-17的虛框2.有人認為,直接選舉比間接選舉更能體現民主。你認為是這樣么?四、知識結構——構建體系,把握聯系五、達標檢測——勤學苦練,游刃有余1、下列選舉方式中屬于間接選舉的有( )A.某班同學投票選舉自己的班長 B.某村村民投票選舉村民委員會主任C.某鎮各戶代表對鎮長候選人進行無記名投票選舉D.某鄉鎮投票選舉本鄉鎮的人大代表2.2008年,上海市區、縣人大進行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工作,全市1000多萬名選民投票選舉產生了5000多名新一屆區縣人大代表。我國區、縣人大代表的選舉方式是 ( )A.等額選舉 B.直接選舉 C.間接選舉 D.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3.下列對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的選舉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 )①實行直接選舉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的意愿 ②直接選舉一般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實行 ③差額選舉能充分考慮當選者結構的的合理性 ④差額選舉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競爭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4.為了順應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國已經將直接選舉人大代表的范圍擴大到( )A.村級 B.縣級 C.省級 D.全國5.由于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的文化水平等具體因素的制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選舉方式不同。影響選舉方式的客觀因素是 ( )①選民的文化水平 ②選民的民主意識 ③選民的物質生活條件 ④社會經濟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6.在某鄉人大換屆選舉時,選民明確表示:不了解的候選人不選,不辦實事的不選,不替老百姓說話的不選。這“三不選”主要體現了 ( )A.我國的民主是廣泛的、真實的 B.廣大選民的民主意識明顯增強C.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D.人大代表都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深圳市南山區麻嶺社區居委會33位選民,致函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和南山區人大常委會,要求罷免陳某的南山區人大代表資格。據此回答7—8題。7.33名選民提交罷免函,是符合我國選舉法規定的,這是公民依法行使權利的表現。這說明A.選民想罷免誰,就可以罷免誰 B.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的特點C.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特點D.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國家政權8.選民要求罷免代表,在中國政壇吹來一股清新的民主之風。這表明( )①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 ②公民的一切愿望都能得到尊重和實現 ③我國人民的民主意識日益增強 ④要把人民當家作主與堅持黨的領導結合起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六、課外作業——學以致用,提高能力9.2008年12月18日,江西省貴溪市周坊鎮廟頭村進行村委會的選舉,選民們都進行了投票,但他們各有各的想法。村民甲說:“選舉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要珍惜手中的選票。”村民乙說:“選舉與我沒有多大關系,隨便選一個就行了。”村民丙說:“選舉與我無關,我是誰都不選。”請用政治生活知識,評價上述三位村民的觀點。參考答案1—8 CBDBB BCA9.①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權利。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權利是非常廣泛的,其中最基本的權利就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每一個公民都應珍惜選舉權,投出理性的一票。②選舉權是公民最重要的民主權利。公民是否積極參加選舉,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③甲認識到了選舉權對于公民的重要性,認為理性行使選舉權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這是現代公民應有的素質,更直接體現了甲作為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而村民乙和村民丙都沒有認真、理性地行使選舉權,是公民意識、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