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交錯中秀木成蔭,探究中育出奇葩——人教版必修1經濟生活《價格變動的影響》教學課例【教學依據】1.省學科指導意見要求基本要求:理解價格的變動對生活和生產經營的影響;知道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含義。發展要求:培養在經濟活動中獨立、自主、明智地選擇經濟行為的意識和能力。不作拓展要求:替代品和互補品。2.教材內容結構本框內容包括了價格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價格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兩個目題。3.學生分析學生通過對前幾框學習,對經濟生活有了初步體驗與認識。但大部分學生對經濟生活的感悟僅僅停留于生活邏輯,對價格與供求的關系缺乏辯證的理解。【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替代品、互補品等概念;理解價格變動對消費需求、對生產的影響;學會運用價格變動前后商品供應量和需求量變化的規律。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進行消費選擇的能力。提高他們理解和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激發學習積極性,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教學重點、難點】價格變動對生活、生產的影響。【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實施角色探究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任務驅動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通過角色扮演活動,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①制作多媒體輔助課件;②把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③課前組織學生調查2.學生準備①課前預習;②通過報紙、新聞報道、上網或實地觀察等形式讓學生搜集有關材料【教學實錄】【教師活動】ppt呈現案例(一)受金融危機影響,人們對生活的支出更加精打細算。有一天,李某打算到易初蓮花超市,買些蔬菜、肉類食物和大米,假使價格便宜,還想給母親一條黃金項鏈,給兒子買一副網球拍。超市價目表商品區劃分 商品名稱 昨天(原價) 今天蔬菜、肉類、食物區(單位:元/斤) 青菜 3 2白菜 1.5 1.5青瓜 2.3 2.5牛肉 13 10(特價)豬肉 10 12東北大米 2.6 2.5泰國米 3.3 3.8體育用品區 網球拍 398元/個 340元/個網球 15元/個 12元/個羽毛球拍 188元/對 149元/對首飾(單位 元/克) 黃金項鏈(6克) 1500 1700【學生活動】(1)依你之見,李某會選擇什么蔬菜、什么肉、什么油?為什么?(2)依你之見,李某會購買黃金項鏈和網球拍嗎?為什么?【師生互動】教師活動:通過大家的討論,可以得出價格變動會帶來什么影響?學生活動:學生思考,發言。(部分學生回答:商品價格變動與該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比。教師“誘”錯,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強調指出“反比”不等于“反方向變化”。)教師點評:一般來說,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小試牛刀】 ppt呈現練習“家電下鄉”中政府給農民一定的家電購置補貼,會影響農民對家電的市場需求量。下列曲線圖(橫軸為需求量,縱軸為價格,d1為補貼前市場需求曲線,d2為補貼后市場需求曲線)能正確反映這一信息的是( )【觀點生成】1.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規律一:商品價格變動與該商品的需求量成負相關關系(反方向變化)圖示一:需求曲線PQ【設計理念】通過對生活場景和生活主題的創設,師生互動中提煉出生活的主題,總結出理論知識,幫助學生用理性的眼光去認識、理解真實的生活,在理論與生活之間架設一條橋梁。【教師活動】ppt呈現案例(二)表一:易初蓮花大米月銷售量統計表 表二:易初蓮花黃金月銷售量統計表價格(元/千克) 銷售(千克) 價格(元/千克) 銷售(千克)3.0 2180 190 36503.4 2180 200 25503.6 2170 220 20204.0 2165 230 14804.2 2160 250 11304.4 2150 260 505【學生活動】微型學術論壇(小組合作探究,代表上臺發布觀點與結論)(1) 請根據表一、表二,分別在下面兩坐標中畫出需求曲線。(ppt呈現)(2) 對比分析上述兩條需求曲線,你從中能悟出什么經濟生活道理?【師生互動】教師活動:價格上漲時,哪些商品的銷售量明顯下降,哪些商品的銷售量變化不大?學生活動: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展開討論,并發表見解。(學生能舉例,但缺乏歸納性總結,不會用經濟術語作答。例如糧食、衣服等為“生活必需品”;轎車、電視機等為“高檔耐用品。)