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五課 企業與勞動者新時代的勞動者教學設計【課程標準】 評析勞動者依法維權的案例;列舉幾種就業途徑和就業方式;樹立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積極創業的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一、教材與學情分析1、教材分析《新時代的勞動者》是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框的教學內容。第二單元的核心概念是生產,圍繞的主題是如何理財,而其主體就是生產者(勞動者)。在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中,生產起著決定作用。勞動者的就業狀態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作為未來建設者中學生的創業精神,正確擇業觀的培養對促進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國家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方針,現實社會中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的權益問題成為困擾社會的一大癥結,如何保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而推進“三農”問題的解決,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而,從教育的意義上來看,本節課更側重于德育意義。2、學情分析高一新生在學習品質方面,學習意志水平相對比較低,對初中與高中政治教學的差異性的適應能力還不強,對于政治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就成為教師在備課中重點考慮的問題。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最感興趣,所以,根據三貼近原則,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自主創業和依法維權的典型案例,關于“勞動”的名人名言,課堂教學以大學生為主線索,從辯證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到大學生羅福歡擦鞋行行出狀元的典型視頻案例帶給中學生的啟示,再提到許多大學生先就業后擇業,到洋快餐麥當勞、肯德基打工被侵權后如何維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動機和欲望,從而積極參與討論、探究、生成知識,升華情感。二、教育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識記就業的意義、勞動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勞動者維權的途徑。2、理解在我國國情下,樹立正確就業觀的意義,提高辯證分析就業形勢的能力。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果現在畢業,應如何選擇職業,如何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作為未來的勞動者應該做好哪些準備。(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通過課前開展研究性學習和課堂討論,分析情景等活動,培養學生搜集、篩選有效信息能力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綜合素質。(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樹立勞動光榮和勞動平等、行行出狀元的觀念,自覺提高職業素質。2、增強學生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法律意識。3、結合鄉土資源,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自豪感,并培養學生立志投身家鄉的樸素的思想感情。三、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2、教學難點: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四、教學設計指導思想(一)用新課程意識指導教學,“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地二次開發教材1、重新梳理知識體系。“新時代的勞動者”教材分兩目:勞動和就業、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根據學情和個人教學特點的需要整合為三部分:勞動光榮、就業(就業的意義、就業的形勢、解決就業問題的途徑)、依法維權(有哪些權利,為什么要維權,如何維權)。2、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這是政治課的生命力所在。開發時政資源,融入十七大、兩會關于就業等政策,提高學生的政治敏銳性;開發地方資源,結合廈門市市情、集美中學校情,聯系廈門特區的影響力獻禮十七大,廈門的就業政策,最受農民工歡迎的城市相關舉措,激發學生的愛鄉、愛校之情。開發學情資源,通過課前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情感出發點,從而找到突破重難點的最優方案。(二)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學的本質是對話、溝通和合作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課堂,平等是靈魂,互動是生命,開放是活水,生成是歸宿。在新課程背景下,使“活動內容化,內容活動化”,采用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變知識的“容器”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知識的建構主體。選好研究性學習的角度,把研究性學習引入課堂把第二單元的綜合探究課《做好就業和自主創業的準備》整合到《新時代的勞動者》一框來,關鍵是選好角度,角度宜小不宜大,切入點不宜高,考慮學情和實際,我選擇了部分學生已經研究的大學生就業形勢,因為它因小見大濃縮了我國就業形勢嚴峻的種種因素,這樣的研究性既有一定深度又有新意。