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10高考二輪復習學案政 治第二部分:熱點專題專題五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學法導航】1.科學發展觀提出、內涵和意義所包含的哲學道理是什么?。考-資。源。網(1)物質決定意識,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4)事物是發展的,認識需要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5)抓主要矛盾,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6)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7)堅持集體主義價值取向。(8)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指導作用。2.運用經濟常識說明應該如何實現科學發展?(1)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完善分配制度,兼顧效率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加強宏觀調控。(4)轉變經濟發展方式。(5)加強農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6)完善勞動合同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7)發揮財政稅收的作用。(8)對外開放。3.以人為本的政治常識依據?(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2)國家機構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和執行者,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3)中國共產黨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又好又快,好字優先的哲學依據是什么?(1)又好又快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2)堅持聯系地、發展地、全面地看問題。(3)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4)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高☆考♂資♀源?網(5)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6)堅持內因與外因相結合。(7)深化認識發展認識等哲學觀點。5.用經濟常識說明怎樣實現又好又快發展?(1)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2)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新型工業化道路。(3)依靠科技,節約能源資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4)處理積累和消費、生產和消費的關系。(5)發揮財政的作用。(6)完善社會保障制度。(7)對外開放。【典例精析】堅持科學發展觀,就要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據此回答1-2題。1.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要求 ( B )①堅持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②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發展 ③堅持協調發展、以人為本 ④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2.“以環境和資源換增長”的做法,其結果是投資效率的持續下滑、環境壓力的不斷增大。這告誡我們,必須 ( A )。考-資。源。網A.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B.加大投入拉動經濟增長C.不斷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D.適當控制經濟增長速度3、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著力加快改革開放,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 ( C )①是執政黨,領導核心 ②進行科學執政 ③依法執政 ④行使組織領導經濟建設的職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4.從人類社會發展歷程的縱向來看,生態文明將成為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第三種文明;從社會現實存在的橫向來看,生態文明是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種文明形式。生態文明的提出和實施,是人類對長期以來發展模式反思的結果,是人類發展觀的一次飛躍,是人類文明理念的一次創新。這表明( D )①聯系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 ②人們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創新③創新是繼承與發展的統一 ④理念創新源于人們的深刻反思高☆考♂資♀源?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是“社會主義”,關鍵詞是“中國特色”。對中國特色,可以從三個角度理解:其一是實踐特色,即不是從本本、教條出發,而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其二是民族特色,即不是照搬其他國家的發展模式,而是堅持走自己的路;其三是時代特色,即不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而是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材料體現的哲學依據是( C )①物質決定意識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材料二:W市政府自2008年起,大力改善生態環境,以項目為載體帶動全市煤炭產業的循環式組合,讓‘煤城’真正變為‘綠城’。根據農村實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以蘋果為主的林果業、以大棚蔬菜為主的棚栽業和以設施養殖為主的草畜業等三大主導產業。推行“就業和社保、城市管理、社會治安、社會服務”社區創建活動,投入資金26億元,改造排水管網設施480公里,接收農民工子女2314人就讀中小學,免收借讀費438萬元,改建、擴建適合農民工入住的經濟公寓3700平方米。建立“9073”養老格局:90%的老人實現了家庭自助養老,7%的老人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的老人享受機構養老,后兩者納入市財政支出。(1)試運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的依據。①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我們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決定了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2)W市政府是怎樣體現科學發展觀的?①促進煤炭產業升級,發展林果業等三大主導產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②重視就業和社保,建立“9073”養老格局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③大力改善生態環境,重視社會治安和社會服務等社會建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④免費收接收農民工子女就讀中小學和改建、擴建農民工經濟公寓屬于統籌城鄉發展,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堅持統籌兼顧。(3)結合材料2,說明政府在科學發展中的職能和責任。參考答案:①政府是國家行政機關,在科學發展中肩負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②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利益的捍衛者,在科學發展中政府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點撥:科學發展觀的考查要注意三個角度。其一,以十七大報告為背景材料,考察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依據;其二,通過一組對比材料,某地過去只重視經濟發展到現在注重科學發展,或者甲地單純重視經濟而乙地注重科學發展,分析兩者最終結果不同極其原因。其三,一組科學發展的正面材料,說明該地是怎樣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本題第一問從哲學的角度在微觀上考查科學發展觀內涵的哲學依據,屬于考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一問從宏觀上考查科學發展觀內涵,屬于演繹性問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答案實際上是把科學發展觀內涵的四點分別與材料一一鏈接;第三問從政治常識出題,從政府的性質、職能和原則這三個主干知識組織答案。