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說課稿陽新縣興國高中 李峰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框題是:《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首先,我對本框題進行分析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個框題。民族問題是關系到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和建設成功的大問題。本框題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關鍵內容,并承接本教材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我國的宗教政策》的部分的內容,所以學好這個框題為學好以后的政治生活知識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二、說教學目標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識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使學生理解、掌握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依據:這是正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關鍵內容。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好民族問題,對維護國家統一、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依據:只有理解這個知識,才能更好的把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越性。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閱讀、整理、加工信息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依據: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和活學活用的關鍵。德育目標:繼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民族關系和人際關系。依據:了解本節內容就是為了樹立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確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三、說教學的重、難點教學重點:處理民族問題的三個基本原則重點依據:只有掌握了“處理民族問題的三個基本原則”,才能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越性。教學難點:民族問題的重要性難點依據:“民族問題的重要性”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四、說教法學法教法和學法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結合起來說。本課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采用傳統教學方式與查詢資料相結合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理解和掌握國家政策。采取這種方法主要基于以下考慮:1、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2、教是為了不教。要突出學生是學習和自我發展的主體地位。3、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因人而異。最后我具體來說說本課的教學過程:五、說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0分鐘)讓學生在優美的歌曲中回顧民族形成和民族特征知識。這樣處理,一方面把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另一方面營造輕松的教學氣氛,同時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考慮到高一學生的文化基礎和有意注意的持久性不長等實際情況,我把(“雪域高原的歷史性跨越”的知識改為新課導入)并把難點提前,與導入新課結合起來。聽完一段音樂后馬上給出科索沃現狀的圖片,使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睦與一片狼籍的科索沃形成鮮明對比,用“科索沃為什么會是現在這么悲慘的景象?”這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挖掘科索沃問題的初始原因,從而較好地理解民族問題的重要性,突破本課難點。板書:民族問題是關系到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和建設成功的大問題。突破難點后,教師提問:為什么我國56個民族能和睦相處,而南聯盟卻因此陷入內亂?因為兩國處理民族問題的政策不同,這個問題學生一般能回答。教師再用一個設問順利導入新課:那么,我國是如何處理民族問題的呢?學完本課我們就能找到答案。板書課題: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二)講授新課。(25分鐘)在講授新課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教材。教師用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把民族問題的形式、我國民族問題的表現等容易的問題先解決,同時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然后,教師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三個基本原則及其關系。1、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用討論法理解民族平等原則。第一步,提出“猶太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這一不正確的觀點,讓學生分組討論,自由發言,為營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也應參與辯論。澄清了所謂的民族優劣觀,樹立起“民族有人口多少、發達程度差別、歷史長短、風俗習慣不同之分,但絕無優劣之別”的觀點,對民族平等含義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第二步,要求學生舉例說明我國各族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義務。在這個階段,學生很可能會提出對少數民族的照顧這一問題,認為我國沒有實現民族平等,少數民族承擔的義務更少。教師要提出,許多少數民族都是由奴隸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程度低,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應該照顧。2、教師利用學生對明星的崇拜和對武俠小說的偏愛,引導學生回顧①文成公主遠嫁吐蕃②清兵入關后,清帝要求滿人“著漢服、說漢話”③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蕭峰為遼國與宋朝的民族團結而獻身以及④抗日戰爭勝利的經驗(抗日戰爭是各界各民族人民廣泛參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戰,在神圣的全民族抗戰中顯示出來的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巨大力量,是抗日戰爭能夠持久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根本保證)等事例,理解民族團結原則的重要性和歷史上以及社會各界為民族團結做出的貢獻。然后用“現階段影響我國民族團結的因素有哪些?”(達賴、霸權強權政治)這個提問點明我國還存在民族問題,處理不好,民族矛盾可能激化,再次強調民族問題的重要性。3、經過前面的教學,學生對于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已不難理解,教師只需點明西部大開發戰略就是為了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指點學生到互聯網或報刊上搜集資料即可。4、用比喻幫助學生理解三個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小結本課。把民族關系看作一座大廈,各民族如同磚、沙子、石料、水泥、鋼筋等建筑材料。民族平等即指各種建筑材料盡管成分不同、形式各異,但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這一偉大的建設事業中都發揮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各民族要團結得像鋼筋混凝土,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民族關系大廈只有在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情況下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鞏固練習:(4—5分鐘)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覺得該怎樣處理民族關系以及同學、朋友、鄰里關系?(讓學生理解教材中“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的知識并增加生活中處理人際關系的內容。)(四)教師總結:(1—2分鐘)通過總結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中華民族的偉大,認識到民族問題的重要性,在處理民族問題時應該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五)課后作業:查找資料,以“新疆715事件”為例,寫一篇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正確做法和少數民族社會發展的調查報告。(六)板書設計: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一、民族問題的重要性:民族問題是關系到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和建設成功的大問題二、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1、民族平等原則2、民族團結原則3、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三、我們改任何處理民族關系和人際關系(課堂練習)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識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