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09屆高三哲學常識復習學案 第五課 透過現象認識本質云陽中學 :譚太安一、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理論 三基要牢靠1、感性認識:對事物( )的認識屬于感性認識。2、理性認識;對事物( )的認識。3、真理:是人們對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 )認識。4、概念:是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5、判斷:是對事物的情況有所判定的思維形式。6、推理:由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新判斷的思維形式。7、分析:把事物的整體或過程分解為各個( ),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8、綜合:就是把分解開來的的各個要素( )起來,組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9、想象;是一種令人驚奇的思維能力。合理的科學的想象,立足已知的( ),根據已知的規律,充分發揮了人的思維潛能,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極為有益的。認識:人腦對( )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積極的。現象: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聯系,它是個別的,多變的東西。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同類現象中( )的東西,是事物相對穩定的( )聯系。真象:對事物本質( )的反映。假象:對事物本質虛假的反映。▲10人區別于物的特點是人具有( )性。又叫人的主觀能動性。▲11、人的主觀能性包括相互聯系的三個方面⑴⑵⑶理解:▲人類積極的能動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活動表現為:⑴人在實踐的基礎上不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通過抽象思維活動把握事物的( )和規律。⑵在實踐基礎上所形成的認識具有預見性創造性目的性和計劃性,因而能指導人們的( )活動。▲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及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表現在: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改造世界(自然、人類社會)的活動越來越具有創造性。⑵利用對( )的認識、改造或創造條件,發揮其對人們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壞作用,甚至變害為利。▲認識具有( )( )性( )性和( )性,因而能指導人們的( )活動。一句話理論▲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人的認識能力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受具體的時間、空間的限制?!瞬刨Y源是第一資源。實現科技進步,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關鍵都在人。科技興國、人才強國必須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逃前l展科學技術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斀駠H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經濟的發展為科技的振興提供物質保障?!覈獙嵤┛平膛d國戰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11、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21世紀教育網www.▲人們為什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⑴人們要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有所( ),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⑵事物的本質與規律隱藏于現象中,( )⑶事物不會自動滿足人的需要,( )⑷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 )▲怎樣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⑴⑵⑶理解:客觀因素包括:⑴客觀規律。它始終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 )和( )。⑵客觀條件。它始終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尊重客觀條件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主觀因素包括:業已形成的觀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的程度等。其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利益出發點問題十分重要。12▲認識的根本任務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為什么說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⑴⑵⑶理解:▲現象能夠為人的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本質要通過抽象思維分析。▲認識的目的:指導實踐。13、科學理論:真理性的認識系統化,按其內在邏輯構成一定體系的理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科學理論的性質決定了它能預見事物發展方向,指導人們提出實踐活動的正確方案,對人們的實踐活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指導作用。14、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人們發揮( )。付出艱辛勞動,不斷創造條件的過程,實現這一飛躍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第二:人們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徑是( )。科學的思維方法有:①②分析與( )。③合理想象與創造性思維。15、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是一個艱苦探索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得以完成。16、認識是不斷深化、擴展、向前推移的。認識總是發展的。17、認識規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由低級到高級,循環往復,以至無窮。18、分析與綜合的關系:密不可分。分析與綜合是統一的科學思維方法,我們既要注意在綜合的指導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礎上的綜合。19、創造性思維:要求人們以( )為指導,面對實際,敢于提出新問題,解決新( )。積累:20、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包括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知識創新的目的是追求新發現,探索新規律,創立新學說,創造新方法,積累新知識。▲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的關系: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是新技術和新發明的源泉,是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革命性力量。▲知識創新對科技和人類的作用:知識創新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論和新方法,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創新能促進人的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的提高。培養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需要注意:二、易錯要糾正。改正下列觀點。1、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改造世界(自然、人類社會)的活動越來越具有創造性??梢愿淖兓蛑圃煲幝?,趨利避害,造福于人類。2、人定勝天。3、人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改造世界。4、有時認識了現象就認識了事物的本質。5、鄧小平理論是從馬列主義理論出發創立的科學理論。能促進事物的發展。6、規律是客觀的,它是永恒不變的。7、認識與意識的區別在于稱謂不同。8、主觀能動性中的“主觀”與主觀主義“主觀”同意義。9、客觀規律、客觀條件制約了主觀能動性的 ( http: / / www. / )發揮,人們無能為力。10、感性認識依賴理性認識,是認識論上的辯證法。11、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理性認識,因此,理性認識是正確的。12、只要占有十分豐富和和符實際的感性材料,就能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13、人們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徑是善于觀察。14、理性認識指導實踐,并受實踐檢驗是認識的第一次飛躍。21世紀教育網www.15、世界的廣度是無限的,說明認識是不斷深化的。16、分析方法就是要單純分析事物個要素。17、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具體方法很多,其核心是判斷和推理。18、合理想象必須作到主觀與客觀相一致。19、技術創新是知識創新的基礎。20、打破常規就是創造性思維。三、能力要提升。例一、指出下列言論體現的哲理1、制天命而用之。2、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3、謀事在人,成事在天。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5、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次及彼,由表及里。6、大腦不是裝知識的倉庫,而是生產知識的加工廠。7、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8、事半功倍。9、審時度勢,運用之妙,存乎于心。10、名修棧道,暗度陳倉。11、眼見并非為實。12、自主創新。13、司馬光砸水缸救小孩。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