7、材料一:在發展問題上,“快”與“好“最早見于上個世紀50年代提出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它給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后果。20世紀80年代后,逐步把“速度”與“效益”即把“快”和“好”聯系起來。20世紀90年代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這里首次提出了“又快又好”的發展問題。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了“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實現又快又好發展”、“更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后來黨和政府又提出“又好又快發展”,現在 又在“又好又快”基礎上提出“好字優先”。材料二:我國經濟發展有關指標比較表:項 目 2003年 2007年 備 注GDP增長和能源消耗 GDP總量(億元) 120333 209407 2008年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但仍遠遠高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能源消耗總量(萬噸標準煤) 154781 245669GDP增長率 9.1% 10.7%能源消耗增長率 8.3% 9.3%三大產業在GDP中的比重 第一產業 13.7% 11.8%、 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比重超過67.3%,中等收入國家超過50%。第二產業 44.8% 48.7%第三產業 41.5% 39.5%投資、消費、出口對經濟的拉動 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21.7%﹡ 40.7% 2007年前三季度消費、投資、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0%、41.6%、21.4%,消費率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63.8%﹡ 38.9%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14.5%﹡ 20.4%(1)結合材料1,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分析“又好又快”的提出。①認識是發展的,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動力:我們黨在經濟發展中對“好與快”的認識,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經歷了“多快好省”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好字優先”的認識過程,用“又好又快”取代“又快又好”體現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中國經濟發展理念的創新,體現了對新世紀新階段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②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們黨根據國家的經濟社會形勢,及時調整方針政策。③矛盾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特點,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經濟發展中的不同特點,我們黨制定了正確的發展戰略。④事物是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又好又快是在總結“多快好省”“又快又好”教訓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高☆考♂資♀源?網(2)材料2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 ①2007年與2003年相比,我國GDP高速增長,但能源消費總量也高速增長,2008年前三季度節能取得初步成效,但同發達國家比,我國節能減排形勢仍然嚴峻。②第二產業在GDP的比重不降反升,第三產業在GDP的比重不升反降,產業結構有待調整。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越來越大,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則越來越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說明投資、消費、出口的結構也待優化。(3)運用經濟常識說明如何解決表中體現的問題,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要解決表中體現的問題,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必須:①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降低物耗、能耗,節約資源,采用先進技術,提高企業職工的勞動技能,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水平,實現經濟由粗放型發展方式轉變為集約型發展方式;②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統籌城鄉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③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點撥:本題立意是“又好又快”。材料一是歷史素材,回顧我黨對好與快的探索過程,這一探索過程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特別是認識論的重要原理,體現了任何方針政策、任何理論的產生都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材料二是表格材料,把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快而欠好通過一組表格展示出來,讓學生掌握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第三問是針對我國經濟中快而欠好的三個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或途徑,考查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專題突破】1.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以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針對新世紀新的階段性特征,著眼于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這體現了 ( C )①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觀點,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考-資。源。網②聯系的觀點,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③發展的觀點,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觀點,社會存在的發展推動了社會意識的同步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④項觀點錯誤,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不一定同步,排除。2.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這說明( B )①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②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用理論指導實踐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 ④實踐對認識有決定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②項錯誤,認識的根本任務是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④項不體現,材料是強調理論的作用。3.貫徹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蘊涵的道理是( D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②人民群眾的一切利益是天然合理的③人民群眾的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④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解析:②項觀點錯誤。③項不體現,材料沒有涉及實踐與認識的關系。4.