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0高考二輪復習政治熱點學案(7):加強兩岸經貿文化交流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0高考二輪復習政治熱點學案(7):加強兩岸經貿文化交流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

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010高考二輪復習學案
政 治
第二部分:熱點專題
專題七 加強兩岸經貿文化交流 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
【學法導航】
一、其他學科多角度思考☆高☆考♂資♀源?網
(一)地理學科:
1.熟悉港、澳、臺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其組成,并分析說明其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
2.分析說明20世界70年代以來港、澳、臺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其原因。
3.分析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港、澳、臺地區與大陸間的經濟文化相互交流發展狀況及其重要意義。
(二)歷史知識21世紀教育網
1.臺灣自古一直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平統一是臺海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2.港、澳兩地近代被迫與祖國分離,是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港、澳回歸祖國大家庭是國家實力增強的突出表現。
3.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有效途徑
二、重點提示:21世紀教育網
1.從和平與發展的角度談談四項協議的簽定、兩岸關系發展的原因和意義
原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陳江會"臺北四項協議的簽訂,兩岸關系能取得這樣良好的進展,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兩岸許多政治家以蒼生為念,因勢利導,高瞻遠矚,準確把握住了當前有利于兩岸關系向前發展的種種資源條件、準確把握住了和平與發展
這個當今時代的主題。
意義:(1)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進和平,這是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保證。☆高☆考♂資♀源?網
(2)和平是發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中,才能順利實現經濟的發展。
(3)發展經濟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基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陳江會"簽訂的四項協議,是在兩岸“三通”上的重大突破,兩岸交流將會更加便利,給臺灣帶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成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推動力量。四項協議的簽訂,不僅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帶來機遇,也是兩岸共同抵御國際金融風暴的有效舉措,將推動兩岸交流出現新的高潮。
2.從民族關系的角度說明兩岸關系邁向和平發展勢頭的原因
共同心理素質主要表現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習俗方面,是區別民族的最顯著的特點。海峽兩岸都是中華民族,血濃于水。祖國統一大業是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各民族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各族人民奮勇抵御殖民主義侵略,共同保衛了祖國邊疆;祖國燦爛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兩岸自一九八七年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后,在兩岸血緣相同、文化同源、語言相通、地緣接近的有利發展條件下,兩岸交流日益密切,目前大陸已是臺灣人民前往觀光人數最多的地區、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出口伙伴及第二大的進口伙伴,兩岸理應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走向經濟繁榮發展的道路。
3.從國家的結構形式上說明臺灣與中央的關系。21世紀教育網
(1)國家結構形式是指國家整體與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相互關系;
(2)我國是實行單一制的國家,臺灣與中央的關系是地方與中央關系;
(3)按“一國兩制”構想處理臺灣與大陸關系后,臺灣可以享有高度自治權,但必須在中央政權的統一領導下。
4.作為公民應該怎樣為兩岸統一作出自己的貢獻
(1)維護民族團結,不斷增強包括各民族在內的全體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堅決反對任何外來勢力的入侵或占領,堅決反對分裂國家的行為;
(3)積極參加一切有利于改善兩岸關系的活動。
5.從政治常識的角度看,兩岸應該怎樣實現國家的統一
(1)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是實現祖國統一的前提和基礎o☆高☆考♂資♀源?網
(2)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一國兩制"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在一國的前提下,在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臺灣實行高度自治。
(3)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這是維護臺海穩定、實現兩岸統一的要求。
(4)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義務。作為中國公民要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同一切分裂活動作堅決的斗爭是每個中國公民應盡的責任。
6.兩岸關系出現歷史性突破的原因是什么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公民必須履行的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國家的
統一、全國各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也是實
現公民的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因此,每個中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
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地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
務。當前兩岸關系取得重大突破,是兩岸同胞自覺履行上述義務的結果。☆高☆考♂資♀源?網
(2)主權是一個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中國是
單一制國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維護國家統一,一方面要維護民族團結,另一方面要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這是
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在這一方針指導下,
兩岸關系取得新進展。
7.聯大拒絕涉臺提案體現了政治常識的哪些道理
(1)聯合國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問的國際組織。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不具有獨立主權實體的性質。少數國家關于“臺灣參與聯合國專
門機構活動"的提案理應遭到拒絕。
(2)主權國家享有獨立權、管轄權等。少數國家違背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不履行
應盡的國際義務,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對此我們堅決反對。
8.運用有關政治學知識,談談在解決臺灣問題上你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認識。
