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高三政治組《文化生活》二輪復習學案——專題九 《文化與生活》2009.4.3編寫人: 審核人: 學生姓名:_________班級:_______【學習目標】—明晰高考考點文化與社會 文化對人的影響①文化的內涵與特點②文化的形式③文化的社會作用④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⑤文化與綜合國力 ①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②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③豐富精神世界,促進全面發展【知識鏈接】——把握知識內在聯系,做好知識的拓展、整合【知識整合】——加強記憶,重點知識的理解、運用1、 如何理解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2、 文化對社會的作用:〈1〉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表現〈2〉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3、文化對人的作用:來源、表現、特點(重點理解“潛移默化”)、內容【熱點鏈接與訓練】——了解相關熱點,注重學以致用,多角度分析,總結升華解題方法一、“神七”問天1.2008年9月,“神舟”七號飛船順利升空,標志著我國的航天事業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航天工作者創造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A.社會現象 B.經濟現象 C.文化現象 D.是經濟、政治、文化現象的統一2.北京時間9月27日17時,當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完成出艙活動順利返回軌道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技術突破,中國也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成功實施“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 )①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科技實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②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繁榮發展 ③必將直接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④有助于增強我國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2008年,從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成功舉辦到“神七問天”,無論是面對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還是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新課題、新挑戰,世界總能從中國人身上得到一個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的發展與創新。可見( )A.積極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B.人類產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C.正確的認識決定實踐發展進程 D.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4、“文化蘊藏著巨大的力,這種‘力’不同于物理學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類用來‘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來‘化’自身的。”這一說法表明 A.文化構造了人的本質 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C.文化是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 D.文化是歷史進步的重要源泉二、全民讀書活動21世紀教育網www.www.2008年11月1日下午,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桃源居社區市民文化廣場大舞臺洋溢著一派濃郁而熱烈的書香氣息,上千名居民在這里共同拉開第六屆寶安區讀書月系列活動的大幕。據此回答5~10題。5.“閱讀使人進步,進步利于和諧”、“讀書——讓文明的陽光常駐心靈”、“文明的腳步來自于我們翻動書頁的聲音”…讀書月活動最直接的結果是A.擴大了傳統文化的影響,達到了列傳統文化的繼承B.做到了移風易俗,實現了對文化的創新C.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D.做到了革故鼎新,推陳出新,以我為主,洋為我用6.據悉,本屆讀書月,開展了寶安讀書論壇、打工文學論壇、“萬家社區讀書活動”有獎征文、“我的打工格言’有獎短信征集等六項重點活動。同時,各街道、社區還開展送書進社區、學習型家庭評選、名片賞析電影周、優秀讀物共享會、簽名售書等近30項讀書月主題活動。材料表明A.文化具有世界性的特點 B.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點C.文化具有區域性的特點 D.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點7.“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城市化最關鍵的是人的素質提高和觀念的城市化,我們要通過‘陽光工程’、‘讀書月’等活動,通過構建‘學習型家庭’和‘學習型社會’,切切實實地使寶安區廣大群眾的整體素質有一個質的飛躍。”關于文化的作用和意義,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文化是一種社會重要的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②文化的力量,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③文化不僅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方式,而且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④一定的文化對社會生產方式有重大影響,對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重大影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在第六屆寶安區讀書月中,兩個以“打工”為主題的活動格外引入關注,一個是面向廣大外來青工和市民有獎征集“我的打工格言”,另一個是在打工作家群集的龍華街道舉辦全國“打工文學論壇”。讀書月主辦單位之一、寶安區圖書館負責人說:“外來勞務工是寶安一個特殊而龐大的群體,關注他們的文化生活、提升外來勞務工整體素質對于建設學習型城區具有重要意義。”主辦者這種安排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建設的主題和任務是由實踐提出的 B.文化的傳承和借鑒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完成C.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需要通過實踐才能得以驗證D.只有反映事物本質的文化,才有意義9.全國第一本有影響的打工文學雜志就誕生在寶安,全國最早的打工文學作家群也在寶安,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張偉明、戴斌、王十月、安子、葉耳等如今都居住在寶安,并活躍在寶安的文壇上。這種現象的發生體現了A.文化創作必須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B.文化創作的源泉在于火熱的社會生產和生活C.文化創作的檢驗標準在于打工生活 D.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10.第六屆讀書月,寶安區不僅策劃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主題活動,而且倡導全民參與,充分滿足市民的文化權利,讓濃濃書香撒滿寶安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民眾。材料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有A.文化發展的實質是創新 B.文化建設的主體是人民群眾C.文化創新的源泉是社會實踐 D.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培育“四有”新人11.