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竇娥冤.[上學期]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竇娥冤.[上學期]

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全國領先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瞬時速度可以看成時間趨于無窮小時的平均速度
B.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體在這段時間內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2·1·c·n·j·y2·1·c·n·j·y
C.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物體做變速運動時,平均速度是指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解析: 當時間非常小時,物體的運動可以看成是在這段很小時間內的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故A正確;平均速度是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比值,而不是各時刻瞬時速度大小的平均值,故B錯誤;根據定義,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C錯誤;平均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跟時間的比值,故D錯誤.www-2-1-cnjy-comwww.21-cn-jy.com
答案: A
2.在下列各種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賽車飛躍某欄桿時的速度為80 m/s
B.火車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度行駛時為慢車,快車的速度可達100 km/h
C.遠程炮彈射出炮口時的速度為2 000 m/s
D.某同學從家里到學校步行速度為1.5 m/s
解析: 平均速度對應的是一段時間.賽車飛躍某欄桿時的速度為80 m/s,對應的是某一時刻的速度不是平均速度;火車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度行駛時為慢車,快車的速度可達100 km/h,對應的是一段時間,因此是平均速度;遠程炮彈射出炮口時的速度為2 000 m/s,對應的是某一時刻的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某同學從家里到學校步行速度為1.5 m/s,對應的是一段時間,因此是平均速度.
答案: BD
3.對速度的定義式v=,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v與運動的位移x成正比,與運動時間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與運動的位移x和時間t都無關
C.此速度定義式適用于任何運動
D.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解析: v=是計算速度的公式,適用于任何運動,此式只說明計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時間t來獲得,并不是說v與x成正比,與t成反比.
答案: BCD
4.列車沿平直鐵路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列車的位移越大,其速度也越大
B.列車在單位時間內的位移越大,其速度必越大
C.列車在任何一段時間內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保持不變
D.列車在任何10 s內的位移一定等于任何1 s內位移的10倍
解析: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一段時間內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是相等的.
答案: BCD
5.對于平均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與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B.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C.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D.很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可認為等于瞬時速度
解析: 要抓住平均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與速率的定義進行比較、理解.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與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而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只有速度均勻變化時才滿足這種關系.21世紀21世紀教育網有21·cn·jy·com
答案: CD
6.如右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相對于同一參考系的x-t圖象,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物體的出發點相距x0
B.甲、乙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甲物體比乙物體早出發的時間為t1
D.甲、乙兩物體向同方向運動
解析: 由圖可知,甲從距原點x0處出發,乙由原點出發,故兩物體出發點相距x0,A對;兩圖線都是傾斜直線,即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對;甲開始計時就出發,乙在計時后t1才出發,故甲比乙早出發時間t1,C對;甲、乙圖線的斜率分別為負值和正值,表明甲向負方向運動,乙向正方向運動,甲、乙運動方向相反,D錯.
答案: ABC
7.甲、乙兩車從A地出發經歷不同的時間后都到達B地,甲運動的時間較長,則(  )
A.甲的平均速率一定比乙小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小
C.甲的瞬時速度一定比乙小
D.甲、乙通過的位移一定相等
解析: 甲、乙兩車的位移相等,因甲車運動時間較長,由=知,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小.但其路程不一定相同,即甲的平均速率不一定比乙小,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也不一定比乙小.21教育網21教育網
答案: BD
8.為迅速趕往縣城實施救援,武警戰士徒步越過重重障礙,沿著崎嶇的山路行軍60 km,用了5小時到達縣城,隨即展開緊急救援,以下關于武警戰士行軍的速度和速率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com【來源:21·世紀·教育·網】
A.平均速度是3.3 m/s
B.各時刻的速度均為3.3 m/s
C.平均速率是3.3 m/s
D.各時刻的速率均為3.3 m/s
答案: C
9.7月16日,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16日從浙江舟山某軍港啟航,于7月30日抵達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如下圖所示,此次護航從舟山啟航經東海、臺灣海峽、南海、馬六甲海峽,穿越印度洋到達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關于此次護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A.當研究護航艦艇的運行軌跡時,可以將其看做質點
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護航艦艇的航行位移
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護航艦艇的航行路程
D.根據圖中數據我們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
解析: 將護航艦艇看做質點可較方便的研究其運行軌跡,故A對;由題圖可知,“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護航艦艇的航行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錯,C對;平均速度是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故D錯.
