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09年高考政治熱點專題: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依據對相關理論的全面把握和分析,2009年考生應重點掌握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1)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依據,說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按勞分配的特點。(3)正確認識目前我國收入分配領域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應對之策。(4)為什么說“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斗目標”?應如何正確認識先富與共富的關系?知識點1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多種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2.實行這樣的分配制度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是由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決定的,最終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決定的。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按勞分配的特點:一是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主體,但不是社會唯一的分配原則。二是等量勞動領取等量消費品的原則,還不可能在全社會的公有制經濟范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不同企業的勞動者的收入與企業的經營業績密切相關。三是按勞分配還不能以每個勞動者的勞動時間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換實現的價值量所曲折反映勞動量為尺度。四是按勞分配必須借助于商品貨幣形式來實現。21世紀教育網www.www.相關知識點2 合理調節個人收入分配1.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中國出現了收入分配差距不斷加大的趨勢,這主要表現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地區之間居民收入差距過大;行業之間職工收入差距過大;高低收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過大。社會收入分配矛盾過于突出,影響社會公平,會挫傷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甚至破壞社會安定團結的大局。2.造成個人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從歷史方面看,主要包括: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過去存在的部分行業收入分配不合理現象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糾正(如壟斷性行業)。②從現實方面看,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必然引起收入差距的擴大。③從制度建設方面看,主要包括收入分配制度的調整與改革、市場體系與機制尚不健全、管理的疏漏和現行政策法規的不完善、不配套。3.調整個人收入分配:(1)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4)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5)擴大轉移支付,強化稅收調節,打破經營壟斷,創造機會公平,整頓分配秩序,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相關知識點3 正確處理先富與共富的關系,逐步走向共同富裕1.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斗目標。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最終達到豐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富裕”反映了社會對財富的擁有,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共同”則反映了社會成員對財富的占用方式,是社會生產關系性質的集中體現。共同富裕包含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方面的特質,從質的規定性上確定了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地位,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斗目標。2.先富和共富的辯證關系。中國人多地廣,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的幫助后富的,逐步實現共同富裕。3.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們既不能離開共同富裕講發展生產力,離開就會導致兩極分化;也不能離開發展生產力講共同富裕,離開就會導致共同貧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時富裕。試題預測:21世紀教育網www.www.一、下面是一組關于效率與公平及其關系的材料材料1 價格機制具有雙重功能。一種商品或者一種生產要素的價格,既決定著這種商品或生產要素的使用狀況,也決定著這種商品或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出售該商品或生產要素能夠得到多少實際收入。這分別稱為價格機制的“效率"方面和“分配”方面。……相對價格有助于指導經濟系統“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但是,這樣一種有效的體制必然會導致實際財富的分配非常令人失望。……用于達到這種效率的價格,將會導致收入和財富的分配很不公平。——[英]詹姆斯·E·米德《效率、公平與產權》19世紀,古典經濟學家認為,不公平是普遍永恒的,不能為公共政策所改變。大約一個世紀以前,西方許多被稱為“福利國家”的政府制定了各種各樣的轉移支付計劃,在工業化之后的歐洲和北美,各國政府普遍提供了退休金、老年人醫療保健、窮人住房補貼、失業傷殘收入補償、窮人工資補貼等計劃,這些計劃旨在拔掉“赤貧"這根社會的芒刺,然而,減少貧困并非沒有代價和并非沒有充滿爭議。很大一部分政府預算已被用于收入支持計劃,且這部分預算還在越來越大。半個世紀以來,稅收一直趨于上升。平均收入的嘗試在激勵和效率方面會起到反作用。今天,當一個國家考慮其分配政策時,它所要權衡的是,更大程度公平的收益和有關的政策會對國民收入產生多大的影響。——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材料2 據資料顯示,中國的收入不平等和地區差距日益擴大,世界銀行《2000~2001年世界發展報告》估計,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收入差距較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表明,中國收入不平等性在迅速增加。中國城鄉之間,各地區之間以及城鄉內部都存在收入差距,并呈不斷擴大趨勢。2004年我國基尼系數達到了0.465,并將在2005年逼近0.47。——王東京《經濟學二十八期》材料3 鑒于當前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矛盾比較突出,《建議》高度重視合理調節收入分配的問題。明確提出了逐步解決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原則和政策,強調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規范個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摘自溫家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議的說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胡錦濤《十七大報告》請回答:(1) 結合材料1,分析說明如何認識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的關系。(2) 結合材料2,說明如何認識和看待當前我國居民的收人差距拉大趨勢問題。面對當前收入差距拉大問題,有人認為,這是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的必然結果,認為這一原則割裂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降低了公平的地位,顛倒了經濟發展的價值目標與基本手段之間的關系,因而主張用“公平優先”代替“效率優先",請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3) 結合材料3,當前為了解決分配領域中收人差距過大的問題,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參考答案】:21世紀教育網www.www.(1) 所謂效率,是指人們工作中所消耗的勞動量與所產出的勞動成果的比率,也就是收入與產出比率的較快提高。效率原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所謂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會中人們之間利益和權利分配的合理化,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平就是人們的勞動投入、非勞動投入與收入緊密聯系,投入的變化應該在收入中得到體現,使收入的變化與投入的變化相適應。