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政治復習學案(經濟生活)第一單元 2009/08/14 第2號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考綱要求】:商品的基本屬性,貨幣的產生與本質,貨幣的基本職能,金屬貨幣與紙幣;貨幣與財富,結算與信用工具,外匯和匯率。【重難點】:貨幣的本質和基本職能、紙幣、外匯與匯率。【重難點解析】:〖知識體系〗:見《高能高分》P4.一、貨幣的本質 考點 1:商品的基本屬性(自主復習)1、物品成為商品的條件是什么?問題:用錢購買的物品一定是商品嗎 (非勞動產品商品化) 討論:租借現象 廢品 贈品 禮品 獎品2、分類:有形商品無形商品3、廢品是不是商品?------(1)廢品為什么稱為廢品? (2)廢品為什么有價值? 4、使用價值的含義。使用價值是不是商品特有的屬性?(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馬克思)5、兩種商品為什么能夠交換?(想一想):假如,一件衣服能夠換取一克黃金,這說明了什么?(想一想):哪一個商品的價值量大? 1把斧子=15千克大米1把小刀=5千克大米6、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商品的基本屬性。(1)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兩者缺一不可。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能成為商品;沒有價值的東西也不是商品。(2)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3)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商品生產者或商品購買者,不可能同時占有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要獲得價值和使用價值就必須“讓渡”使用價值或價值。現實意義------(1)企業--要加大科技含量,不斷革新工藝,提高管理水平,生產出質量好、適銷對路的產品,以實現其價值(2)個人--作為消費者,要找到使用價值和價值的最佳結合點,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3)企業和國家要重視創造名牌產品 堅持以質取勝戰略(4)國家、企業、個人合力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判斷:1.有價值的東西就一定有使用價值( )2.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就一定有價值( )3.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 )4.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使用價值( )下列屬于商品的是: (1)自然狀態的空氣、陽光。( )同學們買的增氧器中的氧。( )(2)農貿市場上待售的蔬菜。( )(3)一農民將自己生產的100斤糧食在市場上出售,其賣掉2/3,剩下1/3就送給了他的親戚。( ) (4)農民向地主交納的地租。( )(5)到商店買來一個蛋糕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朋友。( )考點 2、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⑴貨幣的產生----------①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②貨幣的含義③理解“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為什么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⑵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⑶正確認識和對待貨幣⑷反對“金錢至上”反對“拜金主義”。反對把金錢看得比一切都重要,一切依靠金錢,一切為了金錢,不擇手段,損人利己,害人害己。考點 3:貨幣的基本職能 (1)價值尺度職能---------①什么是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②貨幣為什么能夠執行價值尺度職能 ③貨幣怎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④貨幣以什么形態執行價值尺度職能?(2)流通手段職能--------①什么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②什么叫商品流通?③貨幣以什么形態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物物交換與商品流通的區別名稱 交換方式 公式 產生時間 特點物物交換商品流通(3)貯藏手段職能------貨幣為什么能夠執行貯藏手段職能?(4)支付手段職能(5)世界貨幣的職能A、含義B、貨幣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作用: 考點 4:金屬貨幣與紙幣1、紙幣的產生過程2、紙幣的含義:(思考):貨幣和紙幣的關系?------參考《高能高分》P7 ①職能: ②發行:A、B、C、解決方法:重點、熱點分析:------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1)含義----通貨膨脹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通貨緊縮是指由商品和勞務總需求小于總供給所引起的物價總水平在較長時期內持續下降的經濟現象,是與通貨膨脹相對應的概念,(2)原因-----通貨膨脹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通貨緊縮①宏觀經濟環境由商品短缺轉為相對過剩是主要原因;②貨幣供應量增長乏力;③國外經濟危機傳導的物價下降。(3)表現-----通貨膨脹紙幣貶值;物價上漲。通貨緊縮大多數商品和勞力的價格普遍下降我國目前處于明顯的通貨緊縮狀態各類物價指數都出現了較長時期的持續下降(4)利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對企業生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會影響人民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影響經濟的發展,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對企業生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會影響人民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影響經濟的發展。通貨緊縮1.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生活有好處,也為在一定領域加快改革提供了條件,適度的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有一定積極作用。2.物價總水平長時間大范圍的下降,會嚴重影響企業生產和投資者的積極性;3、強化居民“惜購”心理,導致市場銷售不振;4、抑制社會總需求,制約國民經濟增長。(5)對策-----針對通貨膨脹,實施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針對通貨緊縮,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資力度以擴大內需,抑制物價下滑,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 二、貨幣的種類與形式 考點1:貨幣與財富: 貨幣總是代表著一定的財富,代表著人們過去的勞動。本身沒有是非善惡的區別。考點2:結算與信用工具(自主復習):信用卡的含義、使用信用卡有什么好處?考點3:外匯與匯率: 〖思考探究〗:1.外幣主要執行的是貨幣的( )A.支付手段職能 B.貯藏手段職能 C.價值尺度職能 D.流通手段職能2.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購買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支付的本國貨幣比以前少便是外匯匯率( ) A.升高 B.跌落 C.不變 D.居高不下(思考:匯率的升降對經濟的影響?)【高考原題解析】:見《高能高分》P5—6【熱點關注】:1、人民幣升值 2、通貨緊縮【達標測試】:1、.關于貨幣的產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B.紙幣是貨幣符號C.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 D.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2.下列選項中,屬于商品的是( )A.原始森林 B.自產自用的糧食 C.商店里賣的電器 D.援助災區的物資3.價值是指( ) A.凝結在商品中的具體勞動 B.凝結在產品中的具體勞動C.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勞動 D.凝結在產品中的無差別勞動4.市場上流通的紙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這是因為( )A.紙幣過多或過少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B.紙幣過多或過少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下跌C.紙幣是貨幣符號,只有使用價值但無價值D.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5.假設在一年里全社會用現金支付的銷售商品總量為5000億件,平均價格為8元,在這一年里貨幣平均周轉5次。那么,這一年里紙幣發行量為 億元。而這一年實際發行了16000億元,這時的1元錢相當于 元,這會引起 。( )A.8000 0.5 紙幣貶值 B.4000 0.25 購買力降低C.16000 2 通貨膨脹 D.2000 3 購買力提高6.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它們的共同本質是( )A.都是交換的媒介 B.都是勞動的產物 C.都是一般等價物 D.都是由金銀充當7.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它們的相同點是( )A.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 B.流通手段是商品交換的媒介C.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D.價值尺度產生在前,流通手段產生在后8.轉賬支票和信用卡都是( )A.財務人員使用的信用工具 B.屬于電子貨幣的一種C.支付手段 D.在轉賬結算中,人們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9.《人民日報》(海外版)曾載文說,如果原油價格持續走高,下半年通貨膨脹仍有升高的機會,黃金可重獲市場青睞,成為對抗通貨膨脹的保值工具。這說明( )A.黃金價格升高能引起通貨膨脹 B.黃金本身有價值,能起到保值的作用C.黃金仍是當今流通的主要貨幣 D.黃金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10.在下列經濟行為中,屬于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是( )A.顧客用20元錢買了10斤蘋果 B.顧客買了3斤蘋果,三天后付款C.顧客用20元錢可以購買10斤蘋果D.顧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價格預訂10斤蘋果PAGE高三政治(經濟生活)第一單元 Page 4 of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