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09年高三政治二輪專題復習:《文化生活》專題一文化與生活[復習策略------抓住重點,注重聯系]本專題重在說明文化的概念、文化對社會和個人的作用,這是本書的主干知識,在復習時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要關注奧運等時政性文化現象,關注山東的地方文化活動。[高考題集錦-------深析深解,分分必得]【08文綜全山東】1.某校通過舉辦“青春風采”校園文化藝術節,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這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 B.文化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中心環節 C.文化決定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考查的知識點: 做題方法【08政治海南】2.“原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圈”的創建思路所蘊含的哲學道理有 ①從實際出發,發揮本地旅游資源的優勢 ②在歷史與現實、經濟與文化的聯系中發掘有利因素 ③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發展旅游業的規律、商機和條件 ④把握原生態文化凝固不變的特點,發展特色旅游經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查的知識點: 做題方法【08政治海南】3.開發原生態文化資源、發展旅游經濟的成功經驗表明 ①原生態文化具有普遍的積極價值 ②原生態文化具有傳播和發展的價值 ③文化與經濟相互聯系、相互交融 ④文化的價值在于能否創造經濟價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考查的知識點: 做題方法【07政治廣東】4.(11分)人創造了文化,文化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所以要大力發展各種文化21世紀教育網www.考查的知識點: 做題方法[提升演練---測真知,驗實效]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是奧運文宣的一大亮點,瑯瑯上口的廣告語悄然給人們的言行帶來變化:國罵少了,取而代之的是“Welcom to beijin ”。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這主要體現了A、 健康向上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培養健全人格B 、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變化發展的過程中 C 、文化對人們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D 、人們可以在文化生活中進行自由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文化養料2、一位美國游客看到財神趙公明一手舉鋼鞭、一手托金元寶的塑像,感嘆道:“搶奪資源還受到如此尊重,這種思維與美利堅沒有什么區別。”這表明①中國人與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基本相同 ②部分美國人對中國文化存在誤讀③中國人與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 ④文化背景差異影響人的認識活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3、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對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A.文化是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B.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C.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D.人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4、一位哲學家曾做過這樣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下列說法對經濟、政治和文化之間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沒有文化,政治和經濟就不會存在 ②經濟是由人類和自然共同創造的,文化和政治是由人類創造的 ③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由經濟、政治所決定.又給予政治和經濟以重大影響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第二屆文博會于2008年11月7日—11日在北京正式舉行,文博會的主題是“文化創意與人文奧運”。回答5--6題。5、“文化產業是創意產業、頭腦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是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著名經濟學家羅默指出,新創意會衍生無窮的新產品、新市場和財富創造的新機會。比爾·蓋茨宣稱“創意具有裂變效應,一盎司創意能夠帶來無以數計的商業利益、商業奇跡。”這段材料蘊涵的哲學道理是A、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B、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C、正確意識具有決定作用 D、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6、本次文博會還設立了國際版權保護、國際會議產業、中英創意產業等專題論壇,對文化創意產業進行國際化的高端對話和交流。這說明 A、在文化上各國相互借鑒,共同繁榮 B、國際競爭以文化為基礎C、文化產業是各國的支柱產業 D、文化利益是各國的根本利益7、中國人待客時“聊備薄酒”的自謙,可能被外國人誤解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時各付各的賬,往往被東方人視為吝嗇小氣;東西方用語習慣的不同,常常產生誤解,鬧出笑話。這說明A、文化的差異影響人們之間的交往 B、文化的差異體現民族文化的優劣C、文化的差異是不同意識形態的反映 D、文化的差異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礙8、美國的“麥當勞”在全球開設了那么多連鎖店,靠的不是資金,而是“麥當勞”文化。這說明:A、經濟與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C、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越來越重要 D、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9、一個時代的文化和精神產品,往往足這一時代社會發展軌跡的反映。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上《品三國》,“以歷史論文化,以文化說人性”的視角來品評歷史人物,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文化需要通過一定的物質載體和形式表現出來 ②人們文化素養的提高,不需通過社會實踐活動 ③我們用文化感悟人生,用學術品味文化 ④我們閱讀書籍可以從中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看到歷史上的和現實中的文化,認識文化的傳承和發展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0、材料:2008年3月出版的的《2008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指出,隨著人均收入不斷提高,居民文化消費空間進一步擴大。2007年,我國文化消費需求總量達到6300億元至6600億元。2008年,將突破7000億元。某班同學對此進行討論。甲:生活好了,文化消費不可少。 乙:花錢用于文化消費,值得。