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二單元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目標】通過體育、建筑、文字以及文化遺產的分析討論,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及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透過民歌、服飾、飲食分析民族文化,掌握世界文化多樣性主要指民族文化多樣性。【教學重難點】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教學方法】情景討論法、小組探究法、分析講授法、活動啟發法。【教學設計】北京市為了申辦2008年奧運會,特意請著名導演張藝謀拍攝了一部宣傳片。這部片子介紹了北京的天壇、長城、天安門等著名風景,畫面中有老年人打太極拳、小孩放風箏、京劇演員表演京劇等。為什么要在宣傳片中拍攝中國傳統的建筑、傳統的體育項目和傳統曲藝?(目的就是為了介紹古老的中華民族文化,讓世界對中國的文化感興趣,對中國舉辦奧運會感興趣。該片極具沖擊力和感染力,為北京申辦奧運成功起到推動作用。)1、 異彩紛呈,交相輝映P28探究——請舉一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跆拳道起源于韓國的手腳并用的搏斗技巧。跆拳道和日本的空手道、中國的武術相似,在韓國十分普及。跆拳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較早的自衛武技。1986年跆拳道列為亞運會比賽項目,1988年奧運會列為表演項目。英漢兩種文化在對事物的價值觀念上存在差異。如使用英語的人對年齡、收入、體重、婚姻狀況等問題都要回避,而中國人對這些事情都是公開的,中國人初次見面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的人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和“你在干什么?”在英語中就成了刺探別人隱私和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于問:“你吃飯了嗎?”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會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飯。英語國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世界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通過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我們能夠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1、民族節日含義: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你知道其他民族的節日嗎?(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巴西的狂歡節、英國的復活節、美國的感恩節等。)春節和圣誕節分別是中國和西方最為熱烈隆重的節日。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源于原始社會的臘祭。春節活動從臘月過小年開始,經過除夕、春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春節活動一般有以下內容:辦年貨、做新衣、掃塵、祭灶祭祖、貼春聯、吃團圓飯、守歲、拜年等。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它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比較重視,便成了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用紅、綠、白三色來裝飾,紅的是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的是圣誕樹,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圣誕節期間,人們唱圣誕歌,送圣誕卡,吃圣誕大餐。P29探究——從以上兩個節日中,你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可以感受到民族中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情感表達方式的不同。中國人過年注重的是合家團聚、熱鬧互敬。而外國人過圣誕節更注重一種宗教的氣氛。)意義: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透過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我們可以領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韻味。2、文化遺產含義:指在歷史、藝術或者科學及審美、人種學、人類學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的紀念文物、建筑物、遺跡等。請學生看教材P30相關鏈接,注意區分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雙重遺產。除了上面提到的文化遺產,你還知道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嗎?(故宮、克林姆林宮和紅場。)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陵園布局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兵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發現。坑內陪葬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你認為秦始皇陵兵馬俑有何研究價值?意義: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我國在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至今已經有31處文化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繼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遺產大國。2、 透視文化的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相對于世界文化的總體,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表現在許多方面: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民居建筑、風俗習慣等。中國的唐服、日本的和服、阿拉伯民族的長袍表現出各民族生活風尚的不同。中國人進餐習慣用筷子,而西方人則習慣用刀叉。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后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筷子帶來和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單元,從而使中國人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P31探究——表現在民歌中的文化多樣性,僅僅是內容、曲調方面的差異嗎?(民歌是藝術中的一種,表現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構成的,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三、尊重文化多樣性對待文化的多樣性正確的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奧運會在不同的國家舉辦,每一屆奧運會都有不同的會徽,在會徽的設計上體現出不同的文化印記。2004年奧運會的會徽是橄欖枝回歸愛琴海。愛琴海是古希臘文明的搖籃。橄欖枝是和平與榮耀的象征,也是雅典市的市樹。而會徽所使用的藍、白兩種顏色在擁有藍色大海、白色建筑的希臘是最常見的顏色。P32探究——用文化的眼光看,奧林匹克運動為什么會從希臘走向世界?(奧林匹克的精神是和平與交流,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強。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這種精神不僅屬于民族,而且屬于世界,所以它能從希臘走向世界。)從奧運會會徽的設計上,你能否感悟到文化的多樣性的價值?(會徽向全世界展示了舉辦國家及城市對于奧林匹克精神的理解,通過不同國家設計的奧運會會徽可以看出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獨特魅力。)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大批風情獨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遺址已經遭到破壞;昆劇、京劇、粵劇等民俗藝術不時要面對觀眾流失、傳統劇目失傳、演員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已然被拿來文化的西方情人節、圣誕節等沖得七零八落。P33探究——對那些面臨失傳的古老民族文化,有人反對進行搶救和保護,認為應當順其自然地讓他們被淘汰。你同意這種觀點嗎?(女書是湖南江永等地流傳的一種古老的女性文字,兩千多年來,只在女性中流傳,表達她們喜怒哀樂的文字。隨著最后一位自然傳人的去世,女書面臨失傳的危險。女書一旦失傳會使世界文化的百花園受損。尊重文化多樣性不單是口頭上的承認,還要認真加以保護,這樣才能保證文化多樣性的存在,不使其走向消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為拯救女書這一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我國目前正在積極行動。國家對民族文化的保護是為了捍衛民族文化的獨立性和豐富性,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作業】【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