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價 格 變 動 的 影 響開平市開僑中學 馮偉坡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即新課標)在內容上和結構上對思想政治課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也對政治科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樣上好政治課,以適應現代新的課堂教學改革,我們進行了不斷的嘗試,現推出了《價格變動的影響》這節課例,請專家和同行斧正。一、知識目標(1) 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的知識: 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含義(2)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的知識: 價格變動對消費需求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和高檔耐用品需求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3) 通過教學,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聯系實際的問題,針對經濟生活中某種商品的價格變動,解釋導致價格變動的原因,并說明價格變動前后企業的供給量和消費者的需求量都發生了什么變化.二、能力目標:本課的教學,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具有透過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復雜現象認清問題本質的能力,從而提高參與經濟生活的水平。在學習“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時,讓學生初步了解在市場經濟中,企業決定和調整產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及開發新產品是處于什么樣的考慮。通過探究,分析這些問題,有助于深化學生對現實經濟生活的認識,提高他們認識和參與日常經濟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在市場經濟生活中,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購買商品是比較經濟合算的,從而可以提高其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市場活動的自主性、競爭性和獨立精神。四、課堂教學過程[導入]課前布置問題要求學生周末回家進行社會調查(課前提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社會調查所了解的情況,回答:當物價發生變動時,自己家對消費品的需求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生):當蔬菜的價格上漲時,自己的母親會減少蔬菜的購買,轉而會增加對肉類或豆類的購買(師):對。多種多樣的肉、菜使自己家的飯桌上增加了豐富的食品,但也增加了家庭的生活開支。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商品。而商品價格的變化往往很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社會的生產。那么商品價格的變化發生變動時,對生活和對生產有什么樣的影響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要內容。首先。我們來學習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一、價格對生活的影響(板書)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實際上是通過對人們需求的影響來實現的。一般說來,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商品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購買對它的購買。我們通過下列圖表把微波爐這種商品的需求隨價格的變動情況描述出來。(多媒體)需求表 價格(元/臺) 需求表(萬臺)A 4000 10B 3000 50C 2000 120D 1000 200如果以橫軸OQ表示微波爐的需求量,縱軸OP表示商品的價格。按照需求表中的數字在圖中標出相應的點。大家看會連成一個什么樣的線?通過上面的需求曲線,我們可以得出:商品的需求量Q同商品價格P成反方向變動。即商品的價格P越高,需求量Q越少;價格 P越低,需求量Q越大。這種普遍現象被稱為“需求定理”。由此可見,商品的價格變化影響著人們的家庭生活消費。一般來說,當商品價格提高時,人們會減少購買,減少消費;當商品價格降低時,人們會增加購買,增加消費。下面我們來思考下面第一個問題(多媒體展示)。當價格上漲或下降時,自來水和空調的需求量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二者變化的區別在那里?如果你是自來水公司的經理和空調公司的經理,你想通過降價來提高你的銷售量,可否?(師)大家用3分鐘來討論這個問題。(師)同學們討論的很熱烈。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這個問題。(多媒體)當自來水和空調這兩種商品的價格上漲或下降時,它們的需求量會發生什么變化呢?(生)它們的需求量會 出現相應的減少或增加。(師)接著大家在想一下,自來水作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和空調作為高檔耐用消費品,它們對價格的上漲和下降的反應相同么?(生)不同(師)那么是自來水對價格的反應大還是空調對價格的反應大?(生)空調對價格的反應大。(師)為什么會這樣呢?用經濟學知識如何解釋這些現象?自來水作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是用來滿足人們生活所必需的。即使是自來水的價格上漲,人們也不會因此而減少對其的需求,你不能因為自來水價格的上漲而不去喝水,做飯,洗衣等;即使自來水的價格下降,你也不可能把用來買肉、買菜的錢花在買自來水上,用自來水來充饑。相反,當空調的價格發生變動時,人們對它的需求量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為什么呢?因為空調等高檔耐用消費品不是一種生活必需品,對某些低收入家庭來說,更是一種奢侈品,人們在決定購買這樣的商品時都要考慮自己家庭的收入和購買力。價格的細微變化都有可能對購買者的決定產生影響。這里就涉及一個需求彈性的問題。所謂需求彈性,即商品需求的價格彈性,是指商品的需求對價格變動的反應能力。包括商品的價格下降時需求量隨之增加的程度和商品價格上升時需求量減少的程度。