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有機合成材料課前自主準備明確課標要求課題 有機合成材料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 技能 1.了解有機合成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化學在有機合成材料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2.了解使用有機合成材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過程與 方法 1.通過塑料性質的探究及鑒別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實驗,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2.通過辯論“使用塑料的利與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用途和對環境的影響,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認識有機合成材料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重要作用,體會學習化學的價值。教學重點 1.了解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的性能和用途。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對人和環境的影響。教學難點 了解常見有機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課前自主學習課前預習 1.塑料 (1)熱塑性:加熱能熔化。 (2)熱固性:加工成型后受熱不能熔化。 2.合成纖維 (1)纖維分為天然纖維(如棉花、蠶絲、羊毛等)和合成纖維。 (2)合成纖維的強度高、彈性好、耐磨和耐化學腐蝕,但吸水性和透氣性較差。 3.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包括丁苯橡膠、順丁橡膠、氯丁橡膠等)。課堂教學展示課堂互動探究新課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些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通常稱它們為有機高分子,用有機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稱為有機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和有機合成材料,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有機合成材料及其用途。 知識點1 有機合成材料 【閱讀思考】備課筆記知識拓展:塑料是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由許多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在聚合時有的形成很長的鏈狀,有的由鏈狀結成網狀。鏈狀結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熱塑性,而網狀結構的塑料則具有熱固性。合成橡膠是利用低分子物質合成的一類彈性特別強的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纖維是用低分子物質經化學反應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燃燒時有火焰,有燒焦羽毛的氣味,灰燼呈黑褐 絲綢 燃燒緩慢,有臭味,灰燼呈深顏色小球,容易壓碎知識拓展:棉花、羊毛、木材和草類的纖維都是天然纖維。利用石油、天然氣、煤和農副產品做原料經一系列化學反應制成的是合成纖維。滌綸、錦綸、腈綸、丙綸、維綸和氯綸在合成纖維中被稱為“六大綸”。進行新課 【過渡】 合成橡膠也是生活中常見的有機合成材料,下面我們來看看合成橡膠有哪些優異的性能。 【學生實驗】 拉扯橡皮筋,你發現橡膠具有彈性。用砂紙打磨網球鞋底,你發現橡膠具有耐磨性。 燃燒車輪外胎碎片,你發現橡膠具有耐高溫性。 【課件展示】 汽車、飛機、輪船、墊圈、運輸帶等圖片。 【歸納總結】 輪胎主要由天然橡膠制成,彈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膠制成,耐磨;飛機輪胎由順丁橡膠制成,彈性好,耐磨;輪船利用了橡膠的防水功能;墊圈多由丁腈橡膠制成,耐油、酸、堿;運輸帶由氯丁橡膠制成,耐油、耐高溫、耐老化。【過渡】 合成材料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那么使用合成材料對人們生活有沒有什么不利影響呢?知識點2 白色污染【辯論】 將學生分成正方、反方兩大組,正方的論點是“塑料的利”,反方的論點是“塑料的弊”。挑選兩位同學擔任主持人,課前進行指導。 請同學們在辯論過程中注意紀律。 【教師講解】 雖然塑料的應用與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隨著廢舊塑料的急劇增加,也帶來了新的環境問題——“白色污染”。廢舊塑料造成的環境污染稱為“白色污染”。由于大多數塑料在自然環境中難破壞、不分解、大量廢舊塑料任意丟棄和長期堆積,不僅使環境不美觀,更重要的是會破壞土壤結構、污染河流、海洋和地下水,破壞生態平衡。廢棄的塑料被牲畜、家禽、野生動物、魚類等誤食就會危害動物的生長、生存。治理“白色污染”的措施:一、要盡量減少使用塑料制品;二、要大力實行塑料制品回收再循環利用;三、要研制和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教學板書 第2課時 有機合成材料 有機合成材料1.塑料 按受熱時的表現,塑料可以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 2.纖維 合成纖維的強度高、彈性好、耐磨和耐化學腐蝕,但它的吸水性和透氣性較差。 3.橡膠 合成橡膠與天然橡膠相比,具有高彈性、絕緣性、耐油、耐高溫和不易老化等性能,因而廣泛應用于農業、國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4.“白色污染”及環境保護易錯提醒:常見化學材料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合成材料、復合材料。(1)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多數是合金,如生鐵和鋼;(2)無機非金屬材料中使用量最大的有陶瓷、玻璃、水泥等;(3)合成材料是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簡稱,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4)復合材料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材料復合成一體而形成的材料,如玻璃鋼、碳纖維復合材料、鋼筋混凝土、金屬陶瓷等都屬于復合材料。