丙: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文化需求,必須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并不突出。綜合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從這三位同學的議論中,你得到哪些啟示?21世紀教育網www.11.“山寨”一詞源于廣東話,興盛于網絡。其主要特點主要表現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關于山寨文化,有人認為:山寨文化其實就是盜版文化、侵權文化、強盜文化的替身,山寨文化不能給山寨產品披上華麗的外衣讓其招搖過市。有的人認為:山寨文化折射出普通人的創新與智慧,對傳統秩序的不屑與挑戰,并使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來表達與嘲弄…… 請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山寨文化得以興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2)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山寨文化?(6分)[易錯易混點-------改正錯誤,規范知識]1、文化就是人類的精神活動,就是思想、科技等意識形態性質的東西。2、有些純“自然”的東西挺神奇,也可以稱為是文化。3、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任何文化對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4、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所以文化與經濟的發展總是同步的(總是亦步亦趨的)。5、文化對人的影響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因此,只要生活在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里,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6、文化能夠塑造人生: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成為個人成長的催化劑。[熱點材料------關注生活,學以致用]1、北京奧運會:是一屆真正的無與倫比的奧運會(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1)后奧運猜想:旅游業增勢將保持10年以上;辦奧運北京綜合發展提速10年;奧運將拉動1.5萬億消費 四產業先受益。(2)奧運精神體現了尊重人、鍛煉人、教育人、熏陶人、提升人的要求,激勵人們不斷提高、不斷創造、不斷刷新、勇于超越、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奧運精神通過其精神激勵機制的發揮,能夠激發當代青年的愛國熱情、引導他們自我實現、鼓勵他們參與競爭,教育他們積極奉獻,推動他們開拓創新。2、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推動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定于2008年9月27日-29日于濟南會場,9月26日-28日于濟寧會場,舉辦2008山東文化產業博覽會。一、文博會的宗旨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豐厚的齊魯文化資源優勢特別是孔子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實施重大文化項目帶動戰略,注重高端產業、新興產業、創意產業的引領作用,培育國內外知名、東部沿海一流的文化會展品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為建設文化強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為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在新起點上實現富民強省新跨越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條件。 二、展會特色1、打響孔子品牌。2、彰顯國際特色。3、突出文化創意。4、堅持市場運作。5、推動社會參與。21世紀教育網www.[高考句集錦-------運用得當,規范答題]高考:⑴文化是人創造的,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⑵文化有進步與落后、先進與腐朽之分。只有先進、健康的文化,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則危害人的進步。⑶我們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1、A、2、C、3、A.4、B、5、B、6、A、7、A、8、A、9、D10.答案:①作為人類精神活動的成果,文化對社會發展具有引導和制約的作用,積極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類從沒有停止過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文化修養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對人的生活質量和發展至關重要。當代社會,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竟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4分)②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享受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必然也要盡情享受文化成果,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和質量。一個民族要發展,一個國家要強盛,更是離不開精神力量的支撐。(3分) ③處在集中學習知識階段的中學生是文化消費的重要群體。必要的文化消費,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和文化賞析,可以學到課本中沒有的知識,陶冶性情,提高素質,健全人格。所以,甲、乙觀點正確。(3分)④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消費往往通過商品交換 ( http: / / www. )的方式實現。我們不否認文化消費額是衡量文化市場繁榮與否的一個指標,但不能僅從經濟角度去看,更要看到社會效果如何,看是否對人的發展、對社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就是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提供形式多樣和價格合理的文化服務,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所以,丙的觀點片面。(4分)11.(1)①經濟是文化產生的基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特別是科技的進步為山寨文化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3分)②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山寨文化的興起源于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反映了不同社會群體的需要,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文化的多層次、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3分)(2)①對于山寨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符合人民大眾的需要,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內容,應保持和發揚。要充分利用其積極因素為人民群眾服務。②山寨文化中也存在著盜版文化、侵權文化、強盜文化,不能讓山寨文化披上華麗的外衣讓其招搖過市。對于這些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我們要堅決反對,自覺地加以改造和剔除。www.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