落實2008年經濟工作總要求,就要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改革發展穩定相協調,這樣才能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在哲學上主要體現了( D )A.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內在聯系B.事物的聯系是多樣的、無條件C.事物的相互聯系對事物發展是有利的D.事物的聯系構成了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解析:ABC三項錯誤。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聯系有有利聯系和不利的聯系。5.經濟發展從“又快又好”邁向“又好又快”,最為關鍵的是( A )A.依靠科技進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B.堅持適度原則,減慢經濟增長速度C.改進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D.加快改革步伐,轉變企業經營機制解析:科技是關鍵,故選A項。6.經濟要“又好又快”發展,就要實現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這主要要求(B )A.增加積累,繼續擴大投資B.擴大消費,發揮消費需求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C.擴大出口,增加貿易順差D.適度消費,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高☆考♂資♀源?網解析:根據我國當前消費、投資、出口的現狀,應該是擴大消費。C項錯誤。7.2009年,我國政府將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進節能減排。在推進節能減排中政府應該是 ( A )①宏觀調控的組織者 ②公共服務的提供者③經濟政策法規的制定和監督者 ④生產經營的指揮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④是政企不分的體現。8.材料一:我國是聯合國認定的缺水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排在第82位,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國600多個城市中,目前有400多個供水不足,其中嚴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個,城市年缺水總量達60億立方米。材料二:浙江省估計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總量約為300億立方米,這一上限在2014年左右即可達到。而與此同時,用水量卻呈現出剛性增長態勢。據預測,到2020年,我省水資源需求缺口將近70億立方米。而且,我省年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為2090立方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面對水的困境,浙江的第一反應是節流。與此同時,對全省范圍內的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已成必然。材料三:2005年我省不少地方已經對居民家庭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據悉,玉環縣規劃了三個“階梯”,第二級水價大約為基本水價的3倍左右,第三級水價則達到了基本水價的近5倍。實行階梯式水價,目的在于應用價格機制,借用市場手段,使用戶自覺節約用水。運用經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回答:(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如何實現資源配置的 (2)結合我省的水資源狀況分析樹立節水觀念有什么重要意義 (3)當地政府是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 答案: (1)生產要素進入市場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前提條件。水是生產要素,可以通過市場進行調節配置。市場通過價格杠桿和供求關系的變化實現對資源的配置。(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思想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樹立節水觀念,符合我國(省)的資源國(省)情,能促進人們珍惜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也有利于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3)①當地政府能從當地水資源的實際出發進行決策,符合執政為民的宗旨,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是政治文明進步的表現;②當地政府通過市場,運用經濟手段配置水資源,是尊重自然和經濟發展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體現③通過提高水價,增強人們的節水意識,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④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注意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高☆考♂資♀源?網9.材料一 讀下面兩圖。注:2009年經濟增長有望達到8%,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但仍遠遠高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材料二 自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便有了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說法,“快”成為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正是多年的持續高速發展,使我們的國力日益強盛。但快速發展的背后有隱憂:總量大而不強,增長快而不優。能源資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愈來愈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突出問題。從2006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改過去常用的“又快又好發展”的提法,“好”字排在了“快”字的前面。現在又在 “又好又快”基礎上提出“好字優先”。這反映出發展理念的轉變,我國經濟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1)材料一的兩圖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常識的知識,分析按照中央“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企業應該怎樣做?①圖1反映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圖2(含注)反映單位GDP水耗、能耗大,遠遠高于發達國家,2009年前三季度節能取得初步成效,但同發達國家比,我國節能減排形勢仍然嚴峻。②依靠科學技術,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降低物耗、能耗,節約資源;降低污染物排放,減少環境污染;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又好又快發展”蘊涵了豐富的唯物辯證法的思想,請結合材料給予說明。①“又好又快發展”,體現了聯系與發展的辯證法思想。處理好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和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才能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②“又好又快發展”體現了全面的觀點。經濟發展既要好又要快,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③“又好又快發展”體現了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當前提出又好又快發展,“好”字優先,把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發展中的問題。(3)黨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發展”體現了政治常識的哪些知識?①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通過制定大政方針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實行政治領導;結合中國實際探索、遵循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科學執政;中國共產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不斷提高。③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發展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