思想方法:分類思想我們可以用分類思想來幫助記憶材料的相關種類。材料包括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以及復合材料,不同類的物質組成、結構、性能等有很大差異。應對有關知識進行分類整理,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教學板書 課堂小結 1.有機合成材料及其對人類的重要作用。 2.使用合成材料的同時也要注意防止“白色污染”。 3.新型的有機合成材料的發展將對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進步產生深遠的影響。課堂析疑解難教材習題解答 練習與應用(P111)3.減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塑料主要有兩大好處:一是減少廢棄塑料的數量,減少“白色污染”;另一個是節約石油資源,因為有些塑料回收后可以再利用。 4.解:5.略難題解答 【例1】(知識點1)如圖是某品牌服裝標簽。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羊毛屬于合成纖維 B.該服裝面料不耐高溫 C.羊毛和滌綸可用燃燒法區別 D.加入滌綸可增強面料的耐磨性 【解析】 羊毛是天然纖維,不是合成纖維,A錯誤;由標簽“中溫熨燙”可知,羊毛、知識拓展:“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稀、聚氯乙烯等塑料制品在用過后被人丟棄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它們并不都是白色的,只是由于一次性飯盒、塑料包裝袋等這些“典型”的污染物大多是白色的,才有了這么一個名稱。方法點撥:鑒別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最簡便可靠的方法是燃燒。難題解答 滌綸這些纖維材料具有的特點是不耐高溫,B正確;羊毛在灼燒后會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滌綸燃燒后熔成黑色小球,C正確;滌綸是合成纖維中的一個重要品種,滌綸強度高、彈性好、耐磨性好、耐腐蝕,耐熱性和熱穩定性在合成纖維織物中是最好的,在面料中加入滌綸可以增加面料的強度、彈性、耐磨性、耐腐蝕性、耐熱性和熱穩定性等,D正確。 【答案】A【例2】(知識點2)新材料的發現和使用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環境問題。當前,我們亟待解決的“白色污染”問題是指( ) A.冶煉廠排放的白色煙末 B.石灰窯排放的白色污染物 C.人們遺棄的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廢棄的瓷磚等白色建筑材料 【解析】“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其實與顏色是否是白色無關。所以冶煉廠排放的白色粉末、石灰窯排放的白色污染物、廢棄的瓷磚等白色建筑材料都不屬于“白色污染”。 【答案】C 【例3】特快電熱壺由于快捷方便,被許多家庭、賓館使用。 請據圖回答:(1)制作材料中屬于金屬或合金的是_______(選填一種物質編號,下同),屬于有機物的是_______。 (2)制作手柄的塑料屬于塑料_________(填“熱塑性”或“熱固性”)。 (3)用銅質材料制作電源插頭的插腳是利用銅具有_______性。 (4)這種水壺具有水沸自動斷電的保護功能,即水沸后因氣壓增大使電源開關自動斷電。請從分子的角度解釋水沸后氣壓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是合金,⑤是金屬;根據有機物的定義②、③、④屬于有機物;塑料手柄具有熱固性,銅有導電性;由于受熱時分子運動加快,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所以水沸后氣壓增大。 【答案】(1)①或⑤②(或③或④)(2)熱固性(3)導電(4)受熱時水分子運動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增大課后反饋總結課后達標檢測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課后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有機合成材料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因此,可以讓學生課前收集樣品,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以使學生對合成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有一個直接的認識,應及時補充有機合成材料發展的新成就、新進展,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以及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易錯提醒:合金是在金屬中加熱熔合了某些金屬或非金屬而制得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合成材料品種很多,通常我們說的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生活中的礦泉水瓶、腈綸衫、橡膠輪胎等都是合成材料制品。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疑問: 教師點評和總結: PAGE 5 課題3?有機合成材料教學目標 1.了解有機化合物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 2.知道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性能和用途。 3.人是有機合成材料的發展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價值,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在生活中有絢爛的花,廣袤的草,等等,成千上萬種的動物植物,還有人造的物品。這些是由什么材料組成的呢?讓我們一起去學習和了解吧。 播放課件:有機合成材料01 ????????二、新課學習(一)有機化合物活動與探究(一) (1)展示物品的種類,(實物和圖片)學生回答由什么材料組成。 根據經驗,大家能說一說這些材料哪些是有機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余下的是什么材料。接下來我們先學習什么叫有機合成材料,什么叫有機物?????? 寫出化學式,組成元素,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合作計算,可用計算器? 討論:(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質的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點? 都含有哪種相同的元素: 。