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七課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全章概述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以及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理解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一項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解和把握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宗教政策,以及我國政府依法管理宗教問題的原則。本章可分為3個框題一、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三、我國的宗教政策新課程學習7.1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新課標要求(一)知識目標1、識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2、理解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系。(二)能力目標1、 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原則,堅持了從實際出發,適合我國國情。讓學生嘗試用歷史的、辨證的眼光觀察、評價問題,提高學生的比較、鑒別能力。2、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歷史、地理知識,深入學習本課。培養學生善于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來,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尊重不同民族風俗習慣,與不同民族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觀念。★教學重點、難點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系★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教學建議教學中通過聯系有關歷史地理知識和實例,讓學生感悟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理解理解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及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我們經常從報刊、電視中看到一些國家和地區因民族問題引發的沖突,甚至戰爭,導致社會混亂、人民流離失所,不得安生。這說明正確處理民族關系,對于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更應該重視民族問題。(二)進行新課1、 雪域高原的歷史性跨越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4頁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教師點評:新中國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人民當家做了主人,在國家和各族人民的幫助下,西藏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這表明,我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偉大祖國的燦爛文明,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和尊嚴,在正確的民族原則和民族政策指導下,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二、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5頁內容,思考我國的民族狀況、民族關系是怎么樣的?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任何國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組成的。我國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其他55個民族,由于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我國所有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重要的國情之一。2、我國民族關系的根本性變化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民族陸續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我國的民族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由于歷史形成和遺留下來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等發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距,卻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6-77頁內容,思考我國新型民族關系是怎么樣形成的?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教師點評:首先是因為我國實行了正確地民族原則3、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1)民族平等含義: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平等的履行應盡的義務。依據: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國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各族人民都為祖國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6頁圖表,思考圖表內容說明什么?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教師點評: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權利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為體現這一原則的要求,歷屆全國人大都有少數民族代表參加,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2)民族團結含義: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重要性:民族的團結和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3)各民族共同繁榮含義: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實現國家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7頁“相關鏈接”,思考材料說明什么?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教師點評:說明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積極實施西部開發戰略,促進了民族經濟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社會現代化進程。(4)民族原則之間的關系三者互相聯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二、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8頁內容,思考分析我國新型民族關系建立的原因以及如何鞏固、發展這種民族關系?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1、我國新型民族關系建立的原因(1)國家性質決定: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這是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前提條件。(2)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3)我國憲法和法律為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了法律保障。(4)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代代傳乘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2、如何鞏固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1)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了法律保障。(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制度保障。(3)弘揚團結統一的民族精神,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同各種危害民族關系思想和行為作斗爭。(三)課堂總結、點評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我國的民族狀況、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以及我國政府處理民族問題基本原則。要從中體會處理好民族問題的重要性和意義。★課余作業分組討論我國各民族在共同創建社會主義祖國,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文化事業等方面的作用,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形成原因及意義。w.w.w.k.s.5.u.c.o.mwww.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