課堂上學生代表用自制的漂亮課件展示一下抓住了其他學生的注意力,看完由學生自己談感受,提出問題,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為問題的生成和解決創造平臺。通過討論法提高小組合作的參與度、重視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我精心選取大學生羅福歡接受“面對面”記者王志的采訪視頻(精心剪輯4分鐘),深入挖掘一個案例突出教學重點,預設拋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討論,因為案例符合學生的情感需要,學生肯說、愛說、會說,并在討論中生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注意抓住有價值的問題加以延伸和拓展,形成課堂的高潮和亮點。(三)充分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有人說過:告訴我的我會忘記,給我看的我會記住,讓我參與的我會理解。著名教育家戴爾·卡耐基說“一兩的參與重于一噸的說教”可見,單靠教師的說教,德育是蒼白無力的。要讓思想政治融入生活,讓生活走進思想政治,通過創設情景,營造氛圍,或社會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領悟,只有當情感態度價值觀內化為學生心中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本框題容量大但更側重于德育意義,可以大膽對教材進行取舍,略講勞動的含義和意義,但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突出熱愛勞動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做好值日生工作、電教設備管理和班級鑰匙管理工作、自覺參與家務勞動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教材通俗易懂,所以考慮采用大學生羅福歡視頻,以觸動學生的心靈深處,給學生思想以洗禮,因為也許多年以后,學生忘記了老師、忘記了知識、但某個經典案例卻能影響他的一生。當然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行行出狀元,職業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引導學生選擇職業理想要從社會需要和個人實際出發,學有所長、學有所用仍是當前就業的主流。(四)布置實踐性、探索性作業,實現教學時空的開放和學生學習的個性化五、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主要教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歸納法主要學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總結反思法六、教學手段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七、教學過程(一)歌曲《走進新時代》和圖文并茂的時政演講導入新課1、學生代表上臺時政演講:獻禮十七大廈門影響力和勞模圖片,背景音樂《走進新時代》2、教師播放一組課件讓學生視野從中國放眼世界,欣賞古今中外美麗、雄偉、壯觀的建筑物,讓學生深切感受勞動者的偉大,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3、學生聯系實際談談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勞動習慣,就業與勞動的關系如何?就業的意義?設計意圖:藝術魅力有著很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以優美的歌聲,撥動學生的情弦,引導學生在感觸廈門成就和勞模的貢獻中導出勞動和就業的意義,懂得就業是參加勞動的主要途徑,認識光榮屬于勞動者。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樹立勞動光榮和勞動平等的思想,適時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德育教育。(二)教學互動,合作探究,視頻案例,突出重點(過渡)作為新時代的勞動者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1、學生代表上臺展示研究性學習成果:07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與預測、廈門的技工荒。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辯論:解決就業問題靠政府還是個人(由于時間關系,可以讓學生充分準備放到課外辯論)設計意圖:培養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對就業形勢辯證分析能力,演講和辯論的膽量、勇氣及口頭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2、多媒體課件:十七大就業政策和廈門具體的就業政策。學生分析歸納:國家角度如何解決就業難問題?設計意圖:結合十七大培養學生政治敏銳性,并通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3、視頻案例:新時代大學生羅福歡擦鞋行行出狀元接受“面對面”記者王志專訪的45分鐘錄像精選剪輯了4分鐘與教材相關的內容。學生分組探究:(1)羅福歡樹立了怎樣的擇業觀?對我們中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何啟迪?(2)羅福歡創業成功秘訣是什么?從他身上體現了創業成功者的哪些素質。(3)、談談你的職業理想。設計意圖:選取切合學生實際的案例,給學生思想以洗禮,突出樹立自主擇業觀、競爭擇業觀和行行出狀元的思想,當然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行行出狀元,職業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引導學生選擇職業理想要從社會需要和個人實際出發,學有所長、學有所用仍是當前就業的主流,提高了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合作探究,分析歸納,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三)走進生活,學以致用,正反案例教學,突破難點(過渡)相信有了自身素質的提高,正確擇業觀的樹立,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未來勞動者的路一定越走越寬,但找到工作后并非一帆風順,如果被侵權該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1、案例教學法【正面案例】 麥當勞打工的大二學生阿玲投訴電話引起蝴蝶效應。