教師點評:針對學生的見解作點評,引導學生歸納出理論觀點。不同商品價格變動對消費需求影響程度不同:一般來說,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響不大,對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大。【小試牛刀】ppt呈現練習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變動。在日常生活中,價格變動對需求量影響較小的一組商品是A.電視機、食用油、禽蛋 B.蔬菜、米面、日用調味品C.金銀首飾、液化氣、家用攝像機 D.海鮮產品、電腦、轎車【觀點生成】2.價格變動對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響不相同規律二:一般來說,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響不大(圖2),對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大(圖3)。圖示二:PQ圖2 圖3【設計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經濟生活往往與數學知識交織在一起。為此,我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包括數學方法、數學思想和數學技巧等去揭開經濟生活規律。開設微型的學生學術論壇,目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啟發學生立足書本知識去洞察現實問題,并創造性地運用數學思維和方法,探究性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微型學生論壇,使學生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學生學得自愿,學得主動,思維的獨創性得到了很大發展。并且在知識的掌握上,這些參與微型學生論壇的學生會學的更加深刻。【教師活動】:問題創設(ppt呈現)(1) 判斷:案例一超市價目表中,哪些屬于替代商品,哪些屬于互補商品?(2) 舉例:請你舉例生活中,哪些商品屬于替代商品,哪些屬于互補商品?(3) 推理:A商品價格變化情況 A商品需求量變化 A替代商品需求量變化 A互補商品需求量變化上漲下跌【學生活動】(1)學生判斷:替代商品:青菜與白菜、牛肉與豬肉、泰國大米與東北大米、網球拍與羽毛球拍互補商品:網球拍與網球(2)學生舉例(略)(3)學生推理:A商品價格變化情況 A商品需求量變化 A替代商品需求量變化 A互補商品需求量變化上漲 減少 增加 減少下跌 增加 減少 增加【小試牛刀】ppt呈現練習 由于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響,買豆奶喝豆奶的人多了,買牛奶喝牛奶的人少了。這里的牛奶與豆奶是A.互補商品 B.高檔商品 C.互為替代品 D.耐用商品 金融危機正悄悄地改變著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費習慣——出門坐公交車的比開轎車的多了,在家做飯比下飯館的多了。這里的“公交車”與“轎車”是A.互補商品 B.替代商品 C.價值量相同的商品 D.耐用商品【觀點生成】3.需求量的變動不僅受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還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規律三:一般來說,某商品價格變化與它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成正相關關系(正方向變化);與它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成負相關關系(反方向變化)。【設計理念】“吃一塹,長一智”。通過學生經驗判斷、舉例印證、圖表推理,使生活邏輯與理論邏輯在教學流程中齊頭并進,達到知識生活化和生活知識化。通過圖表式推理,化繁為簡,設計陷阱,請君入甕。可以有效矯正學生在知識理解上的誤區,撥亂反正,使學生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達到豁然開朗之妙。【教師活動】情境創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轎車已經漸漸步入我國普通人家庭。但受金融危機影響,轎車價格呈下降趨勢,企業利潤逐漸縮小,甚至有個別廠家出現虧本。面對轎車價格的不斷下降,作為轎車的生產廠家,你該如何應對?請同學們轉換角色,扮演企業的智囊團,為企業科學合理安排生產,應對價格變動獻計獻策。【學生活動】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教師適時進行引導)學生代表性觀點(一):縮小生產規模,減輕企業負擔。學生代表性觀點(二):采取薄利多銷策略,擴大市場份額。學生代表性觀點(三):變“危機”為“機遇”,采取聯合兼并策略,做大做強企業。學生代表性觀點(四):國家實施“家電下鄉”政策,對轎車廠家來說也是一個發展機遇。學生代表性觀點(五):關鍵是要聯好“內功”,要實現自主創新,依托科技進步與科學管理,形成競爭優勢。學生代表性觀點(六):實施以質取勝策略,提高售后服務水平,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觀點生成】4.