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4

資源簡介

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導學案必修2《政治生活》No.7  主備:  審核:  09.10.20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09考綱要求】
1.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2.理解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其優越性
3.了解我國宗教政策的基本內容
【學習重、難點】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突出: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突出:堅實基礎、優越性)
自主復習:
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1.1新中國成立后,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鞏固和發展。這一民族關系得以逐步形成(    )
A.是由于我國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
B.是由我國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所決定的
C.是我國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等發展不平衡狀況已消除
D.是我國各民族真正實現了共同繁榮
1.2[08高考江蘇卷] 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擁有1名全國人大代表。這體現出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   )
A.民族團結原則     B.民族互助原則   
C.民族平等原則   D.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變化——判斷:
民族平等就體現在我國各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權利( )
1.3 2009年9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新疆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白皮書稱,新疆的發展與進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舉民族團結大旗共同奮斗的結果,也是中國民族政策的成功實踐。下列關于民族團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堅持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制度
B.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C.堅持民族團結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別    
D.民族團結、民族凝聚力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自主復習:
理解——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重點:堅實基礎、優越性)
2.1判斷:(1)民族區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央統一領導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 ( )
(2)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 )
2.2下列屬于民族自治機關的是( )
A.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B.江蘇省高郵市菱塘回族鄉人民政府
C.西藏自治區人民法院 D.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
2.3[2009全國卷Ⅱ文綜3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國務院公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四條規定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從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  )
①是該地方的最高權力機關   ②可以依法根據本地實際制定相關法規
③有權根據國務院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   ④其自治權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下列關于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它的核心內容是主權        
B、它的前提是“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
C、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D、自治機關包括自治地方的黨委和政府
2.5寧夏、廣西自治區成立50多年來取得了巨大進步,這些進步離不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于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繁榮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保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是領土完整、國家統一
④民族區域自治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自主復習:
了解——我國我國宗教政策的基本內容
3.1判斷: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為了使信教群眾最終放棄宗教信仰,逐步消滅宗教。  (  )
3.2某中學高一年級就"如何理解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舉行了一次課堂討論,下面是四位同學提出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 )  
A.宗教信仰自由是對信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著可以到宗教活動場所宣傳無神論  
C.國家保護一切宗教活動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3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我國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迅即采取行動,捐款捐物,還以祈禱的方式紀念亡者、祝福生者。材料表明(  )
A.在我國,宗教的本質發生了根本改變 B.廣大教徒同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我國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D.宗教界的活動都受到國家法律保護
3.4下列對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方針原則的理解正確的是 ( )
A. 我國的宗教和教會不被外國控制和利用  B. 反對外國傳教士到我國進行宗教活動
C.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D.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動
3.5[09高考重慶卷]目前,我國有宗教活動場所8萬余處,宗教團體3千多個。宗教界人士依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宗教界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宗教組織保持著交往和聯系。材料表明,我國(  )
A.信教公民擁有自由傳教的權利     B.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C.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        D.積極促進宗教發展
【鞏固基礎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五十六個兄弟姐妹"之所以是一家,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我國民族問題產生的根源已經消失       B.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確立  
C.各民族人民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各民族已實現了共同繁榮 
2.2009年1月15日,教育部發布《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全國中小學要設置專門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并根據不同年級開設不同課程、保證相應學時。作為公民,維護民族團結必須( )
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②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
③與各民族同胞平等相處         ④嚴厲制裁民族分裂分子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選項能夠說明我國在執行基本民族政策的是(  )
  A.由胡錦濤主席題寫鼎名的“民族團結寶鼎”贈鼎儀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舉行
B.現在流通的人民幣的票面上都印有蒙古、維吾爾、藏、壯四個少數民族的文字
C.國家在投資項目、稅收政策等方面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
D.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少數民族習慣,制定傳統民族節日放假辦法
4. 2008年3月14日,拉薩發生打砸搶燒暴力事件,面對“藏獨”分子分裂祖國的惡劣行徑,西藏宗教界愛國人士強烈譴責、憤怒聲討以達賴為首的分裂集團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擾亂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侵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罪惡行徑。這反映了(   )  
A.在我國,宗教的本質發生了根本變化,宗教主要起積極作用  
B.我國宗教界人士自覺維護國家的最高利益,放棄了有神論信仰  
C.我國宗教組織能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D.我國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5.“讓世界了解真相”。達賴集團操縱的西藏暴亂發生后,針對部分西方媒體的歪曲報道,許多網民奮起反擊,通過各種途徑予以揭露。這樣做是(  )
①公民自覺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現 ②公民自覺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體現
③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的重要表現 ④公民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重要體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 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對“相適應”應這樣理解(   )
①要求宗教教徒放棄有神論的思想,堅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②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共產黨的領導
③要求宗教活動要服從服務于國家的最高利益與民族的整體利益
④要支持宗教界人士對宗教教義作出自己的闡述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綜合探究題
新中國60華誕之際,天安門廣場上新添了一道壯美的風景:56根寓意著56個民族平等、團結、和諧的朱紅大柱,巍然矗立于廣場東西兩側,蔚為壯觀,每個人都引以為自豪。某校高二(13)班同學以“民族團結”為主題展開了探究活動,收集到如下資料:
材料一:2009年1月15日,教育部發布《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通過課堂教學等多種方式,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到小學至高中教育階段的教學、育人全過程中。
(1)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分析在中小學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性,并列舉學校實施民族團結教育的途徑和方式(至少三種)。
提示:
重要性:①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如果從三原則之間的關系答也適當給分)
②在中小學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有利于培養各族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提高各族學生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反對分裂的自覺性,增強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變化:加強民族團結,我們中學生能做些什么,該做些什么?——教材P75劃)
途徑和方式:
班會、團隊活動、升旗儀式、專題講座、墻報、板報等方式,
組織開展“民族知識、繪畫與手工、演講、民族歌舞”等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競賽活動;
定期表彰民族團結先進班集體和個人;
組織師生參觀互訪,相互學習,積極開展各民族學生之間結對幫學等活動。
(學科內綜合:從文化生活:“民族團結柱”這一載體,可以與哪些知識掛鉤?
材料二:60年來,新疆實現了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例如:(1)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4203億元,比1952年增長了86.4倍,年均遞增8.3%;(2)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2008年,新疆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03元,比1978年增長28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2元,比1978年增長35倍,生活質量大幅提高;(3)科、教、文、衛、就業、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其中教育方面,建國前,全疆文盲率高達90%以上。2008年,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6%以上;中等學校在校生172.2萬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24.1萬人,在校研究生1.03萬人。
(2)運用政治生活知識,結合材料說明,新疆取得發展與進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
1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2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③我國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調動了新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
(如答:新疆人民自己的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發達地區的支持和幫助也可)
PAGE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方城县| 如东县| 林州市| 朔州市| 宁南县| 保靖县| 亚东县| 阿鲁科尔沁旗| 顺昌县| 遂川县| 湟中县| 沛县| 岳阳县| 湛江市| 潜山县| 绥滨县| 陈巴尔虎旗| 辽阳市| 屯留县| 乡城县| 浙江省| 黔西| 兴国县| 邢台市| 福清市| 漯河市| 密云县| 阿拉善盟| 莱芜市| 仙桃市| 龙门县| 普安县| 镇安县| 澄迈县| 涟水县| 定结县| 抚远县| 辰溪县| 襄城县|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