(1)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2)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
(3)公民應自覺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義務。堅決反對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何意在制造“臺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言行。
【典例精析】
2009年7月13日,“新金橋Ⅱ”豪華客輪載著19個旅游團、630名旅客從福州馬尾出發直航臺灣基隆港。這是兩岸海上客滾直航福州馬尾首航,也是大陸直航臺灣本島的第一艘客輪。這是海峽兩岸直接“通商”,“通航”,“通郵”正式啟動的又一成果。據此回答1-3題。
1、直接“三通”的經濟意義體現在: ( D )21世紀教育網
①降低企業交通成本,促進企業發展 ②促進兩岸旅游業發展
③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 ④增強兩岸同胞心理、精神的認同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 ( A )
A “一個中國”原則 B “一國兩制”C 和平統一 D 九二共識
3、“三通”的實現,得益于:( D )
①改革開放的正確決策 ②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
③我們黨對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使命的擔當 ④兩岸人民在血脈、心靈上的融通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2009年10月7日,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啟了務實交流,在臺北成功進行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 據此回答4~5題
4、與唐代長安城相比,明清時期的北京城 ( A )
①面積小 ②營業時間固定
③商業更加繁榮 ④建筑布局突出了皇權
A.①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③④
5、關于雍正帝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①推行“攤丁入地”的賦稅改革 ②創立軍機處,推廣奏折制度
③實行“改土歸流”政策 ④兩次組織雅克薩之戰☆高☆考♂資♀源?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近年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后訪問大陸,進一步深化了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是 ( A )
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C.堅持“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7、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和他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并同吳伯雄舉行會談。這次“胡吳會談”
①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推動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③開創了兩岸關系新局面 ④結束了兩岸敵對狀態,實現了統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多元一體,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既異彩紛呈,形成諸多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又相互融合,構成豐厚多姿的中華文化統一體,并決定著各區域文化的發展方向。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C )
A.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看問題要抓住主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D.內外因辨證關系
9、臺灣同胞因近代以來特殊的歷史遭遇和形成的臺灣意識,反映的是愛鄉愛土的熾熱情懷和自己當家作主的樸素愿望,這與圖謀分裂中華民族的所謂“臺獨”意識有著本質區別,不容歪曲和利用。這段話體現了( A )
①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②原因和結果的對立統一
③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④現象和本質的對立統一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0、第五屆經貿文化論壇的舉辦,對推進新形勢下全面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締造中華民族的新時代,必將產生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D )21世紀教育網
①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與期盼,將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②有利于深化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增強兩岸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③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
④有利于促進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提升兩岸教育品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在海峽兩岸經貿文化合作交流中,大陸的主要優勢是( D )
①資金 ②技術 ③市場 ④勞動力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2、在海峽兩岸經貿合作中,在臺灣出口貿易中占重要地位,產品種類多、技術含量高的工業部門主要是( B )
A.紡織 B.信息電子 C.汽車 D.鋼鐵
13、(2007上海高考36)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中央政府堅定地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香港原有的經濟、社會制度沒有變,生活方式沒有變,法律基本沒有變,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廣泛的自由和民主權利,外國投資者在港的利益得到切實保護。
2006年,香港繼續成為內地第四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順差來源地。同年,內地與澳門、香港分別簽署了CEPA(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聯系的安排)補充協議三,根據該協議,內地從2007年1月1日起對香港在法律、舒展等9個領域進一步采取15項具體開放措施。21世紀教育網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以高票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任行政長官人選。4月,溫家寶總理簽署了國務院第490號令,任命曾蔭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任行政長官。香港的繁榮穩定,對解決臺灣問題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進作用。
請運用所學“一國兩制”的有關內容分析上述材料。
參考答案:
“香港原有的經濟、社會制度沒有變,生活方式沒有變,法律基本沒有變”,說明我國按照“一個國家、兩中制度”的方針,在香港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得到貫徹落實。
“香港繼續成為內地第四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順差來源地,內地與香港簽署CEPA”,說明“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的提出及其付諸實踐,有利于推動大陸的對外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香港的穩定、繁榮和發展。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必須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說明“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堅持“一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轄,兩者的關系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香港的繁榮穩定,對解決臺灣問題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進作用”,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又充分考慮香港、澳門、臺灣的歷史和現實,體現了高度的靈活性,有利于實現祖國的統一。