答案: AC
10.下圖是做直線運動的甲、乙兩個物體的位移—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  )
A.乙開始運動時,兩物體相距20 m
B.在0~10 s這段時間內,兩物體間的距離逐漸增大
C.在10~25 s這段時間內,兩物體間的距離逐漸變小
D.兩物體在10 s時相距最遠,在25 s時相遇
解析: 由圖象可知,乙在10 s時剛開始運動,此時兩物體間的距離已超過20 m.在0~10 s這段時間內,兩物體縱坐標的差值逐漸增大,說明兩物體間的距離逐漸增大.在10~25 s這段時間內,兩物體縱坐標的差值逐漸減小,說明兩物體間的距離逐漸變小.因此,兩物體在10 s時相距最遠.在25 s時,兩圖線相交,兩物體縱坐標相等,說明它們到達同一位置而相遇.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答案: BCD
11.飛機起飛離地時的速度為150 m/s,這是指________速度;火車從上海到南京運行速度為70 km/h,這里指________速度;瞬時速度為2 m/s就是指物體在接下來的1 s內可走過2 m,此話對不對?【來源:21·世紀·教育·網】21cnjy.com
解析: 運動物體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對應的是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對應的是一段時間.飛機起飛離地時對應的是一個時刻,所以飛機起飛離地時的速度為150 m/s,這是指瞬時速度;火車從上海到南京運行速度為70 km/h,對應的是一段時間,所以火車從上海到南京運行速度為70 km/h,這是指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為2 m/s就是指物體在接下來的1 s內可走過2 m這句話不對,在接下來的1 s內,如果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走過的路程一定是2 m,如果物體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路程可能大于或者小于2 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答案: 瞬時 平均 不對,在接下來的1 s內,只有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走過的路程才是2 m
12.有一輛汽車沿筆直公路行駛,第1 s內通過5 m的距離,第2 s內和第3 s內各通過20 m的距離,第4 s內通過15 m的距離,第5 s內反向通過10 m的距離,求這5 s內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內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解析: 在5 s內的位移為
Δx1=5 m+20 m+20 m+15 m-10 m=50 m
平均速度為v1== m/s=10 m/s
在5 s內的路程為
l1=5 m+20 m+20 m+15 m+10 m=70 m
平均速率為v′1== m/s=14 m/s.
在后2 s內的位移及路程分別為
Δx2=15 m-10 m=5 m,l2=15 m+10 m=25 m
在后2 s內的平均速度及平均速率為
v2= = m/s=2.5 m/s
v′2== m/s=12.5 m/s.
答案: 10 m/s 14 m/s 2.5 m/s 12.5 m/s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全國領先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物體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別
2、過程與方法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掌握用數學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滲透極限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由簡單的問題逐步把思維遷移到復雜方向,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
了解從平均速度求瞬時速度的思想方法,體會數學與物理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速度、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其區別
教學難點
對瞬時速度的理解
教學過程設計
一、坐標與坐標的變化量
提出問題:當物體做直線運動時,我們是用什么方法描述物體的位移的?
回答問題:用坐標系。在坐標系中,與某一時刻t1對應的點x1表示t1時刻物體的位置,與另一時刻對應的點x2表示t2時刻物體的位置,則△x=x2-x1,就表示從t1時刻到t2時刻這段時間內的位移。21·cn·jy·com21·cn·jy·com
以百米賽跑為例,你參加賽跑的跑道是直的,你能說明“坐標”與“坐標變化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聯系?
學生討論后回答:坐標用來表示位置,坐標的變化量表示位移。比如,我在起點的位置、我在終點的位置或我在全程中點的位置(50m處)等都可以在建立坐標系后用坐標上的點來表示,而在我從起點跑到終點的這段過程中,我的位移可以用起點到終點間的坐標變化量來表示。2-1-c-n-j-y2·1·c·n·j·y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6頁至第17頁并回答“思考與討論”所提的問題
二 、速度
引入:物體的運動有慢、有快,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一般而言人用視覺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 (不可靠)
問題1:百米賽跑時,運動員甲10s跑完全程,運動員乙11s跑完全程,運動員甲與乙誰快?
