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十課 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又好又快 科學發展——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點擊考點】☆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樹立科學發展觀 理解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理解 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理解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課文導讀】1、 樹立科學發展觀1、片面追求經濟快速增長,往往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出現“___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發展觀。2、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________________為目標,從______________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3、全面發展,就是要以_____________為中心,全面推進_____、_____、_____建設,實現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4、協調發展,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5、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_______________、實現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相協調,堅持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6、牢固樹立并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能促進社會主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能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向前進。二、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7、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要進一步_________________,全面提高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水平和效益;走_______________,統籌______、______發展。8、黨的十六大提出:“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出一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為此,要形成以______________為先導、_________________為支撐、_________________的產業格局。9、統籌城鄉經濟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10、統籌區域發展,推進_______________,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 促進_____________,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部互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網絡構建】: 基本內涵 以人為本 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 協調發展促進 可持續發展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優化產業結構 促進經濟持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續協調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 統籌區域發展解難釋疑:(一)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1、樹立科學發展觀(1)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快速增長,應該樹立科學的發展觀。(2)科學發展觀的內容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發展,就是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3)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實現,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推進。2、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1)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2)促進經濟發展的內容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水平和效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問題探究:1、 教材P103張家港材料。2、 入世后,我國傳統行業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某市率先改造紡織行業,投資建起了紡織制版中心,引進國際上先進的電腦模擬用于新產品開發,新產品上市從過去需要20多天縮短為3天,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在高污染的造紙、鋼鐵、化工等行業引進了先進的治污設備,治理污染的能力擴大和提高。同時,對傳統行業的改造促進了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1) 該市的發展出現了什么特點?是怎樣體現的?該市走上了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該市經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用先進技術改進傳統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形成了信息化和工業化相結合的模式;該市引進先進設備,積極進行技術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了經濟效益;該市引進先進的治污設備,加強治污減少污染,堅持了科學發展觀。(2) 這樣做的意義?有利于促進高新技術的發展,加快工業化進程;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有利于實現經濟、資源、環境的持續協調發展。聯系實際:1.根據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結合目前我國工業的現狀,說明大力振興工業中的支柱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對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將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產業、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結合起來加以把握。2.材料一:2005年7月發生在四川的豬鏈球菌病毒感染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材料二:據統計,在中國GDP連續多年平均保持了8%高位增長的同時,每年因公共安全問題造成的GDP損失高達6%,這些問題每年奪去了20萬人的寶貴生命,尤其是去年遭遇的那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所帶來的災難,人們記憶猶新。痛定思痛,公共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正在采取切實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預防應急處理體系。鞏固與提高:能力訓練1、 下列屬于協調發展的有( )①統籌城鄉發展②統籌區域發展③統籌經濟社會發展④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⑤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⑥統籌總體小康與全面小康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2、我國GDP的高增長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基礎上的。據分析,我國每創造萬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3倍、德國的5倍、日本的6倍,這啟示我們( )A、要盡量減少能源消耗 B、要加快發展工業C、必須減緩經濟增長速度 D、必須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3、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鎖定“三農”問題。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的原因是( )A、農村社會還處于封閉原始的發展水平 B、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C、農民工大量進城務工阻礙了農業的發展 D、農民增產就能增收4、新型工業化的特點是( )①科技含量高 ②經濟效益好 ③多投入,高產出④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⑤先污染,后治理,環境污染少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感悟經典](2005年·江蘇卷·38)2004年10月,聯合國水電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的《水電與可持續發展北京宣言》強調,支持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對水電的可持續開發,同時要高度重視水電開發對社會、環境及生態等方面的影響。我國能源緊缺,同時水能資源十分豐富,但開發利用還不到25%。優先發展水電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方針。近年來,我國總結了建國以來水電開發的經驗教訓,要求水電工程項目的選擇和建設,都要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相協調,真正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新建的水電I程項目都必須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法》,向環保部門提交影響評價報告,經法律規定的審批部門審查通過后,方可立項。結合材料,請你談談我國在水電開發中應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法探究:解題思路科學發展觀是今年的一大熱點,也是2005年高考考綱新增加的一個知識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遷移能力。解答此題,關鍵要審準設問,“如何貫徹科學發展觀”,其實就是如何體現科學發展觀的。首先要明確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其次,該題回答的時候必須結合材料“在水電開發中”展開。參考答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現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水電開發中,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五個統籌”,把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結合起來,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學習測評]一、單項選擇題1.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和本質是( )A、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 B、以人為本C、全面、協調、可持續 D、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2.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就是( )①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②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③盡可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④以經濟增長速度為衡量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A、①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3.2002年我國GDP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A、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擴大了在世界市場上的份B、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推動經濟結構調整C、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的要求D、積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4.為完成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十六大明確指出,中國工業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體現在( )①注重依靠信息技術和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②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推動信息化③注重發揮我國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④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5.深圳市政府不單以GDP的增長來考核政績,這意味著( )A、GDP不再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B、發展經濟已經退居次要地位C、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社會全面進步D、物質財富的增長始終是發展的核心、最基本的內容6.下面對協調發展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①統籌城鄉、區域發展 ②統籌社會經濟發展③統籌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 ④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⑤實現經濟規模與人口資源相和諧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二二、不定項選擇7.樹立科學發展觀是協調人和自然關系的必然選擇,下面屬于科學發展觀的是( )A、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人的全面發展B、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C、要協調發展,“五個統籌”D、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8.做到“五個統籌”的是科學發展觀,下面屬于統籌區域發展的是( )A、人才強國戰略 B、西部大開發戰略C、可持續發展戰略 D、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三、非選擇題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迅速,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但占全國80%以上人口的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緩慢,明顯低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項目 地區 東部 西部廣東 上海 貴州 西藏GDP(億元) 10556 4950 1082 138人均收入(元) 13562 37304 2865 5302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國如何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參考答案[鞏固提高]1、A 2、D 3、B 4、D[學習測評]一、單選題:1.B 2.C 3.D 4.D 5.C 6.A二、不定項選擇題:7.ABCD 8.BD三、非選擇題答案:(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工業化,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與人的協調發展。(3)堅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調整農村經濟結構,推進城鎮化建設,增加農民收入。(4)堅持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鼓勵東部率先發展,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w.w.w.k.s.5.u.c.o.mwww.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