通過分析表中物質組成元素的特點,引入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概念,什么是有機材料,學生回答 教師可在課前準備好紙條,幫助進行課堂學習: (1)完成下內容;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 S=32 Na=23? Cl=35.5 (2)根據上表討論: ①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質的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點? ②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與淀粉和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課件展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的概念。 是否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物呢?哪些不是? 課件展示:少數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 CO2 Na2CO3 CaCO3(碳酸鹽)屬于無機物。 討論:(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與淀粉和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相比有什么不同??兩組中是前者還是后面兩種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些: 了解化合物的分類以及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區別。?????(二)有機合成材料 有機化合物中,有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小,有的卻非常大。我們先來了解一篇小資料。 由學生自己閱讀,得到關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初步認識。接下來看看這些物品大家是不是見過,用過,你了解他們嗎? 播放課件:有機合成材料02 ???? 展示:有機物的組成元素特點,碳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與其它原子的結合方式的圖片說明有機物數目異常龐大的原因 從剛才的有機物的結構可知,有些有機物組成原子個數少,相對分子質量小,如甲烷,乙醇,葡萄糖。而有些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大:從幾萬到幾百萬如:淀粉和蛋白質。引下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講解: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高分子材料及分類 有機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 展示:有機合成材料的廣泛應用圖片 為什么都是合成材料,它們的性能和用途有明顯不同?原因是這些合成材料的結構不相同。用實驗去發現一些規律,學生實驗活動。學生拉扯塑料,加熱聚乙烯塑料。指導學生實驗。通過實驗,你觀察到什么現象和發現什么問題,得出什么結論?有機合成材料的熱塑性和熱固性: 實驗:點燃不同的線,剛才實驗過程中發現棉,羊毛,錦綸腈綸在加熱時有什么區別?如何鑒別一件衣服是純棉還是合成纖維做的?(三)環境問題 塑料和合成橡膠的有很廣泛的用途: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塑料和合成橡膠的廣泛使用是不是很好呢?會帶來什么問題? 播放課件:有機合成材料03????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如何解決:白色污染的問題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每個公民應該如何做? 通過討論如何解決白色污染的方法,培養環保意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重要的方法。 ①?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通過本課的學習,提問學生有什么想法。如果你是個科學家,你最想在發明什么合成材料來解決,生活,生產,農業,工業,電子,國防的問題或困難? 接下來我們來認識幾種新型的合成材料。 了解新型的合成材料,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小,認識了有機化合物,知道了什么是高分子合成材料,也知道了這些高分子材料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了一定的麻煩。也就是白色污染的問題,保護環境是刻不容緩的。希望大家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為環保和我們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2課時 有機合成材料課標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有機合成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化學在有機合成材料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了解使用有機合成材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2.過程與方法(1)通過塑料性質的探究及鑒別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實驗,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2)通過辯論“使用塑料的利與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了解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用途和對環境的影響,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2)認識有機合成材料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重要作用,體會學習化學的價值。【教學重點】1.了解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的性能和用途。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對人和環境的影響。