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高二政治導與練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第一框題 價值與價值觀組編教師:方偉導學目標:知識目標:1、識記價值和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價值觀的導向作用。2、理解人的價值是什么?如何評價人的價值。3、運用所學知識及相關哲學原理,分析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的不同,從中加深對人的價值的理解評論分析為什么對一個人的評價要看他的貢獻,而不是索取了多少。能力目標: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培養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的能力。2、理論聯系實際,能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3、培養辯證思維能力,用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分析說明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形成及人生價值的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樹立起在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人生價值觀,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自覺為社會創造價值,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21世紀教育網www.www.知識點導讀:(一)、人的價值◇課堂探究: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是一回事嗎 你是怎樣認識人的價值的 1.哲學意義上的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它涵蓋了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理解這一概念應把握以下兩點:(1)哲學上的價值與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的關系所以哲學上的價值就應是主體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特定關系,即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哲學上的價值與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東西具有不同的價值。糧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滿足人們營養需要的屬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滿足人們穿、住需要的屬性;書籍、藝術等具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屬性。可見,事物各有自己的價值。而這些具體的價值又可以概括為幾個領域,即經濟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這是具體事物、具體領域的價值。而哲學世界觀領域的價值,是在具體價值的基礎上概括和抽象出來的,它比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更廣泛、更抽象。這些具體領域的事物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這些領域的事物的屬性能夠滿足人的需要,這一點是共同點。(2)價值是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質現象,也包括精神現象。如衣服、糧食、房子、車輛等物質產品能夠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音樂、電影、圖書等精神產品能夠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它們具有各自的屬性。它們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就是哲學上的價值。2.人的價值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把握該知識點可分為兩個層次:(1)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因為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需要依靠別人創造的財富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因此,每個人理當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滿足他人。(2)人的價值的另一個方面在于一個人付出了心血和勞動,滿足了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同時自己也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從而實現了對自我的滿足。補充:人的存在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作為社會的人,可以以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個體的人,又要從社會和他人那里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東西。人的存在的雙重性決定了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另一方面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當然,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3.人的價值的評價既然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因而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而非索取了多少。而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在今天,人的貢獻主要是對工人階級為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的貢獻。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么。教材“相關鏈接”揭示了人類對價值問題的探索與追求,說明認識價值問題對人類的重要性。(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課堂探究(P97):想一想,人們在上述活動中形成的不同認識是受什么觀念支配的 21世紀教育網www.www.1、價值觀的含義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價值觀。(1)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在一定的社會存在基礎上產生的,并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2)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2.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課堂探究(P98):這位總經理所秉承的信念對他的經營產生了什么影響 (1)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價值觀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2)價值觀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3.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課堂探究:為什么正確的價值觀往往同光明的未來和美好的前途聯系在一起,錯誤的價值觀則容易與平庸和茍且為伍 21世紀教育網www.www.對人生道路的選擇而言,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人們在面對公義和私利、生與死的沖突時作出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幸福觀、家庭觀和戀愛觀,也決定著人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的基本態度、思維方式和行動結果。 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觀和價值觀指導下進行的。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是我們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航標。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教材設“專家點評”分析了集體主義價值觀,集體主義價值觀正確處理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是我們所倡導的正確的價值觀。課后練習1.西紅柿生長在野外,沒有與人發生關系時,并不具有價值,后來人們逐漸發現了它能觀賞和食用,它才具有價值。這說明( )①價值是主體需要與事物屬性之問的特定關系②只要客觀事物的屬性存在,就有其價值③主體需要與客觀事物的屬性是構成價值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方面④價值是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人們進行什么樣的人生選擇,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實際上都是在一定的價值觀指導下進行的。這說明( )A.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的活動有導向作用B.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有導向作用C.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有導向作用D.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3.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么。”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人的價值主要通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體現出來B.人的價值只表現在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上C.個人不應當向社會索取D.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4.《人民日報》指出,由于受“以糧為綱”思想的影響,解放以來洞庭湖面積迅速萎縮,其后果是水災頻繁。這一事實說明( )①違背客觀規律必然遭到規律的懲罰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 ④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5.材料一:1938年,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在南昌成立。按照規定,團里每月要發給團員若干生活津貼費。副軍長項英決定,凡從延安或八路軍來的團員,每人津貼費一律一元;凡從上海等大城市里來的團員,每人一律十元。這個規定引發了從城市來的青年一致抗議:“我們也受過鍛煉,為什么要發給我們十元 ”他們堅決要求只領一元津貼費,最后這場風波以一律發給一元才得以平息。材料二:2006年5月17日《大河報》報道,河南省一些縣市的部門領導申報省勞模時假冒其他身份。在填寫申報表與候選人公示名單中,項城市公路管理局局長劉某變成了“技術員”,扶溝縣交通局局長李某成了“養護工”,而商水縣財政局局長翟某 ( http: / / www. )則自稱“會計”。最終,他們都順順當當地當上了省勞模。近日,這些造假行為被群眾舉報揭發。運用價值觀的有關知識,談談我們應如何認識兩則材料反映的現象 ( http: / / www. ) 高二政治導與練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第一框題 價值與價值觀1-4 C C A D5. (1)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對一個人的價值評價主要看他對社會的貢獻,而不是看他從社會索取和獲得了什么。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熱血青年為了救國,舍棄金錢待遇,體現了對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堅持正確價值觀的體現。少數官員為了獲取名利不惜造假,明顯地違背了正確價值觀的要求。(2)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導向作用。正是由于受不同的人生價值觀的支配,導致了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熱血青年和一些官員面對名利,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選擇。(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的社會面臨著各種思潮激蕩,為了實現黨提出的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在全社會加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積極倡導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姓名班級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