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1)調節生產規模→樹立市場意識。規律四:一般來說,某商品價格變化與供給量成正相關關系(正方向變化)。圖示三:供給曲線PQ(2)提高勞動生產率→樹立科技意識。(3)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樹立質量意識。【小試牛刀】ppt呈現練習 圖中①、②、③依次為A.供不應求 市場擴大 價格下跌B.供不應求 價格下跌 生產擴大C.生產擴大 供不應求 價格下跌D.生產擴大 價格下跌 供不應求 上圖直接表明了①價值決定價格 ②價格影響供求 ③供求決定價格 ④供求影響價格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設計理念】生活中的快樂和寶藏很多,缺少的是一種發現。通過角色探究,打通了學生“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成功對接,使書本知識內化為能力。學生們在角色扮演中,也可以感受到同學間的合作精神,領略展示自我的精彩。學生的角色扮演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學生的能力得到展現,學生的認知得到撥亂反正,師生的情感在活動中也得到共鳴!【板書設計】【課后反思】在課堂教學中引進數學符號、數學思維,將經濟生活與數學聯姻整合教學,并通過“小試牛刀”環節,達到學以致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大特色。圖表題一直是高考 ( http: / / learning. / gaokao.shtml" \t "_blank )政治試卷的“常青樹”,也在近幾年會考、模塊測試卷中頻頻“亮相”。如今,圖表題已成為考查學生獲取信息、整合處理信息能力的一種重要的綜合性題型。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將文字信息轉化成圖表,讓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把握圖表題的特點,了解其新變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對于增強學生數據、圖表意識,提高圖表題的解題能力甚為重要。在課堂教學中要融入學生的生活體驗,這是新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本課教學中以生活的鮮活性打通學習路徑,置學生于超市購物生活情境中,觸發學生關注生活意識,讓學生領悟到生活是一本無字的“教科書”。對于教師而言,必須秉持正確的教材觀,教師應成為生活的有心人,用“生活”教材去豐厚“文本”教材。在課堂教學中要適時創設學生的探究活動,通過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本課教學中通過“微型學術論壇”、“智囊團獻計獻策”等角色探究的運用,使教學內容與學生更為貼近,讓學生以特定的角色去學習教材內容,都促使學生帶著情感色彩去學習。活動中學生擔當、扮演“他角色”的新鮮感與情感體驗,使學生們興奮不已。角色探究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生成新教學資源、不斷建設新學習環境的過程,是一個實踐與創新的過程。【課例點評】1. 關注生活,創造性使用教材本課以生活化的情境導入,讓學生從最平常卻最真實的素材中關注生活話題,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還學生“話語權”。教師對生活資源的精選,實現了教材與學生零距離對接,也充分詮釋了新課程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理念。2. 學以致用,教學流程簡潔高效本課教學大量引進數學思維、數學符號語言,給人化腐朽為神奇的感受,可謂耳目一新。從課堂師生互動的流暢性中,印證這一教學策略是簡潔高效的。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在每一知識點都有“小試牛刀”跟進,并且練習題也很精致,這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很有裨益。3. 師生互動,活用角色探究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給予學生以信任與尊重。學生的角色扮演、合作探究始終在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中推進。教師適時進行點撥,不斷促使學生深層次的思考,結論在師生互動中動態生成。價格上漲→→獲利增加→→①→→供過于求↑ ↓③← ← ← 生產縮小←←獲利減少←←②對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響對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響不相同引起需求量的變動(負相關)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提高勞動生產率調節生產規模(正相關)供應(生產)需求(生活)影響價格影響供求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