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十一課《社會歷史的主體》教師: 班級: 姓名: 小組: 編寫: 【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2.科學精神知道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明確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自覺堅持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看待和處理問題3.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培養尊重勞動,熱愛人民的情感【重點難點】學習重點: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學習難點: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預習指導】【達標檢測】【課后探究案】【積累與收獲】課前預習案1.人民群眾的內涵和范圍是什么?2.人民群眾的地位如何?3.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課堂達標案1.下面對人民群眾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人民群眾就是指勞動群眾②人民群眾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③人民群眾在不同的國家范圍不同 ④人民群眾在同一國家不同歷史時期范圍不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2.俗話說:“天地間有桿秤,老百姓才是那定盤的星?!边@話哲學依據 ( )A. 群眾是社會發展最終決定力量 B.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C. 勞動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 D. 群眾觀點是辯證法的根本觀點3.2019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紀念日。98年來,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哲學上看,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表現在(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 ②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體③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④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看人間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開,哪一片莊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間不是人民蓋,哪一種商品不是人民生產……這說明(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B.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D.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主體5.人民群眾是社會道德建設的主體,這表明人民群眾( )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決定力量B.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C.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D.是變革社會的決定力量6.“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并由此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國人民奮勇抵抗和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充分說明( )A. 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B.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C. 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D.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唯一主體7.“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币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從唯物史觀角度看這一論斷依據是( )①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②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成功的保證③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④人民群眾的意愿是衡量社會發展道理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其基本內容( )①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 ②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③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無產階級政黨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A.矛盾分析法 B.“三個代表” C.群眾路線 D.民主集中制10.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有三項偉大創造:一是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二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三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這三項偉大創造說明( )A.勞動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B.人民群眾的生產實踐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C.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D.農民是中國改革的主體11.習近平指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其哲學依據是(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 ②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黨的行動指南③人民的幸福是黨最高的價值追求 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西方一位哲人說過:歷史是上帝的作坊。事實上,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我們的上帝是人民?!皻v史是上帝的作坊”和“我們的上帝是人民”這兩種觀點的根本區別是( )A.是否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B.是否承認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的C.是否承認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D.是否承認英雄人物對社會歷史的推動作用13.“最能評價政府工作好壞的是群眾,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況的是基層。”“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鄙鲜鲇^點體現的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是( )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②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③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④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4.“群眾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杰出人物則是這串‘零’前的非零實數,一旦加到零前,就成了一個天文數字?!边@種觀點( )A.肯定了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C.告誡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D.正確反映了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15.“誠心問民意,恒心解民生?!迸c下列哪些詩句寓意相一致?( )①心中為念農???耳里如聞饑凍聲 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奂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艹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16.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指出“要走中國特色、科學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要走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哲學依據是( )A.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中心B.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C.人民群眾的意愿決定著黨的政策D.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起領導作用17.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材料表明( )①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②人民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主體作用③人民群眾是創造社會歷史的源泉④人民群眾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我們決勝全面小康,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這里蘊含的唯物史觀道理有( )①堅持群眾路線,充分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②只要尊重群眾意愿,就能取得實踐的成功③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④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相一致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9.“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绷暯秸f,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系。從哲學上看,這啟示我們( )①共產黨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②共產黨和封建時代官吏都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覺悟③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④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20.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貫穿其中的一條最基本的經驗。這一論斷包含的方法論與下列選項相近或相似的是( C )①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②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③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④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課后探究案】習近平強調,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謳歌奮斗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結合上述材料,運用人民群眾的有關知識加以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