【教學難點】了解常見有機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些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通常稱它們為有機高分子,用有機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稱為有機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和有機合成材料,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有機合成材料及其用途。【閱讀思考】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103~P104,并依次回答下列問題:1.舉例說明什么是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2.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樣形成的?【交流回答】1.棉花、羊毛、蠶絲和天然橡膠等屬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三類屬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2.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提出問題】塑料是一種有機合成材料,請同學們通過實驗來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質。【活動與探究1】學生實驗:撕掉塑料薄膜加熱塑料片【提出問題】通過此實驗,你能得到什么結論?【交流回答】鏈狀高分子都具有熱塑性,加熱軟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纖維;網狀高分子加熱后不會熔化,具有熱固性,這種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過加熱重新回到原來的狀態。【活動與探究2】我們穿的衣服通常是纖維制成,實驗臺面上的三種不同顏色的毛線都是纖維制成的。學生實驗:燃燒不同顏色的線,觀察燃燒時的現象,并得出結論。【提出問題】由以上實驗可知,買衣服時,怎樣知道面料的種類呢?請同學們交流討論,然后歸納總結。【歸納總結】【過渡】合成橡膠也是生活中常見的有機合成材料,下面我們來看看合成橡膠有哪些優異的性能。【學生實驗】拉扯橡皮筋,你發現橡膠具有彈性。用砂紙打磨網球鞋底,你發現橡膠具有耐磨性。燃燒車輪外胎碎片,你發現橡膠具有耐高溫性。【課件展示】汽車、飛機、輪船、墊圈、運輸帶等圖片。【歸納總結】輪胎主要由天然橡膠制成,彈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膠制成,耐磨;飛機輪胎 由順丁橡膠制成,彈性好,耐磨;輪船利用了橡膠的防水功能;墊圈多由丁腈橡膠制成,耐油、酸、堿;運輸帶由氯丁橡膠制成,耐油、耐高溫、耐老化。【過渡】合成材料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那么使用合成材料對人們生活有沒有什么不利影響呢?【辯論】將學生分成正方、反方兩大組,正方的論點是“塑料的利”,反方的論點是“塑料的弊”。挑選兩位同學擔任主持人,課前進行指導。請同學們在辯論過程中注意紀律。【課堂小結】1.有機合成材料及其對人類的重要作用;2.使用合成材料的同時也要注意防止“白色污染”。3.新型的有機合成材料的發展將對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進步產生深遠的影響。 【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 板書設計第2課時有機合成材料有機合成材料1.塑料按受熱時的表現,塑料可以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2.纖維合成纖維的強度高、彈性好、耐磨和耐化學腐蝕,但它的吸水性和透氣性較差。3.橡膠合成橡膠與天然橡膠相比,具有高彈性、絕緣性、耐油、耐高溫和不易老化等性能,因而廣泛應用于農業、國防、 交通及日常生活中。4.“白色污染”及環境保護 教學反思有機合成材料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因此,可以讓學生課前收集樣品,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以使 學生對合成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有一個直接的認識,應及時補充有機合成材料發展的新成就、新進展,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以及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共43張PPT)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第十二單元 化學與生活1課堂講解有機物與無機物有機合成材料及其用途、鑒別2課時流程課后作業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在生活中有絢爛的花,廣袤的草,等等,成千上萬種的動物植物,還有人造的物品。這些是由什么材料組成 的呢?1知識點有機物與無機物完成下表,并說出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質的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點?問 題編號 化合物 化學式 組成元素 相對分子質量1 甲烷 2 乙醇 C2H5OH 3 葡萄糖 C6H12O6 4 淀粉 (C6H10O5)n 5 蛋白質 C,H,O,N等 幾萬到幾百萬6 硫酸 7 氫氧化鈉 8 氯化鈉 有機化合物:一般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稱為有機化合物。例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蛋白質、醋酸等。無機化合物:一般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NaCl、 H2SO4, KNO3等) 易錯提示:不是所有的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機物 ,無機物中也可能含碳元素。如:CO、CO2、H2CO3及碳酸鹽等具有無機化合物的特點,因此把它們看作無機化合物。人體所攝入的主要物質有:①蛋白質、②糖類、③油脂、④維生素、⑤無機鹽、⑥水、⑦空氣等。其中屬于有機化合物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C.②⑤⑥⑦ D.③④⑥⑦【例1】A導引: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機物;空氣是混合物,也不是有機物。故正確答案為A。關于有機物與無機物的認識和理解,注意:1.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純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如金剛石、石墨是碳的單質,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鈣、碳酸鈉等含碳的化合物屬于無機物。2.