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2 頁 共 2 頁極地地區名稱 范圍 中心 代表動物 特殊名稱南極地區 南緯66.5°S(南極圈)以南的區域 陸地(南極洲) 企鵝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風庫”北極地區 北緯66.5°N(北極圈)以北的區域 海洋(北冰洋) 北極熊 (P92圖10.1:找出南極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93圖10.2:找出北冰洋、亞洲、歐洲、北美洲)1.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酷寒、干燥、烈風。原因:①南極地區處在高緯度地區,太陽高度很小,陽光微弱,一年之內地面接受的太陽輻射最少;②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蓋,反射了部分太陽輻射;③低溫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降水稀少而風力很大。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極”、“冰雪高原”之稱。此外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冰山是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觀。2.北極地區氣候特征:北極地區絕大部分為大洋,因此氣溫不像南極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極地區多,風速也遠不及南極。在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北方3.資源:南極地區是一個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地下埋著豐富的礦產;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沿海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還有原始的自然環境。4.科學考察的寶地:目前,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極洲喬治王島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1989年2月26日,建立中山站。(記住兩個考察站在P101圖10.2中的位置)。長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長城站的東南方。中山站有極晝極夜現象(因為中山站位于南極圈以內,而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以外)。中山站位于東半球(印度洋沿岸),長城站位于西半球(大西洋沿岸)。●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和平利用南極,1959年12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為什么我國南極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 (因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南極地區的暖季,氣溫高些;其次這時正值極晝期,白天時間長,利于開展科學考察活動和建站。)●我國建立的南極考察站:長城站(第一個建立);中山站;昆侖站(2009在南極最高點建立了我國首個位于南極大陸內陸地區的科考站)。南極洲擁有的世界之最:①跨經度最廣的大洲(360°)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③氣候最寒冷的大洲 附:世界之最:1)世界最大的水電站---長江三峽水電站(其次是伊泰普水電站)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3)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4)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6600千米)、 第二長河---亞馬孫河 、第三長河---長江、第四長河---密西西比河5)世界面積最大的洲: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 6)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平均海拔2350米)。7)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歐洲(平均海拔約300米)。??? 8)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積約1.8億平方千米)。9)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300萬平方千米)。? 10)世界最大的島:格陵蘭島(217萬平方千米)。11)世界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或南洋群島20000多個)。12)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479萬多平方千米)。13)世界最大的內海:地中海(250萬平方千米)。14)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內陸湖,最大的湖泊:里海(37萬多平方千米)。?15)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82400平方千米)。16)世界最深的湖:貝加爾湖(1620米)。17)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18)世界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千米)。? 19)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9000千米)。20)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600萬平方千米)。21)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萬平方千米)。22)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23)世界最長的裂谷帶:東非裂谷帶(長6000千米)。24)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亞馬孫河 25)世界陸地的最低點---死海26)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最難治理的河流----黃河 ????26)世界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27)世界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2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第 2 頁 共 6 頁美國1.范圍:共有50個州,其中本土48個州和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2.地理位置:(1)緯度位置:美國本土大部分處在北溫帶,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帶,夏威夷州在熱帶。(2)半球位置:美國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3)海陸位置:本土西臨①太平洋,東臨②大西洋,北與加拿大相鄰,南與墨西哥和③墨西哥灣相鄰;阿拉斯加臨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歸線附近。3.移民國家:移民是美國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美國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人種主要為白種人;原住居民為印第安人;華人和華僑最多的城市是舊金山、洛杉璣和紐約。4.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脈)、中部廣闊的中央平原、東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亞山)。平原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廣大。5.氣候:美國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美國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內陸遞減。6.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農業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美國在其優越的自然條件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業,成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許多農產品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國是世界上出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家。7.主要農業帶乳畜帶、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亞熱帶作物帶8.美國的工業(1)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工業現代化的程度高,工業部門齊全,產值世界前列,新產品種類豐富,產量大,許多工業產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美國成為第一經濟強國有一關鍵因素,美國始終注重發展知識經濟,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目前,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來自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是位于舊金山東南的硅谷。(2)三大工業區工業地區 主要資源 運輸條件 主要部門 主要城市 工業類型東北地區 煤、鐵 大西洋沿岸有許多良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運便利 鋼鐵、汽車、化學 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底特律? 傳統工業西部地區 森林、金礦 太平洋沿岸的良港和貫穿美國東西的鐵路等 飛機、電子等 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 高新技術產業南部地區 石油 墨西哥灣的港口和便利的鐵路運輸 石油、宇航 休斯頓、亞特蘭大、新奧爾良 高新技術產業9.資源消耗大國:美國發達的經濟,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和破壞地球環境的基礎之上的,因而美國也是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應對世界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負主要責任。?? ①③②第 1 頁 共 6 頁巴西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和面積均居世界第五位,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瑪雅文明)。居民多由白種人、混血種人、黑種人構成。巴西白種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種約占40%,黑種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數日本人和華人,因此,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屬于熱帶;東臨大西洋。2.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A亞馬孫平原;最大的高原B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C亞馬孫河。是世界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記住P85圖9.20: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亞馬孫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羅、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熱帶雨林的作用:①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②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③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④調節全球氣候⑤提供木材⑥提供良好的生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雨林受破壞的原因:農民不斷墾荒尋求土地、修路、砍伐優良木材、發展采礦業、開辟大型農牧場。 帶來的后果:引起了深刻的環境問題。森林遭受破壞,水土流失嚴重,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3.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巴西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東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鐵礦是巴西最大的鐵礦山。石油、煤炭能源缺乏。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制造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農業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巴西是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出口國,咖啡(被稱為咖啡王國)、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農作物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一帶。圖中D處(巴西與巴拉圭交界處)有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水電站中規模第二大的伊泰普水電站。4.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總人口的3/4,面臨非常嚴重的城市化問題(城市化問題的表現: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城市公用設施等資源緊缺、社會貧困人口增多、城市社會福利事業壓力大、社會治安混亂)(不用死記硬背,會簡單列舉幾個即可)。圣保羅——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利亞—巴西的新首都(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亞)。●巴西政府在1990年提交了《巴西環境報告》,表明了改變以往以環境為代價的開發方式,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新開發方式的決心。1992年6月,聯合國大會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21世界議程》。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9春人教部編版地理七下10.1(極地地區)知識點歸納.doc 2019春人教部編版地理七下9.1(美國)知識點歸納.doc 2019春人教部編版地理七下9.2(巴西)知識點歸納.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