不同的商品對價格的反應能力不一樣,他們的價格彈性也就不同。價格下降時需求量不能大量增加的商品,我們認為它的需求缺乏價格彈性;價格下降時需求量大量增加的商品我們認為它的需求富有價格彈性。大家結合課本第15頁的兩幅圖來理解這個問題。(師)大米和金項鏈哪個商品的需求彈性大?(生)金項鏈的需求彈性大(師)對。大米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無論其價格發生怎樣的變化,對人們的需求的影響是很小的,也就是其需求彈性小。而金項鏈則相反,所以說金項鏈的需求彈性大。根據以上我們所學的知識,同學們來回答:如果你是自來水公司經理和空調公司經理,想通過降價來提高其銷售量,可否?(生)空調公司經理可以采用降價來增加銷售量,而自來水公司則大可未必。(師)根據不同商品的需求彈性不同,降價不一定管用。空調通過降低其每臺售價,來提高空調的銷售數量,它的總銷售收入仍然是增加的,這就是平常所說的“薄利多銷”;相反,如果它的價格很高,消費者的需求量會減少,銷售數量也相應很少。你的總銷售收入仍然是很少的。對自來水公司的經理來說,就不必采用這個銷售策略。因為它的需求彈性很小,即便是降價,增加的幅度也是很小的。這樣你的總收入并沒有相應增加,還有可能會出現虧損。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多媒體展示)當手機的價格下降時,手機的需求量會發生一個什么樣的變動?手機卡的需求量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那么手機和手機卡之間是一個什么關系?如果你是聯通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你會采取一個什么樣的銷售策略來推動CDMA的銷售?當移動公司的“大眾卡”相對于聯通公司的“市話王”價格下降時,“市話王”的需求量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如果你是聯通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你會采取什么樣的銷售策略來應對?(師)當手機的價格下降時,根據需求規律,手機的需求量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生)增加(師)那么,隨著手機的增加,人們會不會增加對手機卡的需求?(生)會(師)為什么呢?(作出疑惑狀)(生)因為沒有手機卡,手機就不能通話,就不能滿足人們消費的需要。(師)回答的很好。就是說為了滿足人們通話的需要,手機和手機卡必須同時使用,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大家可以想一下,當手機的價格上升或下降,人們對手機的需求量也會相應地減少和增加;隨著手機的減少和增加,人們對手機卡的需求量也會相應的減少和增加。二者是呈同方向變動的。參看《經濟生活》,手機和手機卡之間是什么關系呢?(生)互補關系,二者互為互補品。(師)回答的很好。大家看課本第16頁第3段,課本是如何給互補商品下定義的。如果兩種商品共同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師)根據需求規律,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將引起它的互補品的需求下降;反過來,一種物品的價格下降,將引起它的互補品的需求上升。作為聯通公司的經理,你怎么來推動CDMA的銷售呢?根據互為互補品的需求規律,我可以降低或預交話費而送CDMA的銷售策略,以便把顧客吸引過來,一旦顧客購買了CDMA機,必然要重復購買CDMA卡,這時顧客將發現CDMA機一點也不便宜,但已別無選擇。這叫做“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師)當“大眾卡”相對于“市話王”的價格下降時,會導致“大眾卡”的需求量上升,“市話王”的需求量減少。大家想一下,這是為什么?“大眾卡”與“市話王”是一個什么關系?(生)互為替代關系(師)那么什么是互為替代品呢?(一學生)如果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師)根據需求規律,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將引起它的替代品的需求上升;反過來,一種物品的價格下降,將引起它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問)如果你是聯通公司的銷售經理,你怎么應對“大眾卡”的降價行為?(學生)有很多手段,比如降價,提高服務態度等。(師)回答的很好。“大眾卡”與“市話王”是互為替代品,二者互為競爭對手,自己的產品有可能被“大眾卡”替代的可能性。所以一方面可以降價來應對,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產品朝個性化方向發展,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售后服務等方法,來減少競爭對手的產品對自己產品的替代程度,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長勝不敗。學習了價格對生活的影響,下面我們來學習價格對生產的影響。二、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板書)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實際上是價格變動對企業供給的影響(板書)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以一個案例來說明這個問題。(多媒體展示)現在,設想你與你的同學想利用放假時間勤工儉學,你們最后決定利用暑假在步行街擺一個售賣珍珠奶茶的攤位。如果你們將想法付諸實踐,你們經營珍珠奶茶的行為實際上與生產并銷售產品的一般企業已經沒有多大差別。(師)在這里,你能否回答,你們經營珍珠奶茶的目的是什么呢?(生)賺錢(師)對。作為勤工儉學,不能否認直接目的是希望賺得盡可能多的錢。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接觸社會,體驗生活。你經營珍珠奶茶就有一個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獲得的利潤等于銷售收入與產銷成本之差。因此,為了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你必然要調整生產和銷售,努力使收入與成本的差額最大??梢韵胂螅x擇合適的產量就是你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基于這樣的思路,你愿意提供多少數量的珍珠奶茶,與珍珠奶茶的價格和它的成本等因素有關。(師)價格變動對生產影響的第一點表現是什么?(生)調節生產。(一)調節生產(板書)(師)價格變動是如何調節生產的?我們結合珍珠奶茶來說明。我們知道,珍珠奶茶的價格和銷量的積等于你的銷售收入。所以你愿意提供多少數量的珍珠奶茶與珍珠奶茶的價格有關。即收入=單位商品價格 X 商品數量。