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一查到底!長春長生疫苗案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5-1 法不可違自學目標 P46~521、如何正確認識法律?2、違法行為的含義是什么?有何類別?3、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關系是什么?4、如何認識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要求:帶著下列問題快速閱讀課本 家庭困難的小勤想通過勤工儉學減輕家里的負擔,他來到建筑工地,撿了固定腳手架的鐵卡子,結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1)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2)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一個人如果缺乏規則意識,法律觀念不強,就難免做出違法的事情。一、違法無小事1、正確認識法律?P46-48是什么(1)法律的含義: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各種行為規范。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法律明確告知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法律還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2)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3)一個人如果缺乏規則意識,法律觀念不強,就難免做出違法的事情。材料一 朱某在工廠浴室拾到蘇某的進口名牌手表,先說第二天還,后來又說自己把手表弄丟了。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或者照價賠償給蘇某。我國的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民事違法行為 李某等三人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時,起哄、打鬧、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員多次勸阻,他們就是不聽。工作人員找來民警將這三人帶走。公安機關給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處罰。材料二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行政法,它規定對擾亂影劇院等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予以處罰。行政違法行為 17歲的中學生趙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強奪9名小學生的財物,得贓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了搶劫罪,依據刑法判處其有期徒刑。材料三 我國刑法規定,搶劫他人財物的,應判處刑罰。刑事違法行為一、違法無小事2、違法行為的含義?P48是什么 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法律特征),危害社會(社會特征)的行為。3、違法行為的類別(根據違反法律劃分)?P48是什么分類 違反的法律 后果 舉例 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法律規范行政法律規范刑事法律規范欠債不還擾亂社會治安故意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行政制裁)受到刑罰處罰一、違法無小事4、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關系?P48是什么 一般違法行為 犯罪行為 區別 內容 社會危害 違反法律 應受處罰 聯系 包括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相對輕微(較輕)嚴重違反民法、行政法違反刑法應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刑罰處罰①一般違法和犯罪都不同程度地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②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法律責任③兩者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一般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要受行政制裁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等形式。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 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牛刀小試“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對這一觀點理解錯誤的是( )A.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B.法律能夠解決社會生活中的一切矛盾C.法律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D.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B解析 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這句話的意思是法律制定后,有違反的一定按法律規定處理;命令發布了,只有堅決執行而不能更改。這句話體現了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A、C、D三項理解正確;B項中的“一切”說法絕對,與題意要求一致。故選B。 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邊有人做過這些事嗎?說一說,如果你遇到此事會怎樣做。 法律導航: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毆打他人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練一練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與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鏈接 P49) 生活中,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是指擾亂公共秩序,妨礙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礙社會管理,(4種)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說明)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是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而制定的。(立法目的和任務)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5、認識行政違法行為?P49是什么 我們可能想不到,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毆打他人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有的人實施了這些行為,卻自以為只是犯個小錯,全然不知道已經違法;有的人收到類似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補充拓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規定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督人嚴加管教。 所謂不予處罰,是指行為從性質上不構成違法,因此不應給予任何處罰,即從法律上否認了行為的違法性,從而使未成年人不致背上“違法”的包袱。 考慮到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發育狀況,我國對未成年人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一貫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政策。此外,治安管理處罰法還針對未成年人規定了一些具體措施,如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以及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不執行行政拘留。 鏡頭四: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卻只發放一半貨物 根據你的經驗,上述行為違法嗎?說一說,如果你遇到此事會怎樣做。 鏡頭五:照相館沒有經過他人同意,將其藝術照片展出,以招徠顧客。 鏡頭六: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表其作品合同法民法著作權法 法律導航: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6、認識民事違法行為?P50是什么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經常從事各種民事活動,如購置財產、簽訂合同、勞動就業、經營創業、結婚等。這些民事活動都是由民法來規范的。民法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來規范平等的社會成員(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關系。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認識民事權利與合同(相關鏈接一 P51) 民事權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權利。它包括財產權和人身權。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等。人身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民事權利的重要性和具體內容) 市場經濟的運行離不開各種交易活動。交易活動的安全順利進行,既要靠道德約束,又要靠合同法律的保障。合同,又稱契約,是由當事人協商達成意志意見而形成的協議。合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與我們每個人都有密切的關系。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合同的含義和重要性)民事主體 民事主體又稱“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即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民事主體的資格由法律規定,在中國,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能夠作為民事主體的有公民(自然人)和法人。 國家是民事法律關系的特殊主體,在一定情況下,需要國家直接參加民事活動時,國家以民事主體的資格參加民事法律關系,如發行公債、享有財產所有權、接受贈與、對外以政府名義簽訂貿易協定等。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的一方稱權利主體,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義務主體。通常,民事主體既是權利主體,也是義務主體。民事法律活動的基本準則(相關鏈接二 P51) 為調節社會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民法總則規定了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是我們從事民事活動的指南。 (1)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 (3)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 (4)民事主義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 (5)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公共秩序和良好風俗)。 (6)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法律是人們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那怎樣才能做到遵章守法?鏡頭一 萬寧車站派出所民警對東環鐵路沿線巡防時發現柵欄內居然放養了十余只雞,找到養雞的黃阿婆后,阿婆說:“放在柵欄內養,就不怕雞走丟了。”鏡頭二 杭州蕭山小張兩夫妻和三個朋友在蕭山開發區一夜宵攤上吃燒烤,五人吃的正開心的時候,鄰桌的一陌生男子李某拿著一串烤饅頭試圖換走一串五花肉,期間還拿著手機拍攝。小張和朋友覺得莫名其妙,便婉言拒絕。沒想到,男子不依不饒,把饅頭丟在他們的燒烤盤里,硬要拿走一串五花肉。雙方因此發生爭執。被拒絕后,男子覺得拍攝(抖音上還很流行的一類視頻就是“假裝不認識”系列)失敗沒面子,于是叫來十幾個“幫手”毆打小張一行人。很快,有群眾報了警,民警很快就將 12 個涉案人員全部抓獲歸案。因涉嫌尋釁滋事,目前,李某等 6 人已被蕭山警方依法刑拘。鏡頭三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7、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是什么(1)遵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3)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判斷違法行為類別的方法1、看所違反的法律——可直接得出結論如:《婚姻法》、《物權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2、看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可直接得出結論如:返還財產、支付違約金;行政拘留;死刑3、看典型行為——參考對社會危害程度如:拾到他人遺失物不還;擾亂社會秩序、亂圖亂刻文物;搶劫、縱火牛刀小試案例再現 2018年6月20日,李某因酒后駕駛機動車被交警查獲。經檢測,其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為65毫克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 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舊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 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注: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為飲酒后駕車;大于或等于80毫克為醉酒駕駛 道德與法治課上,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了法律案例探究。對此案例,同學們各抒己見。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小張:“他的行為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②小王:“他的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③小李:“他的行為應該受到刑罰處罰。”④小趙:“他會被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罰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材料中李某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為65毫克,屬于飲酒后駕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由此可知,李某的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③錯誤,應排除。故選B。B小結5-1 法不可違法律行為合法的準繩違法行為違反法律含義類別按違反的法律劃分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遵章守法按危害程度劃分出于過錯、危害社會的行為規范自身行為增強守法觀念維護合法權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法不可違.pptx 三名女子路邊摘椰子已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mp4 吉林長春長生立案調查-百度.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