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14、材料一:2008年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就職典禮以“人民奮起,臺灣新生”為題,發表了對臺海兩岸采取的新立場。最引人關注的是,馬 英九特以“中華民族"的高視角,審視兩岸的未來。這是他主動率先提出的,是與過去八年陳水扁政府的施政方針對比而得出來的。前扁政府的主體意識在維護“臺獨”,所以島內族群八年間凸顯本土外省人之分,使族群間產生阻隔摩擦,“臺獨”變成了“臺毒”。
材料二: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和他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并同吳伯雄舉行會談。胡錦濤強調,一年來兩岸關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現出和平發展前景。實踐證明,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了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歡迎和支持。。
(1)材料一中陳水扁的“臺獨”主張為什么會遭到慘敗
(2)材料二中胡錦濤同志的講話給我們怎樣的哲學啟示
(3)結合上述兩則材料,談談你對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認識。☆高☆考♂資♀源?網
參考答案:
(1)①眾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同屬中華民族,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②陳水扁的“臺獨”主張,將臺灣人民帶入危險境地,忽略了廣大臺灣人民求和平、求發展、求穩定的愿望,所以必然遭到失敗。
(2)①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國共兩黨從當前臺中關系現狀出發,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必將促進兩岸關系的發展。②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當前,臺灣局勢發生了積極變化,兩岸關系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應該緊緊抓住這種積極變化,明確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處的地位,推動兩岸關系的發展。③要將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緊密結合。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社會趨勢,是歷史的必然,是社會發展規律,我們必須以積極的心態,務實的行動來促進兩岸關系的發展。④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個人活動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國共兩黨領袖順應歷史潮流,必將推動兩岸關系向前發展。
(3)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符合歷史潮流,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這必將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臺灣的穩定、繁榮和發展,最終有利于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專題突破】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舉行。本屆主題是“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這是論壇自設立以來首次以“文化教育”為主題,目的是共同弘揚中華文化,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回答1--3題
1、從經濟生活角度看,加強兩岸經貿文化合作
①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需要 ②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 ③有利于兩岸經濟優勢互補,實現雙贏 ④有利于反對臺獨分裂勢力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從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A、中國將不惜一切代價實現祖國統一
B、兩岸和平統一、共同繁榮是大勢所趨
C、和平統一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唯一途徑
D、“一國兩制”是一切中國公民的共同愿望
3、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成功舉辦后,臺灣多家媒體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普遍認為,加強兩岸合作,可以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綜合效果。從哲學上看,這句話體現了
A、矛盾的特殊性 B、對立統一規律
C、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D、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無條件的☆高☆考♂資♀源?網
4、當前,兩岸關系出現了和平發展的積極勢頭,但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的斗爭仍然是十分嚴峻的、復雜的。這一認識體現的唯物辯證法道理是
A.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B.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
C.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觀點 D.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5、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盡管還會面臨許多艱難險阻但祖國統一大業必將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實現。
A.事物的發展是主要矛盾決定的 B.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C.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D.事物的性質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6、2009年7月13日,首個兩岸包機直航互動旅游項目在南京祿口機場啟動。南京、澎湖之間旅游往返直航包機開通運行,兩岸游客只需2小時10分鐘即可互達南京和臺灣澎湖兩地。
兩岸直航,拉開了兩岸合作的新局面。其中,兩岸農業合作方面前景更加廣闊。兩岸開展農業作
①推動了農業結構調整 ②形成了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 ③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④完善了黨在農村的經濟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09年7月13日,“新金橋Ⅱ”豪華客輪載著19個旅游團、630名旅客從福州馬尾出發直航臺灣基隆港。這是兩岸海上客滾直航福州馬尾首航,也是大陸直航臺灣本島的第一艘客輪。福建省人民政府、國臺辦、交通運輸部共同舉辦海峽兩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儀式在福州港青州碼頭舉行。表明我國政府在履行____職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職能 ②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 ③組織社會主義文化職能 ④提供公共服務職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開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認同。這是主要是因為