(1) 當珍珠奶茶的價格較高的時候,銷售珍珠奶茶的收入也就比較高,假定這時生產珍珠奶茶的成本不變,生產和出售珍珠奶茶是有利可圖的。因此,珍珠奶茶的供給量大,賺錢也多。這時候,你們的選擇將是什么呢?(生)為了賺更多的錢,將盡可能多生產珍珠奶茶。(2)相反,當珍珠奶茶的價格較低時,贏利的空間就小了,對你們的經營就不太有利了,你們將減少生產珍珠奶茶。在價格更低時,你們將發現出售珍珠奶茶的收入根本無法彌補你們經營的成本。為了避免虧損的擴大,你們會終止營業,結果你們對珍珠奶茶的供給減少為零。我們可以列出珍珠奶茶的供給表。(多媒體展示)珍珠奶茶的供給表價格(元/杯) 供給量(杯)A 5 100B 4 75C 3 50D 2 25E 1 0橫軸OQ表示商品的供給量,縱軸OP表示商品的價格。按供給表中的數字在圖中標出相應的點,將各點連接起來,所形成的線即為供給曲線。供給表和供給曲線表明,商品的供給量同商品的價格成同方向變動。即商品的價格越高,供給量就越大;價格越低,供給量越小。也就是說價格和供求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關系。當商品供不應求的時候,該商品的價格上漲,生產者獲利增加,這時生產者會主動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當商品供過于求時,該商品的價格下降,生產者獲利減少,這時生產者會主動壓縮生產規模,調減產量。生產擴大——供過于求——價格下降——獲利減少——生產縮小獲利增加——————— 價格上漲 ————————供不應求(師)接著我們來分析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第二點表現。那這個表現是什么呢?(生)提高勞動生產率(二)提高勞動生產率(板書)(師)我們仍然結合生產珍珠奶茶這個例子來說明。隨著珍珠奶茶價格上升,不僅鼓勵了原有的珍珠奶茶的經營者增加產量,而且會吸引新的經營者加入。表現為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到生產和銷售珍珠奶茶的行列。當如此多的人做珍珠奶茶的生意時,情況會怎樣呢?到了那時候,也許步行街上每隔五、六米,就會有一個與你們相同的攤位在叫賣珍珠奶茶。步行街上的人流量是一定的,珍珠奶茶的銷售量也就是一定的。你與你的同行為了爭奪有限的顧客不得不各出奇招,最常見的辦法就是競相降價。結合前面所講內容,如果你生產一杯奶茶的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一杯奶茶的成本較高,降價的空間太小??梢哉f你處在一個不降價就賣不掉,降價又會虧本的兩難境地。相反,如果你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本低,降價的空間大,你就會在價格競爭中乃至生存競爭中更具有優勢。(師)大家思考一下,如何降低生產奶茶的個別勞動時間?(生)要提高生產奶茶的勞動效率,加強管理,引進新的設備和技術等,爭取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出來。(師)回答的很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市場的激烈競爭,促使商品生產者不斷地改進技術、改善管理,發展生產力,從而推動了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價格變動對生產影響的第三點表現。是什么呢?(生)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三)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板書)(師)為什么說價格變動會要求生產者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呢?我們結合前面的內容來分析一下。“馬克思曾經說過從商品到貨幣(W-G)的變化,是商品(W)的驚險的一跳,如果這個跳躍不成功的話,摔壞的不是商品(W)而是商品的生產者?!?br/>你作為一個生產珍珠奶茶的生產者,為了盡快地把珍珠奶茶賣掉換回貨幣,你就要生產出質量上乘、口感好、適銷對路的珍珠奶茶,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就是說別人還沒有發現這個市場的時候,你能夠占領這個市場;當別的競爭者也進入這個市場上,你要提供比別人優秀的商品。優秀的商品就是質量高的商品。商品的質量高就意味著這個商品的使用價值好,對人們有用。在這里有一個“使用價值”的概念。(板書)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略為講解)。(知識擴展)如果經營珍珠奶茶的人太多,競爭過于激烈,珍珠奶茶的價格太低,經營珍珠奶茶的利潤就非常微薄了。聰明的你也許考慮改變經營方向,轉向經營更為有利可圖的食品,譬如搞燒烤食品,做到“人優我轉”?!叭藷o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這是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的基本要求,也是現在市場經濟中我們參與市場生產競爭所必備的能力和經營策略。(歸納總結)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一個是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根據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做以下思考題:1、懂得了“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較小”的道理,你能說明為什么糧食豐收后,會“谷賤傷農”么?2、依據所學知識,分析消費品價格上漲對消費者的消費會產生什么影響。(簡評)筆者依據新課標設計的本節課例,完全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立足于生活,反映生活,與生活緊密聯系,力求體現經濟生活以人為本的理念,合乎學生認知事物的邏輯和實際需要,使他們能品味到經濟知識的有用性、經濟思想的科學性,和道德教育的實在性。并且在整個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給以恰當的評價。本節課采用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充滿民主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尤其是結合學生自己的社會調查,把實際經濟生活圖表化、理論化地表現出來,引導學生把書本知識實踐化,把實際知識理論化,深入淺出,形象生動,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獲得新的認識,能力和覺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新課標課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