“政府規定兼職工每小時有7.5元工資,麥當勞卻只發4元工資” “每天至少要工作六七小時,有時甚至長達10小時,連續工作4小時,餐廳才安排15分鐘的休息,而這段時間包括吃飯等,就是這短暫的15分鐘,餐廳還規定那是‘沒有工資的’”! “每時每刻都不能停下來,連走路都要奔跑著,我被麥當勞赤裸裸剝削”。“公司還拒絕為我們買工傷保險。【反面案例】 18歲進城的農民工王余斌討薪未果,連殺4人,傷一人,被一審判死刑,法律界發出了“槍下留人的聲音”。【分組探究】 A、阿玲哪些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為什么同樣經歷的大學生們選擇了沉默?B、維護勞動者權益有何意義?請你幫阿玲想想應該怎么辦?C、正反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示?2、情景分析據統計,到目前為止,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在中國開設的餐廳共達3000余家,聘用的中國勞工達20萬人,其中大多是非全日制工人(鐘點工)。業內人士估計,該三家快餐企業所聘用的勞工中,大約有80%約160000人是非全日制工。記者粗略計算,如果非全日制工每人每小時少發1元錢,按每人每天工作5小時,每月工作21天計算,一年下來,這三家餐廳企業每年至少少發中國勞工約2億元之巨,如果以每小時少發2元錢計,則為4億余元,而這比三家企業全年向中國交的稅還多。地方資源:廈門是最受外來員工歡迎的城市,在維權方面有一套“廈門模式”。(具體政策略)學生分析歸納:如何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個人、企業、國家角度)設計意圖:選取大學生到洋快餐打工維權案例,和結合廈門地方資源,讓政治課走進生活,通過“生活-探究-理論-生活”能引起學生情感共鳴,樂于探究,參與學習,從而達成目標,正反案例對比,更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通過情景分析激活學生思維,并提高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四)課堂小結教師給出關鍵詞,學生自主構建,培養對知識點的宏觀把握。(五)課堂評價你上了這節課,對所學內容有何感想呢?寫一段話概括一下吧!發送到老師郵箱。教師還可以設計教師課堂教學狀態評價表和學生課堂學習狀態評價表,讓學生課后完成,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認同感,有助于師生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從而提升學科效率和魅力。(六)課后作業體現新課改理念:開放性、實踐性、多樣化、人文化,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課后探究題(可選題):模擬撰寫《個人求職信》。假如你是一位農民工(企業經營者),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勞動者的權利義務,擬定勞動用工合同。推薦中國求職網 ( http: / / www. / )掌握求職知識與技巧,準備小品表演《招聘會》。(七)在劉歡歌曲《從頭再來》中結束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主導) 學生活動(主體) 設計意圖歌曲《走進新時代》和廈門圖片展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在感觸廈門成就中導出勞動和就業的意義,認識光榮屬于勞動者。 學生代表上臺展示研究性學習成果:獻禮十七大廈門影響力和勞模圖片,背景音樂《走進新時代》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樹立勞動光榮和勞動平等的思想,適時進行德育教育作為新時代的勞動者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1、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2、一邊根據學生的歸納進行板書3、通過情景設置引導學生辯論解決就業問題要靠政府還是個人 1、學生代表上臺展示研究性學習成果:07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與預測、廈門的技工荒2、學生分正反兩方辯論 培養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對就業形勢辯證思維和分析能力,演講辯論的膽量、勇氣及口頭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新時代大學生羅福歡視頻案例(突出重點) 1、案例引導學生思考青年人應樹立什么樣的擇業觀2、結合十七大建設人力資源強國3、點評歸納:個人職業理想必須從社會和個人實際出發4、板書 學生小組討論1、羅福歡案例給青年學子的啟示2、如何對自己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出合理的規劃和準備 選取切合學生實際的案例,給學生思想以洗禮,突出樹立自主擇業觀、競爭和行行出狀元的思想結合十七大培養學生政治敏銳性新時代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廈門是最受外來員工歡迎的城市,在這方面有一套“廈門模式”。(突破難點) 1、列舉法律規定、廈門的有關部門政策和勞動糾紛案例層層設疑誘導學生思考,激活思維。2、板書 1、閱讀課本了解勞動者的基本權利2、為政府出謀劃策3、學生討論:該如何維權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增強維權意識。教師要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新時代未來的勞動者要做好哪些準備?在劉歡歌曲《從頭再來》中結束 布置課后探究題(可選題)1、模擬撰寫《個人求職信》2、假如你是一位農民工(企業經營者),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勞動者的權利義務,擬定勞動用工合同3、推薦中國求職網 ( http: / / www. / )4、掌握求職知識與技巧,準備小品表演《招聘會》 學生課后探究 新課改理念:開放性、實踐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w.w.w.k.s.5.u.c.o.mwww.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