①兩岸文化都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兩岸文化具有中華文化的共性 ③中華文化具有最強的生命力 ④兩岸人民對中華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這次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除了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無黨團結聯盟外,還有民進黨人士范振宗、許榮淑也參加了論壇。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意味著我們反對“臺獨”的態度和決心有所改變
B.意味著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更具廣泛性
C.意味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有所變化
D.意味著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兩岸關系的唯一平臺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在論壇開幕式上指出,一百多年前,列強入侵,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屈辱與挑戰,甚至瀕臨民族自信心的崩解,而臺灣,更在西方列強橫肆全球、瘋狂掠奪資源的情況下,歷經了荷蘭、西班牙與日本的殖民統治,這是臺灣歷史的悲情與傷痛,但值得驕傲的是,即使存在異族統治下,臺灣文化反而更加茁壯、新生,使中華文化更加豐富。回答10~11題
10、中國近代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先生寫下的《七子之歌》,強烈地表達了盼望祖國統一富強的愿望。詩中“七子”,除大連、旅順、威海衛外,還包括
①天津②香港③寧波④臺灣⑤上海⑥澳門
A.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①②④
11、“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這里張學良將軍歌頌的是☆高☆考♂資♀源?網
A.徐驤 B.鄭成功 C.施瑯 D.劉銘傳
12、即使存在異族統治下,臺灣文化反而更加茁壯、新生,使中華文化更加豐富。這主要體現了民族具有
①共同的宗教信仰 ②共同的地域 ③共同的經濟生活 ④共同的心理素質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中國文化部、教育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相關負責人在出席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時,公布了多項促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措施。這表明
A.促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是解決臺灣問題的目標
B.促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是處理兩岸關系的最佳方式
C.我國致力于促進兩岸和平發展
D.祖國統一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14、材料一: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舉行。本屆主題是“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這是論壇自設立以來首次以“文化教育”為主題,目的是共同弘揚中華文化,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論壇重點討論三項議題: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此次論壇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參與人數最多、規模最大。二是首次集中研討了文化和教育問題。三是代表性更為廣泛。
材料二:2009年7月13日,首個兩岸包機直航互動旅游項目在南京祿口機場啟動。南京、澎湖之間旅游往返直航包機開通運行,兩岸游客只需2小時10分鐘即可互達南京和臺灣澎湖兩地。兩岸包機直航不僅可以節省兩岸人員與貨物往來兩岸的時間及費用,同時也可以降低企業布局兩岸的經營成本,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增進兩岸的交流合作與相互了解,對兩岸總體經濟發展均有極大的正面幫助。
(1)請你從唯物論的角度分析說明兩岸“共同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的理論依據。
(2)“兩岸同胞翹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夢想終于成為現實”。請你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1世紀教育網
“專題突破”參考答案
1、C 經濟全球化及經濟文化發展的相互依賴性需要兩岸合作,只有堅持平等互利、實現雙贏,才有利于兩岸的合作。故①②③均正確。④不屬于經濟生活角度,是政治生活。所以正確答案應該選C。
2、B 兩岸的經貿文化合作帶來了兩岸的諸多實惠,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臺灣民眾和媒體的高度評價,說明兩岸統一、共同繁榮是大勢所趨。A、C、D的說法都是錯誤的。
3、C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體現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要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4、D 當前我們既要看到兩岸和平發展的積極因素,同時又要看到反對“臺獨”的斗爭的嚴峻性和復雜性,既一分為二地看問題。A是辯證唯物論的道理,B、C不合題意。
5、C 祖國統一大業必將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實現,說明前途是光明的;還面臨許多艱難險阻,說明道路是曲折的。
6、A ④不合題意,故用排除法排除,選A。
7、D 福建省人民政府、國臺辦、交通運輸部共同舉辦海峽兩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儀式體現了政府在履行經濟建設和提供公共服務職能。政治和文化職能在這里并沒有涉及。
8、D ③不科學。正確選項是D。
9、B
10、A
11、B
12、B
13、C
14、(1)①物質決定意識原理,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兩岸“共同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是堅持一切實際出發的具體體現。
②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以正確的意識、高昂的精神指導實踐,可以催人奮進,有利于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兩岸“共同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必將有利于促進兩岸關系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2)①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創造的,作為特定歷史發展的產物,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翹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夢想成為現實,充分體現了在我們傳統文化的血脈中,始終涌動著對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強烈認同感。
②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為基本內涵。兩岸同胞翹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夢想終于成為現實,體現了團結統一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之一。☆高☆考♂資♀源?網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鞍山市| 疏附县| 突泉县| 抚州市| 尖扎县| 平度市| 西城区| 柘城县| 民丰县| 宝兴县| 萍乡市| 霍林郭勒市| 改则县| 白银市| 临沧市| 大姚县| 金寨县| 都安| 东阿县| 阿克苏市| 萍乡市| 灵武市| 香港| 玉溪市| 宿松县| 东阿县| 楚雄市| 两当县| 北辰区| 连南| 曲松县| 修文县| 溆浦县| 宝丰县| 手机| 内乡县| 桑日县| 朔州市| 南阳市|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