【運動員甲比乙快(相同的位移,甲所用的時間少)】
問題2:汽車A在2h內的位移是108km,汽車B在2h內的位移是170km,汽車A與B誰運動的快?
【汽車A比B慢(相同的時間,A通過的位移少)】
得出常用的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1)在相同的位移,比較所用的時間。
(2)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通過的位移。
提出問題:對于時間不同,位移也不同的情況呢,我們如何比較物體快慢?
如:運動員甲與汽車A誰快?
【可以分別把運動員甲和汽車A單位時間內通過的位移來進行比較】
【或者分別把運動員甲和汽車A通過單位長度的位移所用的時間來進行比較】
我們通常習慣算出物體單位時間通過的位移。
運動員甲1s內的位移是()m,等于10m
運動員甲1s內的位移是()m,等于15m
像這樣,我們可以用位移與時間的比值來表示物體的運動快慢,伽俐略將這個比值定義為速度。
1、定義:位移x與發生這段位移的所用的時間t的比值,叫速度。
2、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3、單位:國際單位制(IS)中,m/s、km/h 、cm/s
4、矢量性:速度不但有大小(表示運動快慢)而且有方向(表示運動的方向),是矢量。
提問:有人說按照定義式,V與成正比,越大V越大,對不對?
V與成反比,越小,V越大,對不對?為什么?
結論:是一個比值定義式,反映的是速度與時間和位移的共同關系,不能說明他們之間成正比或者反比關系。
三、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我們初中學習過勻速直線運動,知道這種情況物體的快慢是不變的,也就是速度是不變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物體的運動的快慢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比如,百米賽跑的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的快慢是在變化的。那我們按照得到的速度能準確描述運動員整個過程的快慢嗎?21世紀21世紀教育網有【來源:21·世紀·教育·網】
那么我們通過得出的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體整個過程的平均快慢程度,
類比我們用來描述一個班級的整體大致成績情況,我們可以用班級平均成績來粗略描述。
所以對于快慢變化的運動,我們用得出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
(1)物理意義:反映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運動的快慢,它是對變
速直線運動的粗略描述。
(2)平均速度應指明“哪段位移內”或者是“哪段時間內”。
某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是這段位移x與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t的比值。
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這段時間內的位移s與這段時間t的比值。
注:公式中三個量是同一段時間中的。
(3)平均速度也是矢量,不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例1.一物體沿直線運動,先以3m/s的速度運動60m,又以2m/s的速度繼續向前運動60m,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21cnjy.com21cnjy.com
【分別用容易出錯的解法和正確的解法】
以得出如下結論:平均速度與速度的平均值是不完全相同的兩個概念。
-------------------------------------------------------------------------------2·1·c·n·j·y2-1-c-n-j-y
百米跑的運動員的平均快慢程度我們已經可以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 但是要是我們想要再描述更準確一點怎么辦?【來源:21·世紀·教育·網】21*cnjy*com
以博爾特的百米世界紀錄的實時數據為研究對象.
通過高速攝影設備和精確的計時工具,我們記錄下了博爾特在百米跑中幾個主要階段的相關數據如下:
反應階段 起跑階段 加快奔跑階段 最快奔跑階段 沖刺階段
位移(m) 0-0m 0-30m 30m-50m 50m-80m 80m-100m
所用時間(s) 0.165 3.78 1.72 2.315 1.60
平均速度(m/s) 0 7.94 11.63 12.96 12.50
通過學生自主對博爾特的這5個階段的平均速度的研究,發現這樣子分段描述比用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來描述要更加準確一點。www-2-1-cnjy-comwww.21-cn-jy.com
思考:能否再準確一點呢?
