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哲學常識高考總復習導航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借助哲學知識指導復習經濟常識和政治常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哲學常識的復習提出三點建議。一、系統掌握,構建體系系統論是現代科學的基礎,復習哲學常識也必須從系統上掌握,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高中哲學常識可分為四部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價值觀。這四部分在教材的分布大致是:第一課集中講述辯證唯物論,第二、三、四課集中講述唯物辯證法,第五、八課集中講述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六、七課集中講述人生價值觀。這四部分有不同的側重點:辯證唯物論主要揭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問題,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唯物辯證法則主要揭示世界狀況怎么樣的問題,即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變化發展的,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因;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主要揭示認識的產生及其變化發展規律;人生價值觀主要揭示人與社會之間的特定關系。構成哲學常識的這四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在唯物論中貫穿著辯證法,辯證法是建立在唯物論的基礎上的,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認識的產生和發展,辯證唯物主義在人類社會歷史領域的具體運用就產生了人生價值觀。以上四部分的關系可用圖表表述(見下頁圖):二、突出主干知識,掌握內在規律高考文綜政治試題不求考查知識點覆蓋面的廣度,也不以知識點確定試題的組織和命制,而是瞄準一個或若干核心材料進行素材的收集與試題的設置,通過創設新情境,提供新條件,設置新問題,引導考生運用所學過的主干知識進行分析。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突出主干知識,這些主干知識對各部分的內容起著統率和綱領作用。以唯物論為例,唯物論所有的知識都是圍繞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這一主干知識構成的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抓住了這一主干知識,唯物論的其他知識便可由此引申出來。同時,哲學常識每一部分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哲學原理名稱→哲學原理所包含的內容→方法論→聯系社會現實。哲學常識每一部分的知識幾乎都可以按照這樣的四段式模式進行復習,這樣既輕松掌握了原理,又突出了主干知識。例如:1.原理名稱: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2.原理包含的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反作用于物質,正確的意識起積極的作用,錯誤的意識則阻礙事物的發展。3.方法論:要求我們正確處理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同時要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自覺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4.聯系實際:①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制定和執行黨的基本路線;②青少年要學習歷史,了解我國的現實,把立足點放在中國國情上;③我國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取得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勝利;我國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⑤反對封建迷信和各種形式的邪教等。高中哲學常識的原理可以這樣歸納:唯物論部分的原理有: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規律的客觀性原理、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的關系原理。辯證法部分的原理有: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原理、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原理、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原理、事物發展的原因原理、事物發展的狀態原理、事物發展的趨勢原理、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原理。認識論部分的原理有:認識的根本任務原理,認識的深化和發展原理,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科學思維方法原理,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思維能力原理,實踐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原理,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歷史的創造者原理,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辯證關系原理。人生價值觀部分的原理有: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集體主義是正確的價值取向原理、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原理、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原理、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原理、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原理。三、密切關注現實,關注社會現在高考政治既不純粹考時事,也不純粹考課本基礎知識,而是考查二者的有機結合。通過提供新材料,創設新情境,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設計問題,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培養和訓練對社會熱點問題分析和探討的能力。在選取、利用熱點材料時要注意:第一,堅持三個為主:以與我國有關的熱點為主;以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為主;以具有長效性的熱點為主,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宏觀調控的新舉措、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等。第二,熱點材料要大材小用。抓住主要的熱點材料,并不是泛泛而談,浮光掠影,為聯系熱點而聯系熱點,而是要把這些大熱點材料化為一個個小的具體的問題,運用哲學知識多角度、多層次去理解、分析,即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到以小見大。總之,哲學復習首先要系統掌握、構建知識體系,突出主干知識,形成知識網絡;其次要善于運用所學知識有的放矢地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的重大熱點問題,做到學以致用。這既是我們學習、復習哲學常識的目的,也適應高考對哲學常識的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