溫家寶總理在訪問法國期間,于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發表了題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諧世界”的重要演講。溫家寶總理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她賴以生存和延續的基礎。無論對中華民族還是對法蘭西民族來說,我們各自繼承和發揚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國家之魂”。總理的這段話中所講的“文化”是指A.相對于動物而言的人類活動及其產品 B.相對于經濟而言的人類活動及其產品C.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活動及其產品D.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三、奧運21世紀教育網www.www.12.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這樣的思想認識體現在許多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中。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國家體育場和國家游泳中心,形象地被人們稱為“鳥巢”和“水立方”,它們之間比較協調,且相映成輝: “圓鳥巢”讓人感到興奮、動感、陽剛氣息,而“水立方”呈現出的則是寧靜、祥和,一動一靜.一剛一柔,且有詩間的氣息,無怪乎有專家說,這是絕美的設計,它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是現在的,也是未來的。這說明① 文化在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 ② 建筑的設計都是傳統與現代精神的結合 ③ 傳承與發展是文化保持生命力和創造力的關鍵 ④ 只有立足于民族且與時俱進才能創作出真正的文化精品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文化現象無處不在。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有①中學生到社區宣傳抗震救災精神 ②市民觀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③某企業生產勞動防護產品 ④某市民就城市規劃向政府提出建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14.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這些地區可以優先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和優勢文化產業。這說明A.一定的經濟是一定文化的反映 B.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C.文化發展具有相對獨立性 D.文化對經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15.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五個福娃的形象,是中國藝術家的杰作。“福娃”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版畫、年畫形象,而“福娃”的五種顏色是奧運五環的色彩。“福娃”造型生動活潑、寓意深刻、創意新穎,它受到了中國的喜愛、世界的喜愛。由此可見A.中國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最佳形式 B.文化對社會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C.文化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情感以及信仰D.傳統文化的繼承、推陳出新,可以促進文化的發展16.“忠孝”是儒家傳統的核心要義之一。在封建的等級社會,“忠孝”往往意味著效忠皇上或兒子無條件服從父親。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義務。“忠孝”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含義表明A.經濟利益影響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因人而異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D.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評價沒有統一的標準17.材料一 有專家稱,21世紀人類社會的競爭形態,將由“武力競爭”轉為“經濟競爭”,再轉為“文化競爭”,“各國的勝負決定于文化領域,其勝負的重點就在文化產業”。材料二 近年來,北京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市政府抓住奧運契機,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經濟發展,形成了“798”等一系列有特色的文化園區。采取有力措施推動文化產業,進而推動全國文化產業的發展。(1)材料一和右圖分別說明了什么?(2分)(2)簡述北京市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經濟意義。(4分)21世紀教育網www.www.(3)用政治生活說明黨和政府怎樣推動文化產業發展。(3分)(1)我國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和影響遠低于發達國家,我國的文化產業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2分)(2)文化產業的發展直接創造物質財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經濟收入,改善消費結構,提高生活質量。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4分)(3)通過經濟職能、公共服務職能和文化職能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通過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和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方式推動文化產業發展。(3分)18.網絡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問題,低俗的內容在網上傳播,對人們產生不良影響。為凈化網絡環境,國家開展整治網絡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取得很大成果。據此,有人認為,網絡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個人無法抗拒,抵制低俗網絡文化關鍵在于國家。請從文化對人影響的角度,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認識。19.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開幕。某校高三(2)班的同學圍繞“關注奧運,與奧運同行”這一主題開展探究明理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情景一:同學們從網上獲悉,從2008年8月8日至9月20日,北京市將為中外來賓奉上969場藝術盛宴;從8月1日至25日,天安門廣場每天舉行群眾性文體活動;北京市政府還建設了26個奧運文化廣場。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奧運會期間舉辦眾多文化藝術活動的意義。 ( http: / / www. )①奧運會期間舉辦眾多文化藝術活動,有利于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②這些活動在展示中華文化的同時還可以促進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促進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發展。③舉辦這些活動有利于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帶動相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教學反思】——知識查漏補缺,方法歸納提煉文化及其重要性什么是文化文化的重要性含義、特點、形式文化對人的影響文化對社會的影響從總體上看,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來源、特點、表現、內容HYPERLINK "http://www." EMBED PBrush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