我們可以再多分幾段。用得到的每段平均速度來描述運動快慢就要更準確一點。
如果我們的設備精確度足夠高,那么我們就可以把整個100m的位移分成足夠多的階段,
分的段越多,每一段的位移就越短,對應的時間也越短,我們得到的結果就越準確。
當我們分的每一段的位移趨近于一點(位置)時,即每一段對應的時間也就趨近于一瞬間(時刻),那么這樣得出來的速度就能夠準確地描述運動員在每一個時刻或者瞬間的快慢了,這樣的速度我們叫做瞬時速度。(用這種方式滲透對學生極限思想的培養)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2.瞬時速度
(1)瞬時速度v:運動物體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時速度
(2)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它能對變速運動做精確描述。
(3)對瞬時速度的理解:瞬時速度是在運動時間趨于0時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時間趨于時就是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時速度。
(4) 瞬時速度是矢量。方向是物體所在位置時的運動方向(。
四、速度和速率
學生閱讀教材第18頁相應部分的知識點,讓學生總結。
結論: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瞬時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汽車速度計表示的就是汽車各時刻的瞬時速率,它隨汽車的運動快慢而改變(見課本第18頁圖1.3-2)
討論與交流:
甲、乙兩位同學用不同的時間圍繞操場跑了一圈,都回到了出發點,他們的平均速度相同嗎?怎樣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21世紀教育網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分析:兩位同學位移都為零,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所以他們的平均速度都是零。那就不公平了,即使一位同學站在原地不動,他的平均速度也是零啊,可我們運動會上不是這樣比較快慢的。所以,在這里平均速度無法顯示他們運動快慢的不同,要用到另一物理量——平均速率。
平均速率等于物體運動通過的路程跟所用時間的比值。他們兩人通過的路程相同且都不為零,但所用時間不同。顯然用時短的運動得快,也就是平均速率大,這就是我們初中學過的速度。21教育網21教育網
所以從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速率是瞬時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而是路程跟時間的比值。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五、布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4張PPT)
人教版 必修一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全國領先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3節 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1、了解坐標與坐標的變化量。
2、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3、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
4、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別。
學習目標
怎樣表示他們的運動快慢呢?這就是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怎樣表示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
一、坐標與坐標的變化量
小組討論
⑴直線運動的位置:用坐標表示。
⑵直線運動的位移:用坐標變化量表示。
①坐標變化量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
②坐標變化量的正、負表示位移的方向。
x
O
Δx=x2-x1
x1
x2
-10 0 10 20 30 40 x/m
△x
O x1 x2
1. X1、X2、△x分別表示什么? 
2.上述汽車向哪個方向運動?
3.如果上述汽車沿x軸向另一個方向運動,位移△x是正
值還是負值?
問題思考
“蝸牛的爬行很慢”,“飛機的飛行很快”,那么,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程度呢?
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小組討論
研究運動快慢涉及的兩個概念:
位移 、時間
方法二:時間△t相同,比較位移△x的大小。
方法一:位移△x相同,比較時間△t的大小。
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
試比較:
直線運動的汽車在30min內行駛了50km,某同學跑完100m用了13.5s,誰運動的快?
提示:計算它們平均每秒鐘位移的大小。單位時間內位移大的運動得快。
二、速度
⒉定義式為:
⒊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⒋單位:國際單位制為m/s或m s-1
其它單位:km/h或km h-1
1.定義:位移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
⒍速度是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
⒌速度是一個矢量
大小:單位時間內位移的大小。
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
你了解右圖中物體的速度嗎

⑴ 計算速度時為什么不用時間比位移?
⑵ 計算速度時為什么不用路程比時間?
甲、乙兩位同學同時由學校出發去電影院。甲步行走近路,乙騎自行車繞道而行,結果他們同時到達。他們二人相比,誰快些?
哪個更有意義?
路程比時間?還是位移比時間?
小組討論
△x越大,v越大嗎?

⑷ 速度有方向嗎?
兩輛汽車從某地沿著一條平直的公路出發,速度的大小都是20m/s,他們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嗎?
不一定—— 可能是背道而馳
速度僅指出大小是不夠的,還必須指明 。速度是 ,方向與_________________相同。
方向
矢量
物體運動方向
1、下列關于速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只有大小
C、速度越大,物體在單位時間內的位移越大
D、速度越大,物體的位移越大
AC
2、汽車以36km/h的速度從甲地勻速運動到乙地用了2h,如果汽車從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勻速直線運動用了2.5h,那么汽車返回時的速度為( )
A、-8m/s B、8m/s
C、-28.8km/h D、28.8km/h
C
3.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男子110米欄的比賽中,劉翔以12秒88打破了英國運動員保持13年之久的世界紀錄并奪取該項目冠軍。試計算其速度?
答案:8.54m/s
劉翔完成110m欄的比賽,始終是這個速度嗎?他做的是什么運動?用這個速度描述他每次跨欄的快慢精確嗎?