公平與效率之間,效率是公平的物質條件和基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證。因此,不能把公平與效率割裂開來,或者對立起來。中外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單靠市場機制調節,不能實現效率和公平的協調,如果任其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必然導致收入差距過大,甚至兩極分化。因此,政府必須對收入分配進行調節,協調效率與公平這兩大社會目標。在收入差距過大的情況下,必須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促進社會公平,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2)對于當前我國居民的收入差距,應從以下三方面認識和看待:①當前我國的收入差距是居民總體收入水平提高基礎上產生的收入差距,也就是說,是在共同富裕目標下產生的差距,是相對差距而非絕對差距。②目前我國的收入差距從總體上來看處于開始進入過大區間,并沒有出現兩極分化。③收入差距的擴大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現象,是絕大多數國家經濟增長過程中的帶有規律性的一個現象。④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合理性和積極作用。對于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我們黨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建國以后一個較長的時間內,片面地強調“公平",并把“公平”理解為平均。改革開放以后,開始把注重效率,發展經濟作為重要方面,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注重社會公平”,十六屆五中和六中全會進一步強調“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也就是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更加重視社會公平問題,由“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轉向“效率與公平并重”。總之,社會主義條件下,處理效率和公平矛盾的總原則應該是效率與公平兼顧。(3)平均主義的分配格局和貧富懸殊的利益分配格局都不利于社會和諧。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核心的價值目標。當前為了解決分配領域中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又好又快地發展經濟,進一步做大“蛋糕”。這是縮小收入差距的基礎。第二,進一步完善維護社會公平的政策措施,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以公平為核心編織“安全網”,解決初次分配帶來的收入差距過大問題。第三,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和困難群眾的扶持力度。第四,整頓、規范個人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數,中等收入者占多數,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分配格局。二.材料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年均增長9.8%左右。但是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收入分配的差距卻不斷擴大。據《嘹望》文章《校準分配領域的效率與公平》的材料,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中20%最高收入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組(4567.1元)的5.6倍;農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組(1182.5元)的7.2倍。世界各國往往把基尼系數作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標之一。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基尼系數低于0.3屬于分配比較均等,0.3—0.4屬于分配比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過大,超過0.5則意味著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已由改革開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僅超過了國際0.4的警戒線,也超過了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的水平。材料2 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構想是這樣提出的: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先富起來的地區多交點利稅,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當然,太早這樣辦也不行,現在不能削弱發達地區的活力.也不能鼓勵吃“大鍋飯"。什么時候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在什么基礎上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要研究。可以設想,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到那個時候,發達地區要繼續發展,并通過多交利稅和技術轉讓等方式大力支持不發達地區。——《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4頁材料3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胡錦濤2008年2月19目的講話材料4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十七大報告請回答:(1)結合材料2分析材料1中的現象。(2)結合材料3、4,說明收人分配制度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系。(3)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距過分拉大,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應該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參考答案】:①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我們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也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為了提高效率,促進發展,我們強調克服分配領域中長期存在的平均主義,以及實行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由此造成的收入差距擴大,應當說有其客觀性,總體上看是合理的、必要的。但是,材料l表明,當前我國收人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差距過大。如果不及時有效地解決,任其發展下去,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就會與社會主義最終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相悖,也不符合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原則,甚至可能危及社會和經濟的穩定,影響國民經濟的長期發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構建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社會收入分配體系,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到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抓好。②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社會公平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分配公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③第一,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著力提高低收人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第四,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人。第五,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第六,擴大轉移支付,強化稅收調節,打破經營壟斷,創造機會公平,整頓分配秩序,逐步扭轉收入分配 ( http: / / www. )差距擴大趨勢。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