初中化學中常見的有機物有: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液態有機燃料——乙醇,有機酸——醋酸,有機肥料——尿素,有機營養素——糖類、蛋白質、油脂、維生素,其中屬于有機高分子的——淀粉、油脂、蛋白質。D2.下列物質不屬于有機化合物的是( )A.乙醇(C2H6O) B.青蒿素(C15H22O5)C.富勒烯(C540) D.葡萄糖(C6H12O6)CD2知識點有機合成材料及其用途、鑒別問題1.舉例說明什么是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問題2.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樣形成的?問 題1.棉花、羊毛、蠶絲和天然橡膠等屬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三類屬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2.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視頻播放】聚乙烯塑料的熱塑性鏈狀高分子都具有熱塑性,加熱軟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纖維;網狀高分子加熱后不會熔化,具有熱固性,這種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過加熱重新回到原來的狀態。問題:媽媽從市場上買回一件漂亮的“羊毛衫”,回家后懷疑自己上當受騙,你會幫媽媽鑒別一下真假嗎?問 題類別 織物 燃燒現象合成纖維 尼龍 易燃,燃燒時有臭味,有火焰,灰燼為灰白色滌綸 近火時先熔化,后燃燒,燃燒后呈黑色塊狀,可壓碎腈綸 近火時先收縮,后燃燒,冒黑煙,有臭味,灰燼呈黑色圓球天然纖維 棉布 易燃燒,燃燒無異味,灰燼呈灰白色羊毛 燃燒時有火焰,有燒焦羽毛的氣味,灰燼呈黑褐絲綢 燃燒緩慢,有臭味,灰燼呈深顏色小球,容易壓碎問題:合成橡膠也是生活中常見的有機合成材料,合成橡膠有哪些優異的性能?問 題合成橡膠人們常用合成橡膠有丁苯橡膠、順丁橡膠和氯丁橡膠等。合成橡膠和天然橡膠相比,具有高彈性、絕緣性、耐油和耐高溫等性能。〈泰安〉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例2】B導引:陶瓷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塑料是有機合成材料;純棉是天然纖維;不銹鋼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初中化學中介紹的材料主要有:金屬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金屬及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塑料、纖維、橡膠屬于高分子材料,其中天然橡 膠、棉、麻、絲、毛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4.【中考?南京】下列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A.塑料 B.棉花 C.滌綸 D.不銹鋼B5.【中考?濰坊】下列實驗用品中,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C6.【中考?鹽城】2018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塑戰速決”,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就地焚燒塑料垃圾C.回收利用廢棄塑料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B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聚氯乙烯可用來包裝食品B.用灼燒的方法區分羊毛和蠶絲C.用灼燒的方法區分羊絨與棉花D.通過觀察外觀來區分合成纖維與天然纖維C一、有機物與無機物二、有機合成材料1.塑料按受熱時的表現,塑料可以分為:熱塑性塑料熱固性塑料· · · · · ·2.纖維合成纖維的強度高、彈性好、耐磨和耐化學腐蝕,但它的吸水性和透氣性較差。3.橡膠合成橡膠與天然橡膠相比,具有高彈性、絕緣性、耐油、耐高溫和不易老化等性能,因而廣泛應用于農 業、國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4.“白色污染”及環境保護9.下列有關有機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化合物B.大多數有機物難溶于水,易燃燒C.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H2O的有機物中一定只含C、H兩種元素D.蛋白質、聚乙烯、葡萄糖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B易錯點: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如CO、CO2、H2CO3等屬于無機物,葡萄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0.【中考?賀州】如圖是某件衣服標簽的部分內容,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羊毛是天然纖維B.滌綸是合成纖維C.可用灼燒的方法來區分羊毛和滌綸D.合成纖維的吸水性和透氣性要比天然纖維的好面料:羊毛80%滌綸20%里料:滌綸100%D易錯點:羊毛是天然纖維,滌綸是合成纖維,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滌綸灼燒時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故可用灼燒的方法區分羊毛和滌綸;合成纖維的吸水性和透氣性比天然纖維差。C2.有機化合物具有什么特點?有機化合物的特點:(1)大多數有機物都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機溶劑;(2)大多數有機物受熱易分解,且容易燃燒;(3)絕大多數有機物是電的不良導體;(4)大多數有機物的熔點、沸點較低。這樣做的目的:①減少廢棄塑料的數量,防止“白色污染”;②節約石油資源。家中廢棄塑料制品的處理:分類存放,送到廢品回收站。內衣羊毛衫、外套外套里料灰燼易捻碎,且有燒紙的氣味灰燼易捻碎,且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先熔化,后燃燒,燃燒后呈黑色塊 狀,有特殊氣味纖維的種類 棉纖維 羊毛纖維 合成纖維(如滌綸、錦綸等)制品 ? ? ?燃燒現象 ? ? ?略。 請完成《典中點》剩余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3有機合成材料.ppt 第2課時有機合成材料(導學案).doc 第2課時有機合成材料(教學設計).doc 第2課時有機合成材料(教案).doc 聚乙烯塑料的熱塑性[高質量和大小].mp4 聚乙烯塑料的熱塑性_標清.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