問題思考
⒊ 物理意義:粗略地描述物體在時間間隔△t內的平均快慢程度。
1.定義:位移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⒉ 定義式:v =△x/△t
三、平均速度
⒋計算物體的平均速度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例題1、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s內的位移為10m,第二個5s內的位移為15m,第三個5s內的位移為12m,請分別求出它在每個5s內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s內的平均速度
答案:v1=2m/s;v2=3m/s;
v3=2.4m/s;v=2.47m/s
注意:必須指明物體是在哪段時間內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例題2、一個物體沿著一個圓周運動,圓的半徑為5m,物體從A點出發經過5s第一次到達B點,那么在這段時間內物體的平均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A
B
答案:平均速度為
方向:物體的位移方向A→B。
⒌ 平均速度的方向如何?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6. 平均速率:
路程與發生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
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叫做平均速率。
1.短跑運動員在100m的競賽中,測得他5s末的速度是8.7m/s,10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3m/s,此運動員在這100m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A.9.5m/s B.10.3m/s C.9m/s D.10m/s
D
2.一輛汽車沿平直的公路行駛,第1s內通過5m的距離,第2s內和第3s內各通過20m的距離,第4s內又通過了15m的距離,求汽車在最初2s內的平均速度和這4s內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大?
答案:
答案: 2.4m/s
特別提示:平均速度的概念與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3.一物體沿直線運動,先以3m/s的速度運動60m,又以2m/s的速度繼續向前運動60m,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4.一質點沿直線運動,先以4 m/s運動8s,又以6 m/s運動了12m,全程平均速度是?
5.已知直線AC的中點為B點,物體沿AC做變速直線運動,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6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4m/s,那么它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
A.4.8 m/s B.5.0 m/s
C.5.2 m/s D.5.6 m/s
答案:4.4 m/s
A
⒈ 定義: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
⒊ 物理意義:精確地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⒌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
⒉ 當△t 非常非常小,△x/△t 就可以看做某時刻(或某位置)的瞬時速度。(極限思想)
⒋ 方向:這一時刻物體的運動方向。
四、瞬時速度
瞬時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6.速度和速率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
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叫平均速率呢?
在單向直線運動中相等
答案:不是
小組討論
AB
1.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速度哪些是瞬時速度( )
A.汽車在高速公路行駛的最大速度限制在120km/h
B.劉翔以9.4m/s的速度到達終點
C.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約為100km/h
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2.下圖所示, 一質點沿直線AB運動, 先以速度v從A勻速運動到B, 接著以速度2v沿原路返回到A. 已知AB間距為s. 求該質點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v
2v
A
B
答案:平均速度為0
平均速率為4V/3
3. 汽車從制動到停下來共用了5s.這段時間內,汽車每1s前進的距離分別是9m、7m、5m、3m、1m.
(1)求汽車第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這五個速度中哪一個最接近汽車關閉油門時的瞬時速?它比這個瞬時速度略大些還是略小些?  
(2)汽車運動的最后1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汽車的末速度是多少?
答案:(1)9m/s、8m/s、7m/s、6m/s、5m/s。第1s,略小 (2)1m/s,0m/s
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概念:運動物體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的速度
2、物理意義:精確描述物體的運動。
3、矢量性:方向與物體經過某一位置的運動方向相同。
速度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
1、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速度等于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
3、公式:
4、矢量性
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
運算:平行四邊形定則
1、定義:某段時間的位移  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
間 的比值。
2、公式:
3、物理意義:表示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
4、矢量性:方向與位移  方向相同。
4、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謝 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全國領先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有大把優質資料?一線名師?一線教研員?趕快加入21世紀教育網名師合作團隊吧!!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永新县| 秭归县| 梅州市| 阜城县| 镶黄旗| 利津县| 玛纳斯县| 连平县| 双牌县| 商都县| 卢氏县| 五寨县| 黎川县| 武定县| 静宁县| 盐山县| 平泉县| 吴桥县| 香港| 沽源县| 武强县| 萨迦县| 桂林市| 淄博市| 呼玛县| 环江| 德安县| 泊头市| 安福县| 三台县| 石嘴山市| 神农架林区| 密山市| 南召县| 黎川县| 岳西县| 宣武区| 甘德县| 富民县|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